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二部分 考前适度训练 命题点专训(1)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与代谢(选择题)(教师用书独具) 课件-2026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第二部分 考前适度训练 命题点专训(1)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与代谢(选择题)(教师用书独具) 课件-2026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生物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28 15:2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二部分 考前适度训练
一、命题点专训
命题点专训(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与代谢(选择题)
(教师用书独具)
1.(2024·湖南师大附中月考)S基因编码的GLUT4蛋白是细胞膜上葡萄糖的主要转运体,下表是对两种鸟类的GLUT4蛋白的相关分析数据,其中糖基化(包括N-糖基化和O-糖基化)可以加速葡萄糖的转运。O-糖基化全部或主要发生在高尔基体,N-糖基化则是在内质网内完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
4
1
3
题号
5
6
7
鸟类物种 GLUT4长度 (氨基酸数) N -糖基化 位点数 O- 糖基化
位点数
A 519 2 39
B 365 2 50
A.糖基化的蛋白质合成均与游离的核糖体有关
B.GLUT4蛋白发生N -糖基化后可继续运输给高尔基体加工
C.B种鸟的S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D.据表中数据推测A种鸟可能更擅长飞行,比B种鸟生存能力更强
2
4
1
3
题号
5
6
7

D [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起始于游离核糖体,糖基化的蛋白质合成均与游离的核糖体有关,A正确;据题意可知,N-糖基化是在内质网内完成,O-糖基化全部或主要发生在高尔基体,糖基化包括N-糖基化和O-糖基化,推测GLUT4蛋白发生N-糖基化后可继续运输给高尔基体加工,B正确;据表格数据可知:B的GLUT4长度(氨基酸数)小于A的长度,故B种鸟的S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mRNA上终止密码提前出现,C正确;据信息“糖基化(包括N-糖基化和O-糖基化)可以加速葡萄糖的转运”,以及表格数据B物种糖基化数量较多,故其转运葡萄糖的效率更高,能产生更多的能量,故B种鸟可能更擅长飞行,比A种鸟生存能力更强,D错误。]
2
4
1
3
题号
5
6
7
2.(2024·江苏南京一模)SREBP前体由S蛋白协助从内质网转运到高尔基体,经酶切后产生具有转录调节活性的结构域,随后转运到细胞核激活胆固醇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白桦醋醇能特异性结合S蛋白并抑制其活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不溶于水,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SREBP前体常以囊泡形式从内质网转运到高尔基体加工
C.S蛋白可以调节胆固醇合成酶基因在细胞核内的转录
D.白桦醋醇能抑制胆固醇合成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

2
4
1
3
题号
5
6
7
C [胆固醇属于脂质中的固醇,不溶于水,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正确;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并不直接相连,SREBP前体常以囊泡形式从内质网转运到高尔基体加工,B正确;由题干“SREBP前体在高尔基体中经酶切后产生具有转录调节活性的结构域,随后转运到细胞核激活胆固醇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SREBP前体经酶切后产生可调节胆固醇合成酶基因在细胞核内的转录过程的结构域,而不是S蛋白,C错误;白桦醋醇通过抑制S蛋白活性,从而减少SREBP经酶切产生具有转录调节活性的结构域,使胆固醇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不能表达,即抑制胆固醇合成,从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D正确。]
2
4
1
3
题号
5
6
7
3.(2024·广东广州联考)如图所示,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个结合位点:一个与Na+结合,另一个与葡萄糖分子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葡萄糖分子也随之进入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4
1
3
题号
5
6
7
A.葡萄糖在蛋白S的协助下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小肠上皮细胞基膜上Na+-K+泵的功能是催化ATP水解,运输Na+、K+
C.蛋白S作为载体,既能运输葡萄糖,又能运输Na+,说明载体运输不具有专一性
D.Na+-K+泵使膜内外Na+浓度趋于一致,以维持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
2
4
1
3
题号
5
6
7

B [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也随之进入细胞,葡萄糖进入细胞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Na+浓度差产生的电化学梯度势能,属于主动运输方式,A错误;据图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基膜上Na+-K+泵一方面能完成Na+、K+的运输,另一方面能催化ATP水解,B正确;据图分析,小肠细胞膜上的蛋白S作为载体虽然既能顺浓度梯度将Na+转运进入细胞中,也能逆浓度梯度将葡萄糖转运进入细胞内,但不能转运其他物质,因此依然能说明载体运输具有专一性,C错误;Na+-K+泵将细胞内相对浓度较低的Na+运出细胞,使细胞内外Na+浓度差进一步增大,D错误。]
2
4
1
3
题号
5
6
7
4.(2024·河北承德三模)几丁质合成酶常分布在昆虫和真菌的细胞膜上,可将供体底物上的糖基转移到受体几丁质糖链上。多氧霉素是几丁质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会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位点,影响底物与酶的正常结合,从而抑制酶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昆虫和真菌的细胞核是几丁质合成的控制中心
B.几丁质合成酶可以为几丁质糖链的合成提供能量
C.几丁质是一种能与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结合的二糖
D.多氧霉素与高温抑制几丁质合成酶活性的机理相同

2
4
1
3
题号
5
6
7
A [昆虫和真菌都属于真核生物,都有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昆虫和真菌的细胞核是几丁质合成的控制中心,A正确;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B错误;几丁质属于多糖,C错误;多氧霉素是几丁质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会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位点,影响底物与酶的正常结合,从而抑制酶活性,而高温是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影响其活性,两者机理不同,D错误。]
2
4
1
3
题号
5
6
7
5.(2024·福建莆田模拟)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磷酸化,然后才能分解成丙酮酸。脱氧葡萄糖(2- DG)可与葡萄糖竞争己糖激酶,但不生成丙酮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己糖激酶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起作用
B.己糖激酶基因在机体的多种细胞中均能表达
C.2 -DG在细胞内的大量积累有利于机体降血糖
D.2- DG进入细胞不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协助

2
4
1
3
题号
5
6
7
B [“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磷酸化,然后才能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推测己糖激酶在细胞质基质中发挥作用,而不是线粒体,A错误;机体的多种细胞均需进行细胞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由1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丙酮酸,丙酮酸的生成需要己糖激酶,故己糖激酶基因在机体的多种细胞中均能表达,B正确;2 -DG在细胞内的大量积累,脱氧葡萄糖(2- DG)可与葡萄糖竞争己糖激酶,但不生成丙酮酸,细胞内葡萄糖难以分解利用,不利于机体降血糖,C错误;脱氧葡萄糖(2 -DG)可与葡萄糖竞争己糖激酶,可知2- DG与葡萄糖结构相似,则推测2 -DG进入细胞时需要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协助,D错误。]
2
4
1
3
题号
5
6
7
6.(2024·东北三校联考)天津工业生物所历经10年耕耘,首次实现了不依赖光合作用的、由CO2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图为人工淀粉合成途径简图,图中ZnO- ZnO2为无机催化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多种酶在低温下保存会导致空间结构被破坏,活性降低
B.与ZnO -ZnO2相比,图中的多种酶为反应提供活化能的能力更显著
C.C1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构成C3中间体
D.图中不同的反应过程由不同酶来催化,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2
4
1
3
题号
5
6
7
D [酶在低温条件下保存不会导致空间结构受到破坏,当温度适宜时,酶活性会上升,低温条件下酶活性降低,A错误;与ZnO ZnO2相比,题图中的多种酶能更大幅度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反应提供活化能,B错误;C1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构成C3中间体,该过程不是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实现的,也不能形成肽键,C错误;不同反应所用酶不同,体现出酶具有专一性,D正确。]
2
4
1
3
题号
5
6
7
7.(2024·河北邢台一中月考)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其光合特性有利于促进高产。玉米的维管束内层细胞是维管束鞘细胞,外层细胞是叶肉细胞,这两种细胞有不同的叶绿体。玉米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并将其固定储存在苹果酸中,玉米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相关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2
4
1
3
题号
5
6
7
A.玉米叶肉细胞进行细胞呼吸在线粒体中产生的丙酮酸能在光合作用中被消耗
B.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可能是PEP羧化酶的活性较高
C.维管束鞘细胞能合成淀粉等光合产物,抑制苹果酸的生成会导致光合产物减少
D.在适宜条件下,较低浓度的CO2就能使玉米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达到平衡
2
4
1
3
题号
5
6
7

A [玉米叶肉细胞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之所以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是因为PEP羧化酶的活性较高,固定CO2能力更强,因而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B正确;结合图示可知,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中能合成淀粉等光合产物,若抑制苹果酸的生成,则会导致进入维管束鞘细胞中参与卡尔文循环过程的CO2减少,进而会导致光合产物减少,C正确;在适宜条件下,由于玉米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因而在该条件下能使玉米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达到平衡,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正确。]
2
4
1
3
题号
5
6
7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