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下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是胎儿形成过程,对该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在子宫相遇结合成受精卵
B.①不但可以产生精子还能分泌雄性激素
C.男性有睾丸和女性有卵巢属于第二性征
D.④过程全部在胎盘中完成
【答案】B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青春期的变化
【解析】【分析】第二性征指的是除了生殖器官差异外的男女差异。
【解答】A、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相遇结合成受精卵,故A错误;
B、①是睾丸,不但可以产生精子还能分泌雄性激素,故B正确;
C、男性有睾丸和女性有卵巢属于第一性征,第一性征指的是生殖器官的差异,故C错误;
D、胚胎发育从输卵管开始,主要在子宫内完成,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5七下·宁波期末)下列不属于组织的是( )
A.血液 B.皮肤 C.软骨 D.心肌
【答案】B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结缔组织分布最广,细胞间隙多,细胞间质大,主要分布在血液、肌腱和软骨;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主要有上皮组织构成;真皮中有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皮下组织主要有脂肪构成,具有抗撞击的作用;
【解答】A.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B.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多个组织构成的,完成一定的形态和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C.软骨属于结缔组织;
D.心肌属于肌肉组织;
故答案为:B
3.(2025七下·宁波期末)下列关于植物叶片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
B.③属于营养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②④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D.结构②的细胞排列整齐
【答案】C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①是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②上表皮,④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③叶肉属于营养组织;⑤是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解答】A.①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A正确;
B. ③叶肉属于营养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 ②④属于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C错误;
D. 结构②的细胞排列整齐 ,D正确;
故答案为:C.
4.(2025七下·宁波期末)种植芦荟时,一株植株常常会变成一丛,这时可以把它分成很多株,每一株均可长成新个体。下列叙述能体现这种繁殖方式特点的是( )
A.适应环境能力强,变异性大 B.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C.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D.不利于保持性状的稳定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 一株植株常常会变成一丛,这时可以把它分成很多株,每一株均可长成新个体,此繁殖方式为营养繁殖,营养繁殖的优点是能保持优良的亲本性状,繁殖速度快
【解答】A. 营养繁殖不会产生变异,A错误
B. 营养繁殖是属于无性繁殖,不需要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B错误
C. 营养繁殖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保持优良的亲本性状,C正确
D. 营养繁殖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有利于保持性状的稳定,D错误
故答案为C
5.(2025七下·宁波期末)在体育测试中,小明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如图所示,图中a点是球刚离开手的位置。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滚动到d 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球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B.球在 b点的速度为零
C.若球在b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D.球从c点运动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当物态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将做曲线运动,小球在b点后做曲线运动,说明b点的速度不为零。
【解答】A、小球离开手后,不再受到手的推力,故A错误;
B、小球在b点的速度不为零,可知b点的动能不为零,故B错误;
C、小球在b点速度不为零,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在b点一切外力消失后,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小球从c到d停止,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2025七下·宁波期末)把卡片放在瓶口上面,再将光滑的扣子放在卡片上静止。用手指使劲弹一下卡片,卡片飞出去,但扣子却落入了瓶中。关于这个游戏说法正确的是 ( )
A.扣子静止时对卡片的压力与扣子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用光滑的扣子是为了增大扣子与卡片之间的摩擦力
C.卡片被弹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扣子不随卡片飞出是因为扣子没有受到惯性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两个物体上。
【解答】A、扣子静止时对卡片的压力与扣子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用光滑的扣子是为了减小扣子与卡片之间的摩擦力,故B错误;
C、卡片被弹飞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故可得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任何物质均有惯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2025七下·宁波期末)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空间站。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面向镜头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载人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惯性增大
B.“天宫”空间站处于平衡状态
C.地球对“天宫”空间站有吸引作用
D.空间站内无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
【答案】C
【知识点】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与运动的关系;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将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A、惯性的大小只和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所以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惯性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天宫空间站在做曲线运动,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
C、地球对天宫有吸引力作用,所以天宫可以绕着地球转动,故C正确;
D、使用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利用的是弹簧的弹力,可知在空间站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的大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一沿斜面向上的力 F作用于 A 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A上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相对地面始终静止,则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及支持力N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
A.f=0,N= Mg+ mg B.f方向向左,N< Mg+ mg
C.f方向向右,N< Mg+ mg D.f方向向左,N= Mg+ mg
【答案】B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存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分析】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
【解答】B属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B相对与地面有向右移动的趋势,可知B受到地面给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A对B的压力小于A的重力,可知AB对地面的压力小于A和B的总重力。
故答案为:B。
9.(2025七下·宁波期末)端午节,小敏提着一盒粽子去看望长辈时,下列提法中手受到压强最大的是( )
A.用单手提单绳 B.用单手提双绳
C.用双手提单绳 D.用双手提双绳
【答案】A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答】 小敏提着一盒粽子去看望长辈时,所以手受到的压力是固定的;比较受力面积即可,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
对比四种提法可知,单手提单绳时,手的受力面积最小,则其压强最大;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所示,把长约20cm的饮料吸管从中部剪开(但不要彻底剪断)并弯折过来,将其中一段吸管a插在盛水的烧杯中,在另一段吸管b的管口用力吹气,水将从a管的管口喷出,且成雾状,这是因为吹气时( )
A.a管上端附近气体的压强变大 B.a管上端附近气体的压强变小
C.烧杯中水面上气体的压强变大 D.烧杯中水面上气体的压强变小
【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进行分析。
【解答】吹气时,a上方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小于烧杯内液面上方的大气压,在该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被向上压,从而从a管喷出。
故答案为:A。
11.(2025七下·宁波期末)A、B两个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B的边长是A的2倍。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宽为L的部分,把切去部分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pB与L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切割后,A剩余部分对地的压强为pA,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B的重力是50N B.L=2.5cm时,
C.B 的底面积为100cm2 D.A 切去一半后,
【答案】B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压强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图乙求得A和B的边长,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出A和B的重力。
【解答】AC、由图可知,L最大值为10cm,可知a的边长为10cm,则b的边长为20cm,只有B时,压强为,可得B的重力为,故AC错误;
B、L等于10cm时,A全放在B上,压强为,可知A和B的总重力为,可知A的重力为40N。当L=2.5cm时,A对地面的压强为B对地面的压强为,压强之比为,故B正确;
D、A切去一半后,对地面的压强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2025七下·宁波期末) 潜水艇从海水高密度区驶入低密度区,急剧下降的过程称为“掉深”。如图,某潜水艇从a处驶入低密度海水区,“掉深”到b处。与a处相比, 潜水艇在b处 ( )
A.受到浮力大小变小 B.受到浮力大小变大
C.排开液体重力不变 D.排开液体重力变大
【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分析即可。
【解答】 某潜水艇从a处高密度海水区驶入b处低密度海水区时,由于V排不变,海水密度减小,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知,其受到的浮力减小、其排开液体的重力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所示,已知鸡蛋的质量为55g,体积为50cm3。将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鸡蛋沉入杯底(图甲);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鸡蛋恰好悬浮(图乙);继续溶解食盐,最终鸡蛋漂浮(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鸡蛋所受浮力为0.55N
B.图乙中盐水的密度是
C.图丙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鸡蛋自身重力
D.图中三种状态下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沉浮条件: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
【解答】A、甲中鸡蛋沉底,浮力小于重力了,浮力为,故A错误;
B、B中鸡蛋悬浮,说明鸡蛋的密度等于盐水的密度,鸡蛋的密度为,故B正确;
C、丙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故C错误;
D、甲中浮力小于重力,乙和丙中浮力等于重力,可知浮力的大小关系为:乙等于丙大于甲,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4.(2025七下·宁波期末)质量为m0的杯子,装入适量的水后放在水平的电子秤上,如图甲;接着把草莓轻放入水中,草莓漂浮,如图乙;然后用细针将草莓轻压入水中,如图丙;水均未溢出,电子秤示数依次为m1、m2、m3,不计细针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B.乙图中,草莓的质量为
C.丙图中,草莓排开水的体积为
D.丙图中,细针对草莓的压力为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分析】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解答】A、杯子上下不同宽,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等于重力,故A错误;
B、草莓的质量等于乙中物体的总质量减去水和杯子的质量,可知草莓的质量为,故B错误;
C、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草莓受到的浮力为,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为,故C正确;
D、草莓静止,受力平衡,压力等于浮力减重力,可知压力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5.(2025七下·宁波期末)用图像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如下图甲,一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足够高)。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乙所示。若物体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的浮力用F 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 表示。那么,在下图中可以正确描述浮力F随深度 h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浮力,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解答】刚开始加入水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下沉,随着水逐渐增多,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浮力变大;
继续加水,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在绳子被拉直之前,物体均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可知浮力大小不变;
绳子被拉直后,物体不在向上运动,水继续变多,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
继续加水,物体浸没,浮力不再改变。
故答案为:B。
16.(2025七下·宁波期末)图甲是排卵、受精、受精卵发育、植入子宫内膜的连续过程,图乙是子宫内的胎儿、脐带和胎盘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 ](填序号)。
(2)器官[1]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 。
(3)胎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通过[C] 和[D]脐带从母体获得的,代谢产生的废物也是由这一途径排出。
(4)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 。
【答案】(1)2
(2)雌性激素
(3)胎盘
(4)分娩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 图甲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1是卵巢、2是输卵管、3是子宫、4是阴道;图乙是子宫中的胎儿示意图,A是羊水、B是子宫、C是胎盘、D是脐带、E是胎儿。
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解答】 (1)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所以,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2输卵管。
(2)器官1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所以,胎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通过C胎盘和D脐带从母体获得的,代谢产生的废物也是由这一途径排出。
(4)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17.(2025七下·宁波期末)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现在仍被广泛应用于发面和酿造酒、醋等。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属于 (选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2)酵母菌是通过 进行繁殖的, 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答案】(1)真核
(2)出芽;无性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酵母菌属于真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组成。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
无性繁殖包括:芽殖,裂殖,芽裂。
有性繁殖方式:子囊孢子。
芽殖:这是酵母菌进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先长出一个小芽,芽细胞长到一定程度,脱离母细胞继续生长,而后形成新个体。有一端出芽、两端出芽、三端出芽和多端出芽。
【解答】(1)酵母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酵母菌是通过出芽进行繁殖的, 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18.(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是植物根尖纵切面的显微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能不断生长,主要依靠C中细胞的 和B中细胞的生长。
(2)②是由根毛区成熟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而形成的,其作用是增大它与土壤的 ,利于吸收土壤中的必需物质。
(3)若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导致根毛细胞失水。
(4)植株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是含 的无机盐(选填“氮”、“磷”或“钾”)
【答案】(1)分裂
(2)接触面积
(3)大于
(4)钾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1)A是根毛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
(2)根毛区是植物吸水的部位。
(3)植物吸水的条件: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4)根据钾肥能促进茎秆粗壮进行分析。
【解答】(1)C是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数目变多和B伸长区细胞的生长使根不断生长。
(2)根毛区细胞向外凸起,有利于增大细胞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必要物质。
(3)施肥过多,可能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导致烧苗。
(4)钾肥有利于促进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
19.(2025七下·宁波期末)以下是研究木质茎结构和功能的两个活动。
(1)将新鲜带叶枝条插入稀释后的红墨水,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中,10分钟后取出,横切枝条的中上部,放大观察,如图甲所示。横切面变红的部位是 。(选填图中字母)。
(2)将盆栽木本植物一枝条中部的树皮环剥,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形成枝瘤,如图乙。这一现象表明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方向是 。
【答案】(1)B
(2)自上而下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质茎的结构自外向内以此为:表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其中韧皮部中含有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木质部中含有导管,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1)通过甲图可以看出A是树皮、B是木质部、C是髓,将新鲜带叶枝条插入稀释后的红墨水,红墨水会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运输,因此横切面变红的部位是B
(2)盆栽木本植物一枝条中部的树皮环剥,会破坏韧皮部中的筛管,使得有机物无法通过环剥部位,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形成枝瘤,说明有机物是自上而下运输的
故答案为(1)B (2)自上而下
20.(2025七下·宁波期末)根据表中土壤颗粒的分类情况,回答问题:
名称 直径(mm)
砂粒 2.0~0.02
粉砂粒 0.02~0.002
黏粒 <0.002
(1)从池塘底部清理出的淤泥,黏粒含量多,保水性 (选填“好”或“差”)。
(2)如图所示,“桃蛋”是一种多肉植物,它喜欢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耐旱性强,适应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生长,则种植“桃蛋”的土壤中应含有较多的 (选填“砂粒”“粉砂粒”或“黏粒”)。
(3)在土壤的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
A.矿物质颗粒 B.腐殖质 C.空气 D.水分
【答案】(1)好
(2)砂粒
(3)A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1)黏粒含量多的土壤保水性能好,透气性差。
(2)砂粒多的土壤透气性好。
(3)由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因素是矿物质颗粒。
【解答】(1)黏粒含量高的土壤保水性能好。
(2)由“它喜欢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耐旱性强,适应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生长”可知,应选择砂粒多透气性强的土壤。
(3)由表中数据可知,不同种类的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的种类和直径大小不同。
21.(2025七下·宁波期末)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套有扎紧的气球,管中装有适量水,处于竖直静止状态(图甲)。手握管子突然 (向上/向下)运动时,气球突然变大(图乙),此时手对管子竖直向上的力 (大于/等于/小于)管子总重,该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具有惯性。
【答案】向上;大于;水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惯性是物质的属性,其大小与质量有关,惯性使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
【解答】管子突然向下运动,由于水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水将进入气球内,气体的体积将变大。
管子最中向上加速运动,可知管子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即手对管子的力大于管子的总重力。
22.(2025七下·宁波期末)生活中常用如图所示的吸盘挂钩来挂毛巾,使用时排尽吸盘内的空气,吸附在 (选填“平整”或“不平整”)的墙面上,以防止漏气。若吸盘的横截面积为 外界大气压为1×105Pa,则排尽空气后的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N。
【答案】平整;200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压强公式的变式计算压力。
【解答】吸盘吸附在平整的墙面上时,利于将吸盘和墙面之间的空气排尽,也能防止漏气。
大气压力为。
23.(2025七下·宁波期末)在塑料瓶侧壁上下不同位置钻两个小孔,取下瓶盖,观察到水从小孔喷出的现象如图丁所示,此现象表明: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再次拧紧瓶盖,会看到小孔 (选填“A”“B”或“A和 B”)立即停止出水,这是因为 的存在。
【答案】深度;A;大气压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压强会将物体从压强大的一侧压向压强小的一侧。
【解答】由图可知,A和B液体密度相同而深度不同,水喷出后距离不同,可知图中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拧紧瓶盖,B点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B点仍可以出水,A点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不再有水流出。
24.(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两个质量相等的圆柱形杯子甲、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杯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装入一定量的水后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均为 po,将乙杯中水全部倒入甲杯中放到原处后。甲杯对桌面的压强p1 (填“>”“=”或“<”)2p0,乙杯对桌面的压强p2 (填“>”“=”或“<”) p0。
【答案】>;<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压强公式和两个杯子的底面积之间的关系判断甲和乙的压力大小关系,再进行分析。
【解答】甲和乙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加入水后压强相同,由可知,乙的压力等于甲压力的两倍。即,将乙中的水倒入甲后,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25.(2025七下·宁波期末)小金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将一个重为10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桶仍漂浮在水面。(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
(1)空桶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大小为 。
(2)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水池水面高度与鹅卵石未捞出时相比会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此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6.0×103m3,求桶内鹅卵石的质量为 。
【答案】(1)10N
(2)上升;5kg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沉浮状态可知,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浮力等于重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浮力等于鹅卵石和桶的总重力。
【解答】(1)空桶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可知浮力为。
(2)鹅卵石本来存在水底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将其捞出后放在桶内,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所以液面将上升。
装置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鹅卵石的重力为
鹅卵石的质量为。
26.(2025七下·宁波期末)汽车在通过起伏路段的凸起路面时,经验丰富的司机往往慢速平稳适过。若快速通过会让乘客有“腾飞”的感觉,且安全隐患很大,这一现象是因为凸起路面与车之间竖直方向的相互作用力在变大吗 小明猜想:汽车通过凸起路面时的速度越大,可能路面与车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大。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他选用小球(模拟小车)、轨道、弧面支架(模拟凸起路面)、电子秤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释放位置 A B C D
F/N 1.56 1.51 1.47 1.38
(1)先测小球静止时对电子秤的 (选填“压力”或“摩擦力”)来反映小球与弧面顶部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他将小球置于水平放置的电子秤上时,示数为0.17kg,则力F约为1.7N。
(2)在秤上安放弧面支架并调零,将小球从轨道的A点由静止释放,沿轨道经弧面运动到右侧轨道,记录小球通过弧面顶部O点时小球与弧面的作用力F,再依次将小球从高于A点的B、C、D点由静止释放,各次实验F的大小记录如表,分析数据可知小明的猜想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理:若小球速度足够大,通过弧面顶部时,电子秤的示数将显示 kg。进一步推理:当汽车通过凸起路面顶部的速度足够大,若路面前方突发状况,结合本实验判断是否可以紧急刹车避让并说明理由: 。
【答案】(1)压力
(2)不成立
(3)0;不能,对地面没有压力久没有摩擦力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分析】(1)压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从越高的位置向下滑,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
(3)相互挤压即存在压力且有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
【解答】(1)要探究的是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可知应先测出小球静止时对电子秤的压力来反映小球与弧面顶部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
(2)从D到A,小球的高度逐渐减小,可知小球到达弧面支架最高点的速度逐渐减小,但测得的作用力却逐渐增大,可知小明的猜想不成立。
(3)由表中数据可知,速度越大,反而压力越小,所以猜测如果速度足够大,经过弧顶时,电子秤的示数将减为零。
没有压力,说明车与弧顶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所以当速度足够大时,不能通过急刹车避让。
27.(2025七下·宁波期末) 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了大肠杆菌,用于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是否有抑制作用。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将新鲜大蒜压成蒜泥,用双层纱布包住后挤压过滤,制成100%大蒜提取液。
②用无菌水将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0%、25%的稀释液。
③吸取适量且等量的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分别滴入制备好的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
④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内18~24小时。
⑤拍照记录抑菌图大小,并测量其直径。
(1)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将等量的 (填“自来水”或“无菌水”)滴入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
(2)如图甲所示,在含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皿中加入100%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说明 。据图乙可知,抑菌效果最佳的大蒜提取液浓度是100%。
【答案】(1)无菌水
(2)大蒜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有抑制作用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1)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抑菌圈的周围没有细菌生长,据此分析大蒜提取液对细菌的作用即可。
【解答】 (1)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是否有抑制作用,实验变量是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将等量的无菌水滴入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
(2)图甲中加入100%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说明大蒜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生长。
28.(2025七下·宁波期末)泡菜是经乳酸菌发酵制作的食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为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①乳酸菌适宜发酵的温度在30℃~35℃。
②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当乳酸增多时酸性增强,杂菌繁殖会受到抑制。
【制作泡菜】清洗蔬菜→切段晾干→装坛→加食盐水→密封发酵
【探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如下表数据。请分析回答:
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毫克/千克,发酵温度:15℃)
组别 盐水浓度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甲坛 4% … 3.2 3.8 3.5 3.4 3.2
乙坛 6% 5.5 4.0 1.8 1.31 1.2
丙坛 8% … 2.0 1.8 1.4 1.1 1.0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一组实验,用等量蒸馏水替代盐水,是为了形成 。
(2)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水封,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小柯在35℃下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相应盐水浓度和时间下,测定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15℃时的数值,请解释其原因: 。
【答案】(1)空白对照
(2)隔绝空气,有利于发酵,且防止气体杂菌进入
(3)35℃条件下发酵优于15℃,产生的乳酸多酸性强,更好的抑制其他杂菌生长并产生亚硝酸盐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1)不作特殊处理的一组为对照组,作用是对照。
(2)乳酸菌是厌氧菌,所以要创造一个密闭的空间。
(3)根据亚硝酸盐的产生和乳酸会抑制杂菌的生长进行分析。
【解答】(1)不添加食盐的一组为空白对照组,作用是对照。
(2)加盖和水封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有利于乳酸菌发酵的同时还能避免杂菌进入的,对实验造成干扰。
(3)35℃时,乳酸菌的活性强,发酵效果好,乳酸增多,杂菌繁殖受到抑制,而亚硝酸盐是由杂菌产生的,所以亚硝酸盐的含量较低。
29.(2025七下·宁波期末)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江展示了自制的“小潜水艇”。如图甲所示,矿泉水瓶中装有适量的水,将一个未装满水的小玻璃瓶倒扣入矿泉水瓶中,给矿泉水瓶口盖上插有吸管的瓶盖,吸管与瓶盖之间密封且不接触瓶内的水面,小玻璃瓶沉在水底。小江通过吸管将矿泉水瓶中的气体吸出一部分,“小潜水艇”上浮了,如图乙所示。
(1)请分析解释“小潜水艇”上浮的原因。
(2)再说出一种能让“小潜水艇”上浮的方法。
【答案】(1)矿泉水瓶上方气压变小,小玻璃瓶内部气体大于矿泉水瓶内的压强,小瓶内的水被排出,重力减小,小于浮力,小玻璃瓶上浮
(2)挤压矿泉水瓶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压强变化情况和沉浮条件进行分析。
(2)在吸管口吹气,流速大、压强小,导致矿泉水内的气体逸出,压强减小。
【解答】(1)吸出气体,水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瓶内气压大于水瓶内压强,水被压出,小瓶的重力减小,小于浮力,在浮力的作用下,小球上浮。
(2)可通过:挤压矿泉水瓶;在吸管口水平吹气;将装置放在太阳底下晒等方式让小潜水艇上浮。
30.(2025七下·宁波期末)某大学科研团队研制了一款无人潜航器,如图甲所示,其体积可通过从内部油舱向外部油囊压入油量的多少来改变,从而实现浮沉。 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当用缆绳吊起潜航器A 点处挂钩时,潜航器总保持水平静止,B点处于潜航器中间位置。请判断潜航器重心在 点位置附近(选填“A”或“B”);
(2)将潜航器从空中缓慢下放至水下,缆绳的拉力F随下降的高度h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求潜航器的体积是多少 (油囊没有充油,不计水的阻力)
(3)解开缆绳后潜航器下潜至海底,若想使潜航器上浮,至少向油囊压入多少质量的煤油 (忽略煤油因水压导致的体积变化)
【答案】(1)A
(2)潜航器受到的最大浮力为F=5000N-500N=4500N,此时潜航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潜航器的体积,体积为。
(3)刚好上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即,即
解得煤油的质量为40kg。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
(2)物体浸没时,拉力最小,此时受到的浮力最大。
(3)根据沉浮条件可知,物体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将上浮。
【解答】(1)由“当用缆绳吊起潜航器A 点处挂钩时,潜航器总保持水平静止”,说明此时潜航器受力平衡,重力等于支持力,可知其重心在A处。
31.(2025七下·宁波期末)A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物块,质量为300g,边长如图甲所示。B为内部平滑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底面积为300cm2,高为15cm,如图乙所示。A、B均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水的密度为1 g取10N/ kg。
(1)图甲中A 对地面的压强为p1,将A 放入B后,B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且pr:p2=5:2,求B的质量;
(2)将A 放入B后,向B中缓慢加水,在A 对B底部的压力恰好最小的所有情况中,分析并计算水对容器底部的最小压力。
【答案】(1)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A对地面的压强为
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和B的总重力,则B对地面的压强为
,可知,代入数据,可得,解得mB=600g。
(2)A的密度为,密度小于水,将漂浮在水面上,即
此时A对B的压力为恰好为零,当长方体的底面积最大时,水的深度最小,由可知,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由图可知,最大底面积为
此时A的深度为
则水对容器的最小压强为
水对容器底部最小的压力为。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压强的变化;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压强公式和题中的压强比进行计算。
(2)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上浮,浮力等于重力。
32.(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甲所示,高5cm、重4N的长方体物块被弹簧固定在烧杯底部。烧杯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匀速向烧杯中缓缓加水,水位高度H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弹簧每受到1N的力,长度变化1cm;弹簧浮力不计;计算过程中g取10N/kg。)
求:
(1)物体在t2时刻所受到的浮力。
(2)物体的密度。
(3)弹簧恢复到原长时水位高度。
【答案】(1)0-t1时,加水的水逐步淹没弹簧,t1时恰好淹没,此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此时弹簧被压缩了4cm。
t1-t2这段时间内,弹簧逐渐由压缩状态转化为拉伸状态,图时物体恰好浸没在水中,可知此时
由图乙可知,水位升高了15m,弹簧由压缩转化为拉伸,长度变化量为
可知t2时,弹簧拉长了10cm-4cm=6cm,可知此时的弹力2为6N,由此可知,物体在t2时受到的浮力为。
(2)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可知物体的体积为
物体的密度为。
(3)物体的底面积为
由(1)可知,弹簧的原长为:L0=5cm+4cm=9cm,根据题意恢复至原长时,浮力弹簧对物体没有力的作用,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等于4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物体浸入水的深度为
可知弹簧恢复原长时,水面高度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t2时拉伸弹簧,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的体积,由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3)弹簧恢复原长,即不受弹力,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弹簧对物体也没有力的作用,此时物体受到的力只有重力和浮力,可知此时浮力等于重力。
1 / 1浙江省宁波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下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是胎儿形成过程,对该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在子宫相遇结合成受精卵
B.①不但可以产生精子还能分泌雄性激素
C.男性有睾丸和女性有卵巢属于第二性征
D.④过程全部在胎盘中完成
2.(2025七下·宁波期末)下列不属于组织的是( )
A.血液 B.皮肤 C.软骨 D.心肌
3.(2025七下·宁波期末)下列关于植物叶片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
B.③属于营养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②④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D.结构②的细胞排列整齐
4.(2025七下·宁波期末)种植芦荟时,一株植株常常会变成一丛,这时可以把它分成很多株,每一株均可长成新个体。下列叙述能体现这种繁殖方式特点的是( )
A.适应环境能力强,变异性大 B.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C.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D.不利于保持性状的稳定
5.(2025七下·宁波期末)在体育测试中,小明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如图所示,图中a点是球刚离开手的位置。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滚动到d 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球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B.球在 b点的速度为零
C.若球在b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D.球从c点运动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6.(2025七下·宁波期末)把卡片放在瓶口上面,再将光滑的扣子放在卡片上静止。用手指使劲弹一下卡片,卡片飞出去,但扣子却落入了瓶中。关于这个游戏说法正确的是 ( )
A.扣子静止时对卡片的压力与扣子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用光滑的扣子是为了增大扣子与卡片之间的摩擦力
C.卡片被弹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扣子不随卡片飞出是因为扣子没有受到惯性
7.(2025七下·宁波期末)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空间站。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面向镜头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载人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惯性增大
B.“天宫”空间站处于平衡状态
C.地球对“天宫”空间站有吸引作用
D.空间站内无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
8.(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一沿斜面向上的力 F作用于 A 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A上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相对地面始终静止,则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及支持力N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
A.f=0,N= Mg+ mg B.f方向向左,N< Mg+ mg
C.f方向向右,N< Mg+ mg D.f方向向左,N= Mg+ mg
9.(2025七下·宁波期末)端午节,小敏提着一盒粽子去看望长辈时,下列提法中手受到压强最大的是( )
A.用单手提单绳 B.用单手提双绳
C.用双手提单绳 D.用双手提双绳
10.(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所示,把长约20cm的饮料吸管从中部剪开(但不要彻底剪断)并弯折过来,将其中一段吸管a插在盛水的烧杯中,在另一段吸管b的管口用力吹气,水将从a管的管口喷出,且成雾状,这是因为吹气时( )
A.a管上端附近气体的压强变大 B.a管上端附近气体的压强变小
C.烧杯中水面上气体的压强变大 D.烧杯中水面上气体的压强变小
11.(2025七下·宁波期末)A、B两个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B的边长是A的2倍。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宽为L的部分,把切去部分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pB与L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切割后,A剩余部分对地的压强为pA,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B的重力是50N B.L=2.5cm时,
C.B 的底面积为100cm2 D.A 切去一半后,
12.(2025七下·宁波期末) 潜水艇从海水高密度区驶入低密度区,急剧下降的过程称为“掉深”。如图,某潜水艇从a处驶入低密度海水区,“掉深”到b处。与a处相比, 潜水艇在b处 ( )
A.受到浮力大小变小 B.受到浮力大小变大
C.排开液体重力不变 D.排开液体重力变大
13.(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所示,已知鸡蛋的质量为55g,体积为50cm3。将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鸡蛋沉入杯底(图甲);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鸡蛋恰好悬浮(图乙);继续溶解食盐,最终鸡蛋漂浮(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鸡蛋所受浮力为0.55N
B.图乙中盐水的密度是
C.图丙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鸡蛋自身重力
D.图中三种状态下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14.(2025七下·宁波期末)质量为m0的杯子,装入适量的水后放在水平的电子秤上,如图甲;接着把草莓轻放入水中,草莓漂浮,如图乙;然后用细针将草莓轻压入水中,如图丙;水均未溢出,电子秤示数依次为m1、m2、m3,不计细针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B.乙图中,草莓的质量为
C.丙图中,草莓排开水的体积为
D.丙图中,细针对草莓的压力为
15.(2025七下·宁波期末)用图像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如下图甲,一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足够高)。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乙所示。若物体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的浮力用F 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 表示。那么,在下图中可以正确描述浮力F随深度 h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16.(2025七下·宁波期末)图甲是排卵、受精、受精卵发育、植入子宫内膜的连续过程,图乙是子宫内的胎儿、脐带和胎盘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 ](填序号)。
(2)器官[1]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 。
(3)胎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通过[C] 和[D]脐带从母体获得的,代谢产生的废物也是由这一途径排出。
(4)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 。
17.(2025七下·宁波期末)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现在仍被广泛应用于发面和酿造酒、醋等。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属于 (选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2)酵母菌是通过 进行繁殖的, 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18.(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是植物根尖纵切面的显微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能不断生长,主要依靠C中细胞的 和B中细胞的生长。
(2)②是由根毛区成熟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而形成的,其作用是增大它与土壤的 ,利于吸收土壤中的必需物质。
(3)若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导致根毛细胞失水。
(4)植株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是含 的无机盐(选填“氮”、“磷”或“钾”)
19.(2025七下·宁波期末)以下是研究木质茎结构和功能的两个活动。
(1)将新鲜带叶枝条插入稀释后的红墨水,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中,10分钟后取出,横切枝条的中上部,放大观察,如图甲所示。横切面变红的部位是 。(选填图中字母)。
(2)将盆栽木本植物一枝条中部的树皮环剥,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形成枝瘤,如图乙。这一现象表明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方向是 。
20.(2025七下·宁波期末)根据表中土壤颗粒的分类情况,回答问题:
名称 直径(mm)
砂粒 2.0~0.02
粉砂粒 0.02~0.002
黏粒 <0.002
(1)从池塘底部清理出的淤泥,黏粒含量多,保水性 (选填“好”或“差”)。
(2)如图所示,“桃蛋”是一种多肉植物,它喜欢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耐旱性强,适应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生长,则种植“桃蛋”的土壤中应含有较多的 (选填“砂粒”“粉砂粒”或“黏粒”)。
(3)在土壤的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
A.矿物质颗粒 B.腐殖质 C.空气 D.水分
21.(2025七下·宁波期末)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套有扎紧的气球,管中装有适量水,处于竖直静止状态(图甲)。手握管子突然 (向上/向下)运动时,气球突然变大(图乙),此时手对管子竖直向上的力 (大于/等于/小于)管子总重,该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具有惯性。
22.(2025七下·宁波期末)生活中常用如图所示的吸盘挂钩来挂毛巾,使用时排尽吸盘内的空气,吸附在 (选填“平整”或“不平整”)的墙面上,以防止漏气。若吸盘的横截面积为 外界大气压为1×105Pa,则排尽空气后的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N。
23.(2025七下·宁波期末)在塑料瓶侧壁上下不同位置钻两个小孔,取下瓶盖,观察到水从小孔喷出的现象如图丁所示,此现象表明: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再次拧紧瓶盖,会看到小孔 (选填“A”“B”或“A和 B”)立即停止出水,这是因为 的存在。
24.(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两个质量相等的圆柱形杯子甲、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杯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装入一定量的水后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均为 po,将乙杯中水全部倒入甲杯中放到原处后。甲杯对桌面的压强p1 (填“>”“=”或“<”)2p0,乙杯对桌面的压强p2 (填“>”“=”或“<”) p0。
25.(2025七下·宁波期末)小金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将一个重为10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桶仍漂浮在水面。(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
(1)空桶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大小为 。
(2)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水池水面高度与鹅卵石未捞出时相比会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此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6.0×103m3,求桶内鹅卵石的质量为 。
26.(2025七下·宁波期末)汽车在通过起伏路段的凸起路面时,经验丰富的司机往往慢速平稳适过。若快速通过会让乘客有“腾飞”的感觉,且安全隐患很大,这一现象是因为凸起路面与车之间竖直方向的相互作用力在变大吗 小明猜想:汽车通过凸起路面时的速度越大,可能路面与车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大。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他选用小球(模拟小车)、轨道、弧面支架(模拟凸起路面)、电子秤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释放位置 A B C D
F/N 1.56 1.51 1.47 1.38
(1)先测小球静止时对电子秤的 (选填“压力”或“摩擦力”)来反映小球与弧面顶部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他将小球置于水平放置的电子秤上时,示数为0.17kg,则力F约为1.7N。
(2)在秤上安放弧面支架并调零,将小球从轨道的A点由静止释放,沿轨道经弧面运动到右侧轨道,记录小球通过弧面顶部O点时小球与弧面的作用力F,再依次将小球从高于A点的B、C、D点由静止释放,各次实验F的大小记录如表,分析数据可知小明的猜想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理:若小球速度足够大,通过弧面顶部时,电子秤的示数将显示 kg。进一步推理:当汽车通过凸起路面顶部的速度足够大,若路面前方突发状况,结合本实验判断是否可以紧急刹车避让并说明理由: 。
27.(2025七下·宁波期末) 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了大肠杆菌,用于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是否有抑制作用。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将新鲜大蒜压成蒜泥,用双层纱布包住后挤压过滤,制成100%大蒜提取液。
②用无菌水将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0%、25%的稀释液。
③吸取适量且等量的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分别滴入制备好的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
④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内18~24小时。
⑤拍照记录抑菌图大小,并测量其直径。
(1)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将等量的 (填“自来水”或“无菌水”)滴入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
(2)如图甲所示,在含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皿中加入100%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说明 。据图乙可知,抑菌效果最佳的大蒜提取液浓度是100%。
28.(2025七下·宁波期末)泡菜是经乳酸菌发酵制作的食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为探究“食盐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①乳酸菌适宜发酵的温度在30℃~35℃。
②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当乳酸增多时酸性增强,杂菌繁殖会受到抑制。
【制作泡菜】清洗蔬菜→切段晾干→装坛→加食盐水→密封发酵
【探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如下表数据。请分析回答:
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毫克/千克,发酵温度:15℃)
组别 盐水浓度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甲坛 4% … 3.2 3.8 3.5 3.4 3.2
乙坛 6% 5.5 4.0 1.8 1.31 1.2
丙坛 8% … 2.0 1.8 1.4 1.1 1.0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一组实验,用等量蒸馏水替代盐水,是为了形成 。
(2)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水封,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小柯在35℃下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相应盐水浓度和时间下,测定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15℃时的数值,请解释其原因: 。
29.(2025七下·宁波期末)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江展示了自制的“小潜水艇”。如图甲所示,矿泉水瓶中装有适量的水,将一个未装满水的小玻璃瓶倒扣入矿泉水瓶中,给矿泉水瓶口盖上插有吸管的瓶盖,吸管与瓶盖之间密封且不接触瓶内的水面,小玻璃瓶沉在水底。小江通过吸管将矿泉水瓶中的气体吸出一部分,“小潜水艇”上浮了,如图乙所示。
(1)请分析解释“小潜水艇”上浮的原因。
(2)再说出一种能让“小潜水艇”上浮的方法。
30.(2025七下·宁波期末)某大学科研团队研制了一款无人潜航器,如图甲所示,其体积可通过从内部油舱向外部油囊压入油量的多少来改变,从而实现浮沉。 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当用缆绳吊起潜航器A 点处挂钩时,潜航器总保持水平静止,B点处于潜航器中间位置。请判断潜航器重心在 点位置附近(选填“A”或“B”);
(2)将潜航器从空中缓慢下放至水下,缆绳的拉力F随下降的高度h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求潜航器的体积是多少 (油囊没有充油,不计水的阻力)
(3)解开缆绳后潜航器下潜至海底,若想使潜航器上浮,至少向油囊压入多少质量的煤油 (忽略煤油因水压导致的体积变化)
31.(2025七下·宁波期末)A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物块,质量为300g,边长如图甲所示。B为内部平滑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底面积为300cm2,高为15cm,如图乙所示。A、B均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水的密度为1 g取10N/ kg。
(1)图甲中A 对地面的压强为p1,将A 放入B后,B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且pr:p2=5:2,求B的质量;
(2)将A 放入B后,向B中缓慢加水,在A 对B底部的压力恰好最小的所有情况中,分析并计算水对容器底部的最小压力。
32.(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甲所示,高5cm、重4N的长方体物块被弹簧固定在烧杯底部。烧杯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匀速向烧杯中缓缓加水,水位高度H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弹簧每受到1N的力,长度变化1cm;弹簧浮力不计;计算过程中g取10N/kg。)
求:
(1)物体在t2时刻所受到的浮力。
(2)物体的密度。
(3)弹簧恢复到原长时水位高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青春期的变化
【解析】【分析】第二性征指的是除了生殖器官差异外的男女差异。
【解答】A、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相遇结合成受精卵,故A错误;
B、①是睾丸,不但可以产生精子还能分泌雄性激素,故B正确;
C、男性有睾丸和女性有卵巢属于第一性征,第一性征指的是生殖器官的差异,故C错误;
D、胚胎发育从输卵管开始,主要在子宫内完成,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结缔组织分布最广,细胞间隙多,细胞间质大,主要分布在血液、肌腱和软骨;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主要有上皮组织构成;真皮中有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皮下组织主要有脂肪构成,具有抗撞击的作用;
【解答】A.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B.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多个组织构成的,完成一定的形态和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C.软骨属于结缔组织;
D.心肌属于肌肉组织;
故答案为:B
3.【答案】C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①是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②上表皮,④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③叶肉属于营养组织;⑤是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解答】A.①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A正确;
B. ③叶肉属于营养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 ②④属于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C错误;
D. 结构②的细胞排列整齐 ,D正确;
故答案为:C.
4.【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 一株植株常常会变成一丛,这时可以把它分成很多株,每一株均可长成新个体,此繁殖方式为营养繁殖,营养繁殖的优点是能保持优良的亲本性状,繁殖速度快
【解答】A. 营养繁殖不会产生变异,A错误
B. 营养繁殖是属于无性繁殖,不需要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B错误
C. 营养繁殖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保持优良的亲本性状,C正确
D. 营养繁殖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有利于保持性状的稳定,D错误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当物态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将做曲线运动,小球在b点后做曲线运动,说明b点的速度不为零。
【解答】A、小球离开手后,不再受到手的推力,故A错误;
B、小球在b点的速度不为零,可知b点的动能不为零,故B错误;
C、小球在b点速度不为零,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在b点一切外力消失后,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小球从c到d停止,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两个物体上。
【解答】A、扣子静止时对卡片的压力与扣子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用光滑的扣子是为了减小扣子与卡片之间的摩擦力,故B错误;
C、卡片被弹飞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故可得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任何物质均有惯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答案】C
【知识点】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与运动的关系;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将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A、惯性的大小只和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所以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惯性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天宫空间站在做曲线运动,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
C、地球对天宫有吸引力作用,所以天宫可以绕着地球转动,故C正确;
D、使用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利用的是弹簧的弹力,可知在空间站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的大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答案】B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存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分析】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
【解答】B属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B相对与地面有向右移动的趋势,可知B受到地面给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A对B的压力小于A的重力,可知AB对地面的压力小于A和B的总重力。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答】 小敏提着一盒粽子去看望长辈时,所以手受到的压力是固定的;比较受力面积即可,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
对比四种提法可知,单手提单绳时,手的受力面积最小,则其压强最大;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进行分析。
【解答】吹气时,a上方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小于烧杯内液面上方的大气压,在该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被向上压,从而从a管喷出。
故答案为:A。
11.【答案】B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压强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图乙求得A和B的边长,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出A和B的重力。
【解答】AC、由图可知,L最大值为10cm,可知a的边长为10cm,则b的边长为20cm,只有B时,压强为,可得B的重力为,故AC错误;
B、L等于10cm时,A全放在B上,压强为,可知A和B的总重力为,可知A的重力为40N。当L=2.5cm时,A对地面的压强为B对地面的压强为,压强之比为,故B正确;
D、A切去一半后,对地面的压强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分析即可。
【解答】 某潜水艇从a处高密度海水区驶入b处低密度海水区时,由于V排不变,海水密度减小,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知,其受到的浮力减小、其排开液体的重力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沉浮条件: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
【解答】A、甲中鸡蛋沉底,浮力小于重力了,浮力为,故A错误;
B、B中鸡蛋悬浮,说明鸡蛋的密度等于盐水的密度,鸡蛋的密度为,故B正确;
C、丙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故C错误;
D、甲中浮力小于重力,乙和丙中浮力等于重力,可知浮力的大小关系为:乙等于丙大于甲,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4.【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分析】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解答】A、杯子上下不同宽,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等于重力,故A错误;
B、草莓的质量等于乙中物体的总质量减去水和杯子的质量,可知草莓的质量为,故B错误;
C、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草莓受到的浮力为,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为,故C正确;
D、草莓静止,受力平衡,压力等于浮力减重力,可知压力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5.【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浮力,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解答】刚开始加入水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下沉,随着水逐渐增多,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浮力变大;
继续加水,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在绳子被拉直之前,物体均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可知浮力大小不变;
绳子被拉直后,物体不在向上运动,水继续变多,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
继续加水,物体浸没,浮力不再改变。
故答案为:B。
16.【答案】(1)2
(2)雌性激素
(3)胎盘
(4)分娩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 图甲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1是卵巢、2是输卵管、3是子宫、4是阴道;图乙是子宫中的胎儿示意图,A是羊水、B是子宫、C是胎盘、D是脐带、E是胎儿。
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解答】 (1)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所以,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2输卵管。
(2)器官1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所以,胎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通过C胎盘和D脐带从母体获得的,代谢产生的废物也是由这一途径排出。
(4)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17.【答案】(1)真核
(2)出芽;无性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酵母菌属于真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组成。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
无性繁殖包括:芽殖,裂殖,芽裂。
有性繁殖方式:子囊孢子。
芽殖:这是酵母菌进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先长出一个小芽,芽细胞长到一定程度,脱离母细胞继续生长,而后形成新个体。有一端出芽、两端出芽、三端出芽和多端出芽。
【解答】(1)酵母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酵母菌是通过出芽进行繁殖的, 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18.【答案】(1)分裂
(2)接触面积
(3)大于
(4)钾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1)A是根毛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
(2)根毛区是植物吸水的部位。
(3)植物吸水的条件: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4)根据钾肥能促进茎秆粗壮进行分析。
【解答】(1)C是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数目变多和B伸长区细胞的生长使根不断生长。
(2)根毛区细胞向外凸起,有利于增大细胞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必要物质。
(3)施肥过多,可能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导致烧苗。
(4)钾肥有利于促进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
19.【答案】(1)B
(2)自上而下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质茎的结构自外向内以此为:表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其中韧皮部中含有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木质部中含有导管,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1)通过甲图可以看出A是树皮、B是木质部、C是髓,将新鲜带叶枝条插入稀释后的红墨水,红墨水会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运输,因此横切面变红的部位是B
(2)盆栽木本植物一枝条中部的树皮环剥,会破坏韧皮部中的筛管,使得有机物无法通过环剥部位,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形成枝瘤,说明有机物是自上而下运输的
故答案为(1)B (2)自上而下
20.【答案】(1)好
(2)砂粒
(3)A
【知识点】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解析】【分析】(1)黏粒含量多的土壤保水性能好,透气性差。
(2)砂粒多的土壤透气性好。
(3)由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因素是矿物质颗粒。
【解答】(1)黏粒含量高的土壤保水性能好。
(2)由“它喜欢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耐旱性强,适应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生长”可知,应选择砂粒多透气性强的土壤。
(3)由表中数据可知,不同种类的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的种类和直径大小不同。
21.【答案】向上;大于;水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惯性是物质的属性,其大小与质量有关,惯性使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
【解答】管子突然向下运动,由于水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水将进入气球内,气体的体积将变大。
管子最中向上加速运动,可知管子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即手对管子的力大于管子的总重力。
22.【答案】平整;200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压强公式的变式计算压力。
【解答】吸盘吸附在平整的墙面上时,利于将吸盘和墙面之间的空气排尽,也能防止漏气。
大气压力为。
23.【答案】深度;A;大气压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压强会将物体从压强大的一侧压向压强小的一侧。
【解答】由图可知,A和B液体密度相同而深度不同,水喷出后距离不同,可知图中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拧紧瓶盖,B点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B点仍可以出水,A点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不再有水流出。
24.【答案】>;<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压强公式和两个杯子的底面积之间的关系判断甲和乙的压力大小关系,再进行分析。
【解答】甲和乙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加入水后压强相同,由可知,乙的压力等于甲压力的两倍。即,将乙中的水倒入甲后,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25.【答案】(1)10N
(2)上升;5kg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沉浮状态可知,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浮力等于重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浮力等于鹅卵石和桶的总重力。
【解答】(1)空桶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可知浮力为。
(2)鹅卵石本来存在水底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将其捞出后放在桶内,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所以液面将上升。
装置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鹅卵石的重力为
鹅卵石的质量为。
26.【答案】(1)压力
(2)不成立
(3)0;不能,对地面没有压力久没有摩擦力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分析】(1)压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从越高的位置向下滑,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
(3)相互挤压即存在压力且有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
【解答】(1)要探究的是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可知应先测出小球静止时对电子秤的压力来反映小球与弧面顶部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
(2)从D到A,小球的高度逐渐减小,可知小球到达弧面支架最高点的速度逐渐减小,但测得的作用力却逐渐增大,可知小明的猜想不成立。
(3)由表中数据可知,速度越大,反而压力越小,所以猜测如果速度足够大,经过弧顶时,电子秤的示数将减为零。
没有压力,说明车与弧顶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所以当速度足够大时,不能通过急刹车避让。
27.【答案】(1)无菌水
(2)大蒜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有抑制作用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1)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抑菌圈的周围没有细菌生长,据此分析大蒜提取液对细菌的作用即可。
【解答】 (1)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是否有抑制作用,实验变量是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将等量的无菌水滴入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
(2)图甲中加入100%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说明大蒜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生长。
28.【答案】(1)空白对照
(2)隔绝空气,有利于发酵,且防止气体杂菌进入
(3)35℃条件下发酵优于15℃,产生的乳酸多酸性强,更好的抑制其他杂菌生长并产生亚硝酸盐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1)不作特殊处理的一组为对照组,作用是对照。
(2)乳酸菌是厌氧菌,所以要创造一个密闭的空间。
(3)根据亚硝酸盐的产生和乳酸会抑制杂菌的生长进行分析。
【解答】(1)不添加食盐的一组为空白对照组,作用是对照。
(2)加盖和水封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有利于乳酸菌发酵的同时还能避免杂菌进入的,对实验造成干扰。
(3)35℃时,乳酸菌的活性强,发酵效果好,乳酸增多,杂菌繁殖受到抑制,而亚硝酸盐是由杂菌产生的,所以亚硝酸盐的含量较低。
29.【答案】(1)矿泉水瓶上方气压变小,小玻璃瓶内部气体大于矿泉水瓶内的压强,小瓶内的水被排出,重力减小,小于浮力,小玻璃瓶上浮
(2)挤压矿泉水瓶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压强变化情况和沉浮条件进行分析。
(2)在吸管口吹气,流速大、压强小,导致矿泉水内的气体逸出,压强减小。
【解答】(1)吸出气体,水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瓶内气压大于水瓶内压强,水被压出,小瓶的重力减小,小于浮力,在浮力的作用下,小球上浮。
(2)可通过:挤压矿泉水瓶;在吸管口水平吹气;将装置放在太阳底下晒等方式让小潜水艇上浮。
30.【答案】(1)A
(2)潜航器受到的最大浮力为F=5000N-500N=4500N,此时潜航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潜航器的体积,体积为。
(3)刚好上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即,即
解得煤油的质量为40kg。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
(2)物体浸没时,拉力最小,此时受到的浮力最大。
(3)根据沉浮条件可知,物体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将上浮。
【解答】(1)由“当用缆绳吊起潜航器A 点处挂钩时,潜航器总保持水平静止”,说明此时潜航器受力平衡,重力等于支持力,可知其重心在A处。
31.【答案】(1)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A对地面的压强为
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和B的总重力,则B对地面的压强为
,可知,代入数据,可得,解得mB=600g。
(2)A的密度为,密度小于水,将漂浮在水面上,即
此时A对B的压力为恰好为零,当长方体的底面积最大时,水的深度最小,由可知,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由图可知,最大底面积为
此时A的深度为
则水对容器的最小压强为
水对容器底部最小的压力为。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压强的变化;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压强公式和题中的压强比进行计算。
(2)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上浮,浮力等于重力。
32.【答案】(1)0-t1时,加水的水逐步淹没弹簧,t1时恰好淹没,此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此时弹簧被压缩了4cm。
t1-t2这段时间内,弹簧逐渐由压缩状态转化为拉伸状态,图时物体恰好浸没在水中,可知此时
由图乙可知,水位升高了15m,弹簧由压缩转化为拉伸,长度变化量为
可知t2时,弹簧拉长了10cm-4cm=6cm,可知此时的弹力2为6N,由此可知,物体在t2时受到的浮力为。
(2)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可知物体的体积为
物体的密度为。
(3)物体的底面积为
由(1)可知,弹簧的原长为:L0=5cm+4cm=9cm,根据题意恢复至原长时,浮力弹簧对物体没有力的作用,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等于4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物体浸入水的深度为
可知弹簧恢复原长时,水面高度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t2时拉伸弹簧,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的体积,由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3)弹簧恢复原长,即不受弹力,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弹簧对物体也没有力的作用,此时物体受到的力只有重力和浮力,可知此时浮力等于重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