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练10 国际合作与区域发展
2022年1月1日凌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RCEP现有15个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以及东盟10国。从人口数量、经济体量、贸易总额三方面看,均占全球总量的约30%。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RCEP各成员国( )
A.是发展中国家 B.经济互补性强
C.都是临海国家 D.城镇化水平高
2.从泰国发往中国的货轮里最有可能装的是( )
A.羊毛衫 B.橡胶枕头
C.葡萄酒 D.橄榄油
3.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RCEP,主要目的是( )
A.向成员国出口更多农产品,推动农业的现代化
B.进口更多的高科技产品,破除国外的技术封锁
C.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D.帮助该区域更快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下图所示区域耕地资源丰富,但高产耕地比例不高,开发潜力巨大。俄罗斯耕地面积和高产耕地面积分别占中蒙俄经济走廊面积的60%和74%左右。俄罗斯是全球主要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且春小麦品质好,种植区主要在东欧平原、伏尔加河中上游等地区。下图示意该区域耕地资源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俄罗斯的高产耕地主要分布在( )
A.地形平坦的西西伯利亚冰碛平原
B.昼夜温差大的东西伯利亚高原
C.热量条件较好的南部低纬度地带
D.土壤肥沃的北方针叶林地区
5.有关俄罗斯春小麦品质好的自然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
①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且工业污染少
②全年光照时间长,营养物质积累较多
③生长时间长,有机质积累多
④纬度高,病虫害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为促进图示区域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国应当 ( )
A.大量租用蒙古国耕地,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现代农场
B.租用俄罗斯耕地,形成仓储、加工处理、物流产业链
C.雇佣俄罗斯农民在当地大面积种水稻,提高科技含量
D.挖掘东北地区未开垦地区的土地潜力,扩大粮食对外出口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汽车生产经历了自给自足、合资生产、弯道超车三个阶段。中国B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芯片、整车制造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厂商。美国T公司零部件均从外部采购,位于中国的一级供应商超400家。图1为2013—202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量统计图,图2示意电动汽车产业链。
(1)对比美国T公司,分析中国B公司采取全产业链生产的优缺点。
(8分)
(2)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量已跃居世界第一,试从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建议。(4分)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漂浮光伏是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相对于陆地光伏,其成本更高。2023年11月9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芝拉塔漂浮光伏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这是东南亚最大的漂浮光伏项目,对印度尼西亚乃至东南亚清洁能源发展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下图为印度尼西亚芝拉塔漂浮光伏项目示意图。
(1)相比于陆上光伏,说明印度尼西亚自然环境更适合发展漂浮光伏的原因。(4分)
(2)分析印度尼西亚漂浮光伏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8分)
(3)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在新能源方面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指出在项目合作中各自的优势。(4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专题强化练10 国际合作与区域发展
1.B 2.B 3.C 4.C 5.B 6.B
1.B 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为发达国家,A错误;RCEP各成员国均有各自独特的区位优势,经济互补性强,B正确;老挝属于内陆国,C错误;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不高,D错误。
2.B 泰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从泰国发往中国的货轮里最有可能装的是橡胶枕头,B正确。泰国畜牧业不发达,装羊毛衫的可能性不大,A错误。葡萄、橄榄等不是当地优势农作物,C、D错误。
3.C RCEP签署国人口数量、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较大比重,在这个区域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往来,可以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往来,深化国内改革,实现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C正确;向成员国出口更多农产品,并不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且目前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工业品,A错误;进口更多的高科技产品,不是引进技术,不能破除国外的技术封锁,B错误;中国积极推动RCEP最主要的目的是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是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
4.C 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热量条件较好的南部低纬度地带有利于农业发展,是俄罗斯高产耕地的主要分布区,C正确。冰碛平原热量不足,不适合发展农业,A错误。高原不适合发展农业,B错误。北方针叶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且植被为森林,开发的不利影响大,农业生产条件差,D错误。
5.B 工业污染少是人为原因,①错误;俄罗斯纬度较高,只有夏半年光照时间长,②错误;俄罗斯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因此春小麦生长时间较长,有机质积累较多,③正确;纬度高,气温低,所以病虫害相对较少,④正确。故选B。
6.B 图示区域内蒙古国几乎无耕地分布,大量租用蒙古国耕地不现实,A错误;俄罗斯纬度高,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C错误;俄罗斯亚洲部分耕地面积较大,人口较少,适合租用俄罗斯耕地,形成仓储、加工处理、物流产业链,B正确;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东北地区未开垦地区土地类型主要为荒地和盐碱地、湿地,开垦荒地和盐碱地难度大,开垦湿地不利影响大,D错误。
7.答案 (1)优点:全产业链生产,有利于发挥整体效益,抗风险能力强;利于推进技术进步,促进产业整体提升。
缺点:前期全产业链研发成本较高,时间长,投入大;不能充分发挥各供应商的比较优势。
(2)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研发能力;打造品牌,提高影响力。
解析 (1)全产业链生产的优点:能形成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强;利于推进技术进步,促进产业整体提升,能够确保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握。缺点有对资金和技术要求较高,前期投入大,时间长,风险较高;全产业链生产涉及环节多,管理难度大,不能充分发挥各供应商的比较优势。
(2)要想产业可持续发展,可从满足市场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打造品牌等方面采取措施。
8.答案 (1)印度尼西亚多山地丘陵,且森林覆盖率高,陆上光伏可用土地面积较少;境内多湖泊、水库,水域面积大。
(2)利: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供了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能源供给,减轻当地居民因能源短缺对森林的砍伐,保护了当地雨林。
弊:光伏板遮蔽水面,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光伏板反光会灼伤鸟类,影响鸟类的飞行、觅食等。
(3)印度尼西亚:新能源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
中国:较强的经济(资金)实力;先进的技术;丰富的新能源开发经验;等。
解析 (1)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说明印度尼西亚更适合发展漂浮光伏的原因,既要点明印度尼西亚发展陆上光伏的不利条件,还要说明其利于发展漂浮光伏的条件。由图可知,印度尼西亚多山地丘陵,热带雨林广布,发展陆上光伏遮挡物多;而印度尼西亚境内湖泊、水库多,水域面积大,适合发展漂浮光伏。(2)漂浮光伏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光伏发电属于新能源利用,有利于调整印度尼西亚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使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同时增加了能源供给,减少了对森林的砍伐,保护了热带雨林。但光伏板安装在水面之上,会影响水体的温度、接收到的光照等,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同时光伏板反光,可能会灼伤鸟类,影响鸟类的飞行、觅食等。(3)在新能源合作方面,中国具有资金、技术等优势;而印度尼西亚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资源丰富,且市场需求量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