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朱子语类》三则
导学案
同学们,如果正缺钱的你在校园里捡到一个钱
( http: / / www.21cnjy.com )包你会怎么处理呢?如果在上课期间有人邀请你去网吧玩你特别喜欢玩的游戏,你又会怎么处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朱子语类》三则,一起来聆听朱老夫子的教诲。21cnjy.com
一、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朱熹及理学
2、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读书方法、理欲问题、义利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完成目标1
(朗读关于朱熹及理学的相关资料:)
1、作家: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著名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如果把孔孟看作前儒家的代表人物,那么朱熹则是后儒家的代表人物。朱熹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理学思想。宋明理学是我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学思潮,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年之久。2·1·c·n·j·y
在其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天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欲。朱子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人不能不吃饭,这是正常的欲望,是天理;追求过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欲。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方面,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乃至“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理学
宋元明清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作为地主阶级新的思想理论体系,理学一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过好的作用。它在思辨哲学方面的发展,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理学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愈益起着消极乃至反动的作用。
3、《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弟子问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语录汇编,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
(二)完成目标2:(走进课文,感悟经典)
第
一
则
1、大声朗读课文和译文,理解文意(5分钟)
译文:读书应读到不忍释手的时候,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领略到书中的真意。如果只是粗读几遍,大概了解了书中的大义就感到满足,然后就去找其他书来看,那么,就是连看过的这一卷书,其实也没有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人心是天理之所在,勤于用心才会更加明白事理。只是让头脑清醒,整日用心的话,那会看多少书,理解多少义理!如果懒惰,那么精神就会混乱不清,只是这样昏昏沉沉,不通道理,太可惜了!21教育网
2、自主回答问题:关于如何读书,朱熹提出了一种方法,一种态度,分别是什么?
3、合作交流探讨:陶渊明也曾提出过读书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态度,他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这种博览群书,不求甚解的观点和朱熹的看法显然有别,你觉得该怎么读书?www.21-cn-jy.com
4、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到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第
二
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大声朗读课文和译文,理解文意(5分钟)
译文:(门人)问:“一般
( http: / / www.21cnjy.com )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知道这是天理,那是人欲。等到去做事情的时候,却又被人欲所引诱,事完后又后悔不迭,这该怎么办呢?”朱子回答说:“这便是缺乏‘克己’的工夫。对待这种情况,极需要给他把问题梳理清楚,才可以。就好像前面有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心里明知应该走大路,但是却被小路上前边的东西所吸引着,自己便不知不觉地顺着小路走去;等到面前遇到荆棘杂草,心里就后悔了。这里便是天理与人欲斗争的关键所在。必须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就要做‘克己’工夫,不可以姑且放过。这就要首先在道理上明白是非,然后勇敢地去做。假如是圣人那样的资质,他就无需费神用力,自然会按照天理去做,而不会流于人欲。假如是资质仅次于圣人的贤人,他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固然不会做错,只是他们需要首先分辨天理与人欲,然后才去行动。假如是普通人的资质,那就需要仔细用心,每时每刻都要克制自己的私欲,那么做事的时候才不至于被人欲所误导。曾子曾说:‘以实践仁德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这不是很沉重吗?为了实现这个使命要到死方休,这不是很遥远吗?’他又说:‘正如《诗经》所说的那样,小心谨慎,好像面临着深渊一样,又好像在薄薄的冰层上行走一样。从今以后,我才晓得自己是可以免于祸害刑戮的了!’学生们,应该要这样下大工夫才行。”www-2-1-cnjy-com
2、自主回答问题:(这一则,朱熹谈到了天理和人欲,以及人应该如何处理他们的关系)
朱熹把天理和人欲分别比作什么?朱熹又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人容易被人欲诱惑,误入歧途,走向小路的原因是什么?朱熹进一步提出,要“克己”就要怎么做?(答案从文中找)
3、交流:在现实中有没有经历过或遇到过天理和人欲交战的情况,交流一下。
第
三
则
1、大声朗读课文和译文,理解文意(5分钟)
译文:廷秀问:“现在我们应该读什么书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朱子回答说:“古代的圣贤教育人,都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教,不是让人只求表面,只满足于读了书而已。今天自己暂且分辨个义利之别。试着察看一下自己个儿,是要为了在人前出名,还是完全为了自己呢?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又说:‘古代学者学习的目的是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在学者的目的却是给别人看。’孟子说:‘只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孟子的这句话虽然是对当时的君王梁惠王而说的,但对学者来说也是切身大事。一般来说,学习、做学问,就要分清内外,这是最紧要的问题。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存在一个为义还是为利的问题。从这边就是为义,从那边就是为利;向内便是走向圣贤之路,向外便走向愚昧不才的道路了。在这个(分辨内外、义利、为人还是为己)问题上,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不容商量。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认识清楚了,深入下去还须下大工夫,但这还可以进一步讨论。”21·cn·jy·com
2、自主回答问题:(这一则讲的是朱熹对“义”和“利”的认识)
朱熹认为人们读书学习有向内和向外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向里和向外各指什么具体内容?廷秀问的是该读什么书,而朱熹却回答义和利的区别,这是不是答非所问,结合课文最后一句话,理解这个问题。21·世纪
教育网
3、探讨交流:在现实生活中,当义和利发生冲突时,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结合下面的材料,以及刚才的彩票中奖事件,谈谈你的理解。2-1-c-n-j-y
材料:
2006年4月21日晚10时,许霆来到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区黄埔大道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结果取出1000元后,他惊讶地发现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了1元,狂喜之下,许霆连续取款5.4万元。当晚,许霆回到住处,将此事告诉了同伴郭安山。两人随即再次前往提款,之后反复操作多次。许霆先后取款17.5万元;郭安山则取款1.8万元。事后,二人各携赃款潜逃。潜逃一年的许霆,17.5万元赃款因投资失败而挥霍一空,2007年5月在陕西宝鸡火车站被警方抓获。广州市中院审理后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