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电流、电压和电阻 总结提升 (含解析) 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电流、电压和电阻 总结提升 (含解析) 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28 15:1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 电流、电压和电阻 总结提升
一、电流
1.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    多少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用符号   
表示,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
2.测量电流的仪表是    。
使用方法:①必须     联在待测的那部分电路中;②使电流从它的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④绝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将其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二、电压
1.电源是提供    的装置,电压是电路中形成    的原因。电压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2.测量电压的仪表是    。使用方法:①要   联在被测电路两端;②要使电压表的   
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    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
三、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1.(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
(2)公式:        。
2.(1)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
(2)公式:        。
3.(1)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
(2)公式:        。
4.(1)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
(2)公式:        。
四、电阻
1.对电流阻碍作用较小,    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大地、人体、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对电流阻碍作用很大,    导电的物体叫作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等。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2.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      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     、    、
    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    。
3.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来改变电阻的,正确连接方法是“一上一下”。
图4-3-7 命题点:小鸟会触电吗 1.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左边的小鸟不会触电,而右边的小鸟会发生触电事故,这是因为导线两端     电压,用电器两端     电压。
图4-5-2 命题点:用铅笔芯控制小灯泡的亮度 2.如图所示的铅笔芯变阻器,左端导线夹固定,当右端导线夹向左移动时,灯泡的亮度会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这说明了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    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小灯泡。
3.设计实验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接时开关必须    。
(2)实验前电流表要    。连接电流表时应使电流“正进负出”。用电流表分别测出通过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录在表中。然后更换    规格的小灯泡再进行多次实验。
4.实验步骤
(1)将电流表分别接入图甲中的A、B、C三点,测出电流IA、IB、IC的大小,记录在数据表格中,并进行比较。
(2)换不同的规格的灯泡重复测量图甲中A、B、C三点的电流,测出电流IA、IB、IC的大小,记录在数据表格中,并进行比较。
(3)将电流表分别接入图乙中的A、B、C三点,测出干路电流IC和支路电流IA、IB的大小,记录在数据表格中,并进行比较。
(4)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测量图乙中A、B、C三点的电流,测出干路电流IC和支路电流IA、IB的大小,记录在数据表格中,并进行比较。
5.实验结论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
(2)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    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6.评估交流
(1)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在电路中换上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多次测量,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图甲中,闭合开关,发现L1亮,L2不亮。你认为原因是         。
(3)实验中小张发现图甲中灯泡L1比L2亮,于是他认为“串联电路中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就会弱一些”。请你不添加任何器材,证明他的观点是错误的。你的方法是        
     。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器材:电池组、导线、小灯泡、开关、    。
3.设计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需要将    表和被测电路    联进行测量。如图甲所示,分别测出A与B、B与C以及A与C之间的电压进行比较;如图乙所示,分别测出AB、CD两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并和电源电压进行比较。
4.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前电压表要    。连接电压表时应使电流“      ”。
(1)a.探究串联电路中AB、BC、AC三处的电压关系,可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AB、BC、AC三处的电压UAB、UBC、UAC的大小,进行比较;
b.换不同型号的灯泡重复测量图甲中AB、BC、AC三处的电压UAB、UBC、UAC的大小,记录在数据表格中,并进行比较。
(2)a.探究并联电路中AB、CD、电源三处的电压关系,可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AB、CD、电源处,测出电压UAB、UCD、U电源的大小,进行比较;
b.换不同型号的灯泡重复测量图乙中的AB、CD、电源三处,测出电压UAB、UCD、U电源的大小,记录在数据表格中,并进行比较。
5.实验结论
(1)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2)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且    干路两端的电压。
6.评估交流
(1)小刚正确测出了图甲中L1两端的电压后,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改接到C连接点上,测量L2两端的电压。他能否测出小灯泡L2两端的电压     ,理由是            。
(2)实验结束后,小芳认为若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则用电器之间一定是并联的。请用所学知识帮助小芳分析她的错误之处:                 。
7.实验拓展:串联电池组两端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两端的电压     ;并联电池组两端的电压     每节电池两端的电压。
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实验装置
导体编号 a b c d
长度/m 1.0 1.0 1.0 0.5
横截面 积/mm2 1.2 1.2 2.4 1.2
材料 镍铬丝 锰铜丝 镍铬丝 镍铬丝
2.实验器材:电池组、小灯泡、带鳄鱼夹的导线、开关、酒精灯、电流表、    。
3.设计实验: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导体中     (或灯泡的亮度)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4.进行实验
(1)要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    两根合金丝。
(2)要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用    两根合金丝。
(3)要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是否有关,应选用    两根合金丝。
(4)实验中给同一段合金丝加热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合金丝的电阻逐渐变    ,从而得出导体的电阻与    有关。
5.实验结论:导体电阻大小取决于导体的    、    、    ,还与    有关。
6.评估交流
(1)本实验主要应用了    法和    法。本实验通过    的示数或    来反映导体电阻的大小。
(2)多次测量的目的:             。
电压、电流的测量
1.(2024天津中考)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在某次实验时两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的示数为    A。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特点
2.(2024内江中考)长短粗细都相同的铜导线和镍铬合金线,电阻分别为R1和R2,且R1A.I1=I2 B.I1>I2
C.U1>U2 D.U13.(2024成都中考)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中,图甲是某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图。
(1)图乙是该小组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测通过     的电流。
(2)该小组同学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用电流表多次测A、B、C三点电流,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IA/A IB/A IC/A
1 0.30 0.22 0.50
2 0.22 0.28 0.50
3 0.24 0.22 0.46
4 0.28 0.30 0.28
分析表中数据,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四次实验中电流表选用测量范围为0~0.6 A
B.表中的数据均在误差范围内
C.此实验还可测量更多组数据
D.通过多次实验,可避免偶然性
(3)小成同学测量通过灯泡L1电流时,L1正常发光,L2忽亮忽灭,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写出一条即可)
故障电路
4.(2024烟台中考改编)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假设电路中只有一个元件发生故障,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灯泡L1短路 B.灯泡L2短路
C.灯泡L1断路 D.开关S短路
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压、电流
5.(2024淄博中考)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详解答案】
教材要点梳理
一、1.电荷 I 安培 安 A
2.电流表 ①串 ②“+” “-”
二、1.电压 电流 伏特 伏 V
2.电压表 ①并 ②“+” “-”
三、1.(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2)I1=I2=I3
2.(1)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2)I=I1+I2
3.(1)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2)U=U1+U2
4.(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2)U=U1=U2
四、1.容易 不容易
2.阻碍作用 R 欧姆 欧 Ω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无关
3.长度
教材图片专练
1.没有 有
2.变亮 越大 滑动变阻器
教材实验突破
实验1
3.(1)断开 (2)调零 不同
5.(1)相等 (2)等于
6.(1)寻找普遍规律
(2)L2短路
(3)用电流表测出A、B、C三点电流的大小
实验2
2.电压表
3.电压 并
4.调零 正进负出
5.(1)等于 (2)相等 等于
6.(1)不能 会使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2)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串联时,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
7.之和 等于
实验3
2.4根电阻丝
3.电流大小
4.(1)a、d (2)a、c (3)a、b (4)大 温度
5.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温度
6.(1)控制变量 转换 电流表 小灯泡的亮度 (2)寻找普遍规律
高频考点过关
1.2.6 0.26
2.A 解析:AB.将电阻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因为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I1=I2,故A正确,B错误;CD.将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由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U1=U2,故CD错误。故选A。
3.(1)L2 (2)B (3)将灯泡L2拧一拧
解析:(1)由图乙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在L2所在支路,因此测量的是通过L2的电流。(2)A.由表中数据可知,电流表分度值为0.02 A,因此电流表选用的是0~0.6 A测量范围,故A不符合题意;B.由第4次实验数据可知,IC处的电流不在误差范围内,故B符合题意;CD.本实验中多次测量可以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性规律,因此实验还可测量更多组数据,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由题意可知,L2忽亮忽灭,说明L2接触不良,因此可以将灯泡L2拧一拧。
4.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电压表无示数,一是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即灯泡L1短路,二是电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中间某处断路,即灯泡L2断路或开关S断路,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开关S短路,电压表仍可与电源连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A 解析:由题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BC错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因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电流表示数不变,故A正确,D错误。故选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