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江苏泰兴济川中学
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历史,完成统一的王朝
A.唐朝
B.隋朝
C.元朝
D.秦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评价隋朝相关知识点。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历史,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采用排除法,D
秦朝,在魏晋南北朝前;A唐朝,C元朝,都
在隋朝之后;只有选项B隋朝正确,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
A.黄河
B.大运河
C.淮河
D.长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大运河相关知识点。阅读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所给提示信息:“尽道隋亡为此河”。可知道“此河”是隋朝开通的,而隋朝开通的是大运河。只有选项B正确,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3.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B.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C.创立了科举制
D.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评价隋朝历史相关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隋朝”的历史功绩。采用排除法,由于D选项“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的盛世局面,不属于隋朝的历史贡献。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4.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太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供关键词信息: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逐步加强。由于“贞观”是唐太宗年号,因此称为“贞观之治”。因此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盛况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玄宗的相关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读题文所给提供关键词信息:“开元全盛”,“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从中分析:“开元”是唐玄宗年号,因此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6.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到2016年已经恢复39年了。那么,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
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考试制
D.八股取士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科举制度相关的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唐朝选拔人才的制度”。依据《旧唐书·杨绾传》引杨绾上唐肃宗的奏疏说:“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就试策而已。”说明隋唐时期开设科举制选拔人才。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7.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A.辛勤耕作
B.作战立功
C.经商致富
D.参加科举考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科举制度相关的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结合历史分析:古代读书人要实现做官的理想只有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8.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
B.契丹
C.女真
D.党项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与吐蕃相关的知识点。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文所给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时,在今西藏和青海西南等地分布着苏毗、女国、附国、牦牛部等部落和政权。其中,以牦牛部落建立的吐蕃政权实力最强。松赞干布是吐蕃王国的创建者。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9.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A.文成公主
B.蔡文姬
C.王昭君
D.金城公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成公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布达拉宫、松赞干布。因为今天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汉藏两族的友谊和吐蕃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10.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是在
A.隋炀帝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与吐
( http: / / www.21cnjy.com )蕃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因为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命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松赞干布到吐蕃东部边境亲自迎接公主。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11.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魏征相关的知识点。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谏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他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如:任用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人称“房谋杜断”。还有最著名的敢于直言进谏大臣魏征。魏征是历史有名的谏臣,魏征死后,唐太宗非常悲痛惋惜,曾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魏征猝逝,遂失一镜矣!”并亲书墓碑,下诏陪葬昭陵。因此只有选项符C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1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史记》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唐律疏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律疏议》相关的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因为《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只有选项符D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13.“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越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真东渡日本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鉴真盲目航东海”及“奈良城”,因为“奈良城”在日本,因此鉴真把唐文化带到了日本。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4.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
A.李冰
B.李春
C.鉴真
D.玄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玄奘相关的知识点。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研究唐时期印度和中亚的历史。因为玄奘西游天竺,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著有《大唐西域记》,同时也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藉。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5.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发明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我国四大发明的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我国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经有了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辉煌的隋唐文化·火药的使用
16.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印刷的
A.《大唐西域记》
B.《丹经》
C.《金刚经》
D.《全唐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与雕版印刷品相关的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因为教材提供“《金刚经》雕印于唐朝,公元868,具有确切的日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
17.下列关于瓦舍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出现于宋朝
B.活跃在城市
C.可以四处表演的戏班子
D.反映宋朝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宋代城市中瓦
( http: / / www.21cnjy.com )舍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瓦舍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因为北宋东京称瓦舍为瓦子、瓦肆,是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反映宋朝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18.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在下列哪一时期
A.魏晋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因为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口,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加快;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19.以下属于唐朝时期的发明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和造纸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朝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所给提示信息:唐朝时期的发明。因为造纸术是在东汉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是在宋朝发明的;火药和雕版印刷术是在唐朝发明的。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
20.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回族形成于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回族相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回族形成。因为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回族开始形成。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21.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完成统一的是哪一年哪一朝代?
(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3)用史实说明唐蕃“和同为一家”,并回答该史实的意义。
(4)元朝时期形成了哪一新的民族?
(5)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
【答案】
(1)589年(1分)隋朝(1分)
(2)开明(1分)
(3)文成公主入藏(1分);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1分)
(4)回族(1分);
(5)宣政院(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此题分设5个问来进行考查。
(1)此题通过材料考查隋朝相关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文信息: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完成统一的朝代。结合历史上朝代演变图分析:“南北朝时期北周与陈对峙→隋(581年建立)与陈对峙→隋(589年)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隋统一全国,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根据要求即可回答:589年;隋朝。
(2)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唐太宗相关的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题文信息提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结合题文及教材知识分析: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开明的民族政策。
(3)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唐蕃民族关系相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唐蕃“和同为一家”。结合历史史实解答: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命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松赞干布到吐蕃东部边境亲自迎接公主。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与吐蕃的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交流。根据要求即可回答: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回族相关的知识点。题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提示:元朝时期形成的新民族。结合题文及教材知识分析:13世纪初,蒙古军队西征期间,又有大量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散居我国各地,他们在元代官方文书中被称为“回回”,是当时“色目人”中的主要部分。后来,他们由于通婚和经济文化联系,同汉人、蒙古人、畏吾儿人等,经过长期的融合和发展,到元朝末年开始形成一个新的回族。
(5)此题通过材料考查西藏相关的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题文信息提示: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结合题文及教材知识分析:元朝疆域空前辽阔,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由宣政院管辖。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繁盛一时的隋朝;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2.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
(2)唐朝还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主要考试科目有哪些?科举制的作用是什么?
(3)阅读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为加强管辖,元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推行这一制度的皇帝是谁?
【答案】
(1)三省六部制(1分);
(2)明经(1分)、进士(1分);选拔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能;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答一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1分)
(3)元朝疆域辽阔(1分) 行省制(1分) 忽必烈(或元世祖)(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读材料的能力。此题分设3个问来进行考查。
(1)此题通过图片材料考查唐朝的制度相关知识点。结合题文信息提示:皇帝之下是三省:中书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门下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尚书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三省之下是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隋唐的三省为中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省、门下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尚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省,长官称为宰相。根据要求即可回答:三省六部制
(2)此题通过材料考查科举制相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唐朝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结合题文及教材知识分析: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也最大。科举考试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它不仅扩大了唐朝以后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而且促进了社会上努力读书求学的风气。根据要求即可回答:明经、进士;选拔了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能;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3)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元朝相关的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题文信息提示:元朝的疆域、制度。结合题文及教材知识分析: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他就是元世祖;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疆域空前辽阔,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在地方建立了行省制度。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元朝疆域辽阔;行省制;忽必烈(或元世祖)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3.隋唐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持续发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隋朝大运河以哪里为中心?大运河开通后有什么重要意义?(至少两点)
(2)唐太宗时期的盛世局面称为什么?出现这一盛世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唐太宗在农业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到宋朝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写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至少两点)
(4)宋朝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纸币。请写出这种纸币的名称以及历史地位。
【答案】
(1)洛阳(1分);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意义:答出两点,意思相近即可)(一点1分,共2分)
(2)贞观之治(1分)吸取隋亡的经验和教训(1分);减少百姓服徭役的天数,规定可用缴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1分);
(3)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或由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1分);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和平,人口大量南迁;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大运河的开通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4)交子(1分)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此题分设3个问来进行考查。
(1)此题通过材料考查隋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运河相关知识点。题文信息: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大运河开通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中心在洛阳,大运河的开通,洛阳、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从京口到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大运河不仅长度居世界第一,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大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大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根据要求即可回答:洛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2)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唐太宗相关的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文信息提示:唐太宗时期的盛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以隋亡为戒,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善于学习历史经验,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帝王。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史称
“贞观之治”。根据要求即可回答:贞观之治(1分)吸取隋亡的经验和教训;减少百姓服徭役的天数,规定可用缴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
(3)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古代经济重心相关的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题文信息提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口,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加快;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根据要求即可回答: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或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和平,人口大量南迁;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大运河的开通等。
(4)此题通过材料考查纸币相关的知识点。题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因为随着宋代商业活动发展,金属货币因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纸币。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要求即可回答: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24.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别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A
西行取经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唐→日本
B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1)写出材料中A和B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3)上表中A人物的著作是什么?
B人物给日本设计的建筑是什么?
【答案】
(1)A玄奘(1分)B鉴真(1分)
(2)开放(1分)
(3)《大唐西域记》(1分);唐招提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读材料的能力。此题分设3个问来进行考查。
(1)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唐朝在对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往相关知识点。题文信息:西行天竺;东渡日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玄奘西行
“天竺”,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鉴真东渡日本: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要求即可回答:A玄奘;B鉴真。
(2)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唐朝在对外交往相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唐朝在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王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如日本派来的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等。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开放
(3)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唐朝在对外交往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玄奘的著作;鉴真给日本设计的建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玄奘西行天竺以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随后鉴真留居都城奈良最著名的东大寺。由他设计和指导,在奈良建筑了唐招提寺,反映了当时唐朝建筑技术的最新成就。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大唐西域记》;唐招提寺。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试卷第8页,总9页
试卷第9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