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大眼睛羚羊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大眼睛羚羊》,体会歌曲不同情绪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情感。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大胆表现歌曲,体会黎巴嫩儿歌的音乐风格。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他们模仿力强,歌曲《大眼睛羚羊》是一首短小的黎巴嫩儿童歌曲,四四拍子,节奏舒缓,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孩子们感受失去羚羊的伤心和羚羊回家后的高兴心情,表现孩子与羚羊之间深厚的感情,初步体验黎巴嫩音乐节奏感强与感情丰富的特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主动参与歌曲表现。
教学难点:唱好附点四分音符,在附点演唱与歌词结合中体会歌曲情绪。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黎巴嫩及歌曲《大眼睛羚羊》。
2.随乐律动。
组织学生随着《大眼睛羚羊》伴奏音乐律动,初次感受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拍手、走步的动作建立恒拍感,感受歌曲旋律特点。
活动2【练习】教学铺垫
1.发声练习。
(1)、用模仿手鼓声音引导学生进行发声,指导正确的发声方法。
(2)、通过有趣的师生对唱,引导学生唱好附点四分音符,体验正确的发声状态和方法:身体坐直、气息流畅、高位置。
2.声势与活动。
(1)、恒拍律动。用神秘小客人导入羚羊,引导学生用恒拍动作模仿羚羊走路,感受四四拍强弱特点,熟悉歌曲旋律。
(2)、参与伴唱。尝试用模声节奏“咚哒咚哒”参与伴唱,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正确发声方法,把歌曲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溶入发声练习,突破了歌曲学唱难点;设计各种声势活动,反复播放歌曲伴奏音乐,无形将歌曲旋律印在孩子心中。
活动3【讲授】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2.熟悉歌词。
引导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在附点四分音符与歌词的结合中体会不同情绪,并能用动作、表情表现。
3.熟悉旋律。
(1)、学生跟着老师划旋律线,体验句式和旋律特点。
(2)、师生尝试接唱歌谱。
4.聆听老师完整范唱。5.学唱第一段歌词。
(1)、师生接唱歌词,及时纠错。
(2)、轻声跟唱。
(3)、尝试带着着急、伤心的情感演唱。
(4)、教师进行情感挖掘,引导学生唱好附点四分音符,更好地表现着急、伤心的情感。
6.学唱第二段歌词。
(1)、聆听老师范唱。
(2)、同桌互助学唱。
(3)、全体跟琴演唱,教师及时纠错。
(4)、引导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演唱。
7.跟琴完整演唱两段歌词。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反复聆听,充分感知了旋律。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熟悉歌词,接着引导划旋律线,体验歌曲句式、旋律特点,接着老师与学生尝试接唱歌谱,最后学唱歌词,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学生唱会歌曲。在学唱中特别重视教师的范唱。
活动4【活动】拓展表现
1.用手鼓参与歌曲表现,体验不同音响效果。2.自由创编动作参与歌曲表现。3.情景演唱。
【设计意图】各种方式参与歌曲表现,培养创造力和表现力,激发演唱的兴趣,进一步唱熟歌曲。
4.结课.
孩子们,今天我非常快乐,我们不仅学会了黎巴嫩儿歌《大眼睛羚羊》,还感受到了小主人和羚羊之间深厚的情感,让我们伸出小手,保护好身边的小动物,和它们和谐快乐地生活。我们的音乐之旅到此结束,孩子们,再见!
课件7张PPT。大眼睛羚羊湖南湘版一年级上册音乐第九课作课教师:刘霞
南川区隆化一小黎巴嫩儿歌321|12 332 14 4- 咚 咚 咚 咚 咚 咚|-1 11 2 3|12 31=DG唱一唱4 43 33 2 1|32 1 (师)手 鼓 在 唱 歌,(生)咚 咚 咚, (师)手 鼓 在 唱 歌,(生)咚 咚 咚。4 4- x xx x x ︱ x x x x ︱ x xx x x ︱ xx xx x x ︱ x xx x x ︱ x x x x ︱ x xx x x ︱ xx xx x x 快 来吧 来 吧 , 多 么 着 急 , 你 知道 我 有 多 么 想 你 , 大 眼睛 羚 羊 , 你到 哪儿 去 了 ?大 眼睛 羚 羊 , 不能 没有 你 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