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单元培优卷】第一单元A——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乐学单元培优卷】第一单元A——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9 09:3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一单元培优卷A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看拼音,写词语。(7分)
万物有灵,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惠。郭沫若爱白鹭,因为它的色素和shēn duàn
都很shì yí ,像一首jīng qiǎo 的诗。 琦
君难忘xún cháng 的桂花,记忆中那甜糯的桂花gāo bǐng ,
那清甜的桂花茶,让村子全年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许地山爱慕落花生,它让许地山dǒng
de 人不能只讲tǐ miàn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 快来和大家分享吧!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要求选词填空(填序号)。(10分)
①美中( )( ) ②指指( )( ) ③香( )十( )
④( )动声( ) ⑤( )( )十足 ⑥( )( )无闻
1、珍珠鸟活泼可爱, 的是它胆子太小了。
2、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做然挺立,明亮夺目, 。
3、漫山遍野的栀子花盛开了, 。
4、我不小心把柜子上的花瓶打碎了,姐姐 地将一地的碎片收拾干净。
三、选择题。(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散文(sǎn) 散步(sàn) B.等待(dāi) 待一会儿(dài)
C.挨近(āi) 挨打(ái) D.便宜(pián) 方便(biàn)
2、下面的词语填入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琮琮、宸宸、莲莲的造型精美可爱,让人一见就生( )之心,并( )拥有一套它们的玩偶套装。
A.羡慕 期望 B.羡慕 希望 C.爱慕 期望 D.爱慕 希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 )(2分)
A.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为他人添欢乐”主题活动。
B.六月一日下午,我们去公园玩了一整天,大家都意犹未尽。
C.辛勤的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
D. 这学期,我们班同学的普遍阅读能力提高了。
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
B.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C.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D.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来描写事物的一项是( )。(2分)
A.或许对人类来说,地球是庞然大物,但是对茫茫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沙,是
微乎其微的。
B.月亮的光芒是柔和的,它不像太阳那般耀眼夺目、热情四射,但它的宁静之美深
深地吸引着我。
正值深秋,一阵凉风吹来,树叶飘飘洒洒,告别树的怀抱,安然地躺在大地上。
D.这种花虽然不如牡丹富贵,不如玫瑰浓艳,不如百合芬芳,但它有自己的淡雅清
新,也颇受人们青睐。
6、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白鹭》一课的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和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B.《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
C.桂花香是作者喜爱桂花的情感源头,当读到“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一句时,要加快语速,加重语气,读出作者对桂花香气的欣赏和赞美。
D.《珍珠鸟》一文写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花生的味道很美。花生可以榨油。(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2分)
2、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容和欢乐的歌声。(修改病句)(2分)
3、根据“新鲜”的不同意思写句子。(2分)
①(表示没有变质)
②(表示新奇少见)
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8分)
1、留心观察的人能发现并赞叹平凡生灵的美。大自然中的白鹭,郭沫若赞美它“实在是一首诗,一首 的散文诗”。你看,“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 。那是清澄的 。而且具有生命了。”如果将这
一情景画成画,我会给它起名 为“ ”。
情感丰富的人常借物抒情。《桂花雨》中,童年时代的“ ”和芬芳四溢的桂花雨不仅温暖了琦君的整个童年,还蕴含着琦君 之情。
3、善于思考的人常从生物中获得启发。冯骥才在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中,发出了
“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叹。
阅读理解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分)
白鹭趣话
【材料一】白鹭体态
白鹭以湿地为栖息地。在海滩、湖泊、溪流、水稻田和沼泽地,常能见到白鹭的美丽身影,古诗中就有“漠漠水田飞白鹭”“草长平湖白鹭飞”等生动描绘。我国白鹭栖息最密集的地方当属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的白鹭岛,每年夏季有上万只白鹭在岛上筑巢繁衍,有时百千白鹭齐飞,场面蔚为壮观。
白鹭“林栖而水食”。捕食时,白鹭迈动长腿涉水漫步,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里的小动物,然后突然伸出长颈,用又长又尖的喙向水中猛地一啄,准确地把食物叼住。有时也“久立潺潺石”,伺机捕食过往的鱼虾。傍晚,白鹭归巢,栖身于近岸的山林,在树丛、竹丛或苇草堆里过夜。
有趣的是,富有灵性的白鹭擅长“择优而栖”。当所栖息的环境恶化时,白鹭常会不辞而别;而当环境得到改善时,白鹭又会悄然飞回。因此,诗人讴歌的“白鸟翩翩下夕阳”等景象,在环境学家看来,其意义远不止诗情画意,它还意味着环境的优化,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材料三】动物文化
白鹭是著名的文化鸟类,它是吉祥、高雅、奋进的象征。从古到今,许多诗词歌赋、绘画刺绣、音乐舞蹈和艺术雕塑等,都常以白鹭为题材。《诗经》中早就有“振鹭于飞,于彼西雍”的诗句。我国传统花鸟画中的“鹭莲图”,常被人们作为赠品,寄寓“一路(鹭)连(莲)升”的美好愿望。
1、阅读材料二,梳理材料中白鹭的生活习性。(2分)
2、品读材料二中画“ ”的句子,请给句子描绘的画面起个恰当的名字:
。(1分)
3、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白鹭外出捕食到深夜归巢,栖身于近岸的山林。
B.白鹭的喙又尖又直,觅食时将长喙伸入水中啄起食物。
C.白鹭全身羽毛为白色,脚细长,常仅用一只脚站立于水中。
D.许多诗词歌赋、绘画刺绣、音乐舞蹈和艺术雕塑等,都常以白鹭为题材。
4、生活中,人们还喜欢借白鹭为各种事物命名。以地名为例,福建、浙江、江苏、贵州等省份都有取名为“白鹭岛”“白鹭洲”的生态旅游景点。借助“白鹭”这张名片,你能帮助人们联想到该地的哪些特色 请联系材料和生活体验谈一谈。(至少两点)(2分)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8分)
落花生(节选)
①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②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③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④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⑤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选文主要写的是一家人在一起 的情景。(1分)
2、在第①段中,父亲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用意是( )。(2分)
A.突出花生不招人喜欢,桃子、石榴、苹果惹人喜爱的特点。
B.表明花生不如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好看,也不像它们那样能立刻分辨出来有无果实。
C.通过对比,突出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
3、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花生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用“ ”画出来,并说说你对这个道理的理解。(2分)
4、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你是想像像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 为什么 (3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
香椿的味道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点缀着乡村的各个角落。当春风温暖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
②一个午后,我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 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
③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举起长杆,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的“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就被我扒了一地。
④于是,我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小心翼翼地把这些香椿叶子一片片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一声,裹了面糊的香椿就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形状像一条一条的小鱼儿。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抵挡不住“香椿鱼儿”的诱惑,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刺溜刺溜”地吃着。母亲就那样微笑着,看着我,还不时摸着我的头,轻轻地说:“什么时候娃娃也像这春天里的香椿,一下子长大了!”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母亲便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 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完,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
⑦我长大后,去了外地工作。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总是会在春天里捎来一大包嫩香的椿芽。春天过后,她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1、作者以“香椿”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 请你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
盼香椿→( )→( )→( )→( )
2、第②自然段画“ ”的句子中,“老者”指的是 ,“蝴蝶结”指的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 的心情。(4分)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④自然段细腻地描写了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母亲做事利落、勤劳能干的特点。
B.第⑤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母亲的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关爱和对“我”成长的期待。
C.全文结构严谨,第⑦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照应题目、深化主题的作用。
D.文章以“香椿的味道”为题,既写出了香椿本身的味道,同时也写出了温暖的母爱、快乐的童年、清新的春天等味道。
4、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你从作者笔下的香椿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5分)
1、下面图片展现的是两个班级不同的风貌,这两幅图让你看到、想到了什么 (2分)
2、根据五年级(2)班的情况,请你帮他们制定卫生公约,帮助他们搞好班级卫生。(3分)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大自然的日月星辰、花草鸟虫、风雨雷电等事物不但可亲可敬,而且可思可感。请你选择一种事物进行细腻描绘,可以抒发对它的喜爱、赞美之情;也可以写从它身上感悟到的哲理;还可以借物喻人,赞扬与它有相似品质的某类人。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身段 适宜 精巧 寻常 糕饼 懂得 体面
二、①不足 ②点点 ③飘里 ④不色 ⑤神气 ⑥默默 ① ⑤ ③ ④
三、1、B
2、D
3、A
4、A
5、C
6、C
四、1、花生不但味道很美,而且可以榨油。
2、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容。
3、①这块肉很新鲜。
②智能手机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东西了。
五、1、韵在骨子里 恩惠 形象化 白鹭起舞图
2、摇花乐 对桂花的喜爱、对童年生活和故乡的怀念
3、信赖
六、1、“林栖而水食”“择优而栖”
2、白鹭捕食图
3、A
4、①生态环境好,因为白鹭擅长“择优而栖”,会选择生态环境好的地方栖息。②人与动物相处和谐,人类保护白鹭,白鹭才会长期居住在那里。
七、1、议花生
2、C
3、画出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是“我”从父亲的话中明白的道理,表明父亲希望“我们”能像花生那样不计较名利、默默奉献,做一个真正对别人有用的人,体现的是不计较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我想做像花生那样的人。
因为我认为人最重要的是内在美。我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成为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八、1、扒香椿 炸香椿 吃香椿 捎香椿
2、香椿树 香椿芽 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 激动、高兴
3、B
4、从“我”对香椿的期盼以及对扒香椿、吃香椿的描写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对香椿的喜爱。作者在写香椿的同时,也在写母亲,从对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捎香椿的描写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思念之情。
九、1、五年级(2)班教室非常凌乱,五年级(3)班教室干净、整洁,这说明五年级(3)班可能在卫生管理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公约,并落实到位了。
2、制定卫生公约时,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针对各个方面逐条制定,便于落实到位。
十、 梅花之美
在冰天雪地的冬日,万物凋零,唯有梅花傲然绽放。
梅花的枝干苍劲有力,曲折地伸展着,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枝头那一朵朵梅花,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花瓣润泽透明,像是用玉石精心雕琢而成。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凑近一闻,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这香气不似玫瑰那般浓烈刺鼻,也不像百合那样甜腻,它有着独特的清幽,仿佛能穿透寒冷的空气,直达人的心底。
梅花不畏严寒,在冰天雪地中独自盛开,它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令人敬佩。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像梅花一样,在困境中坚守自我,坚守信念。他们不被艰难困苦所打倒,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和顽强的斗志。
梅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瑰宝,它的美不仅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它那可贵的精神内涵。我爱梅花,更敬佩梅花所代表的精神。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