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第3课时】
(2024人教版)八年级
上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黄河的基本概况,培养区域认知素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黄河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治理措施,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
视频导入
【视频导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a populous country
一. 我国第二长河——黄河
PART 01
【本节考察重点】
1.黄河的概况: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流经的地形区。
2.黄河主要的支流和上、中、下游的划分,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3.黄河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探 源 黄 河
1
(一)了解黄河的概况
1. 阅读课文P52,看图2.29:说出黄河的形状、发源地、长度和注入的海洋。
巴颜喀拉山
渤
海
形状像一个“几”字,全长超过5400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卡日曲
黄河源区——巴颜喀拉山脉
巴颜喀拉山脉是黄河的发源地,黄河从这里曲折东流。李白诗中所说的“天上”,当指这里。
黄河从青藏高原辗转5400千米,最终在山东省东营市注入渤海。在这里,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渤海,有时会看到一条明显的分界线。
【合作探究1】:读图2.29,在图中依次找出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河口
桃花峪
青
川
甘
宁
内
蒙
古
陕
晋
豫
鲁
黄河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共9个省区
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份是:
青海、四川
【合作探究2】:读中国地形图,找一找黄河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4)黄河干流流经我国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有: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第一级阶梯)
内蒙古高原
(第二级阶梯)
黄土高原
(第二级阶梯)
华北平原
(第三级阶梯)
2. 读图2.29,在图中找出黄河的主要支流及其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河口
桃花峪
湟水
洮河
汾河
黄河水系支流较少,从桃花峪往下游地区几乎没有支流
渭河(最大)
泾河
泾渭分明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
渭 河
泾 河
【合作探究3】说出黄河干流流经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1)温度带:青藏高原区、中温带、暖温带(冬季有结冰期)
(2)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降水较少)
黄河流经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年径流量较小。
黄河与我国其他河流年径流量比较
河流 长度
(千米) 流域面积
(万平方千米) 平均流量
(立方米/秒) 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
黄河 5500 75 1820 570
长江 6300 180 31900 9500
黑龙江 3420 162 8600 3400
珠江 2190 45 11070 3300
淮河 1000 18 1110 450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感 恩 黄 河
2
(二)了解黄河的奉献
从秦代开始,宁夏人就开始利用黄河灌溉。
到了下游,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1.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华北平原
宁夏平原灌区:“塞上江南”
宁夏平原沿黄河两岸地势平坦,早在2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秦渠、汉渠、唐渠绵延流淌,形成了大面积的自流灌溉区。如今小麦、水稻高产稳产,枸杞、瓜果品质优良。
河套平原灌区
河套平原是亚洲最大的自流灌区,灌溉条件优越,灌排工程体系完善。全年日照时数长达3100~3300小时,光热资源丰富。河套平原农田设施完善,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种植业发达,物产丰富,主产小麦、玉米、葵花、河套蜜瓜等
2.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二)了解黄河的奉献
现在黄河两岸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工程,提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 黄河上中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二)了解黄河的奉献
龙羊峡
李家峡
刘家峡
三门峡
小浪底
上中游河段位于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新中国成立后,对黄河水能实行梯级开发并已陆续在上中游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
4.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二)了解黄河的奉献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3
(三)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1. 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凌汛
①发生时间:初春、初冬
②发生地区:上游和下游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解决措施:空军炸冰疏水
(三)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2. “水少”:黄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小
渭
河
泾
河
治理措施:①水少——“量水而行、节水优先”;②修建水库,调蓄水量。
合理分配和使用水资源,严格限制高耗水行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三)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3. “沙多”——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①支流众多:一是补充黄河水量,二是带来大量泥沙
②土质疏松,缺乏植被保护
③汛期多暴雨,泥沙含量剧增
①支流众多
②土质疏松
③汛期多暴雨
河流含沙量剧增
3. “沙多”——水土流失:
乱砍滥伐,破坏植被(人为原因)
(三)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解决措施:一是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如植树种草、修建梯田、打淤地坝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二是利用小浪底等水利枢纽联合调水调沙,减少泥沙淤积。
(1)保持水土:修筑梯田有助于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减轻水土流失。
(2)增加耕地:修筑梯田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修建梯田的积极意义
打坝淤地的作用
①拦截泥沙,防止水土流失; ②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③调节径流,减轻洪涝灾害; ④促进生态恢复,维护生态平衡
①冲刷河道,减少淤积; ②优化河床形态,提高泄洪能力;
③改善水质,保护环境。
调水冲沙的作用
4. 下游“地上河”:善淤、善决、善徙
(三)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开封“地上河”示意
历史上,黄河下游曾经频繁决口、改道,泛滥成灾,形成大面积的泛滥区(图2.31)。
治理措施:加固黄河大堤,提高防洪抗洪能力
开封“地上河”示意图
【活动探究】阅读课文P53和图2.30,分析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中游流经
黄土高原
含沙量剧增
进入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
河道变宽
流速减慢
泥沙
淤积
河床
抬升
“地上河”
泛滥成灾
根在泥沙
病在中游
害在下游
5. 下游断流
(三)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黄河下游在1972年—1998年的26年中,共断流21年,累计1050天。最严重的1997年,断流13次,226天;其中有一天断流河段长达704千米。
(1)断流原因:黄河流量小、干旱少雨、上游工农业用水过多,水利工程蓄水和引水过多等。
(2)治理措施:全流域统一调控用水,节约用水。合理调配上游工农业用水、调整水价、重点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1. 凌汛——冰坝阻塞河道——人工破冰
2. 水少——“量水而行、节水优先”、修建水库
3. 沙多——水土流失——植树种草、修建梯田、打淤地坝、调水调沙
4. 下游“地上河”——加固黄河大堤
5. 下游断流——合理调配水资源,节约用水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1)加强政策协同与规划引领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3)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4)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5)加强黄河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6)提升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活动探究】认识黄河沿途含沙量的变化
含沙量是描述河流特征的重要指标。读图2.33,联系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认识黄河含沙量的变化特点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1. 概括黄河上、中、下游含沙量的差异。
含沙量小
含沙量大
黄河上游含沙量低,中游含沙量剧增,下游含沙量较中游略低,但仍然偏高。
【活动探究】认识黄河沿途含沙量的变化
含沙量是描述河流特征的重要指标。读图2.33,联系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认识黄河含沙量的变化特点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2. 分析黄河上、中、下游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含沙量小
含沙量大
(1)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剧增。
(2)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流速减慢,部分泥沙淤积,含沙量较中游略低。
【活动探究】认识黄河沿途含沙量的变化
3. 查阅相关资料,分享我国治理黄河泥沙取得的成就。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大幅增加,山变绿,水变清。水土流失得到改善,入河泥沙量大大减少,下游泥沙淤积也大为减少。
长 江 黄 河
发源地
注入海洋
长度
流经省区
流经地形区
支流、湖泊
上中下游划分
水利枢纽
水文特征
存在问题
治理措施
【思维梳理】长江与黄河的比较
唐古拉山脉
巴颜喀拉山脉
东海
渤海
6300千米
5400千米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11个省区市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9个省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汉江、鄱阳湖、洞庭湖
宜昌、湖口
三峡、葛洲坝
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
多洪涝灾害
防洪
渭河、汾河
河口、桃花峪
三门峡、小浪底
流量较小、含沙量大,冬季结冰
凌汛、水土流失、地上河、断流
防凌、水土保持、减淤
【随堂检测】
1.大江大河,历来牵动文明变迁和国家、民族兴衰。读黄河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山脉,注入 海。
(2)图中A是 平原;支流②是 。
(3)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B ,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 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4)黄河进入下游 平原,泥沙沉积,成为举世闻名的“ ”。
水土流失
巴颜喀拉
渤
宁夏
渭河
河口
黄土
华北
地上河
【随堂检测】
2.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读黄河流域及能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是指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脉,黄河正是以这里为起点,万涓成河,奔流入海,“海”是指 。
(2)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和乙 平原,通过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
巴颜喀拉
渤海
河套
【随堂检测】
(3)上面反映黄河流域文化景观的是 。(填字母)
(4)凌汛是指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时,因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据此推断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填数字序号)。
C
①③
【随堂检测】
(5)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优势有( )(双选)
A.能源资源丰富 B.河流航运价值高 C.森林资源丰富 D.文化根基深厚
(6)右下图所示景观,主要位于黄河( )
A.上游的青海省境内 B.中游的山西省境内
C.下游的河南省境内 D.入海口的山东省境内
(7)近20年来,黄河中游平均每年拦截黄泥沙超过4亿吨。下列措施能减少黄河含沙量的有( )
①陡坡地修建梯田 ②过垦过牧
③建设护坡林草带 ④兴修水利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D
C
B
【随堂检测】
3.阅读“我国长江、黄河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 高原,干流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省和四川省。
(2)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游河段,我国已开发修建了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电站 工程。
(3)长江湖口至入海河段江阔水深,河流平缓,航运价值高,被誉为我国的“ ”。
青藏
青海
上中
小浪底
黄金水道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