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拔高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综合拔高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8 11:5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拔高练
高考真题练
考点1 流域开发与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
  (2022江苏,19—20)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修建了多座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下图为“埃布罗河流域位置及其某支流上水文站月平均流量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该支流大坝调节流量季节分配的主要目的是(  )
A.灌溉   B.航运   C.防洪   D.发电
2.多座大坝调节了埃布罗河下游的流量,这有利于下游地区种植(  )
A.茶叶   B.水稻   
C.咖啡   D.甜菜
  (2021浙江6月选考,8—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下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3.该类型小流域内(  )
A.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镇广布
B.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
C.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
D.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
4.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上游洪水威胁严重    
B.中游地质灾害频发
C.下游水体污染加剧    
D.滨海滩涂湿地锐减
5.(2022北京,16)泃河流域地跨京津冀三地。某校中学生到该流域进行野外研学。下图为泃河流域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任务一 走访桑园水文站
桑园水文站记录了海子水库多年入库径流量,如下表所示。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径流量/106 m3 23 11 0 24 37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年径流量/106 m3 47 7 0 26 23
(1)绘制统计图,并说出海子水库入库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7分)
任务二 考察兴隆县山楂产业
泃河发源地兴隆县被誉为“中国山楂之乡”,当地山楂特色栽培是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楂药食同源,用途多样。该县大力发展山楂产业,举办中国兴隆山楂产品发展研讨会,建有产业技术研究院,聘请专家指导山楂种植和产品开发。
(2)概述兴隆县发展山楂产业的有利条件。(4分)
任务三 探索流域协作开发
在流域协作开发过程中,京津冀十分重视水资源保护。
(3)列举图示区域水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4分)
6.(2021湖北,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芦林湖是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内一处著名景点和重要水源地,它是利用原有河谷地形筑坝形成的人工湖,湖水清澈,湖畔浓荫馥郁(图1)。某研学小组实地调查发现,在该湖东北不远处的谷地里建有一座小型溢流坝,坝体由就地取材的沙、砾石浇筑而成。图2示意芦林湖及周边地形。
图1
图2
(1)拦沙是该溢流坝的主要功能,请说明理由。(8分)
(2)结合图2,分析建设该溢流坝的有利条件。(6分)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想保持芦林湖一湖清水永续利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考点2 国际合作
  (2021福建,1—3)科隆自贸区和新太平洋自贸区(如图)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状况,1948年,巴拿马建立科隆自贸区,发展转口贸易(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隆自贸区以运河航运为基础,发展金融、保险、通讯等产业。2007年,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太平洋自贸区建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的成本上升    B.地理位置优势弱化
C.制造业的比例增加    D.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8.巴拿马建立新太平洋自贸区可直接(  )
A.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    
B.增加国内就业机会
C.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    
D.提升运河转运能力
9.与新太平洋自贸区相比,中国首选科隆自贸区作为中拉贸易投资平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产业结构    B.经济腹地
C.基础设施    D.地理位置
高考模拟练
  顿河是俄罗斯第三长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5%~80%,该流域南部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的粮食产区。1949年以来,顿河流域先后建成了伏尔加河—顿河运河、齐姆良斯克水利枢纽和众多水库。下图示意顿河流域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关于顿河流域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流量较小且年际变化小,流经平原,流速缓
B.由于河流上游地区冬季结冰,所以凌汛现象普遍
C.因为以冰川融水和夏季降水补给为主,所以汛期出现在夏季
D.该区域人口稀少,封冻期长,所以河流上无桥梁
2.顿河上游春季径流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降水量大    B.春季气温高
C.冬季积雪量大    D.春季用水少
3.顿河流域的开发对亚速海的影响是(  )
A.海水盐度降低    B.海域面积增加
C.渔业资源减少    D.通航能力减弱
  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3月到8月,湟鱼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淡水区域产卵,湟鱼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量从1960年的28 523吨,下降到1970年的4 957吨。2004年湟鱼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经过当地政府多年的努力,在2015年底湟鱼资源量恢复到62 100吨。如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4.下列关于1960年后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快速减少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有(  )
①修建水坝,阻碍湟鱼洄游
②鸟类过量繁殖,捕食量增多
③周边生态保护,河流水位下降,湟鱼无法洄游
④人类过度捕捞及排放污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下列关于恢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的措施,合理的有(  )
①拆除水坝    ②修建过鱼通道
③阻止鸟类捕食    ④封湖育鱼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还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①中下游地区过度用水,影响到上游地区的供水
②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
③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酸化
④工农业发展造成流域水体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跨境投资是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力。“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积极对外投资。东盟与我国山水相邻、文化相近,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下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对东盟跨境投资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2010—2020年,我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状况为(  )
A.投资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
B.2017年投资的总量有显著增加
C.对各国的投资量基本一致
D.对各国投资的关注度保持不变
8.新加坡一直是我国资金流入最多的东盟国家。我国企业投资新加坡的主要目的应为(  )
A.降低企业工资成本
B.解决资源不足问题
C.进入该国庞大市场
D.学习技术及管理经验
9.“一带一路”的建设加强了我国与东盟各国的联系,这有利于(  )
①各国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②增进相互沟通、促进文化交流
③突破发展瓶颈、统一发展水平
④形成区域联动、共同保护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金港高速公路(如下图所示)是中国和柬埔寨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重点项目。公路起于柬埔寨首都金边,终于最大深水港西哈努克港,经过享誉全球的香米产区。金港高速采用“建设—经营—移交”模式修建,即由中国企业负责完成从设计到施工的建设全过程,并在该公路建成后一段时间内享有经营权,后期再将该公路无偿移交给柬埔寨政府。
(1)说明金港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柬埔寨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6分)
(2)阐释“建设—经营—移交”模式能保证金港高速公路项目顺利完成的理由。(6分)
(3)指出金港高速公路的顺利贯通对我国的意义。(6分)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澜沧江水能资源丰富,水电梯级开发盛行。澜沧江云南省境内中路乡至关累河段,总长930km,天然落差1 140m。梯级电站建设导致河流生境剧烈变化,河流形态由河相转为河相—湖相交替,复杂生境变成了“岛屿”片段生境,对澜沧江—湄公河鱼类群落产生较大影响。下图示意澜沧江某河段梯级电站分布。
(1)分析澜沧江水电梯级开发对下游景洪市供水安全的益处。(4分)
(2)随着澜沧江持续的水电梯级开发,有人认为生境变化会导致澜沧江渔业产量大量增加,也有人认为会大量减少。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高考真题练
1.A 对比建坝前后流量的变化可知,建坝后流量总体显著下降,但相对平稳且夏季流量大于冬季。当地主要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但农作物需水量大,推断该支流大坝调节流量季节分配的主要目的是灌溉,而非航运、发电和防洪。故选A。
2.B 多座大坝增加了夏季的供水量。该地地处亚热带,则有利于下游地区(为平原地形)种植水稻,B正确;茶叶适合在有一定坡度的丘陵地区种植,A错误;咖啡豆为热带作物,C错误;甜菜喜温凉,下游地区夏季温度太高,不适宜种植甜菜,D错误。
3.C 由上游生态景观和农业景观推测,上游主要是丘陵山区,人口稀疏,小城镇分布较少,A错误;中游城镇部分是河运集散地,并不是全部,B错误;读图分析,下游地势平坦,水网密集,良田众多,水运交通便利,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C正确;滨海城镇多围垦养殖、滩涂沙洲景观,商业并不发达,D错误。
4.D 由材料可知,该类型小流域上游生态景观为山地森林,森林覆盖率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强,排水条件好,农业景观为梯田果林,梯田也有阻滞地表径流的作用,因此上游地区的洪水威胁并不严重,A项错误;中游地区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小,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低,B项错误;由材料可以看出,下游生态景观为平原湿地,农业景观为水网良田,环境质量相对较高,得不出“下游水体污染加剧”的结论,C项错误;滨海地区的农业景观为围垦养殖,使该地区的滩涂湿地锐减,D项正确。
5.答案 (1)图略。入库径流量年际波动大,个别年份无径流入库;降水、生态用水、生产生活用水等。
(2)地处低山丘陵区,水源地污染小,山楂品质好;历史悠久;政策和科技支持;市场广阔;等。
(3)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修建梯田,防治水土流失;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节水意识;等。
解析 (1)依据表中数据进行绘图,坐标图表达要写清楚坐标名称、单位等基本信息;入库径流量的变化特点要从总体、具体及特殊的角度归纳。结合海子水库所处位置特点分析入库径流量影响因素:海子水库地处图中相对下游的位置,入库径流量会受到上游生产生活用水和上游水库调节的影响,还会受到当地降水、生态用水的影响。
(2)兴隆县发展山楂产业的有利条件可从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角度分析。河流发源地,反映了当地地处低山丘陵区,水质较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说明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用途多样,说明有较广阔的市场;举办发展研讨会,说明有政策支持;建有产业技术研究院,说明有技术支持;还可以结合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要素(交通、劳动力等)进行描述。
(3)水资源保护侧重于水资源的节约、高效使用,开源不属于答案内容。多角度进行水资源保护,如生态保水、工程保水、政策技术支持、公众教育宣传等。结合当地为低山丘陵区,当地适宜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梯田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保护;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以间接保护水资源;减轻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等行为也是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6.答案 (1)该地降水丰富,上游河段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修建溢流坝可以有效减缓流速,河流侵蚀和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河水携带的泥沙大量在坝内淤积,入湖泥沙减少;清澈的河水可从溢流坝上方流至芦林湖,保证芦林湖具有良好水质和较大蓄水量(库容)。
(2)该处地形平缓开阔,流速较慢,储存空间大,利于泥沙淤积;离湖较近,能有效减少泥沙入湖/最大限度地有效保护水质;河道附近多沙、砾石,建坝原材料丰富/多砂石,就地取材;距离公路较近,交通便利,便于及时清淤/方便运输。
(3)在入湖河道内修建溢流坝等拦沙工程(减少泥沙直接入库,保证湖泊蓄水库容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封山育林,加强水源地的植被保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增强水源持续供给能力);加强大坝变形监测和大坝防渗处理(减少湖水渗漏);节约集约用水;禁止(限制)湖区周边建设活动,建立完备的污水处理系统(防止水源污染,保证饮用水的水质优良);加强管理和宣传,实行湖长负责制,设置水源地保护牌,不乱丢垃圾,倡导游客文明绿色旅游。
解析 (1)图1示意芦林湖的一湖清水;图2示意溢流坝的位置和芦林湖周边的地形,明确溢流坝修筑在入湖径流的末端,而入湖径流流经地区落差大,径流流速快,搬运泥沙的能力强;材料中的“芦林湖是江西……著名景点和重要水源地”,说明湖水水质、水量必须得到保障,应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泥沙入湖;修建溢流坝可以有效减缓入湖径流流速,河流沉积作用增强,河水携带的泥沙大量在坝内淤积,入湖泥沙减少。
(2)由图2可知,溢流坝处于等高线相对稀疏的河谷地带,河流流速慢,利于泥沙沉积,且河谷宽阔,建坝后形成的储存空间大,可以容纳更多的泥沙;溢流坝位于入湖径流的末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入湖水体的泥沙含量;溢流坝南侧有公路经过,便于工程建设和后期维护;再结合材料“坝体由就地取材的沙、砾石浇筑而成”可知,在此建设可以就地取材,节约原料成本。
(3)维持水量方面,一可以从水循环环节来考虑,要保护入湖径流量,如营造水源涵养林等,要减少下渗,如加强大坝防渗、防漏处理等;二可以从维护芦林湖的库容来考虑,要减少泥沙淤积,如修建溢流坝等。维持水质方面,可以从减少污染源等方面来考虑,据图可知,芦林湖畔有建筑物,应限制生活污水排放,芦林湖位于庐山风景名胜区,游客众多,应通过宣传、管理等手段减少游客可能带来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7.D 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因而抢占了科隆自贸区一部分市场份额,致使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D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科隆自贸区的影响;也没有反映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隆自贸区制造业比例增加及其影响;科隆自贸区扼巴拿马运河咽喉,地理位置优势没有弱化,故A、B、C错误。
8.B 新太平洋自贸区建立最为直接的影响是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增加了就业机会,B正确;由图可知,新太平洋自贸区位于巴拿马运河南口附近,对缩小巴拿马东西部经济差异影响不大,A错误;自贸区的建立,使区域经济活动强度加大,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C错误;自贸区的建立会增加运河的货运量,但对运河转运能力影响不大,D错误。
9.A 由材料可知,两个自贸区产业结构不同,中国产品可以通过科隆自贸区发往南北美洲,也可以在科隆自贸区投资办厂,建立加工组装基地,规避欧盟、美国等的贸易壁垒,A对;与新太平洋自贸区相比,科隆自贸区经济腹地、基础设施、地理位置并没有明显优势,B、C、D错。
高考模拟练
1.A 顿河主要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河流流量小,年际变化小,流经东欧平原,地形平坦,流速缓慢,A正确;由图可知,顿河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不会发生凌汛,B错误。由材料可知,顿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5%~80%,说明汛期出现在春季,C错误;顿河流域是俄罗斯重要的粮食产区,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物产丰饶,人口密度较大,河流上桥梁应较多,D错误。
知识拓展 凌汛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河流从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河流有结冰期。
2.C 由于顿河上游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降雪融化量较小,积雪量大,待到次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量大,导致河流径流量较大,C正确。
3.C 顿河流域的开发,使注入亚速海的水量减少,对亚速海的稀释作用减弱,亚速海海水盐度升高,A错误;顿河流域的开发不会导致亚速海海域面积增加,B错误;顿河注入亚速海的水量减少,则进入亚速海的营养盐类减少,鱼类饵料减少,从而导致亚速海的渔业资源减少,C正确;顿河流域的开发对亚速海的通航能力影响较小,D错误。
4.B 青海湖湟鱼短时间内资源量锐减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度捕捞、生存环境恶化及其无法进入河流淡水区产卵,①④属于其减少的原因;鸟类过量繁殖不符合事实,且鸟类捕食不是湟鱼资源量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②错误;周边生态保护,增强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使河流水位变化平缓,有利于湟鱼洄游,③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分析,故选B。
5.C 拆除水坝会影响经济发展且不符合实际情况,①错误;修建过鱼通道,有利于湟鱼洄游,②正确;阻止鸟类捕食违背自然规律,会危害鸟类生存,③错误;封湖育鱼,禁止捕捞湟鱼,可以使湟鱼得到保护,资源量得以恢复,④正确。综上,选C。
6.C 上游地区过度用水会影响到中下游地区的供水,①错误;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流域水土保持能力下降,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水库淤积,旱涝灾害加剧,②正确;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③错误;工农业的发展导致流域水体污染,④正确。综上,选C。
7.B 由材料可知,我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呈现上升趋势,2010—2020年,投资总量持续增加,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的投资总量有显著的增加,B正确;2010—2020年,中国对各国的投资量不一致,有多有少,C错误;对比2010年、2020年数据可知,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投资总量排名上升,D错误。
8.D 新加坡经济发达,技术与管理经验先进且丰富,我国企业投资新加坡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新加坡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D正确。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劳动力价格较高,市场较小,A、B、C错误。
9.B “一带一路”的建设利于促进东盟各国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我国与东盟各国的联系,但无法统一各国的发展水平;可以形成整体区域发展的联动,共同保护环境。综上,选B。
10.答案 (1)增强内陆与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扩大首都金边的区域影响力;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柬埔寨香米出口;带动建材、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提高运输速度,节约运输时间,完善“公路—水路运输”的综合运输网,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任答其中三点)
(2)兼顾多方利益,实现共赢;中国企业资金充足;中国路桥建设经验丰富、技术先进,使该公路能按时完工,品质有保障;中国企业管理经验丰富,该公路建成后,中国企业通过经营获取利润,回收建设成本并实现盈利;移交后,金港高速公路成为柬埔寨的国有资产,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任答其中三点)
(3)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协作;推广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增强我国在基建领域的影响力;打造品牌(或良好形象);为我国相关产业开拓新的消费市场和产业转移目的地(或实现区际优势互补,或消化过剩产能);为中国产业与国外合作探索可行模式积累经验。(任答其中三点)
解析 (1)金港高速公路起于柬埔寨首都金边,终于最大深水港西哈努克港,经过享誉全球的香米产区。其建设可以增强柬埔寨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同时首都金边的区域影响力可以通过该高速公路进一步扩大;对于沿线地区,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由于经过享誉全球的香米产区,可以促进香米出口;在建设时,可以带动建材、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从而提高当地居民收入;进一步完善交通网,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建设—经营—移交”模式即由中国企业负责完成从设计到施工的建设全过程,并在该公路建成后一段时间内享有经营权,后期再将该公路无偿移交给柬埔寨政府。理解本句话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企业可以为该公路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中国路桥建设经验与技术能保证公路按时完工,同时品质有保障;而且公路建成后,中国企业利用丰富的管理经验,通过经营获取利润,在回收建设成本的同时实现盈利。对于柬埔寨来说:移交后公路成为柬埔寨的国有资产,可以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经营—移交”模式兼顾多方利益,实现共赢,因此能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3)金港高速公路的顺利贯通对我国的意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第一,金港高速公路是中国和柬埔寨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重点项目,金港高速公路的顺利贯通可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可以推广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增强我国在基建领域的影响力,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协作;为我国的基建相关产业开拓新的消费市场和产业转移目的地;为我国产业与国外合作探索可行模式积累经验。
11.答案 (1)水电梯级开发修建多个水库,调节河流径流量,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稳定的水源;水库蓄水后,水流由急流变为缓流,库区流速明显减缓,利于库区泥沙及其吸附物质的沉降,改善供水质量。
(2)观点一:渔业产量大量增加。理由:水电站建设后,河流由河相状态转变为湖相状态,鱼类生存空间变大;河流由河相状态转变为河相—湖相交替状态,为浮游生物生长繁殖提供有利的静水条件,水流变缓引起营养物质在水库内富集,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繁殖。
或观点二:渔业产量大量减少。理由:水电站建设阻碍鱼类洄游,影响洄游性鱼类生存环境;破坏鱼类原有生境,导致生存空间碎片化,鱼类种群规模减小;河流形态由河相转为河相—湖相交替,导致急流浅滩型生境锐减,改变急流型鱼类原有生存环境。
解析 (1)澜沧江水电梯级开发对下游景洪市供水安全的益处可从水量和水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澜沧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读图可知,水电梯级开发修建了多个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量,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稳定的水源;水库蓄水后,水流由急流变为缓流,库区流速明显减缓,挟带泥沙能力下降,利于库区泥沙及其吸附物质的沉降,可改善下游景洪市供水质量。
(2)渔业产量大量增加可从生存空间、营养物质角度分析:水电站建设后,河流由河相状态转变为河相—湖相交替状态,水域面积大大增加,鱼类生存空间变大;河流由河相状态转变为河相—湖相交替状态,水流减缓,为浮游生物生长繁殖提供有利的静水条件,水流变缓引起营养物质在水库内富集,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繁殖,为鱼类生长提供充足的饵料。渔业产量大量减少可从生存环境的变化来分析:水电站建有拦河大坝,阻碍鱼类洄游,影响洄游性鱼类生存繁衍环境;水电站大坝分割河道,破坏鱼类原有生境,导致生存空间碎片化,鱼类种群规模减小;河流形态由河相转为河相—湖相交替,水流减缓,导致急流浅滩型生境锐减,改变急流型鱼类原有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