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姓名:
说
1.
答题前,请将你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认真填写在答题纸上。
2.试题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和“习作”三部分,共6页。
3.
试题答案必须全部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4.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请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5.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第1~7题,根据拼音或积累,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书写相关内容。(11分)
1.看拼音,写词语。
Iǜtǎn
ge da
pao xiào
tai xiǎn
lfng 1i
(▲)
(
、)
(▲)(▲)
2.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
九曲黄河万里沙,
一《浪淘沙》
4.
4
,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
5.
金沙水拍云崖暖,
《七律·长征》
6.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月光曲》
7.无情未必真豪杰,
《答客诮》
二、
第8~9题中,都有一项注音或字形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将序号写在答题
纸相应的位置。(2分)
zheng
zhu6
ying
xue
8.A.政府
B.笨拙
C.晶莹
D.瘦削
9.A.日寇
B.幽雅
C.废话
D.斗蓬
三、第10一1题中,都有一项加点字的解释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将序号写在
答题纸相应的位置。(2分)
10.A.居高临下(从高处往下看)
B.技高一筹(筹码)
C.别出心裁(安排取舍)
D.
暴露无遗(遗失)
11.A.巍巍乎若太山(高大的样子)
B.今乃掉尾而斗(于是)
C·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D.两山排涵送青来(小门,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圆,第7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把它找出来,将序号写在
纸相应的位置。(12分)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飘逸道劲,妙笔生花,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B.这段旋律气势恢宏,即将推上高潮时却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C.
鲁迅的文章犹如黄钟大吕,唤醒了那个时代无数麻木的灵魂。
D.与其在别人的世界里跑龙套,不如在自己的生活中做主角。
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冬日的清晨,盐城的大街小巷到处是各式各样的早点,烟火气十足。
B.年关将至,全厂职工讨论并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C.认识、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角度达到预防沙尘暴和减少损失。
D.为了避免放学时不拥堵的情况再发生,交通部门派专人协同管理。
14.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B.
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令人心旷神怡。
C.广场上一片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各种旗帜飘拂的声音。
D.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香飘四野。
15.“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无数戍边战士在条件艰苦的边境坚守,只是
因为他们心中都有着同样的信念一一(▲)。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C.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6.下列关于课文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草原》一文,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
B.
列夫·托尔斯泰在《穷人》中塑造了勤劳善良的桑娜和渔夫的形象。
C.
梁容若在《盼》中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了盼穿雨衣到如愿穿雨衣的经过。
D.
《好的故事》是鲁迅的散文诗,它用象征手法描绘了美好的梦境。
17.对下面语段主要意思概括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在生活中,现代人的智商是从生活的挑战中提高并逐渐适应社会发展的。
计算机和T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不仅让所有人受到挑战,而且把人类引入了节
奏更快、脑力劳动更强、认知速度更高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智商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除了工作上应用计算机外,就连计算机游戏也在帮助
人类提高智商。
A.计算机和T技术的发明与应用让所有人受到挑战。
B.人的智商几乎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的。
C.计算机游戏也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
D.
接受现代生活的挑战可以提高智商并使人逐渐适应社会发展。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