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3.13《做纸蜻蜓》习题(含答案)
【基础作业】
一、选择题
1.以下哪种不是纸蜻蜓的形状?( )
A. Y 形
B. 鱼形
C. 圆形
2.制作三叉形纸蜻蜓需要几张纸条?( )
A. 2 张
B. 3 张
C. 4 张
3.哪种纸蜻蜓形状在空中停留时间一定最长?( )
A. Y 形
B. 鱼形
C.不一定
4. 制作纸蜻蜓时,穿插纸条要( )。
A. 快速抽紧
B. 慢慢抽紧
C. 不用抽紧
5.放飞纸蜻蜓后我们主要关注它的( )。
A. 颜色
B. 大小
C. 飞行时间
6.纸蜻蜓的形状对其飞行( )。
A. 有影响
B. 无影响
C. 不确定
7.观察纸蜻蜓飞行时间用( )比较好。
A. 秒表
B. 尺子
C. 天平
8.纸蜻蜓在空中飞行时,( )会使它下落。
A. 推力
B. 重力
C. 拉力
二、判断题
1.只有一种方法制作纸蜻蜓。( )
2.纸蜻蜓的形状不影响飞行。( )
3.把纸条对折是为了好看。( )
4.我们不用观察纸蜻蜓飞行时间。( )
5.所有纸蜻蜓在空中停留时间都一样。( )
6.改进纸蜻蜓只能改变纸条长度。( )
7.鱼形纸蜻蜓一定比 Y 形纸蜻蜓飞得久。( )
8.改变纸条宽度对纸蜻蜓飞行无影响。( )
【能力提升】
三、综合探究
连一连,将下列图片和正确的名称对应起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B
5.C
6.A
7.A
8.B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能力提升】
三、综合探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青岛版·五四制(2024年)科学一年级上册
《做纸蜻蜓》教学设计
课题 3.13做纸蜻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了解不同形状的纸蜻蜓及其制作方法。 2. 理解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知道不同结构的纸蜻蜓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差异。
科学思维: 1. 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发现不同结构的纸蜻蜓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差异。 2. 思考如何改进纸蜻蜓,使其在空中停留时间更长。
探究实践: 1. 制作不同形状的纸蜻蜓。 2. 调试纸蜻蜓,使其在空中停留时间更长
态度责任: 1. 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制作不同形状的纸蜻蜓。 2. 调试纸蜻蜓,使其在空中停留时间更长。 3. 通过实验发现不同结构的纸蜻蜓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差异。
难点:1. 如何准确地制作不同形状的纸蜻蜓。 2. 如何通过实验发现不同结构的纸蜻蜓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差异。 3. 如何改进纸蜻蜓,使其在空中停留时间更长。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创设情境 (1) 展示不同形状的纸蜻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2) 提出问题:你知道怎样制作纸蜻蜓吗?你会做几种纸蜻蜓呢? (3) 引出课题:《做纸蜻蜓》。 (4) 播放一段关于纸蜻蜓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5)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6) 分发任务卡,明确观察任务。 (7)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纸蜻蜓进行制作。 (8) 强调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 (9) 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仔细记录,尽量多角度、多方法地观察。 (10)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任务布置 (1) 向学生发放任务卡,明确观察任务。 (2) 解释任务卡上的具体内容,确保学生理解任务要求。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完成任务,制定观察计划。 (4) 提供必要的制作工具,如彩色纸条、剪刀、胶水等。 (5)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制作工具,特别是剪刀的安全使用。 (6) 强调制作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其他同学。 (7) 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工具,不要损坏工具。 (8)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9) 提醒学生在制作结束后要及时整理记录,准备汇报。 (10)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观察结果呈现出来,制作纸蜻蜓。
课 程 学 习 活动一:制作三叉形纸蜻蜓 教师指导 (1) 引导学生准备3张相同长度的纸条,把纸条对折。 (2) 指导学生拿出其中的两个交叉放好,然后将第三个从交叉的两个中穿过。 (3) 提问:纸条的长度和宽度对纸蜻蜓的飞行有什么影响? (4) 引导学生把穿插好的纸条慢慢抽紧,纸蜻蜓制作完成。 (5) 提醒学生注意纸条的对称性,确保纸蜻蜓平衡。 (6) 指导学生用剪刀修剪纸条的末端,使其更加美观。 (7) 提问:纸条的形状对纸蜻蜓的飞行有什么影响? (8)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形状的纸条对纸蜻蜓飞行的影响。 (9) 强调制作过程中要仔细记录,尽量多角度、多方法地观察。 (10)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学生制作 (1) 准备3张相同长度的纸条,把纸条对折。 (2) 拿出其中的两个交叉放好,然后将第三个从交叉的两个中穿过。 (3) 把穿插好的纸条慢慢抽紧,纸蜻蜓制作完成。 (4) 注意纸条的对称性,确保纸蜻蜓平衡。 (5) 用剪刀修剪纸条的末端,使其更加美观。 (6) 讨论不同形状的纸条对纸蜻蜓飞行的影响。 (7) 记录制作过程,准备汇报。 (8) 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 (9) 准备下一项制作活动。 (10) 反思自己的制作过程。 活动二:展示纸蜻蜓 教师指导 (1) 组织学生分组展示制作好的纸蜻蜓,介绍制作过程和观察结果。 (2) 提问:你们是如何选择制作方法的? (3) 引导学生评价其他组的纸蜻蜓,提出改进建议。 (4) 强调展示过程中要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 (5) 指导学生记录其他组的制作过程和观察结果。 (6) 提问:通过这次活动,你们学到了什么? (7) 引导学生总结制作和观察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8)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纸蜻蜓的新认识。 (9)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工具和环境。 (10)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制作和观察的重要性。 学生展示 (1) 分组展示制作好的纸蜻蜓,介绍制作过程和观察结果。 (2) 回答教师和其他组的问题。 (3) 评价其他组的纸蜻蜓,提出改进建议。 (4) 记录其他组的制作过程和观察结果。 (5) 总结制作和观察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6) 分享自己对纸蜻蜓的新认识。 (7) 讨论如何保护工具和环境。 (8) 记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9) 准备下一项活动。 (10) 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反思评价: 教师总结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制作和观察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工具和环境。 (3) 提问:通过这次活动,你们学到了什么? (4) 引导学生总结制作和观察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5)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纸蜻蜓的新认识。 (6)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7) 强调制作和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8)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 (9)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10)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反思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2) 讨论如何保护工具和环境。 (3) 总结制作和观察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4) 分享自己对纸蜻蜓的新认识。 (5) 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6) 记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7) 准备下一次的科学探究活动。 (8) 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9) 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10) 期待下一次的科学探究活动。
课堂 小结 1. 通过创设情境和任务布置,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制作和观察活动。 2. 通过分组合作,学生学会了如何分工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板书设计 第8课.比一比 明确问题 制定方案 类型:Y形,鱼形,三叉形,蝴蝶结形 三叉形纸蜻蜓的制作 实施方案 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 1. 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够细致,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2. 个别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创意不足,需要提供更多启发性的材料和指导。 3. 课堂时间安排稍显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2张PPT)
13. 做纸蜻蜓
第三单元 玩中学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新教材)一年级上册
科学观念
1. 了解不同形状的纸蜻蜓及其制作方法。
2. 理解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知道不同结构的纸蜻蜓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差异。
科学思维
1. 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发现不同结构的纸蜻蜓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差异。
2. 思考如何改进纸蜻蜓,使其在空中停留时间更长。
探究实践
1. 制作不同形状的纸蜻蜓。
2. 调试纸蜻蜓,使其在空中停留时间更长
态度责任
1. 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
明确问题
你知道怎样制作纸蜻蜓吗?你会做几种纸蜻蜓呢?
明确问题
【任务卡】
1.制作纸蜻蜓。
2.调试纸蜻蜓,让纸蜻蜓在空中的时间尽可能长。
制定方案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不同的纸蜻蜓。
制定方案
Y形
鱼形
蝴蝶结形
三叉形
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展示评价
在放飞过程中,发现不同的纸蜻蜓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不一样,经过反复测试改进,才能找到哪种结构的纸蜻蜓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
展示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情况
能做出不同形状的纸蜻蜓
能听取同伴的建议,对自己的纸蜻蜓进行调整
制作的纸蜻蜓放飞效果好
巩固练习
连一连,将下列图片和正确的名称对应起来。
Y形
鱼形
蝴蝶结形
三叉形
谢谢观看!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