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练9 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强化练9 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8 13:5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强化练9 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
  我国山东省威海市20世纪80年代承接日本、韩国钓具产业转移,经过几十年发展,产品几乎涵盖整个渔具产业链,是我国最大的渔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有“钓具之都”的美誉。下图示意威海市钓具龙头企业G公司发展历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我国威海市承接日本、韩国钓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成本低    
B.地理位置优越
C.国内市场广阔    
D.政策大力支持
2.下列措施对该公司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最重要的是(  )
A.丰富产品种类    
B.延长产业链
C.加强自主创新    
D.加大宣传力度
  衰退性产业转移是指在原区域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外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在原区域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产业规模而主动进行的向外迁移。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完成下面两题。
3.下列最有可能分别属于珠三角地区衰退性产业和扩张性产业的是(  )
A.生物医药研发、纺织加工
B.节能环保、金融保险
C.高端装备制造、电子装配
D.服装鞋帽生产、电子商务
4.图中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环境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C.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D.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半导体是指一种导电性可受控制,范围可从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材料。目前大部分电子产品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下图为半导体产业转移过程图。湖南省长沙市是唯一实现CPU、GPU、DSP芯片三大件设计国产化的城市,其计划在未来建成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打造规模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半导体产业的转移,说明(  )
A.地区生产成本发生变化
B.全球技术普及度提高
C.迁入地原料资源丰富
D.迁出地产业接近饱和
6.长沙市计划打造规模千亿元的半导体产业集群,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沙(  )
A.具备人才引进政策优势
B.信息发达,物流快捷
C.半导体产业基础好
D.面临国际产业转移机遇
  目前,上海市计划用3~5年时间把四万余家化工、纺织等企业向江西转移,重点是九江。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产业转移后,上海市将重点发展(  )
A.钢铁工业    B.电子工业
C.房地产业    D.旅游业
8.上海市此次产业转移的重点是九江,主要是因为九江(  )
A.产业基础好    
B.交通便利
C.生产成本低    
D.市场广阔
9.九江承接产业转移,可以(  )
A.加快第一产业发展
B.改善城市环境
C.缓解能源不足
D.增加就业机会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新余市地处江西省中西部,浙赣铁路贯穿东西,京九铁路自北向南傍市而过,形成“十”字形铁路交通枢纽。新余市因钢设市、因钢兴市,是一座工业较发达的城市。随着大南昌都市圈的建设,新余市与南昌市的联系日益密切。近些年来,新余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量不断增加,但承接产业中“一钢独大”,产业结构单一问题突出,承接产业转移遇到了“瓶颈”。下图为大南昌都市圈与新余市位置图。
(1)说明新余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6分)
(2)指出新余市承接产业转移可能遇到的发展“瓶颈”。(6分)
(3)简述新余市为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应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专题强化练9 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
1.B 2.D 3.D 4.C 5.A 6.C 7.B 8.C
9.D
1.B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威海市在劳动力成本方面不存在明显的优势,A错误;我国威海市距日本、韩国较近,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更具有承接日、韩钓具产业转移的优势,B正确;对于威海市和国内其他区域来说,国内市场广阔属于共同的优势条件,C错误;20世纪80年代,我国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威海市不具备特殊的政策优势,D错误。
2.D 该公司的发展历程表明,其发展成功的原因为技术引进后进行转化吸收,技术本土化后,再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该公司经过几十年创新求变的发展历程,丰富了产品种类,延长了产业链,A、B、C项均是该公司成为行业龙头的原因。故该公司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更广阔的市场,D项正确。
3.D 由所学知识可知,珠三角地区早期主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出口加工贸易;随着经济的发展,珠三角地区廉价劳动力丰富的优势逐渐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亟须转移,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开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因此珠三角地区的衰退性产业应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鞋帽生产、纺织加工及电子装配等;扩张性产业应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如生物医药研发、节能环保、金融保险、高端装备制造、电子商务等。故选D。
4.C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逻辑推理 结论
承接产业转移需建工厂、完善基础设施等,会占用大量土地,可能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A错误
环境污染严重和破坏生态环境属于产业转移产生的负效应 B错误
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经济欠发达,主要承接的衰退性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正确
高新技术产业不属于珠三角地区的衰退性产业 D错误
5.A 地区生产成本提高,导致半导体产业不断向生产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A正确;全球技术普及度提高和产业转移关联较小,B错误;半导体产业不是原料导向型产业,对原料需求较小,C错误;迁出地半导体产业并未饱和,D错误。
6.C 结合材料“湖南省长沙市是唯一实现CPU、GPU、DSP芯片三大件设计国产化的城市”可知,长沙市半导体产业基础较好,C正确;材料并未提及人才引进政策,A错误;长沙市信息不算发达,B错误;面临国际产业转移机遇的不只有长沙市,D错误。
7.B 产业转移后,上海市将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电子工业。钢铁工业污染较重,需要转移;上海市房价已位居全国前列,重点发展房地产业不利于上海市可持续发展;上海市旅游资源较少,不适宜重点发展旅游业。故B项正确。
8.C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市场和政策等。企业进行产业转移是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更大效益。与合肥相比,九江劳动力、土地廉价,企业生产成本较低;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其交通、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都要好于九江。综上所述,C项正确。
9.D 九江承接化工、纺织等产业转移,可以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A项错误;大量企业转入,可能使城市环境恶化,B项错误;转入的企业可能有较大的能源需求,导致能源供应紧张,C项错误;产业转入可以带来工作岗位,增加就业机会,D项正确。
10.答案 (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工业发展早,产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低,竞争优势强;借助大南昌都市圈建设,政策支持力度大。(答出三点即可)
(2)以钢铁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可承接的对口产业少;承接的产业多为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低;承接产业过程中环境污染加剧。(答出三点即可)
(3)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提升环境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争取获得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加强与大南昌都市圈各城市的分工协作。(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产业承接地一般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相关劳动力、土地、资源成本较低,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转移首选相邻地区,所以地理位置也很重要。新余市地处江西省中西部,靠近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浙赣铁路贯穿东西,京九铁路自北向南傍市而过,形成“十”字形铁路交通枢纽,交通便捷;新余市因钢设市、因钢兴市,是一座工业较发达的城市,工业发展早,产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低,竞争优势强;随着大南昌都市圈的建设,紧邻大南昌都市圈的新余市与大南昌都市圈的联系日益密切,借助大南昌都市圈建设,政策支持力度大。(2)由材料“新余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量不断增加,但承接产业中‘一钢独大’,产业结构单一问题突出”可知,新余市承接产业转移可能遇到的发展“瓶颈”之一是承接的产业以钢铁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不利于区域发展;可承接的对口产业少;承接的产业多为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钢铁产业污染较重,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破坏区域环境。(3)为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新余市应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针对环境污染严重,应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提升环境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承接附加值高的产业;争取获得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加强与大南昌都市圈各城市的分工协作,促进产业发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