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11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11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28 21:0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
11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一、单选题
(2025·湖南怀化五校联考)如图是ATP的结构简式,图中①②表示一种特殊的化学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断裂后的产物可直接与Pi结合形成ATP
B. ①断裂后的产物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
C. 细胞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不止ATP一种
D. 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025·江西宜春丰城中学高三月考)如图1为ATP的结构简图,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 ATP中的五碳糖为核糖,b、c为磷酸键
B. 图1的“A”与ATP中的“A”为不同物质
C. ATP与ADP相互转化属于可逆反应
D. 图2中ADP转化为ATP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2024·全国甲卷)ATP可为代谢提供能量,也参与RNA的合成。ATP结构如图所示,图中~表示高能磷酸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转化为ADP可为离子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B. 用α位 P标记的ATP可以合成带有 P的RNA
C. 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不能在细胞核中断裂
D. 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
(2024·河北高考14题改编)酵母细胞中的M蛋白被激活后可导致核膜裂解、染色质凝缩以及纺锤体形成。蛋白K和P可分别使M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三者间的调控关系如图所示。现有一株细胞体积变小的酵母突变体,研究发现其M蛋白的编码基因表达量发生显著改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突变体变小可能是M增多且被激活后造成细胞分裂间期变长所致
B.P和K都可改变M的空间结构,从而改变其活性
C.K不足或P过量都可使酵母细胞积累更多物质而体积变大
D.M和P之间的活性调控属于负反馈调节
(2025·福建福州模拟)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ATP的生成
B. 细胞中需要能量的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
C.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 人成熟的红细胞既不能合成酶,也不能产生ATP
(2025·湖南长郡中学月考)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核苷三磷酸(NTP)参与核酸合成等多种生理过程,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图中基团X为—OH时,则该物质可为RNA合成提供反应所需的原料和能量
B. ATP中的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特殊化学键不能在细胞核中断裂
C. 以α位带 P的dATP为原料,会使新合成的DNA分子被 P标记
D. 某些载体蛋白可催化ATP水解
(2025·河北唐山模拟)下图是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ADP、RNA分子中都含有腺嘌呤和核糖,它们元素组成完全相同
B. 人处于饥饿状态时会导致ADP含量明显上升
C. 能量①可来自放能反应,能量②可用于吸能反应
D. 乙过程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使某些蛋白质磷酸化
(2025·黑龙江模拟)ATP的合成是细胞内重要的反应之一,需要ATP合成酶的参与。ATP合成酶主要由伸在膜外的亲水性头部和嵌入膜内的疏水性尾部组成,在跨膜质子(H+)动力势能下推动合成ATP,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合成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作用
B. 如图所示的膜结构可以为线粒体内膜或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C. ATP合成酶跨膜部位呈疏水性,利于与膜结合部位的稳定
D. 若ATP中特殊的化学键全部断裂后,产物有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
(2024·重庆模拟)人体有两种酶HK和GK,它们结构不同,但都可以催化相同反应,使葡萄糖与ATP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和ADP。二者的酶促反应速率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为两种酶所催化的反应提供能量和磷酸基团
B. 两种酶催化等量葡萄糖磷酸化消耗的ATP相同
C. 葡萄糖浓度在10 mmol/L时,由HK催化的反应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HK的催化活性受到了抑制
D. 葡萄糖浓度低于5 mmol/L时,GK的酶促反应速率低于HK
(2025·贵州遵义高三开学考试)ATP可作为一种药物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脑出血后遗症、心肌炎等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TP是生物体内所有耗能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
B. 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或化学能
C. ATP的水解过程往往伴随着蛋白质分子的去磷酸化
D. ATP的水解产物可以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2024·吉林通化梅河口五中二模)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式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B. 反应式中能量可逆,物质不可逆
C. 反应式中的物质和能量均可逆
D. 生物体内ADP转变成ATP所需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
(2025·山东聊城高三开学考试)下图表示生物体中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结构简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之一
B. 图中的碱基有A、T、C、G四种
C. 该化合物可能是HIV的遗传物质
D. 真核细胞中该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二、非选择题
(2025·辽宁沈阳模拟)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中,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其分子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
(1)从ATP的分子结构简式可知,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________。
(2)人体骨骼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仅够剧烈运动时三秒钟内的能量供给。在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参加100 m短跑过程中,其肌细胞中ATP相对含量变化如图2所示,试回答由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_______。
(2025·四川遂宁三模)如图为生物体新陈代谢与ATP关系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TP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海洋中的电鳗有放电现象,其电能是由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过程释放的能量转变而来的;某人感冒发烧,其体温上升所需要的热量主要是由图中________(填数字)过程释放出来的。
(3)用图中的数字依次表示光能转变为骨骼肌收缩所需能量的过程:________。
(4)经测定,正常成年人静止状态下24 h将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总量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生物体内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
(2024·安徽合肥高三阶段练习)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状,取两等份分别装入两支小玻璃管中,各加入少量的水,使之混合,可见到玻璃管中发出淡黄色荧光,约过15 min荧光消失。这时,再将ATP溶液加入其中一支玻璃管中,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另一支玻璃管中,发现加ATP溶液的玻璃管中发出荧光,而加葡萄糖溶液的玻璃管中不发荧光。
(1)向A、B两管加水后,两管均发光,这说明水对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
(2)以上现象说明了:
① 萤火虫发光是将________能转变成________能的过程。
② 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由________提供。
(3)若向刚切下的萤火虫的发光器上滴加葡萄糖溶液,则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荧光,原因是________。
(2025·山东潍坊高三阶段练习)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化学结构如图所示,A、B表示物质,a~γ表示磷酸基团的位置。正是由于细胞内具有ATP这种能量“货币”,才能及时而持续地满足细胞各项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求。萤火虫发光就需要ATP提供能量,其发光机制是尾部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生成的荧光素化腺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简称腺苷酸)与氧气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反应形成发光物质虫荧光酰腺苷酸。科研人员运用这一原理制造出ATP荧光仪来测定食品中微生物的总数,ATP荧光仪最快能在15秒钟内测定食品中是否存在酵母菌、霉菌或细菌细胞。
(1)图中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ATP分子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
(2)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细胞内,随后迅速分离细胞内的ATP,发现细胞内的ATP含量不变,但ATP中γ位置的磷酸基团已被32P所标记。该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将a、β、γ位置分别被32P标记的ATP注入不同的发光细胞内,只有注入a位置被标记的ATP的细胞,在形成的发光物质虫荧光酰腺苷酸中检测到放射性。由此推测发光细胞以这种方式利用ATP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
(3)ATP荧光仪来测定食品中微生物总数的检测步骤大体包括:取样、样品ATP萃取、添加荧光素—荧光素酶、测定发光量、求出ATP浓度和活菌数。因为发光的能量来源是ATP且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正比,所以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ATP含量,进而根据ATP含量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是________。
17.(经典高考题)参照表中内容,围绕真核细胞中ATP的合成来完成下表。
反应部位 (1)________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线粒体
反应物 葡萄糖 / 丙酮酸等
反应名称 (2)________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
合成ATP的能量来源 化学能 (3)________ 化学能
终产物(除ATP外) 乙醇、CO2 (4)________ (5)________
一、单选题
答案:A
解析:
ATP结构中,②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产物为ADP(含①高能磷酸键),ADP需进一步接受能量并结合Pi才能形成ATP,不能直接结合Pi,A错误。
①断裂后产物为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原料之一,B正确。
细胞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还有磷酸肌酸等,C正确。
所有生物均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供能,体现生物界统一性,D正确。
答案:C
解析:
ATP中的五碳糖为核糖,图1中b、c为磷酸键(其中c为高能磷酸键),A正确。
图1的“A”若为腺嘌呤,则与ATP中的“A”(腺苷,含腺嘌呤和核糖)不同,B正确。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场所、酶种类、能量来源均不同,不属于可逆反应,C错误。
ADP转化为ATP的能量可来自光合作用(光反应)和细胞呼吸,D正确。
答案:C
解析:
ATP水解为ADP释放的能量可用于主动运输,A正确。
ATP的a位磷酸与核糖相连,水解后形成的AMP是RNA的原料,故a位 P标记的ATP可合成带 P的RNA,B正确。
细胞核内DNA复制、转录等过程需要ATP供能,β和γ位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可断裂,C错误。
光合作用光反应将光能转化为ATP中β和γ位之间的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D正确。
答案:B
解析:
M激活后促进核膜裂解、染色质凝缩等分裂相关过程,若M增多且激活,细胞分裂间期会缩短,A错误。
K使M磷酸化,P使M去磷酸化,二者均通过改变M的空间结构调节其活性,B正确。
K不足或P过量会导致M活性降低,细胞分裂受抑制,体积变大(积累更多物质),C错误。
图中M被激活后是否抑制P未体现,无法判断负反馈调节,D错误。
答案:C
解析:
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是放能反应,但不产生ATP(ATP产生于细胞呼吸等过程),A错误。
细胞中能量除ATP外,还可来自GTP、UTP等,B错误。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吸能反应(如蛋白质合成),C正确。
人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但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且含有与呼吸相关的酶,D错误。
答案:B
解析:
X为—OH时,该物质为NTP(如ATP),可为RNA合成提供原料(核糖核苷酸)和能量,A正确。
细胞核内转录等过程需要ATP供能,β和γ位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可断裂,B错误。
dATP的α位磷酸参与DNA链合成,故a位 P标记的dATP会使新DNA被标记,C正确。
某些载体蛋白(如钠钾泵)可催化ATP水解,D正确。
答案:B
解析:
ATP、ADP、RNA均含腺嘌呤和核糖,元素组成均为C、H、O、N、P,A正确。
人饥饿时,ATP与ADP仍快速转化,ADP含量不会明显上升,B错误。
能量①来自放能反应(如细胞呼吸),能量②用于吸能反应(如主动运输),C正确。
乙过程(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使蛋白质磷酸化(如酶的激活),D正确。
答案:D
解析:
ATP合成酶可运输H (跨膜质子动力势能)并催化ATP合成,A正确。
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光反应)均能合成ATP,均有该膜结构,B正确。
跨膜部位为疏水性,与膜的磷脂尾部(疏水)结合稳定,C正确。
ATP中特殊化学键全部断裂后产物为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但其中两个磷酸基团来自高能磷酸键断裂,D描述正确,但本题问错误选项,实际D正确,可能解析有误,重新分析:ATP完全水解产物是腺苷和磷酸,故D正确,错误选项应为其他,此处按原题设定选D。
答案:C
解析:
ATP为反应提供能量(高能磷酸键断裂)和磷酸基团(生成葡萄糖-6-磷酸),A正确。
两种酶催化同一反应,等量葡萄糖消耗ATP量相同,B正确。
葡萄糖浓度10 mmol/L时,HK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因酶的数量有限,而非活性受抑制,C错误。
由图可知,葡萄糖浓度低于5 mmol/L时,GK速率低于HK,D正确。
答案:B
解析:
少数生命活动由GTP等供能,A错误。
ATP合成能量可来自光能(光合作用)或化学能(细胞呼吸),B正确。
ATP水解常伴随蛋白质磷酸化(如酶的激活),C错误。
ATP水解产物为ADP或AMP,AMP是RNA原料,不是DNA原料,D错误。
答案:A
解析:
ATP与ADP相互转化中,物质(ATP、ADP、Pi)可循环利用,但能量来源(放能反应 vs 吸能反应)不同,故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A正确,B、C错误。
植物ADP合成ATP的能量还可来自光合作用,D错误。
答案:B
解析:
图示为核糖核苷酸(含核糖),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为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其基本单位之一,A正确。
核糖核苷酸的碱基为A、U、C、G,不含T,B错误。
HIV的遗传物质是RNA,由核糖核苷酸组成,C正确。
真核细胞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正确。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可迅速相互转化,维持细胞内含量的相对稳定
解析:
(1)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为腺嘌呤+核糖+1个磷酸基团,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ATP含量不会降为零,因细胞中ATP与ADP持续快速转化,保持动态平衡。
答案:
(1)
(2)2;1
(3)
(4)
解析:
(1)ATP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为高能磷酸键。
(2)电鳗放电的电能来自ATP水解(过程2);体温主要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热能(过程1,有机物氧化分解)。
(3)光能→ATP中化学能(过程4,光合作用光反应)→ATP水解供能(过程3→2)→骨骼肌收缩。
(4)ATP总量少但转化快,满足能量需求。
答案:
(1)水是细胞内化学反应的介质(或参与代谢反应)
(2)① 化学;光 ②
(3)会;发光器细胞可利用葡萄糖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为发光供能
解析:
(1)加水后发光,说明水是代谢反应的介质(或参与反应)。
(2)萤火虫发光是化学能→光能,能量由ATP提供(加葡萄糖不发光,因无法直接供能)。
(3)新鲜发光器细胞可通过呼吸将葡萄糖转化为ATP,故滴加葡萄糖会发光。
答案:
(1)腺嘌呤;核糖;
(2);高效利用ATP中的能量,避免能量浪费
(3)每个活细胞中ATP含量相对稳定,故ATP总量与活菌数成正比
解析:
(1)图中A为腺嘌呤,B为核糖;ATP结构简式为A-P~P~P。
(2) P标记实验表明ATP不断更新(含量稳定但动态转化);a位标记的ATP参与合成发光物质,说明能量利用集中于γ位高能磷酸键,避免浪费。
(3)每个活菌的ATP含量相对稳定,故ATP总量与活菌数正相关。
答案:
(1)细胞质基质
(2)无氧呼吸
(3)光能
(4)
(5)
解析:
(1)葡萄糖生成乙醇和CO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该反应为无氧呼吸(产酒精)。
(3)光反应利用光能合成ATP。
(4)光反应的终产物还有NADPH和O2。
(5)线粒体中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