第二单元单元复习提升(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单元复习提升(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8 11:5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理解水土流失与石漠化之间的关系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上,是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石漠化面积曾达32 476.73平方千米,占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总面积的31%,植被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地表裸露,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材料二 下图为水土流失—人地系统关系示意图。
(1)结合材料,试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广布的原因。(3分)
(2)分析石漠化地区广布可能带来的危害。(3分)
(3)请针对贵州省石漠化问题,提出合理的整治建议。(4分)
易错点2 产业产值与产业比重的区分
  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濒临台湾海峡。该市最初从制鞋业起步,被誉为“中国鞋都”,是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创立于晋江市的某运动鞋服品牌,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体育用品集团。下图为1978—2021年晋江市产业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晋江最初发展制鞋业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成本低    B.原材料丰富
C.加工技术水平高    D.消费市场广阔
3.与2001年相比,2021年晋江三大产业的变化表现在(  )
A.第一产业产值大幅降低
B.第二产业得到加强
C.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第三产业主导性增强
4.未来晋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  )
A.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B.引进重化工业,优化轻重工业比重
C.利用劳动力优势,扩大制造业规模
D.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第三产业比重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
(2)耕地面积小;蓄水困难,人畜饮水短缺;旱涝灾害频发。
(3)建立石漠化防治法规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在石漠化区域封山育林。
解析 (1)影响石漠化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贵州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为石漠化提供了动力;从地表形态来说,贵州省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广布,使得当地土层较薄。
(2)石漠化地区广布带来的危害主要从生产、生活、自然灾害等角度分析。石漠化地区广布,导致当地耕地面积较小,不利于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石漠化地区蓄水能力差,地表水缺乏,无法满足人畜正常的用水需求;由于地表裸露、植被覆盖率低,当地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差,旱涝灾害频发。
(3)根据材料二可知,石漠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主要表现为开发坡耕地、毁林、开荒、开矿、基建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所以石漠化的整治措施也要从治理这些问题角度入手分析。首先应建立石漠化防治法规体系,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其次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以改善生活条件,减少毁林、开荒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再次应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毁林、开荒、开矿等活动对地表的破坏;最后可在石漠化区域封山育林,恢复自然植被。
易错提示 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具有直接联系,读懂水土流失—人地系统关系示意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中所有对石漠化自然原因、危害、整治措施的分析,都可以迁移水土流失相关知识回答。
2.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鞋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晋江最初发展制鞋业的优势条件为劳动力成本低,A正确。
3.B 读图并结合实际生活可知,与2001年相比,2021年晋江三大产业发生以下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降低 ,但三大产业总产值提高,第一产业产值应不太可能大幅降低,A错误;在三大产业总产值提高的背景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则其产值也会上升,第二产业得到加强,B正确、C错误;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且第三产业占比相对第二产业较小,并不居主导地位,D错误。
4.D 结合上题分析及所学知识可知,产业结构升级通常表现为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所以晋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降低第一产业比重,A错误;重化工业污染严重,传统制造业一般较低端,应降低重化工业比重、缩小制造业规模,B、C错误;发展现代服务业,可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D正确。
易错提示 分析某产业的产值变化不仅要看其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还要看总产值。若某一产业比重下降,但在总产值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则其产业产值不一定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