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8 21:3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寓言四则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在遥远的古希腊,生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智慧之树,据说只要认真地品尝了它的果子的人,都会变得聪明。你们想尝一尝它的果实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棵树,走进《伊索寓言》,品尝它的智慧之果。
作者简介
伊索
(约前620年-前560年)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寓言家,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
法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寓言诗人.
拉·封丹
(1621.7.7-1695.4.13

克雷洛夫
(1769.2.13 – 1844.11.21)
俄罗斯及世界著名的寓言家、作家。
德国戏剧家、文艺批评家和美学家。写有《莱辛寓言》。
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
(1729.01.22~1781.02.15)
作品简介
《伊索寓言》原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它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寓言创作有着深远影响,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也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的故事,以动物寓人。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比喻恰当,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知识链接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写法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知识链接
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耳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
宙斯
知识链接
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
赫拉
知识链接
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
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他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
赫耳墨斯
赫拉( )   宙斯( )
庇护( ) 那( )两个

zhòu

nèi
字词学习
词语解释
庇护:
袒护,保护。
添头:
指买东西时商家为促销而额外赠送给顾客的东西。
爱慕虚荣:
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整体感知
1.读课文,圈点勾画出寓言的关键词语(一“笑”、两“想”、三“问”),复述课文。
赫耳墨斯来到雕像者的店里,得知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而赫拉的雕像价格还要贵一点后,认为人们对自己会更尊重些,自己的雕像也会更贵一些。于是,赫耳墨斯自信地问雕像者自己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他的雕像只是个添头。
整体感知
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为几个部分?
写赫耳墨斯到雕像者店里了解自身的价值,三问三答后,得到的是一文不值的结果。
第一部分(1)
用一句话点明寓意(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一文不值),耐人寻味。
第二部分(2)
合作探究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明确: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合作探究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明确: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合作探究
3、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三次发问,由平静到笑,显示出赫耳墨斯的心理变化。其爱慕虚荣、自高自大的嘴脸跃然纸上。从中可以发现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 一个简单的“笑”,也传神地写出了赫耳墨斯微妙的内心世界:嘲笑宙斯雕像价格低,讥笑宙斯不如赫拉,暗想商人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充分展示了他的骄傲心理。这正是他虚荣心的具体表现。
明确:不一样。
第一问是探询;
第二问时“笑”,满意又得意的心态,跃然纸上;
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合作探究
4、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赫耳墨斯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 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自以为是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 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自命不凡
爱慕虚荣
一文不值,盲目自高自大。
语言描写:“算添头,白送”这一回答,轻轻一笔,点出了自命不凡者的实际价值,而作者的讽喻之意也暗含其中。
合作探究
5、赫耳墨斯问价的结局又说明了什么?
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 这个算添头,白送。”
合作探究
6、人物评价训练:请大家用几个成语或四字短语评价赫耳墨斯的形象。
爱慕虚荣
自视甚高
自高自大
自命不凡
目空一切
妄自尊大
合作探究
7、文章最后一句“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作用是什么?
【明确】议论:言简意赅,点明寓意,收束全文。
合作探究
8、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明确: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写作特色
同学们学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以神喻人”。批评、讽刺的是我们自己,是“人”。
1、以“神”喻人
文章运用对话的手法展开整个故事。(三问三答)
2、“对话”展开
白描手法,就是用简单的几笔就把人物的形象勾勒了出来。
3、“白描”手法
写作特色
赫耳墨斯最后想什么,说什么,有什么表现,我们都不知道,这让我们去想像。
4、留下“空白”
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了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话,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这就是蓄势于前,急转于后,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余味悠长。
5、蓄势于前,急转于后
文章主旨
这则寓言通过记叙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课堂小结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凡人
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
这里指世间的人。
庇护
包庇、袒护。
虚荣
表面上的光彩。
不能。
因为前两次是铺垫,有了这两次的铺垫,第三次的问答才构成鲜明的对比。
课堂检测
2.故事中的三问三答的内容能不能调换 为什么
课堂检测
3.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他笑的原因是 。
4.写宙斯和赫拉像与赫耳墨斯的价钱用的手法是 ,这样写的作用是 。
内心骄傲,轻视别人
对照
辛辣地讽刺贪慕虚荣的人
课堂检测
5.故事的结局不屑赫尔墨斯的反应,
但读者可以想象他的反应是

6.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

尴尬不堪
只有谦虚的人
才能受人尊重
赫耳墨斯
问宙斯雕像
一个银元
问赫拉雕像
还要贵一点儿
问自己雕像
算添头,白送
雕像者
更尊重
算添头
爱慕虚荣、妄自尊大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