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课《草原》分层练习(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思维拓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1课《草原》分层练习(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思维拓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30 12:1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01课《草原》分层练习(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思维拓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基础巩固
给下列字注音。
迂( ) 吟( ) 襟( ) 蹄( )
羞( ) 涩( ) 跤( ) 偏( )
看拼音,写词语。
cǎo yuán( ) rè qíng( ) xiū sè( ) jū shù( )
piāo yáng( ) fēi chí( ) mù tán( ) tiān yá( )
辨析形近字并组词。
渲( ) 喧( ); 蹄( ) 啼( )
揭( ) 竭( ); 漠( ) 寞(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老舍初到草原,感受到草原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_______________,天空是_______________。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文中用“___________ ”比喻羊群,用“_______________”形容小丘的线条,展现了草原的独特之美。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羞涩(sè) 勾勒(lè) 马蹄(tí)
B. 蒙古(měng) 单薄(bó) 迂回(yū)
C. 参差(cān) 摇曳(yè) 琼浆(qióng)
D. 花苞(bāo) 苍穹(qióng) 冠冕(miǎn)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洒脱 疾弛 礼貌 翠色欲流
B. 模糊 愁怨 眼帘 一碧千里
C. 笨绌 拘束 摔跤 襟飘带舞
D. 飞弛 回味 羞涩 天崖海角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B.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C.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D.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站在草原上眺望,一碧千里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B. 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见到我们时,总是握着我们的手,襟飘带舞,笑容满面。
C. 夕阳西下,蒙汉人民依依不舍,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啊!
D. 草原上的小丘此起彼伏,翠色欲流,仿佛轻轻流入云际。
选词填空。
矗立 屹立 挺立
(1)公路两旁的白杨树(_______________)着,像守护边疆的战士。
(2)人民英雄纪念碑(_______________)在天安门广场,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3)远处的电视塔(_______________)在城市中央,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草原的天空是那么明朗,草原的空气是那么清鲜。(用加点词造句)
(2)蒙古包外,主人迎接我们。(扩写句子,至少两处)
(3)草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改为感叹句和反问句)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升
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洒脱( ) 迂回( ) 疾驰( ) 静寂( )
片段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中“洒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草原的________________。
片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请用“~~”画出相关语句。
作者描写草原景色时,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词语可以看出。
三、思维拓展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草原之夜
草原的夜晚,是一首宁静而悠远的诗。
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洒在草原上,给无边的绿毯镀上了一层金色。远处的小丘渐渐模糊,像盖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牛羊们慢悠悠地回到圈里,牧人的吆喝声渐渐远去。蒙古包的炊烟袅袅升起,带着奶酒的醇香,在空气中弥漫。
夜幕降临,星星悄悄地爬上天空。起初,只有几颗星星在眨眼睛,后来,星星越来越多,像撒在黑色天鹅绒上的珍珠,密密麻麻,闪烁着微弱而坚定的光。月亮升起来了,是一轮弯弯的月牙,像一把银色的镰刀,挂在深蓝的天幕上。月光洒在草原上,草原变成了银色的海洋,远处的蒙古包像漂浮在海上的小船。
草丛里,蛐蛐在弹琴,纺织娘在唱歌,还有不知名的小虫在伴奏,组成了一曲动听的夜的交响曲。偶尔,远处传来几声狗吠,或是牧民的马头琴声,更添了几分静谧。躺在草地上,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与草原的呼吸融为一体。
夜风轻轻吹过,带来青草和泥土的芬芳。蒙古包里传来欢声笑语,那是牧民们在分享一天的收获。孩子们的嬉笑声、大人们的谈笑声,与夜的旋律交织在一起,温暖而和谐。
草原的夜晚,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活力。它像一位温柔的母亲,拥抱着每一个在此栖息的生命,让人沉醉,让人难忘。
短文按照_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草原的夜晚,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时间段的景色。
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夜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短文与课文《草原》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对“草原的夜晚,是一首宁静而悠远的诗”这句话的理解。
请写出两句与草原相关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答案与解析
一、基础巩固
迂(yū) 吟(yín) 襟(jīn) 蹄(tí) 羞(xiū) 涩(sè) 跤(jiāo) 偏(piān)
解析:考查课文生字的正确读音,注意“迂”是整体认读音节,“涩”是平舌音。
草原 热情 羞涩 拘束 飘扬 飞驰 木谭(应为“木毯”,此处修正为“木毯”) 天涯
解析:根据拼音写词语,注意“羞涩” “拘束” “天涯”等易错字的写法。
示例:渲染 喧闹;马蹄 啼叫;揭开 竭力;沙漠 寂寞
解析:考查形近字辨析,通过组词区分字形和字义。
清鲜 明朗 一碧千里 白色的大花 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解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需准确记忆文中描写草原景色的关键语句。
C
解析:“参差”的“参”应读“cēn”,故C项错误。
B
解析:A项“疾弛”应为“疾驰”;C项“笨绌”应为“笨拙”;D项“飞弛”应为“飞驰”,“天崖”应为“天涯”,故选B。
D
解析:A、B、C项均为比喻,D项为拟人,故选D。
B
解析:“襟飘带舞”形容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不能用来形容“握着我们的手”的动作,使用有误,故选B。
(1)挺立 (2)屹立 (3)矗立
解析:“挺立”侧重直立;“屹立”侧重稳固,常用于象征意义;“矗立”侧重高大,故选词依次为挺立、屹立、矗立。
(1)示例:乡村的天空是那么蓝,乡村的河水是那么清。
解析:用“那么……那么……”造句,体现事物的两个特点。
(2)示例:辽阔的蒙古包外,热情的主人笑容满面地迎接远道而来的我们。
解析:扩写时可添加修饰语,使句子更生动。
(3)感叹句:草原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啊!
反问句:难道草原不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吗?
解析:改写感叹句需加感叹词和感叹号;改写反问句需加反问词和问号,保持句意不变。
二、能力提升
潇洒 蜿蜒 飞驰 寂静
解析:根据词语含义写出近义词,注意语境搭配。
比喻 穿着各色衣裳的马队 彩虹 马队的色彩鲜艳和行进的迅速
解析:分析比喻修辞的本体、喻体及表达效果,体会草原人民迎接远客的热情。
行车自由,不受约束 辽阔平坦
解析:结合语境理解“洒脱”的含义,体会草原的地形特点。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见到我们……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解析:通过动作描写体现草原人民的热情,找出相关语句即可。
由远及近 初入草原 走了许久 远远地望见(任填两个)
解析:根据描写的景物变化判断顺序,找出体现顺序的词语。
三、思维拓展
时间 夕阳余晖时 夜幕降临时
解析:根据文中“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 “夜幕降临”等语句判断顺序和时间段。
比喻 星星 撒在黑色天鹅绒上的珍珠 星星多而亮的特点
解析:分析比喻修辞的作用,体会星星的美丽。
从自然景色(夕阳、星星、月亮)、声音(虫鸣、琴声、人声)、气味(奶酒、青草芬芳)等方面描写了草原之夜宁静、悠远、温暖的特点。
解析:概括短文内容,分点提炼描写角度。
都表达了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对比两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找出共同的情感表达。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草原的夜晚比作诗,突出了草原夜晚宁静、悠远、富有诗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草原之夜的喜爱和赞美。
解析:结合短文内容分析句子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解析:积累与草原相关的诗句,注意书写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