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二部分 考前适度训练 命题点专训(3)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选择题) 课件-2026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14 第二部分 考前适度训练 命题点专训(3)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选择题) 课件-2026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生物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28 15:2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部分 考前适度训练
一、命题点专训
命题点专训(三)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选择题)
1.(2024·广东四校联考)近日一款名为“酱香拿铁”的咖啡类饮料因含酒精而受到社会广泛讨论。酒精在人体中会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血液中血糖含量降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等,其在体内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乙醛在体内积累导致脸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
4
1
3
题号
5
6
A.酒后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所以才会出现尿量增多,容易口渴的现象
B.图中代谢途径表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喝酒容易脸红的人的基因型有四种
D.体内 ADH 和 ALDH两种酶含量丰富的人相对不容易醉
2
4
1
3
题号
5
6

A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A错误;结合题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间接途径,B正确;结合题图可知,喝酒容易脸红的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其基因型为A__B__,有四种,即AABB、AABb、AaBB、AaBb,C正确;体内 ADH 和 ALDH两种酶含量丰富的人能最终将乙醇转化为乙酸,故相对不容易醉,D正确。]
2
4
1
3
题号
5
6
2.(2024·广东广州联考)油茶的宽叶与窄叶分别受等位基因G、g控制,高株与矮株分别受等位基因H、h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研究该品种油茶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科研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宽叶矮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株∶窄叶矮株=2∶1;实验2:窄叶高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株∶窄叶矮株=2∶1,下列分析及推理错误的是(  )
A.从实验1、2可判断油茶植株G基因纯合或H基因纯合均会致死
B.实验2中亲本、子代窄叶高株的基因型均为ggHh
C.该品种油茶中,某宽叶高株一定为双杂合子
D.将宽叶高株油茶进行自交,子代植株中获得纯合子的概率为1/16

2
4
1
3
题号
5
6
D [据实验1可知亲本基因型为Gghh,子代叶形的基因型为GG∶Gg∶gg=1∶2∶1,但子代中宽叶矮株∶窄叶矮株=2∶1,因此推测GG致死。据实验2可知亲本基因型为ggHh,子代株高的基因型为HH∶Hh∶hh=1∶2∶1,但子代中窄叶高株∶窄叶矮株=2∶1,因此推测HH致死,A正确。实验2中亲本基因型为ggHh,其自交后,子代中由于HH致死,因此子代窄叶高株的基因型也为ggHh,B正确。由于GG和HH均致死,因此若发现该品种油茶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株,则其基因型是GgHh,为双杂合子,C正确。将宽叶高株油茶(GgHh)进行自交,由于GG和HH致死,子代中只有窄叶矮株(gghh)为纯合子,其概率为1/3×1/3=1/9,D错误。]
2
4
1
3
题号
5
6
3.(2024·湖南常德检测)两纯合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籽粒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籽粒口味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籽粒颜色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C.F2白色籽粒中纯合子占2/7
D.F2非甜籽粒中杂合子占2/3

2
4
1
3
题号
5
6
C [就籽粒口味这一性状来说,籽粒口味性状为非甜和甜,F2非甜籽粒∶甜籽粒=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F2籽粒颜色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白色=9∶7,是9∶3∶3∶1的变形,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正确;F2籽粒颜色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白色=9∶7,籽粒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B/b),A__B__为紫色,其他为白色,故白色籽粒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故F2白色籽粒中纯合子占3/7,C错误;非甜∶甜=3∶1,非甜为显性性状,甜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C/c),F1非甜籽粒的基因型为Cc,自交后,F2非甜籽粒中CC∶Cc=1∶2,杂合子为Cc,比例为2/3,D正确。]
2
4
1
3
题号
5
6
4.(2024·湖南雅礼中学检测)白花毛剪秋萝(性别决定为XY型)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其叶形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者以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为亲本进行杂交,F1雌雄植株均为宽叶,F1相互交配所得F2中,雌株全为宽叶,雄株中宽叶∶窄叶=1∶1(不考虑X与Y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白花毛剪秋萝叶形中宽叶为显性性状
B.控制白花毛剪秋萝宽叶和窄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C.F1雌株与亲代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宽叶∶窄叶=1∶1
D.F2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2

2
4
1
3
题号
5
6
D [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为亲本进行杂交,F1雌雄植株均为宽叶,故白花毛剪秋萝叶形中宽叶为显性性状,A正确;宽叶和窄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故控制白花毛剪秋萝宽叶和窄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设亲代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F1基因型为XAXa和XAY,F1雌株XAXa与亲代窄叶雄株XaY杂交,子代中宽叶(XAXa、XAY)∶窄叶(XaXa、XaY)=1∶1,C正确;F2中XAXA∶XAXa∶XAY∶XaY=1∶1∶1∶1,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1+1)/(2×2+2×1)=2/3,D错误。]
2
4
1
3
题号
5
6
5.(2024·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家鸽(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的羽色有灰白羽、瓦灰羽、银色羽三种类型,受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用不同羽色的雌雄个体杂交,统计后代的情况如下表所示(W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2
4
1
3
题号
5
6
组别 亲代 子代
一 灰白羽♂×瓦灰羽♀ 灰白羽♂∶瓦灰羽♀=1∶1
二 灰白羽♂×银色羽♀ 瓦灰羽♂∶瓦灰羽♀=1∶1
三 银色羽♂×瓦灰羽♀ 瓦灰羽♂∶银色羽♀=1∶1
A.控制家鸽羽色的基因A对a为不完全显性
B.决定家鸽羽色为瓦灰羽的基因型共有3种
C.灰白羽鸽的基因型为ZAZA,银色羽鸽的基因型为ZaZa、ZaW
D.若选用瓦灰羽雌雄个体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灰白羽∶瓦灰羽∶银色羽=1∶2∶1
2
4
1
3
题号
5
6

B [由表格可知,灰白羽鸽只在雄性个体出现,灰白羽鸽的基因型为ZAZA,即同时存在两个A基因时为灰白羽鸽,含一个A基因时(ZAW、ZAZa)表现为瓦灰羽鸽,不含A时(ZaZa、ZaW)表现为银色羽鸽,故控制家鸽羽色的基因A对a为不完全显性,A正确;家鸽羽色性状的遗传为伴性遗传,其决定羽色的基因型有ZAZA、ZAZa、ZaZa、ZAW、ZaW共5种,决定家鸽羽色为瓦灰羽的基因型(ZAW、ZAZa)共有2种,B错误;灰白羽鸽只在雄性个体出现,可知灰白羽鸽的基因型为ZAZA,不含A时(ZaZa、ZaW)表现为银色羽鸽,C正确;瓦灰羽雌雄个体杂交,基因型组合为ZAZa×ZAW,后代有ZAZA(灰白羽)∶ZAZa(瓦灰羽)∶ZAW(瓦灰羽)∶ZaW(银色羽)=1∶1∶1∶1,故表型及比例为灰白羽∶瓦灰羽∶银色羽=1∶2∶1,D正确。]
2
4
1
3
题号
5
6
6.“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杜鹃花的花色有红、淡红、杏红、白色,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某研究团队选取两株开红花的植株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淡红花∶杏红花∶白花=7∶3∶1∶1,已知某基因型的雄配子致死,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中杏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C.F1红花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3
D.让F1淡红花与杏红花杂交,后代可能出现2种或4种花色

2
4
1
3
题号
5
6
C [两株开红花的植株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淡红花∶杏红花∶白花=7∶3∶1∶1,是9∶3∶3∶1的变式,因此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根据缺失个体的类型及比例可知,亲代红花产生的基因型为Ab或aB的雄配子致死,若致死的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杏红花只有一种基因型,则为Aabb,若致死的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则杏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亲本基因型为AaBb,F1红花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3/7,C错误;F1淡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杏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若杏红花植株作为父本,则出现2种花色,若杏红花植株作为母本,则出现4种花色,D正确。]
2
4
1
3
题号
5
6
(教师用书独具)
1.(2024·重庆巴蜀中学检测)亨廷顿舞蹈症(HD)是由于编码亨廷顿蛋白的基因(IT15基因) 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多次重复所致,某HD家庭的系谱图及对该家庭中部分个体相关基因分析的电泳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合系谱图和电泳图推测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3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两个孩子只有一个患HD的概率为1/4
C.该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X、Y的同源区段
D.HD 患者体内编码亨廷顿蛋白的基因中嘌呤的比例比正常基因高

C [从系谱图中看出父亲Ⅱ3得病,但有女儿Ⅲ1未得病,所以该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且由电泳条带可知,Ⅱ3含有两种条带,Ⅲ1只含有一种条带,因此两者相同的条带是正常的,据此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设致病基因由A表示,依据遗传系谱图和电泳条带可知,Ⅲ3的基因型为Aa,与一个正常女性(aa)婚配,所生两个孩子只有一个患病的概率为1-1/2×1/2(两孩都病)-1/2×1/2(两孩都正常)=1/2,B错误;若该致病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结合系谱图和电泳条带可以判断: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XAYa或XaYA,当Ⅱ3的基因型为XAYa时,Ⅲ1为XAXa,与电泳条带不符,当Ⅱ3的基因型为XaYA时,则Ⅲ1、Ⅲ2均为XaXa,与电泳条带不符,故该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X、Y的同源区段,C正确;基因是双链的,嘌呤等于嘧啶,所以HD 患者体内编码亨廷顿蛋白的基因中嘌呤的比例和正常基因相等,均为1/2,D错误。]
2.某双子叶植物种子胚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表型有橙色、黄色、红色。取甲(橙色)与乙(黄色)植株杂交,F1均为红色,F1自交,F2中红色∶橙色∶黄色的比例为9∶4∶3。用A、a、B、b四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甲、乙细胞的DNA进行PCR扩增,并用A基因特异性引物对F2中红色丙、用B基因特异性引物对F2中红色丁的DNA进行PCR扩增作为标准参照,PCR产物电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
B.条带1-4对应的基因分别是a、B、b、A
C.丙和丁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AAbb
D.F2的橙色个体随机传粉,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B [F2中红色∶橙色∶黄色的比例为9∶4∶3,属于9∶3∶3∶1的变式,可以推断F1的基因型为AaBb,亲代甲、乙的基因型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甲AAbb、乙aaBB;第二种情况:甲aaBB、乙AAbb。若亲代橙色甲的基因型为AAbb,则亲代黄色乙的基因型为aaBB,又因为红色丙只用A基因的特异引物进行扩增,所以丙对应的条带4为A,所以由此推测条带3为b,同理,根据丁只用B基因的特异引物进行的扩增,所以条带2为B,则条带1为a,因为乙的基因型为aaBB,由此推测条带1、2、3、4对应的基因分别是a、B、b、A;若亲代橙色甲的基因型为aaBB,则与题意不符,由此可知,
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 A错误,B正确;丙为F2中红色的个体,且带有A基因,因此其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AaBb、AaBB,不可能是AAbb,丁为F2中红色的个体,且带有B基因,因此其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AaBb、AaBB,不可能是AAbb,C错误;橙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
1aabb,该群体随机传粉,后代基因型为_ _bb,表型全部是橙色,不会出现性状分离,D错误。]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