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4.1.1 常见的传染病 (同步课件)--冀少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共37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4.1.1 常见的传染病 (同步课件)--冀少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共37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29 17:16:00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四单元 疾病预防与人体健康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学习本单元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传染病的危害,理解人体免疫的基本原理,认识到遵守社区、地区或国家的相关防疫要求有助于传染病的防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第一章 传染病与免疫
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伤口等侵入人体。因为有免疫系统的保护,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生病。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对预防各种疾病,确保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接种疫苗是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人体具有免疫功能,通过计划免疫等措施能够预防传染病。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能举例说明传染病的危害;尝试提出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关注有关传染病的社会议题;学会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并作出合理判断。
(冀少版)八年级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常见的传染病
激趣导入
秋季天气多变、时寒时暖,有的同学患了流行性感冒(流感),出现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头痛、发热等症状。很快,班里有些同学也出现了相似症状,这是因为流感是一种传染病。什么是传染病?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新课标要求
概念6
概念6.1
概念6.1.2
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证
人体具有免疫功能,通过计划免疫等措施能够预防传染病
常见的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肠道蠕虫病等)、细菌性传染病(如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是人体健康的威胁。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举例说出常见的传染病,理解传染病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形成关注健康、珍惜生命的观念。
1
科学思维
通过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培养归纳与概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探究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参与资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提升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态度责任
关注常见的传染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积极宣传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4
重点
重点
难点
难点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区分常见的传染病的类型及种类繁多的病原体如何引发疾病。
难点
将所学的传染病知识真正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习惯,克服侥幸心理和不良习惯。
任务一: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
以小组为单位,走访社区卫生服务站或通过网络,调查当地常见的传染病,重点关注传染病的致病原因和主要症状,整理后填入表4-1-1。
表4-1-1 当地主要传染病的致病原因和主要症状
传染病 致病原因 主要症状
流感 感染流感病毒 咳嗽、流涕、发热、头痛等
课前作业
任务一: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
带着以下问题观看视频,思考讨论后浅谈自己的看法:
1.当地常见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2.传染病可以分为哪几类?
3.常见传染病各有什么症状?
任务二:学习常见的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乙型肝炎、蛔虫病、艾滋病、血吸虫病。
1.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等,传染性强。
任务二:学习常见的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乙型肝炎、蛔虫病、艾滋病、血吸虫病。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导致,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部分人可能发展为重症。
任务二:学习常见的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菌性肺炎、细菌性痢疾、乙型肝炎、蛔虫病、艾滋病、血吸虫病。
3.细菌性肺炎
由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引发的肺部炎症,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胸痛等,需用抗生素治疗,免疫力低者更易患病。
任务二:学习常见的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乙型肝炎、蛔虫病、艾滋病、血吸虫病。
4.细菌性痢疾
食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后发病,患者会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可引发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
任务二:学习常见的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乙型肝炎、蛔虫病、艾滋病、血吸虫病。
5.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感染导致,患者会有食欲减退、恶心、肝区痛、乏力等症状,有些患者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可通过疫苗预防。
任务二:学习常见的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乙型肝炎、蛔虫病、艾滋病、血吸虫病。
6.蛔虫病
由流感病毒引起,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等,传染性强。
任务二:学习常见的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乙型肝炎、蛔虫病、艾滋病、血吸虫病。
7.艾滋病
由HIV病毒引起,破坏免疫系统,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通过药物控制。
任务二:学习常见的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乙型肝炎、蛔虫病、艾滋病、血吸虫病。
8.血吸虫病
由血吸虫寄生所致,接触含尾蚴的疫水感染,会导致发热、咳嗽、胸痛、肠胃不适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肝脾肿大,腹水。
任务二:学习常见的传染病
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
蛔虫引起蛔虫病
痢疾杆菌引起细菌性痢疾
肺炎链球菌引起细菌性肺炎
流感病毒引起流感
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
寄生虫
细菌
病毒
病原体
——可引起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统称为病原体
1.传染病的概念: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分类:
(按病原体分)
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
蛔虫引起蛔虫病
寄生虫病
细菌性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
痢疾杆菌引起细菌性痢疾
肺炎链球菌引起细菌性肺炎
流感病毒引起流感
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
人体健康的威胁
任务三:学习传染病的分类
任务三:学习传染病的分类
3.传染病的其他分类方法:
(1)根据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分类:
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等。
消化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蛔虫病等。
血液传染病: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出血热等。
体表性传染病:如狂犬病、炭疽病、沙眼等。
任务三:学习传染病的分类
3.传染病的其他分类方法: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淋病、梅毒、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等。
1.传染病的发生与生活环境和卫生习惯有很多关系。
夏秋——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
春冬——病毒性传染病
任务四:学习传染病的发生
2.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不仅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导致制造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收到较大冲击,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任务四:学习传染病的发生
3.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促进了新型疫苗的研发,推动了生物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数据科学、数字技术的发展。某些传染病会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任务四:学习传染病的发生
任务五:自主学习屠呦呦与青蒿素
课后作业
屠呦呦
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当堂练
1.下列各组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肺结核和高血压
B.流感和乙型肝炎
C.坏血病和蛔虫病
D.糖尿病和色盲
B
当堂练
1.下列各组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肺结核和高血压
B.流感和乙型肝炎
C.坏血病和蛔虫病
D.糖尿病和色盲
B
当堂练
2.4月26日是“全国疟疾日”。疟疾多由携带疟原虫的按蚊叮咬而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疟疾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B.疟疾是一种传染病
C.疟原虫是一种寄生虫
D按蚊是引起疟疾的病原体
B
按蚊
当堂练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幼儿园有多位幼儿患手足口病,医生建议其他幼儿回家隔离,并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卫生,勤洗手,玩具要消毒。
材料二:某地区因土壤和饮水中含碘量低,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比较多见。
(1)手足口病是哪种类型的传染病( )
A.寄生虫病 B.细菌性传染病
C.病毒性传染病 D.血液传染病
C
(2)手足口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都可以通过勤洗手和消毒预防吗?为什么?
答:手足口病可以通过勤洗手和消毒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不可以。因为手足口病是传染病,勤洗手和消毒能切断传播途径;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缺碘引起的非传染病,勤洗手和消毒不能补充碘元素。
当堂练
(3)手足口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两种疾病有什么异同?
答:相同点: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同点: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非传染病,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
当堂练
拓展延伸
1.下列疾病都是传染病的一组是(  )
A.蛔虫病、水痘、狂犬病、新冠肺炎
B.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贫血、呆小症
C.高血压、流感、艾滋病、近视
D.动脉粥样硬化、甲肝、手足口病、坏血病
A
贫血、呆小症、高血压、近视、动脉粥样硬化、坏血病都不属于传染病
拓展延伸
2.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下列做法中不属于预防蛔虫病的是( )
A.不喝不清洁的生水,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净
B.饭前便后要洗手
C.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D.公共场所佩戴口罩
D
公共场所佩戴口罩,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能预防蛔虫病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4.1.1 常见的传染病
一、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
二、常见的传染病
三、传染病的分类
1.传染病的病原体:寄生虫、病毒、细菌等
2.传染病的概念:
3.传染病的分类:按病原体分为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
4.其他传染病分类
(1)根据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分类,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性传染病。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四、传染病的发生
作业布置
1.自主学习【开眼界】内容:屠呦呦与青蒿素。(选做)
2.完成“新课程”同步练习相应课后作业。(必做)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