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张PPT)
单元综合提升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概念梳理 构建网络
返回
考教衔接 明确考向
(2022·辽宁高考)如图所示,蜘蛛用蛛丝将其自身悬挂在水管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蛛丝OM、ON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α>β)。用F1、F2分别表示OM、ON的拉力,则
A.F1的竖直分力大于F2的竖直分力
B.F1的竖直分力等于F2的竖直分力
C.F1的水平分力大于F2的水平分力
D.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
真题
1
√
对结点O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水平方向有F1sin α=F2sin β,即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C错误,D正确;由题可知α>β,所以sin α>sin β,cos α衔接教材 教材91页发展空间中“测一测细丝或头发丝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情境与此类似。
衔接分析 本题考查蜘蛛用两根蛛丝将自身悬挂在水管上,考查两蛛丝拉力的分力,属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内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从身边小细节入手,发掘物理问题,形成物理观念。
针对练1.(2021·广东高考)唐代《耒耜经》记载了曲辕犁相对直辕犁的优势之一是起土省力。设牛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通过耕索分别拉两种犁,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α<β,如图所示。忽略耕索质量,耕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水平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
B.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竖直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
C.曲辕犁匀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小于犁对耕索的拉力
D.直辕犁加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大于犁对耕索的拉力
√
以曲辕犁为例,把耕索的拉力F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有Fx=F sin θ,Fy=F cos θ。因α<β,故F曲x<F直x,F曲y>F直y,A错误,B正确;耕索对犁的拉力与犁对耕索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力大小相等,C、D错误。
针对练2.(2023·重庆高考)矫正牙齿时,可用牵引线对牙施加力的作用。若某颗牙齿受到牵引线的两个作用力大小均为F,夹角为α(如图),则该牙所受两牵引力的合力大小为
A.2F sin B.2F cos
C.F sin α D.F cos α
√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该牙所受两牵引力的合力大小为F合=
2F cos ,B正确。
(2024·浙江1月选考)如图所示,轻质网兜兜住重力为G的足球,用轻绳挂于光滑竖直墙壁上的A点,轻绳的拉力为T,墙壁对足球的支持力为N,则
A.T<N B.T=N
C.T>G D.T=G
真题
2
√
对网兜和足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轻绳与竖直墙面夹角为θ,由平衡
条件得T= ,N=G tan θ,可知R>G,T>N,C正确。
衔接教材 教材98页本章复习题中第11题,小球的受力情况以及考查内容与此类似。
衔接分析 本题考查足球利用网兜上的细绳悬挂在墙上的受力情况,考查共点力平衡问题。足球是学生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通过此题更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爱,培养学生善于发掘身边的物理情景。
针对练1.如图所示,一只蜗牛沿着葡萄枝缓慢爬行,若葡萄枝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蜗牛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蜗牛受到的摩擦力为
A.mg sin α
B.mg cos α
C.mg
D.mg tan α
√
对蜗牛受力分析,其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沿葡萄枝斜向下的分力,即f=mg sin α,故A正确。
针对练2.(2022·浙江1月选考)如图所示,学校门口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石墩,石墩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工作人员用轻绳按图示方式匀速移动石墩时,两平行轻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均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绳的合拉力大小为
B.轻绳的合拉力大小为
C.减小夹角θ,轻绳的合拉力一定减小
D.轻绳的合拉力最小时,地面对石墩的摩擦力也最小
√
返回
易错辨析 强化落实
1.(对弹簧弹力的特点理解不清而出错)(2024·江西九江一中期中)三个质量m均为1 kg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 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所示,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静止。现用水平力F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弹簧上端移动的距离为2 cm,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4 cm
B.q弹簧上端移动的距离为4 cm,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2 cm
C.q弹簧上端移动的距离为4 cm,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8 cm
D.q弹簧上端移动的距离为2 cm,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6 cm
√
易错分析 本题中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实际等于p弹簧与q弹簧的形变量的改变量之和,容易出现的错解是只考虑了其中一个弹簧的形变量发生变化,忽略了另一个弹簧的形变量发生变化也会导致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从而错选。在解此类问题时,要注意考虑全面,必要时可以画图帮助理清过程。
2.(忽视最大静摩擦力而出错)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M受到两个水平力的作用,F1=4 N,F2=8 N,M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将F1增大到 10 N,则
A.物体M仍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M受到的合力方向向左
C.物体M受到的合力方向向右
D.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
易错分析 本题经常因为忽视最大静摩擦力而出错。静摩擦力会随着外力的改变而改变,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初始时刻,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且F2>F1,说明它还受到一个向右的静摩擦力,大小为4 N,也说明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或等于4 N;如果将水平力F1增大到10 N,F1、F2的合力为2 N,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则物体M仍处于静止状态,物体M受到的合力为零,摩擦力水平向左。故选A。
3.(混淆两种摩擦力而出错)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力F作用下在置于水平桌面的木板上运动,最大静摩擦力约等于滑动摩擦力,木板的质量M=9m,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
A.9μmg B.10μmg
C.μmg D.F
√
对木块受力分析,它受拉力F、重力mg、木板的支持力N1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1,有f1=μmg;再对木板受力分析,它受到重力Mg、木块对它向下的压力N1′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1′、地面对木板的支持力N2和向右的摩擦力f2,地面对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f2m=10μmg,根据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有f2=f1′,且f1′=f1,可得f2=μmg<f2m,则木板静止在桌面上,故选C。
易错分析 此题易误将木块和木板作为一个整体,认为木板一定随木块运动而出错。解题时一定要弄清楚物体受到的是哪种摩擦力,静摩擦力大小需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求解。
4.(对矢量运算认识不清而出错)(多选)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如果两共点力之间的夹角θ固定不变,使其中一个力增大,则
A.合力F的大小一定增大
B.合力F的大小可能不变
C.合力F的大小一定变化
D.合力F的大小可能减小
√
√
当θ为锐角(或直角)时,随着其中的一个力增大,合力也增大,如图甲所示。
当两个力之间的夹角θ为钝角时,如图乙所示,可知当Fa1逐渐增大为Fa2、Fa2、Fa4时,合力由原来的F1变为F2、F3、F4,合力的大小可能小于F1,可能等于F1,也可能大于F1,可知A、C错误,B、D正确。
易错分析 误认为在力的合成运算中,随着其中的一个力增大,合力也增大,即随着平行四边形一条边长度的增加,对角线的长度相应增加。这是由于仅仅考虑了两个共点力之间的夹角θ为锐角或直角的情况,忽视了两个共点力之间的夹角θ有可能为钝角的情况,从而造成错解。分析时,应注意两个共点力的夹角可能为锐角、直角或钝角。
5.(不能正确利用矢量图分析问题)作用于O点的三个力的合力为零,设其中一个力大小为F1,沿y轴负方向,大小未知的力F2与x轴正方向间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关于第三个力F3的判断正确的是
A.力F3只可能在第二象限
B.力F3与F2的夹角越小,F2和F3的合力越小
C.F3的最小值为F1cos θ
D.力F3只可能在第三象限
√
根据力的三角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于F1、F2和F3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故F1与F2的合力与F3等大、反向,则力F3可能在第二、第三象限中,A、D错误;由于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故不管力F2和F3的夹角如何变化,它们的合力大小始终等于F1的大小,B错误,由图可知,当F3与F2垂直时F3有最小值,且最小值为F1cos θ,C正确。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A,同学们常简单地作出题图中两力的合力,认为F3与这两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忽略了F2的大小会影响F1与F2合力的方向,从而影响F3的方向。本题关键是知道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时,从力的合成角度说,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从三角形定则角度说,三个力首尾相接能构成封闭的三角形,画出规范的矢量图即可进行判断。
返回
单元测试卷
1.把一个月牙状的薄板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薄板的重心可能是图中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
根据悬挂法测量重心位置的原理,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分析可得,重心可能是D点,故选D。
2.如图(a)、(b)所示,把一个杯子分别静置在水平桌面和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中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它的重力
B.(b)图中杯子的重力就是对斜面的压力大小
C.(a)图中杯子的重力就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
D.(b)图中杯子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它的重力
√
重力和压力是不同的两个力,两者大小不一定相等,只有物体静置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A正确。
3.如图所示,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P。用力压桌面,观察墙上光点位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增大,P上移,桌面形变较大
B.F增大,P下移,桌面形变较大
C.F减小,P下移,桌面形变较小
D.F减小,P上移,桌面形变较大
√
当力F增大时,桌面形变较大,两镜面均向里倾斜,使入射角减小,经两次积累,使反射光线的反射角更小,光点P下移;同理,当力F减小时,桌面形变较小,光点P上移。故B正确。
4.当直升机倾斜飞行时,螺旋桨产生的升力F垂直于机身,升力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现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解力F,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平分力大小为Fx =F cos θ
B.水平分力大小为Fx=F tan θ
C.竖直分力大小为Fy=F cos θ
D.竖直分力大小为Fy=F tan θ
√
将力F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其中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为Fx=F sin θ,竖直分力大小为Fy=F cos θ,故C正确,A、B、D错误。
5.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与物块P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先将木板水平放置,并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使倾角逐渐增大,直至物块P刚要沿木板向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先保持不变 B.一直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
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由于初始状态弹簧被拉伸,所以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当倾角逐渐增大时,物块所受重力在斜面方向的分力逐渐增大,所以摩擦力先逐渐减小;当弹簧弹力与重力的分力平衡时,摩擦力减为零;当倾角继续增大时,摩擦力向上逐渐增大,故选项D正确。
6.(2024·河北邢台期末)如图甲所示,车辕是马车车身上伸出的两根直木,它是架在马上拉车的把手。如图乙为马拉车时的简化模型,车辕前端距车轴的高度H大约为1.5 m,马拉车的力可视为沿车辕方向,马车的车轮与地
面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其对地面压力的 ,若想让马拉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
前进且尽可能省力,则车辕的长度大约为[本题中可能用到的数学公式:
a sin α+b cos α= sin (α+φ),其中tan φ= ]
A. m B. m
C.3 m D.4.5 m
√
7.(2024·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期中)如图所示,电灯悬挂于两壁之间,更换水平绳OA使连接点A向上移动而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最后绳OA与绳OB间夹角小于90°,则A点向上移动时
A.绳OA的拉力逐渐增大 B.绳OA的拉力逐渐减小
C.绳OA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绳O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
绳OA在不同位置时两个拉力的动态分析如图所示,以O点为研究对象,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绳OA和OB拉力的合力等于电灯的重力mg,该合力保持不变;由图看出,绳O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绳OB的拉力逐渐减小,D正确。
8.(2024·浙江丽水四校联考)小明做了这样的实验:手沿水平方向将物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书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之后调整压力大小使书沿墙壁匀速下滑,再逐渐增大压力直至书再次静止在墙壁上。当书保持静止时,逐渐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
A.将沿墙壁滑动 B.受到的合外力不变
C.对墙壁的压力增大 D.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
√
√
当书保持静止时,合力等于零,静摩擦力等于书的重力,逐渐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合力还等于零,静摩擦力不变,仍然等于书的重力,书继续静止,A错误,B、D正确;逐渐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对墙壁的压力增大,C正确。
9.如图所示,高层住宅外安装空调主机时,电机通过缆绳牵引主机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为避免主机与阳台、窗户碰撞,通常会用一根拉绳拽着主机,地面上拽拉绳的人通过移动位置,使拉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保持不变,则在主机上升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一定小于β
B.缆绳拉力F1可能小于拉绳拉力F2
C.缆绳拉力F1和拉绳拉力F2都不变
D.缆绳拉力F1和拉绳拉力F2都增大
√
√
可知F2和重力的合力方向在F2和重力的夹角范围内,即F1的反方向在F2和重力的夹角范围内,可知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小于β,由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有F1sin α=F2sin β,可得F1大于F2,A正确,B错误。
主机匀速运动,故所受合力为零,在竖直方向有F1cos α-mg-F2cos β =0,在水平方向有F1sin α-F2sin β=0,在上升过程中,α增大,而β不变,可以判断出缆绳拉力F1和拉绳拉力F2都增大,C错误,D正确;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F2和重力的合力与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10.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间由轻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面成30°夹角。已知B球的质量为m,设细绳对B球的拉力为T、A球的质量为m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2mg
B.T=4mg
C.mA=2m
D.mA=4m
√
√
对B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Tsin 30°-mg=0,
所以T=2mg,故A正确,B错误;对A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Tcos 30°=NAsin 30°,在竖直方向NAcos 30°=mAg+Tsin 30°,联立可得mA=2m,故C正确,D错误。
11.(6分)某同学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完全相同的弹簧A和B上端固定,下端与长木板相连,长木板(带挂钩和指针)所受重力为2 N,右边有一刻度尺,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对齐,如图所示,现在在挂钩上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钩码重力 0 1 N 2 N 3 N
指针对齐刻度 11 cm 12 cm 13 cm 14 cm
(1)每根弹簧的原长为____cm,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
9
50
钩码重力 0 1 N 2 N 3 N
指针对齐刻度 11 cm 12 cm 13 cm 14 cm
(2)若将A、B弹簧串联起来使用,它们整体的劲度系数为_____N/m。
25
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F,挂在一根弹簧上时,由胡克定律可得F=k0x,当两根弹簧串联后挂上同一个钩码时,根据平衡条件知每根弹簧都要产生大小为F的弹力,因此每根弹簧都伸长x,所以对两根弹簧整体有F=
k1·2x=k0x,故k1= k0=25 N/m。
12.(8分)(2024·云南省玉溪市质检)如图甲所示,实验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先将白纸贴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橡皮筋的一端用图钉固定在白纸上的O点,让橡皮筋处于原长。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F的大小为4.30 N。
(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将橡皮筋的P端拉至O1点,此时拉力的大小F可由弹簧测力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F的大小为______ N。
4.30
(2)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同时拉橡皮筋的P端,再次将P端拉到O1点。此时观察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2.50 N,F2=2.60 N,方向如图丙的虚线所示。
(3)用合适的线段表示1 N的力,以O1点为作用点,请用力的图示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F合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N(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40(4.30~4.50均可)
答案:见解析图
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F合的大小为4.40 N。
(4)通过比较________这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比较F和F合这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F和F合
13.(8分)(2024·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期末)如图所示,两物块A、B系在一根跨过光滑定滑轮(质量忽略不计)的轻绳两端,且物块B刚好不滑动。A质量为5 kg,B质量为15 kg,连接B的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α=30°,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N/kg。求:
(1)绳上的拉力大小;
答案:50 N
对物块A,根据平衡条件有T=mAg=5×10 N=50 N。
(2)物块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结果可保留根号)。
答案:
对B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如图
水平方向f=T cos α
竖直方向T sin α+N=mBg
又有f=μN
联立解得μ= 。
14.(10分)(2024·山东肥城期中)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小强将0.8 kg的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甲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拉长木板,将拉力F从零开始缓慢增大,直到长木板被抽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力传感器采集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此后小强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换用劲度系数为20 N/m、原长为10 cm的轻质弹簧拉静止在长木板上的木块,如图丙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
(1)求长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0.4
由题图乙可知,长木板抽出时,滑动摩擦力为3.2 N,有f=μN=μmg=3.2 N,解得μ=0.4。
(2)若将轻质弹簧拉长至15 cm,求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1 N,方向水平向左
弹簧长度为15 cm时,根据胡克定律有F1=k(x1-x0)=1 N15.(10分)如图所示,斜面体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2 k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40 N作用下恰好能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而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sin θ=0.6,cos θ=0.8,g取10 N/kg)求:
(1)物体和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0.5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将力沿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正交分解,如图所示。
在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上有F cos θ-mg sin θ-f=0
在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上有N-F sin θ-mg cos θ=0
其中f=μN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μ=0.5。
(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答案:40 N 方向水平向左
对斜面和物体组成的整体,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f′=F=40 N,方向水平向左。
16.(12分)如图所示,重力为25 N的物块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平行于倾角为θ=37°的斜面,且B端与放置在斜面上的重力为100 N的物块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θ=37°,物块甲、乙都处于静止状态,轻绳OB始终与斜面平行。(sin 37°=0.6,cos 37°=0.8)求:
(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大小TOA、TOB;
答案:20 N 15 N
对结点O受力分析,受到三段轻绳的拉力,合力为零,如图1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
TOA=G甲cos θ=25×0.8 N=20 N
TOB=G甲sin θ=25×0.6 N=15 N。
(2)物块乙所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75 N,方向沿斜面向上
乙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对乙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沿着斜面方向有
f=G乙sin θ+TOB=100×0.6 N+15 N=75 N
方向沿斜面向上。
(3)若斜面光滑,用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乙物块上,使其仍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推力F的大小。
答案:93.75 N
若斜面光滑,对乙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沿着斜面方向有
F cos θ=G乙sin θ+TOB
解得F=93.75 N。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