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拔高练
高考真题练
考点1 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
(2021海南,8)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马蹄形山弯中的小山村,村前是开阔而肥沃的土地,村后是群山峻岭。平山有“北方的鱼米之乡”之称。据县志记载,平山“北岳控其东,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下图为西柏坡区位图。据此完成下题。
1.平山形成“北方的鱼米之乡”的主要地理要素是 ( )
A.地形、河流 B.技术、降水
C.土壤、植被 D.水文、习俗
2.[2024湖北,16(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6分)
云南省昭通市平均海拔1 950米,有汉、彝、回、苗等25个民族630万人,是一个集“山区、革命老区、民族散杂区”为一体的农业大市,辖9县1市1区。当地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自然条件,创新发展模式,精心打造县域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苹果、竹、马铃薯、天麻、花椒、特色养殖等六大高原特色农业。近年来,昭通市积极发展乡村新业态,着力打造“云中苗寨”“坝上花海”等致富示范工程。如图示意昭通市不同县域特色产业分布。
请你为昭通市基于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新业态提出合理化建议。
3.[2022山东,17(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围内河道纵横交错。
(1)明代中期,当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系统,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有大量余粮输出。说明堤坝对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6分)
(2)清代中期,人口规模扩大,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由以水稻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桑基鱼塘为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当地环境,体现了人地和谐。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考点2 生态脆弱区及其综合治理
4.[2021天津,18(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6分)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给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我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建立在斯瓦尔巴群岛上。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
分析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原因。
(2020课标Ⅰ,1—3)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 )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
6.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
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
7.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3 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
8.(2024湖南,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印度尼西亚的沙哇伦多是十九世纪末因荷兰人开采煤炭而兴起的一座城市,吸引了印度尼西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口迁入。随着该地区煤炭资源枯竭,城市发展陷入困境。为摆脱困境,该城市依托煤炭开采的遗产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印度尼西亚著名的采矿文化旅游城市。下图示意沙哇伦多城市发展生命周期。
(1)说明“煤炭开采”在该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6分)
(2)该城市选择采矿文化旅游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方向,试分析其独特条件。(4分)
(3)指出该城市成功转型为采矿文化旅游城市所带来的好处。(6分)
9.[2021山东,17(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4分)
(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6分)
高考模拟练
公元前256年,李冰率众在岷江干流都江堰兴建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有了“天府之国”的美誉。自建城以来,两千多年来成都从未搬迁,近20年来,成都中心城区范围快速扩展。下图示意成都城市发展概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图示史前古城普遍的选址是( )
A.山前筑城 B.沿河而建
C.山谷之中 D.依山傍水
2.成都自建城以来从未搬迁,关键在于( )
①河渠纵横 ②地处冲积平原
③气候宜人 ④地势较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青藏高原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加剧,青藏高原出现冻融荒漠化现象,人类活动和高原鼠、兔增多也加剧了冻融荒漠化。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冻融荒漠化的主要分布区及其形成过程。
(1)据图说明冻融荒漠化的形成过程。(4分)
(2)推测高原鼠、兔增多对冻融荒漠化的影响。(4分)
(3)针对青藏高原冻融荒漠化加剧的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徐州市贾汪区有着130余年的采煤史,高峰期有大小煤矿226座。随着煤炭储量的减少和开采条件的复杂化,煤炭产业日渐衰弱。2011年,贾汪区被确定为全国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此后,贾汪区坚定不移地实施绿色发展,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修复示范区、全国休闲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下图示意贾汪区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变化。
(1)分析2009年前后贾汪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6分)
(2)推断贾汪区生态保护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综合拔高练
高考真题练
1.A 5.C 6.B 7.C
1.A 材料中提到平山“北岳控其东,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结合图中西柏坡位置可知,平山位于太行山东侧河流沿岸,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农耕,形成“北方的鱼米之乡”,A对;平山形成“北方的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与技术、习俗关系较小,B、D错;植被对平山形成“北方的鱼米之乡”的影响较小,C错。
2.答案 鼓励土地流转,建设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利用本地独特生态、气候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促进农旅融合;利用本地自然和文化特色加大对特色农业的宣传,实施品牌培育,提高市场竞争力。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昭通市发展乡村新业态可以基于特色农产品建设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做大特色农业;还可以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做强特色农业;做好本地特色农业宣传,树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还可以依托该地区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自然条件,将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农旅融合发展。
3.答案 (1)通过堤坝围垦,增加土地面积,扩大种植规模;沿江(河)堤坝便于防洪、灌溉,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种植条件;沿海堤坝防止海潮入侵,保护农田安全。
(2)顺应当地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发展桑基鱼塘,因地制宜;增强了农业生产对旱涝等灾害的承受能力,提高了物产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了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满足人口发展需求。
解析 (1)堤坝可以减少一些低洼地被淹没,增加耕地面积。修建堤坝可以雨季排水、蓄水,防洪涝;旱季灌溉,防干旱。修筑外堤可以减少海水倒灌和入侵,保护农田安全。
(2)当地降水量大且集中,地势低洼,易产生洪涝灾害,农业生产方式以桑基鱼塘为主,能很好地缓解洪涝灾害,减少农业损失;清代中期,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低,将地势低洼的地方挖成鱼塘发展养殖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了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
4.答案 该群岛气温低,环境极端;生物数量、种类少,生长缓慢;岛屿面积小,相对封闭。
解析 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该群岛的气候、生物数量和种类及生长速度、岛屿面积等角度分析作答。该群岛纬度高,气温低,生存环境恶劣;气温低,热量不足,生物生长速度慢;岛屿面积小,生物数量、种类少;岛屿被海洋包围,相对封闭。
5.C 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是在其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说明治沟造地除了关注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和作物产量,还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故选C。
6.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审题,抓住关键词“生产条件”。丘陵沟壑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田间耕作条件差,如多坡、地势起伏大、灌溉条件差、机械化条件差等。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公共服务不属于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方便田间耕作是改善生产条件的主要体现,提高耕地肥力不是生产条件改善的主要体现。故选B。
7.C 图中信息“复垦空废宅基地”和“易地移民搬迁”说明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居住用地不紧张,但生态环境脆弱,需要易地移民搬迁;“坡面退耕还林”和“沟道覆土造地”说明坡耕地比例大;图中没有信息体现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故选C。
8.答案 (1)兴起与繁荣期,煤炭开采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有利于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衰退期,煤炭开采业及相关产业的衰落,使城市经济下滑、环境恶化、失业人口增加;再兴期,煤炭开采的遗迹,促进了采矿文化旅游的兴起,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沙哇伦多早期煤炭资源丰富,开采遗迹景观丰富,矿业文化深厚,为采矿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该城市迁入人口组成复杂,地方文化构成较为多样,增强了该城市的旅游吸引力。
(3)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带动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保护工业遗产和文化底蕴,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提高城市知名度;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地区接待能力。
解析 (1)结合图中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分析煤炭开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兴起与繁荣期,煤炭作为重要的矿产资源,促进了煤炭开采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煤炭开采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有利于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衰退期,煤炭资源趋于枯竭,煤炭开采业及相关产业也随之衰落,导致城市经济下滑、环境恶化、失业人口增加;再兴期,煤炭开采的遗迹,如废旧矿坑、煤炭工厂等,可以作为旅游资源,促进采矿文化旅游的兴起与发展,进一步促进城市的转型和发展。(2)结合材料可知,该城市早期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业发达,因此矿业文化深厚,留下大量的煤炭开采遗迹,为采矿文化旅游提供丰富的资源;由材料可知,沙哇伦多吸引了印度尼西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口迁入,说明该城市人口组成复杂,地方文化构成较为多样,有利于增强城市吸引力,促进采矿文化旅游的发展。(3)结合所学知识,该城市的转型是依托优势资源、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以实现城市的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该城市成功转型为采矿文化旅游城市所带来的好处可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角度思考。
9.答案 (1)氢能的生产受时空限制小;利用方式灵活多样。
(2)改变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使产业向低碳、绿色、可循环方向发展。
解析 (1)能源的特点一般从开发利用的角度进行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氢能的原料为水、煤、化工尾气等,生产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相比于太阳能、风能较小;同时利用方式有燃料、供热和电力等,而太阳能、风能只能先转化为电力,再进行其他方式的利用,与太阳能、风能相比,氢能的利用方式灵活多样。(2)发展新能源产业,改变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这些产业科技含量较高,其中很多是高新技术产业,因此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同市发展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氢能,这些都属于清洁能源,其使用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绿色生产,改善环境质量,促使产业向低碳、绿色、可循环方向发展。
高考模拟练
1.B 根据图中显示的史前遗址位置可知,本区域内的史前古城大多沿河而建,B正确;图中主要山地为龙门山,该山山前史前遗址数量较少,A错误;图中山谷地区几乎无史前遗址分布,C错误;图中依山傍水的史前遗址数量少于沿河地区,D错误。
2.D 图中河渠纵横处的史前遗迹较多,故河渠纵横不是成都自建城以来从未搬迁的关键,①错误;成都地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土壤肥沃,土地面积较为广大,适合城市的发展,②正确;成都与其他史前遗址距离较近,气候差异不大,③错误;据图可知,成都古城周围的水渠多从两侧通过,且成都古城处于两条河流中间地势较高的位置,不易被洪水淹没,④正确。故选D。
3.答案 (1)全球变暖,多年冻土层融化变薄(季节融化层变厚),地下水位下降;生草土层变干,土地裸露退化,植被衰退,导致冻融荒漠化。
(2)鼠、兔啃食植被根茎,破坏植被;挖掘洞穴破坏土壤结构,受气温影响,夏季浅层地温升高,加剧冻土融化。
(3)控制畜牧业的规模,促进草地植被的自然恢复;加强对高原鼠、兔等野生动物危害的防治;加强冻融荒漠化动态监测;加强国际合作,减轻温室效应。
解析 (1)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多年冻土层融化、变薄,季节融化层变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多年冻土层融化后,利于水体下渗,表层的生草土层水分减少,土层干燥化,导致植被退化,土地裸露退化,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在裸露的地面上,使地面的昼夜温差加大,加剧冻融荒漠化。
(2)植被是高原鼠、兔的重要食物来源,高原鼠、兔数量增多,对食物的需求量变大,当植物的地上部分不能满足其需求时,其就会啃食植被根茎,严重破坏植被;鼠、兔会打洞,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透气性更好,受外界温度影响更大,夏季浅层地温升高,加剧冻土融化,进而加剧冻融荒漠化。
(3)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全球变暖、人类活动和高原鼠、兔增多加剧了冻融荒漠化。因此要控制畜牧业的规模,减少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促进草地植被的自然恢复;加强对高原鼠、兔等野生动物危害的防治,减少其对植被的破坏;加强国际合作,减轻温室效应,降低全球变暖对冻土造成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对冻融荒漠化的动态监测。
4.答案 (1)2009年前,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缓慢;2009年后,政府政策扶持,恢复生态,调整产业结构,经济迅速增长。
(2)调整产业结构、矿区土地复垦、植树造林等。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2009年前贾汪区经济发展缓慢,2009年后贾汪区经济发展较快。结合材料“徐州市贾汪区有着130余年的采煤史,高峰期有大小煤矿226座。随着煤炭储量的减少和开采条件的复杂化,煤炭产业日渐衰弱”分析可知,2009年前,贾汪区以煤炭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由于煤炭资源渐趋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缓慢;依据材料信息“2011年,贾汪区被确定为全国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此后,贾汪区坚定不移地实施绿色发展”和图中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政府扶持力度指数均在2009年后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可知,2009年后贾汪区经济迅速增长与政府政策扶持、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绿色发展、保护和恢复生态密切相关。(2)贾汪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煤炭产业发展导致的,因此一定要采取调整产业结构的措施;贾汪区的煤炭开采破坏了大量的表土、植被,因此要进行矿区土地复垦和植树造林等。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