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全书综合测评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相邻两国的基本情况。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有( )
①资金 ②技术
③劳动力 ④原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关于甲、乙两国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甲国应全面承接乙国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乙国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甲国,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乙国向甲国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国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乙国向甲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甲国城市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经济增长得更慢。经济学家将其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荷兰病(北海石油依赖症)或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等,主要是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的。在全球经济增速降低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巴西、南非、沙特阿拉伯等资源型国家仍在艰难地探索转型道路,以破解资源依赖引发的国内经济社会问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巴西、南非、沙特阿拉伯出现“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资源过度开采,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B.经济结构缺陷导致发展动力不足
C.有足够资金投入人力资源和技术领域
D.资源开发成本较高,国际竞争力弱
4.破解“资源诅咒”最合理的措施是( )
A.进行产业转型,加大教育投入
B.扩大资源开发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C.优化生态环境建设,防止污染
D.保护本国资源,从国外进口
蒙古国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放牧强度增大加剧了蒙古国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受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启发,蒙古国提出了种植“十亿棵树计划”。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蒙两国联手实施这项计划,但难度较大。下图示意蒙古国土地覆盖类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图示蒙古国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地区是( )
A.河湖区 B.荒漠草原区 C.草原区 D.森林区
6.放牧强度增大对蒙古国牧区土壤的主要影响有( )
①土壤空隙变大,土质疏松
②枯落物减少,土壤养分来源减少
③牲畜排遗物补充土壤养分
④地表昼夜温差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在中蒙两国联手实施种植“十亿棵树计划”中,中国发挥的主要优势有( )
①资金充足
②邻近蒙古国荒漠,水源充足,且输水便利
③科技先进
④乡土树种成活率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山西省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省份,为改变现状,山西省积极采取措施。下图为2010—2022年山西省三大产业构成占比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依据图中信息可知,2010—2022年山西省( )
A.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总体大于第三产业
C.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D.第二产业产值2016年最低
9.山西省产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产业结构单一 B.科技水平低
C.基础设施落后 D.劳动力短缺
10.山西省推动产业转型,应重点( )
①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②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创新水平
③提高煤炭利用率,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④依托生态修复,发展特色农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亚五国以农牧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源禀赋同我国产业现状形成良性互补,与我国产业领域合作广泛,这为我国向中亚五国进行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契机。下表示意中亚五国对我国产业转移吸引力指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国家 排名 吸引力指数
哈萨克斯坦 1 27.82
土库曼斯坦 4 10.09
吉尔吉斯斯坦 5 1.39
乌兹别克斯坦 3 12.66
塔吉克斯坦 2 12.69
11.中亚五国中,吉尔吉斯斯坦对我国产业转移吸引力相对较弱的原因可能是( )
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C.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 D.地理位置相对偏远
12.为更好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亚五国应( )
A.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道路互通
B.提高农牧矿业产值比重,扩大边境贸易
C.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D.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竞争能力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组成,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下表为世界四大湾区基本资料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粤港澳大湾区 东京湾区 旧金山湾区 纽约湾区
人口(万人) 6 671 4 347 760 2 340
GDP(万亿美元) 1.36 1.8 0.8 1.4
占地面积 (万平方千米) 5.65 3.68 1.79 2.15
13.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是( )
A.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沿海地区 B.海陆交通便利,协作历史悠久
C.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达 D.发展空间广阔,劳动力丰富
14.粤港澳大湾区的五大目标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有( )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互联互通
B.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促进地区发展
C.推动粤港澳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快区域转型升级
D.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技术合作平台,培养传统产业
15.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
B.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合作
C.利于发挥内地九市的金融、服务优势,提升经济地位
D.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科威特面积17 818平方千米,探明石油储量1 020亿桶,约为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0%,居全球第四位。科威特主要的经济支柱是原油出口,以较容易开采的轻质原油为主,自油价下跌以来,出口收入不断降低,且原有的炼油厂生产效益差。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科威特“2035国家愿景”的对接下,中国企业在科威特南部承建了阿祖尔炼油厂,阿祖尔炼油厂建成后将成为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炼油厂,其炼制的成品油的硫含量将从目前的4%降至1%。该炼油厂建设共需消耗钢材6万吨,使用电缆总长度达4 900千米,相关物资虽尽量优先从科威特采购,但在当地采购的金额占该项目合同总额的比例仅为21.83%。建设期间的雇员多来自科威特以及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建成之后将提供1 000多个高技术水平岗位。下图为科威特地理略图(局部)。
(1)简述科威特石油产业存在的问题。(3分)
(2)分析中国企业建设阿祖尔炼油厂需要克服的困难。(3分)
(3)说明炼油厂建设物资从科威特本国采购比例较低的原因。(3分)
(4)分析阿祖尔炼油厂投产之后对科威特石油产业的意义。(4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阿坝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属于半农半牧区。这里是长江、黄河上游水系的“握手言河”之地,雪山、冰川、湖泊、河流“荟萃”,形成了诸多典型的高原湿地景象。藏式夯土民居“土碉房”是当地独有的景观,它利用细黄土、青稞秸秆、木头和少量的石头夯筑而成。主楼一般为三层,一楼泥墙的厚度一般为90~100厘米,二、三楼为50~60厘米,只有楼上才留有窗口。一楼用来饲养牲畜和储存粮食、杂物;二楼用于居住;三楼则为家庭宗教活动场所。下面两图为阿坝县在四川省的位置图及“土碉房”景观图。
(1)分析“土碉房”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6分)
(2)当地依托特色民居、湿地、藏族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你是否支持 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发挥沿黄地区大中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是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材料二 下图为黄河流域主要城市分布和辐射范围图。
(1)评价黄河上游干流航运价值的高低,并说明理由。(6分)
(2)济南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说明其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4分)
(3)从流域协作开发角度,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越南北部电力供应以小型水电和火力发电为主,比例大约各占一半。中越电力贸易始于2004年,由云南省向越南北部12省区送电,至今从未间断。随着电力供应、交通建设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富士康、三星电子、佳能等众多电子制造企业纷纷在红河三角洲设立生产基地,形成越南北部工业集聚区。2023年5—6月,东南亚极端高温天气频发,越南北部经历了严重的电荒,多地出现限时供电。在越南遭遇“电荒”之际,中越双方再次合作签署了购售电协议,由广西向越南北部输送电力,有效缓解了越南“电荒”。下图为中越电力贸易合作示意图。
(1)指出云南省对越送电的主要发电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2)分析造成本次越南“电荒”的原因。(6分)
(3)分析中越电力贸易对中越两国合作发展的意义。(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D 根据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可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送资金和技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送劳动力和原料。
2.D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成本高,可考虑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转出部分第二产业,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第二产业比重上升,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也有利于促进其城市化。
3.B “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主要是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的。巴西、南非、沙特阿拉伯出现“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经济结构缺陷导致发展动力不足,B对;资源过度开采,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不能体现出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A错;巴西、南非、沙特阿拉伯投入人力资源和技术领域的资金不足,因而导致“资源诅咒”产生,C错;资源开发成本高,不能体现出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D错。
4.A 破解“资源诅咒”最合理的措施是进行产业转型,加大教育投入,A合理;扩大资源开发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会加大对资源的依赖,B不合理;优化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本国资源,从国外进口,均不能改变对资源的过分依赖,C、D不合理。故选A。
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理解“资源诅咒”的含义,进而找出原因,寻求对策。
5.B 南部的荒漠草原处于干旱和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地带,生态系统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且难以恢复,B正确;河湖区、草原区、森林区的水资源相对丰富,且与沙漠之间隔着荒漠草原区,因此三个区域的生态系统并不是最脆弱的,A、C、D错误。
6.D 本题解题思路如下:
7.C 与蒙古国相比,中国经济发达,资金充足,能够支持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①正确;中蒙两国虽为邻国,但两国之间荒漠广布,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不足,输水不便,②错误;中国林业科技发展较快,在植树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相对成熟的技术,可以对蒙古国进行帮扶,③正确;中蒙两国气候存在差异,中国的乡土树种在蒙古不一定成活率高(提示:选择树种要因地制宜),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
8.B 结合实际情况可知,2010—2022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总体不断增长。而2022年第一产业占比与2010年第一产业占比相近,可知2022年第一产业产值明显大于2010年,进而可推知图示时段第一产业产值不存在不断下降的情况,A错误;读图可知,图示时段大部分年份(尤其是2021—2022年)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因此山西省第三产业并未成为主导产业,B正确、C错误;第二产业占比2016年最小,但因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总体在不断增长,所以第二产业产值可能并非2016年最低,D错误。
9.A 山西省作为我国的煤炭资源大省,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占据主导地位,A正确;科技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是山西省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但其并非主要矛盾和核心问题(提示:山西省长期依赖煤炭等能源产业,形成了比较单一的产业结构,这不是单纯依靠科技或完善基础设施就能解决的),B、C错误;山西省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劳动力短缺不是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D错误。
10.D 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可以改善产业结构单一的状况,①正确;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可以提高产业转型的质量,②正确;加大资源的开发力度会加速区域资源的枯竭,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③错误;依托生态修复,发展特色农业,可以促进矿区的修复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单一的状况,④正确。故选D。
11.B 吉尔吉斯斯坦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钨、锡、汞等,且黄金储量丰富,A错误。吉尔吉斯斯坦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其发展对国际社会依赖甚重,经济基础相对薄弱,B正确。吉尔吉斯斯坦适龄劳动力人口较多,但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劳动力成本较低,C错误。在中亚五国中,吉尔吉斯斯坦距我国相对较近,具有地理位置优势,D错误。
12.A 中亚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和邻国之间的交通不完善,因此中亚五国应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A正确。承接产业转移中,转入的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加工工业,提高农牧矿业产值比重,不利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B错误。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存在冲突,C错误。中亚五国技术落后,不适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错误。
13.D 四大湾区均靠近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A错误。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河流入海冲积平原上,矿产资源短缺,C错误。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开发较晚,B错误。由表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占地面积广,发展空间广阔,区内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D正确。
14.D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互联互通”有利于加强对内对外的交流与联系,A不符合题意。“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促进地区发展”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B不符合题意。“推动粤港澳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快区域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湾区产业升级,C不符合题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定位并非培养传统产业,应该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技术合作平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D符合题意。
15.C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合作,对全国的经济发展有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A、B、D不符合题意。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利于发挥大湾区核心区的金融、服务优势,C符合题意。
16.答案 (1)开采、加工技术水平低;(1分)依赖原油出口,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1分)生产安全系数低。(1分)
(2)该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干旱的东北信风交替控制,高温酷热,干旱少雨;(1分)基础设施不足,生产协作条件较差;(1分)语言、文化等存在差异。(1分)
(3)科威特经济较为单一,工业门类较少,缺乏部分物资生产企业;(1分)生产规模有限,难以满足大型炼油厂建设需求;(1分)临海,便于外来物资进口。(1分)
(4)扩大石油产业规模;增强生产能力;发展原油炼制加工,提高附加值;提高石油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石油产业生产的安全性。(每点1分,任答四点得4分)
解析 (1)科威特石油产业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技术、附加值和安全系数方面考虑。由材料可知,原有的炼油厂炼制的成品油的硫含量为4%,而中国企业在科威特南部承建的阿祖尔炼油厂,建成后其炼制的成品油的硫含量将会降至1%,说明科威特石油开采、加工技术水平低。由材料“科威特主要的经济支柱是原油出口,以较容易开采的轻质原油为主,自油价下跌以来,出口收入不断降低,且原有的炼油厂生产效益差”可知,科威特依赖原油出口,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生产效益差。技术水平低,生产设备陈旧,使得科威特石油产业存在生产安全系数低的问题。
(2)中国企业建设阿祖尔炼油厂需要克服的困难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考虑。自然条件方面:读图可知,科威特位于29°N附近,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干旱的东北信风交替控制,炎热干燥,工人在高温下施工作业容易晒伤、中暑。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科威特基础设施不足,生产协作条件较差;工人来自不同国家,语言、文化等存在差异。
(3)炼油厂建设物资从科威特本国采购比例较低的原因主要从当地物资缺乏和海运便利两方面分析。由材料“科威特主要的经济支柱是原油出口”可知,科威特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工业门类较少,缺乏部分物资生产企业,而炼油厂建设需要物资的种类多、数量大,科威特其他工业生产规模有限,难以满足大型炼油厂建设需求。读图可知,科威特濒临波斯湾,海运便利,便于外来物资进口。所以炼油厂建设物资从科威特本国采购比例较低。
(4)阿祖尔炼油厂投产之后对科威特石油产业的意义可以从规模、技术、附加值和安全性等方面分析。阿祖尔炼油厂投产之后,会进一步扩大科威特的石油产业规模,增强科威特的石油生产能力。科威特原有的炼油厂生产效益差,附加值低,阿祖尔炼油厂投产之后,石油加工技术水平提高,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阿祖尔炼油厂投产之后,其炼制的成品油的硫含量将会降至1%,会提高科威特石油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能提高石油产业生产的安全性。
17.答案 (1)利用当地的黄土、青稞秸秆(农产品)、石料和木材(山区),有利于就地取材;冬季寒冷(海拔高),房屋墙体厚,有利于御寒;夏季多雨,“土碉房”为多层结构,有利于防潮;半农半牧地区,底层有利于饲养牲畜、储藏粮食和杂物。(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支持。理由:可以充分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就业。
或不支持。理由:大力发展旅游业,可能破坏生态环境(植被破坏);减弱水源地的涵养功能(加剧水土流失);带来环境污染。
(观点2分,对应理由任答两点得4分)
解析 (1)“土碉房”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从建造的原料、气候、实用性等方面分析。由材料“藏式夯土民居‘土碉房’是当地独有的景观,它利用细黄土、青稞秸秆、木头和少量的石头夯筑而成”可知,“土碉房”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当地的黄土、青稞秸秆、山区的石料和木材,可以就地取材。由材料“主楼一般为三层,一楼泥墙的厚度一般为90~100厘米,二、三楼为50~60厘米,只有楼上才留有窗口”可知,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冬季气温低,房屋的墙体较厚,有利于冬季保暖御寒;夏季多雨,墙厚利于夏季防潮。由材料“一楼用来饲养牲畜和储存粮食、杂物;二楼用于居住;三楼则为家庭宗教活动场所”可知,“土碉房”底层可以用来饲养牲畜和储藏粮食、杂物,合理有效利用空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本题回答支持或不支持均可。支持的理由为:当地为藏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充分开发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土碉房”、藏族文化风情);带动与旅游业相关的小商品加工、导游、交通、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不支持的理由为:当地自然环境脆弱,大力发展旅游业,会有大量的游客涌入,造成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植被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弱,加剧水土流失,使长江、黄河上游“水塔”功能减弱,破坏生态环境;大量人类活动会造成大气、水等污染。
18.答案 (1)黄河上游干流航运价值(较)低。(2分)理由:流量较小;流量季节变化大;部分河段有凌汛;有结冰期;(部分地区)落差大,流速快;流经地区航运需求较小。(理由每点1分,任答四点得4分)
(2)提供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1分)促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1分)促进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活力;(1分)促进城市规模扩大、等级提高,使区域空间组织结构日趋完善。(1分)
(3)立足比较优势,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1分)加强流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便捷流动;(1分)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1分)加强上下游生态环境问题协同治理。(1分)
解析 (1)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黄河上游干流流量较小,流量季节变化较大;黄河上游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河流有结冰期;黄河在宁夏、内蒙古河段有凌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分布较少,河流航运需求较小。综上所述,黄河上游干流航运价值较低。
(2)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城市的辐射功能与城市的规模等级及城市的功能有关,其辐射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围大小来表示。一般来说,城市腹地范围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强。由此可知,影响沿黄地区城市辐射范围的主要因素是城市规模与等级,而影响城市腹地范围的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距离远近、城市关系等。济南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可以提供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交通条件方面,促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区域优势,促进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活力;城市关系方面,促进城市规模扩大、等级提高,使区域空间组织结构日趋完善。
(3)根据题干要求从流域协作开发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黄河流域城市需要立足比较优势,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流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便捷流动,增强城市群之间的发展协调性,避免同质化建设和低水平竞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方面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和壁垒,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流域管理、协同机制,统一管理与开发。
19.答案 (1)水电。(1分)理由:云南省地势落差大,有澜沧江和金沙江等河流流经,水能资源丰富。(3分)
(2)经济发展快,生产用电增加;(2分)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天气炎热,居民生活用电量增大;(2分)越南能源资源稀少,发电量也小。(2分)
(3)促进中越两国经济合作,加快两国贸易往来,互利共赢;促进两国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供需平衡;推动两国能源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加快两国的经济发展,强化区域竞争力。(任答其中三点,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1)阅读图文材料可知,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有澜沧江和金沙江等流经横断山区的河流,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因此对越南送电的主要发电类型为水电。
(2)出现“电荒”,即电力供<需。具体分析如下:
(3)中越电力贸易的合作,可以加强两国之间经济多重合作,促进两国贸易往来,达到互利共赢;进而促进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强化我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也加强了区域竞争力;中越两国的电力贸易促进两国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供需矛盾;且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可以推动两国能源的优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