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玩小车》教学课件(13张PPT)+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10《玩小车》教学课件(13张PPT)+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28 21:55:11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10. 玩小车
第三单元 玩中学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新教材)一年级上册
科学观念
1. 了解推力和拉力的概念。
2. 了解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
1.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 学会通过实验验证假设。
探究实践
1. 通过动手操作,感受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2.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态度责任
1.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养成认真观察、勇于尝试的习惯。
核心素养
情境 问题
我们都见过玩具小车。怎样让玩具小车动起来呢?
探究 实践
活动一:了解推力和拉力。
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有哪些?
从前面拉小车
从后面推小车
探究 实践
活动一:了解推力和拉力。
推、拉小车时都用到了力。推力和拉力都是常见的力。
探究 实践
活动一:了解推力和拉力。
怎样感受推力和拉力?


探究 实践
活动二:了解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拉行李箱
推独轮车
升国旗
反思 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情况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推力和拉力
能区别推力和拉力
能交流在探究推力、拉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对研究推力和拉力有兴趣
反思 评价
通过推、拉物体,可以直接感受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拓展 迁移
拓展活动:比一比,看谁能把小车推进中间的圆圈内。
巩固 练习
01
推、拉小车时都用到了力。推力和拉力都是常见的力。
02
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拉行李箱、推独轮车、升国旗等。
03
通过推、拉物体,可以直接感受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巩固 练习
一、选择题
1.让玩具小车动起来,可以从前面( )小车,也可以从后面( )小车。
2.推、拉小车时都用到了( ),推力和拉力都是常见的( )。
3.拉行李箱时用到了( )力。
4.推独轮车时用到了( )力。
5.升国旗时用到了( )力,通过拉绳子使国旗上升。
6.感受拉力可以通过( )的活动。
7.感受推力可以通过( )的活动。







拉钩
互相拍手
巩固 练习
二、判断题
1.只有推才能让玩具小车动起来。 ( )
2.互相拍手时没有力的作用。 ( )
3.升国旗是靠推力把国旗升上去的。 ( )
4.开门时不管怎么开都用推力。 ( )
5.推小车和拉小车都能让小车运动起来。 ( )
6.生活中经常用到拉力。 ( )
7.我们不能感受推力的大小。 ( )
×
×
×
×


×
谢谢观看!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青岛版·五四制(2024年)科学一年级上册
《玩小车》教学设计
课题 3.10玩小车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了解推力和拉力的概念。 2. 了解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 1.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 学会通过实验验证假设。
探究实践: 1. 通过动手操作,感受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2.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态度责任: 1.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养成认真观察、勇于尝试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了解推力和拉力的概念。 2. 了解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验证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推力和拉力的作用。 2. 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展示玩具小车 (1) 出示玩具小车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见过玩具小车吗? (3)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玩小车》。 (5) 请学生说说自己玩小车的经历。 (6) 引出问题:怎样让玩具小车动起来呢? (7)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8) 总结:我们可以通过推和拉让小车动起来,这两种力分别是推力和拉力。 引入新课 (1)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强调推力和拉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准备好玩具小车和其他材料,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4) 播放一段关于推力和拉力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5) 请学生观察视频中的推力和拉力的应用。 (6) 提问:视频中的推力和拉力是怎样应用的? (7) 引导学生回答并记录答案。 (8) 总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通过展示玩具小车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推力和拉力的概念,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课 程 学 习 活动一:了解推力和拉力 操作玩具小车 (1) 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小车,让他们自由玩耍。 (2) 提问:你们用了哪些方法让小车动起来? (3) 引导学生回答并记录答案。 (4) 请学生演示自己是如何让小车动起来的。 (5)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车会动起来? (6) 总结:我们通过推和拉让小车动起来,这两种力分别是推力和拉力。 (7) 介绍推力和拉力的概念:推力是从后面推动物体的力,拉力是从前面拉动物体的力。 (8) 请学生再次尝试用不同的力让小车动起来。 感受推力和拉力 (1) 准备好绳子和滑轮。 (2) 请学生用绳子拉小车,感受拉力。 (3) 请学生用手推小车,感受推力。 (4) 提问:拉力和推力有什么不同? (5) 引导学生回答并记录答案。 (6) 总结:拉力是从前面拉动物体的力,推力是从后面推动物体的力。 (7) 请学生互相拍手,感受推力和拉力。 (8)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通过实际操作和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推力和拉力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活动二:了解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展示推力和拉力的应用实例 (1) 出示拉行李箱、推独轮车、升国旗等图片。 (2) 请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活动中的推力和拉力。 (3) 引导学生回答并记录答案。 (4) 总结:推力和拉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拉行李箱、推独轮车、升国旗等。 (5) 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中或生活中见过的推力和拉力的应用。 (6)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应用的好处是什么? (7) 引导学生回答并记录答案。 (8) 总结:推力和拉力的应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有趣。 实际操作 (1) 请学生用小车模拟拉行李箱和推独轮车。 (2) 提问:拉行李箱和推独轮车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3) 引导学生回答并记录答案。 (4) 请学生用绳子升国旗,感受拉力。 (5) 提问:升国旗时的拉力有什么特点? (6) 引导学生回答并记录答案。 (7)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8) 总结: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推力和拉力的应用,还提高了动手能力。 (通过展示推力和拉力的应用实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了解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反思评价: (1)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推力和拉力的概念及其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推、拉物体的过程中,我们做了哪些事情? (3) 请学生列举更多的例子,进一步验证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4) 引导学生总结:通过推、拉物体,可以直接感受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5) 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6)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推力和拉力的知识? (7) 请学生讨论并列举例子。 (8)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推力和拉力的概念及其应用,还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 (1) 出示小车和圆圈,介绍游戏规则。 (2) 请学生尝试用推力或拉力把小车推进中间的圆圈内。 (3) 提问:谁能把小车推进圆圈内? (4) 引导学生回答并记录答案。 (5)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6) 引导学生思考:推力和拉力在游戏中的作用。 (7) 请学生讨论并列举例子。 (8) 总结:通过这个游戏,我们进一步验证了推力和拉力的作用。(通过回顾和拓展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总结和迁移能力。)
课堂 小结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推力和拉力的概念,包括推力是从后面推动物体的力,拉力是从前面拉动物体的力。 2.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感受了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3. 通过展示和模拟生活中的应用,我们了解了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 通过推、拉物体,我们可以直接感受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5.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推力和拉力的概念及其应用,还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板书设计 第10课.玩小车 1. 推力和拉力的概念 (1) 推力:从后面推动物体的力 (2) 拉力:从前面拉动物体的力 2. 推力和拉力的应用 (1) 拉行李箱 (2) 推独轮车 (3) 升国旗
教学反思 1. 通过展示推力和拉力的应用实例和视频,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 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了推力和拉力的概念及其应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4. 通过回顾和拓展活动,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和迁移能力。 5. 个别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指导。 6. 有些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不够积极,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7. 课堂时间安排较为紧张,部分活动未能充分展开。 8.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巩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3.10《玩小车》习题(含答案) 
【基础作业】
一、填空题
1.让玩具小车动起来,可以从前面( )小车,也可以从后面( )小车。
2.推、拉小车时都用到了( ),推力和拉力都是常见的( )。
3.拉行李箱时用到了( )力。
4.推独轮车时用到了( )力。
5.升国旗时用到了( )力,通过拉绳子使国旗上升。
6.感受拉力可以通过( )的活动。
7.感受推力可以通过( )的活动。
二、选择题
1.以下哪种方法可以让玩具小车动起来?( )
A. 看小车
B. 想小车动
C. 推小车
2.拉行李箱时,行李箱受到的是什么力?( )
A. 拉力
B. 推力
C. 重力
3.推独轮车时,独轮车的运动方向是?( )
A. 靠近推的人
B. 远离推的人
C. 不动
4.我们通过什么活动感受拉力?( )
A. 拉钩
B. 踢毽子
C. 扔沙包
5.升国旗时,拉动绳子的力是?( )
A. 拉力
B. 推力
C. 弹力
6.以下哪个不是推力和拉力的作用?( )
A. 使小车运动
B. 移动行李箱
C. 让灯发光
7.拉窗帘时,窗帘的变化是?( )
A. 位置改变
B. 形状改变
C. 颜色改变
8.推和拉是哪种物理概念的表现?( )
A. 力
B. 光
C. 声
9.在玩小车比赛中,要把小车推进圆圈,关键是控制?( )
A. 小车颜色
B. 小车大小
C. 力的方向和大小
三、判断题
1.只有推才能让玩具小车动起来。( )
2.互相拍手时没有力的作用。( )
3.升国旗是靠推力把国旗升上去的。( )
4.开门时不管怎么开都用推力。( )
5.推小车和拉小车都能让小车运动起来。 ( )
6.生活中经常用到拉力。( )
7.我们不能感受推力的大小。(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拉,推
2.力,力
3.拉
4.推
5.拉
6.拉钩
7.互相拍手
二、选择题
1.C
2.A
3.B
4.A
5.A
6.C
7.A
8.A
9.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