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部分 考前适度训练
一、命题点专训
命题点专训(三)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选择题)
(教师用书独具)
1.(2024·广东广州检测)玉米籽粒其饱满程度由大到小有饱满、中等饱满、干瘪等性状,研究发现玉米籽粒的饱满程度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3个基因(S、S1、S2)决定,科研人员分别利用野生型、突变体1、突变体2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及结果如图所示。经测定突变体1基因型为S1S1,干瘪个体基因型为S2S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
4
1
3
题号
5
6
7
A.该玉米种群中相应的基因型有7种
B.S、S1、S2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C.S、S1、S2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S>S1>S2
D.上述杂交实验说明控制籽粒饱满程度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
4
1
3
题号
5
6
7
√
C [该玉米种群中相应的基因型有6种:SS、S1S1、S2S2、SS1、SS2、S1S2,A错误;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因此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3个基因(S、S1、S2)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B错误;突变体1为中等饱满,基因型为S1S1,干瘪个体基因型为S2S2,据此可知,S1决定中等饱满,S2决定干瘪,因此S决定饱满,根据杂交2可知,饱满的后代出现中等饱满,说明S对S1为显性,中等饱满的后代出现干瘪,说明S1对S2为显性,因此S、S1、S2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S对S1为显性,S1对S2为显性(S>S1>S2),C正确;复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同一位置,遵循分离定律,D错误。]
2
4
1
3
题号
5
6
7
2.(2024·湖北武汉模拟)一对夫妇生育了三胞胎男孩,其中两人是同卵双生。下表是20年后三人某些特征的调查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
4
1
3
题号
5
6
7
男孩 特征 Ⅰ Ⅱ Ⅲ
身高 180 cm 173 cm 172 cm
ABO血型 B AB B
习惯用手 左利手 ? ?
注:ABO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控制;习惯用手由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右利手相对于左利手为显性,不考虑变异。
A.男孩Ⅰ和Ⅲ最可能为同卵双生,其判断依据是ABO血型
B.身高的差异可以说明基因和环境共同影响生物的性状
C.若父母都是右利手,则Ⅱ是右利手的概率是75%
D.若父母都是右利手,则Ⅲ是左利手的概率为25%
2
4
1
3
题号
5
6
7
√
D [同卵双生的两个男孩基因型相同,男孩Ⅰ和Ⅲ最可能为同卵双生,其判断依据是ABO血型,二者均为B型血,A正确;男孩Ⅰ和Ⅲ最可能为同卵双生,基因型相同,但是二者身高差异较大,身高的差异可以说明基因和环境共同影响生物的性状,B正确;习惯用手由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右利手相对于左利手为显性,若用B/b表示相关基因,则男孩Ⅰ的基因型为bb,若父母都是右利手,则父母的基因型均为Bb,则Ⅱ是右利手(B__)的概率是3/4,即75%,C正确;男孩Ⅰ和Ⅲ最可能为同卵双生,男孩Ⅰ为左利手,则Ⅲ也是左利手,D错误。]
2
4
1
3
题号
5
6
7
3.(2024·湖北武汉三模)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用多对果蝇进行如下两组杂交:红眼雌蝇×白眼雄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若两组杂交的子一代中都是红眼个体多于白眼个体,则红眼为显性
B.若两组杂交的子一代眼色的遗传都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若其中一组杂交的子一代雄性全为红眼,雌性全为白眼,则红眼为显性
D.若其中一组杂交的子一代雄性全为白眼,雌性全为红眼,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2
4
1
3
题号
5
6
7
C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表型,其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故显性表型中包含2种基因型,而隐性表型仅1种基因型,因此显性表型的数量往往多于隐性表型,故若题中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红眼个体多于白眼个体,则红眼为显性,A正确;若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眼色的遗传都与性别无关,即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一致,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确;若其中一个组合中子一代雄性全为红眼,雌性全为白眼,则白眼为显性,C错误;若其中一个组合中子一代雄性全为白眼,雌性全为红眼,则与性别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
2
4
1
3
题号
5
6
7
4.(2024·湖南雅礼中学月考)野生型果蝇为灰体,常见的隐性突变体有黄体(由基因a控制)、黑体(由基因b控制)和黑檀体(由基因e控制),其中基因e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黄体、黑体及黑檀体四种纯合果蝇品系进行杂交实验(杂交过程中没有发生突变):
实验一:野生型(♂)与黄体(♀)杂交,F1中黄体(♂)∶野生型(♀)=1∶1;
实验二:野生型与黑体杂交,F1自由交配,F2中野生型∶黑体=3∶1;
实验三:黑檀体与黑体杂交,F1全为野生型,F1相互交配,F2中野生型∶黑体∶黑檀体=3∶1∶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2
4
1
3
题号
5
6
7
A.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可知,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
B.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不能说明基因a和基因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根据实验三的结果可知,基因b和基因e均位于Ⅱ号染色体上
D.实验三中F2的表型只有三种,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bbee的果蝇出现纯合致死现象
2
4
1
3
题号
5
6
7
√
2
4
1
3
题号
5
6
7
C [实验一隐性雌性亲本与显性雄性亲本杂交,F1中雄性全为(黄体)隐性,雌性全为(野生型)显性,可推测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实验二若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符合实验二的实验结果,因此不能说明基因a和基因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正确;实验三:黑檀体与黑体杂交,F1全为野生型,F1相互交配,F2中野生型∶黑体∶黑檀体=3∶1∶1,相当于9∶3∶3,是9∶3∶3∶1的变式,双隐性类型没有在F2的比例中体现,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bbee的果蝇出现纯合致死现象,C错误,D正确。]
5.(2024·广东广州联考)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某研究小组利用纯合的长翅和残翅果蝇进行了如下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4
1
3
题号
5
6
7
组合 亲本 F1
甲 长翅雌×残翅雄 全为长翅
乙 残翅雌×长翅雄 全为长翅
A.果蝇的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残翅
B.控制果蝇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C.若等位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甲组合F1雌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性长翅占1/4
D.若等位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乙组合F1雌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性长翅占1/3
2
4
1
3
题号
5
6
7
√
C [甲、乙组合为正反交实验,F1全为长翅,因此显性性状是长翅,A错误;甲、乙组合为正反交实验,F1全为长翅,则控制果蝇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B错误;若等位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甲组合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a,F1雌雄果蝇基因型为XAXa、XAYa,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雌性长翅∶雄性长翅∶雄性残翅=2∶1∶1,则F1雌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性长翅占1/4,C正确;乙组合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A,F1雌雄果蝇基因型为XAXa、XaYA,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雌性长翅∶雌性残翅∶雄性长翅=1∶1∶2,则F1雌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性长翅占1/2,D错误。]
2
4
1
3
题号
5
6
7
6.(2024·安徽合肥模拟)某家鸡有等位基因A/a、R/r、T/t,其中A/a控制黑色素的合成(AA与Aa的效应相同),与R/r共同控制羽色,与T/t共同控制喙色。育种工作者利用三种纯合亲本,即P1(黑喙黑羽)、P2(黑喙白羽)和P3(黄喙白羽)进行相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
4
1
3
题号
5
6
7
实验 亲本 F1 F2
1 P2×P3 灰羽 7/16白羽,6/16灰羽,3/16黑羽
2 P1×P3 黑喙 9/16黑喙,4/16黄喙,3/16花喙(黑黄相间)
A.实验1中,F1灰羽个体的基因型为AaRrTt
B.实验1中,F2白羽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
C.实验2说明家鸡喙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实验2中,F2花喙个体中杂合体占比为1/3
√
2
4
1
3
题号
5
6
7
D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家禽羽色由A/a和R/r共同控制,实验1的F2中羽色表型有三种,比例为3∶6∶7,是9∶3∶3∶1的特殊分离比,因此F1灰羽个体基因型为AaRr,又因为亲本均为纯合子P2(黑喙白羽)×P3(黄喙白羽),因此F1灰羽个体基因型为AaRrTt,F2的黑羽和灰羽个体共占9/16,基因型为A__R__。白羽占7/16,基因型共5种,分别为aaRR(1/16)、aaRr(2/16)、AArr(1/16)、Aarr(2/16)和aarr(1/16),A、B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家禽喙色由A/a和T/t共同控制,实验2的F2中喙色表型有三种,比例为9∶3∶4,是9∶3∶3∶1的变式,表明家禽喙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家禽喙色由A/a和T/t共同控制,实验2的F2中喙色表型有三种,比例为9∶3∶4,是9∶3∶3∶1的变式,F2中花喙个体(有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型有两种,分别为AAtt(1/16)和Aatt(2/16),其中杂合体Aatt占比为2/3,D错误。]
2
4
1
3
题号
5
6
7
7.(2024·山东济南模拟)葡糖脑苷脂病(GD)是一种家族性糖脂代谢疾病,由于缺乏葡糖脑苷脂酶,导致葡糖脑苷脂在肝、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内蓄积而发病。如图为两个家庭的GD遗传系谱图及相关基因电泳带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
4
1
3
题号
5
6
7
A.仅根据家庭甲即可判断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家庭甲和家庭乙中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最多有5个,最少有2个
C.家庭甲的Ⅱ4号与家庭乙的Ⅱ4号个体婚后生下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8
D.家庭甲中Ⅰ1与Ⅰ2欲再生一孩子,可通过产前基因检测来判断胎儿是否携带该病基因
2
4
1
3
题号
5
6
7
√
2
4
1
3
题号
5
6
7
B [家庭甲中Ⅰ2号和Ⅱ4号个体正常,含有两条带,排除伴性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Ⅰ1号个体应有两条条带,与题图不符,因此仅根据家庭甲即可判断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庭甲中Ⅰ2、Ⅱ3、Ⅱ4以及家庭乙中Ⅰ1、Ⅰ2、Ⅱ4都为杂合子,因此图示两个家庭中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最多有6个,B错误;家庭甲的Ⅱ4号个体与家庭乙的Ⅱ4号个体均为GD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他们结婚后生下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1/2=1/8,C正确;家庭甲中Ⅰ1与Ⅰ2欲再生一孩子,可通过产前诊断,如通过基因检测来判断胎儿是否携带该病基因,D正确。]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