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联系 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联系 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8 11:59:44

文档简介

(共5张PPT)
知识 清单破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联系
知识点 1 分析区域联系的一般步骤
1.第一步,分析区域联系的背景: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2.第二步,分析区域联系的主要内容
(1)自然要素的区域联系:矿产资源、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等。
(2)人文要素的区域联系:人口的迁移、跨区域的物流、产业转移、资金技术的流动等。
3.第三步,分析区域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迁入和迁出两方面分析区域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区域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第四步,从区域联系的角度对区域发展提出建议
(1)区域自身
  如何减少对其他区域的依赖,如何增强自给能力等。
(2)区域之间
  如何增强区域联系,如何减少不利影响等。
1.应用对比法分析区域联系的基础
  对不同区域按照一定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区域的共性与差异性。区域共性可以成为
区域联系的联结点,区域差异可以成为区域联系的动力。
2.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区域联系的内容
(1)案例分析法是指把现实的某一区域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培养信息读取能力、分析能
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分析法包括精选案例、案例的分类归并、案例的应用、案例的延伸等。
3.应用系统思想分析区域联系的影响
  在分析区域联系时,需要应用系统思想进行分析,即把不同区域看作一个整体,研究各要
素之间的联系,研究各种联系的相互影响。
知识点 2 区域联系分析的主要方法
4.此外,区域联系的强度和方式会随时间发生变化,研究中应坚持动态观点。
1.分析区域联系的背景
(1)位置和范围
  新加坡位于北纬1°18',东经103°51',毗邻马六甲海峡,由主岛新加坡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
成,陆地面积719.1平方千米。
(2)自然条件
  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自然资源匮乏,许多生产生活资源都需要进口。
(3)社会经济条件
①新加坡人口561万(2017年),地狭人稠,整个国家即是一座城市,素有“花园城市”的美誉。
②四大支柱产业——石化、电子、机械制造和生物医药。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
心、石化中心和全球著名的电子工业中心。
知识点 3 活动案例——区域联系对新加坡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联系的主要内容
(1)内容:主要包括生活资源输入、生产资源输入、产品流动、产业转移、人口迁移等。
(2)新加坡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利用发达的海运、空运系统以及通信网络来实现区域联系。
3.区域联系的影响分析
(1)区域外的资源输入不仅满足了新加坡人民的生活需求,也满足了新加坡工业发展对原
料、燃料的需求。
(2)新加坡的人口迁入、工业品进出口、产业迁出等,也都对区域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联系
基础过关练
题组 分析区域联系的步骤和方法
1.寻找区域的共性与差异性,应用的区域联系分析方法是(  )
A.对比法    B.案例分析法
C.系统分析法    D.查阅文献法
  都市圈是指在城市群中出现的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圈域经济现象。目前,山东省GDP总量最大的中心城市是青岛市。下图示意山东省都市圈(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山东省都市圈(区)中心城市中,经济实力最强的是(  )
A.烟台市   B.枣庄市   C.青岛市   D.济南市
3.都市圈(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体现在(  )
A.优质生产要素的高度集聚
B.产业向周边城镇梯级转移
C.形成1小时交通圈
D.通信线路交织成网
  浙江省提出沿海发达地区为山区26县布局“产业飞地”。由山区26县提供用地指标,沿海发达地区进行产业园区建设,双方共同运营共同获益。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最有可能布局在“产业飞地”的生产企业是(  )
A.食品加工企业    B.汽车配件企业
C.金属冶炼企业    D.服装加工企业
5.浙江省采用的“产业飞地”模式有利于(  )
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②保护浙江省耕地资源
③便于飞入地招商引资
④优化飞出地产业结构
⑤保护飞出地生态环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1993年台湾当局提出了“南向政策”,推动台商海外投资重点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下图示意1988—2017年中国台湾在越南投资结构情况。劳工流动是越南和中国台湾合作的内容之一。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中国台湾在越南投资结构的形成是因为越南(  )
A.廉价劳动力丰富,生产成本低
B.距离我国大陆近,便于进入我国大陆市场
C.科技发达,加工制造能力强
D.矿产资源丰富,运输费用占比较低
7.劳工流动对越南的影响是(  )
A.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
B.降低就业压力
C.缓解人口老龄化
D.加大治安压力
  为应对滇中地区缺水问题,云南省于2017年开始兴建滇中引水工程,计划从金沙江引水,自流至滇中地区。输水总干渠全长约664 km,其中大部分地段采用隧洞+暗渠输水,预计2025年全线贯通。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滇中引水工程没有选择从怒江、澜沧江引水的主要原因是(  )
A.水体不能自流    
B.避免国际纠纷
C.地质条件复杂    
D.工程投资额大
9.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对滇中地区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减少地质灾害的损失
B.提升滇中地区环境容量
C.增加滇中地区洪涝风险
D.杜绝旱灾带来的危害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以来,港人热衷于北上消费。近日,某大型连锁超市中国华南首家门店在深圳正式开业,吸引不少港人前去“扫货”。香港入境处数据显示,2024年1月12日和13日两天内有至少50万港人北上,成了深圳经济新的增长点。下图为广深高铁线路图。
(1)与周边其他城市相比,分析深圳成为港人北上消费主要目的地的原因。(6分)
(2)分别列举“港人北上”可带动发展的深港两地的产业。(4分)
(3)简述深圳的发展对周边地区、珠三角城市群及我国的意义。(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A 对不同区域按照一定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寻找区域的共性与差异性。
2.C 由材料“目前,山东省GDP总量最大的中心城市是青岛市”可知,经济实力最强的是青岛市,C正确,A、B、D错误。
3.B 随着中心城市的发展,会出现经济外溢现象,中心城市将产业向周边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转移,以带动周边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这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表现之一,B正确;辐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市将产业向周边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转移,而不是优质生产要素的高度集聚,A错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通过产业的转移实现,与交通网络和通信网络关系不大,C、D错误。
4.B 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如下:
材料信息 分析选项
由山区26县提供用地指标,沿海发达地区进行产业园区建设,双方共同运营共同获益 食品加工企业和服装加工企业投资少,山区地方能够自行修建和运营,不需要发达地区的帮扶,A、D错误
金属冶炼企业高污染、高耗能,对环保和原材料、能源供应要求高,山区不一定能满足其发展条件,C错误
汽车配件企业需要与整车制造企业相结合,浙江发达地区已经有整车制造企业,山区修建汽车配件企业,与发达地区的整车制造企业合作,双方可共同运营共同获益,B正确
5.D 浙江省采用的“产业飞地”模式可以促进发达地区和山区共同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①正确;山区地形崎岖,耕地资源较少,且产业布局在山区,必定会占用部分土地(耕地),②错误;飞入地提供用地指标,且双方共同运营共同获益,打造良好的招商环境,有利于飞入地招商引资,③正确;“产业飞地”模式的核心为发达地区帮扶山区,迁入山区的部分产业属于较高端的制造业,因此该模式有利于优化飞入地的产业结构,④错误;产业布局在山区,迁移了沿海原有部分污染相对较高的产业,有利于飞出地(沿海发达地区)的环境保护,⑤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
6.A 中国台湾比越南经济发达,在越南投资的领域主要是制造业,目的是利用越南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A对。
7.B 中国台湾和越南之间的劳工流动,主要是越南廉价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中国台湾,这会导致越南国内劳动力数量减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基础设施利用率、就业压力和治安压力均降低。
8.B 怒江和澜沧江为国际性河流,从这两条河流上建引水工程涉及国际河流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处理不当会引发国际争端,故滇中引水工程没有选择从怒江、澜沧江引水,B正确。
9.B 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乱挖坡脚、破坏植被等)有关,滇中引水工程建设不会减少地质灾害,A错误;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后,可缓解该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现状,提升该地区的环境容量,B正确;该区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下渗严重,且大部分地段采用隧洞+暗渠输水,因此滇中引水工程建设不会增加滇中地区洪涝风险,C错误;供水量增加,可缓解旱灾,但无法杜绝其危害,D错误。
10.答案 (1)深港两地空间距离近;两地间有高铁连接,且往返所需时间短,交通便捷;深圳经济发达 ,商业类型多样,消费等级齐全,吸引力强。
(2)深圳:交通物流、零售、娱乐。(任答两点即可)
香港:交通物流、商业代购。
(3)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多个具有竞争力的卫星城市;有助于和周边城市形成分工协作又各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通过完善的交通网和发达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人才、商贸活动、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解析 (1)深圳成为港人北上消费主要目的地的原因要从地理位置、消费性价比、服务体验等角度分析。深圳与香港相邻,两地之间空间距离近;两地间有高速铁路连接,往返时间短,非常方便;相对于周边地区,深圳经济发达,商业服务种类多;去深圳性价比更高,深圳的服务热情、贴心,消费体验更好,吸引力强;等。
(2)“港人北上”是指香港居民前往中国内地,有助于带动深圳生活性服务业,如交通物流、零售业、餐饮业、娱乐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香港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港人北上”有利于香港的交通物流业、商业代购等产业的发展。
(3)深圳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有助于促进周边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进而可形成多个具有竞争力的卫星城市;深圳的发展对珠三角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有助于周边城市形成分工协作又各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深圳通过完善的交通网和发达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人才、商贸活动、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深圳的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国经济、科技等实力,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