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圆的认识 3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圆的认识 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2-23 13: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交通中的圆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完美的圆》第一个信息窗《交通中的圆》P2-6。
教学目标: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圆心、直径、半径。理解并掌握圆的简单的特征,
2.知道圆的位置是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圆的半径决定。
3.会用圆规画圆。能用圆的特征解释为什么车轮都做成圆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圆的简单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折、量、比、算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2.通过生活中圆的物体的多样和圆的知识用途真多让学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验圆的完美。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圆规画圆。
教具准备:课本情景图,圆规。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圆规、直尺、三角板、剪刀等。
教学过程设计: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都知道哪些交通工具?
生:汽车、轮船、飞机、自行车等等
师:出示情景图,这些交通工具你都看见过吗?
生:电视上看见过,有古代的马车,黄包车,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和飞机。
师:不管古代近代还是现代的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轮子都设计成圆形的呢?”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自行车架为什么设计成三角形的吧?
生:增加稳定性。
师:那你你来猜想一下为什么轮子都设计成圆的吧?
生:减少和地面的摩擦吧;我想与圆形的特点有关系吧:跑的快...
师:看来我们要研究研究圆的有关知识了。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索
1.利用已有知识自己创造圆,初步感受圆。
师:先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工具自己创造一个圆,能行吗?
师:展示创造好的圆,并说明你是怎么创造的?
生:我是把矿泉水瓶放本上,用笔围着它的下面画一圈造的;
我是用绳的两端系两根笔,一枝固定,一枝旋转一周就造成了一个圆;
我是自己用纸对折,再对折,剪了一刀就成了一个近似的圆;
我是用圆规画的圆。
(因为学生在认识圆之前,已经对圆有大量的生活经验,所以让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得到圆,就能使学生感受到圆其实离我们生活很近,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
2.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师:用圆规怎样画圆?谁能把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
生: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点上一点,一端固定在一点上,用手捏住圆规的头,将圆规略微倾斜一点,另一端旋转一周,一个圆就画好了。
师:说的太好了,那请用学们用圆规自已尝试画几个圆。
师:大家画的圆的位置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生:因为固定一点的位置不一样
师:看来这个点能决定圆的位置,(板书:能决定圆的位置)
师: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圆规的叉开的大小不一样。
生: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师板书:能决定圆的大小)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应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
3.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
师:其实,圆和其它图形一样也有它各部分的名称,像这些能决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部分我们称它们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认真的去看书,等一会儿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能力怎样。
生:看书自学。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学生反馈圆心、半径、直径定义(让学生上台画、板书字母表示半径直径和圆心 。
师:出示课件,那让我们来找出圆的直径或半径。
(自学能力从心理学上讲,既是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又是一种个性特征。未来的新型人才是会自学的人,所以我特别注意去培养他们)
4.再次合作探索
师:准备好圆规,按老师要求画圆,r=2cm d=3dm
师:下面请把刚才你画好地圆剪下来,在其中一个圆里找到圆心O,半径R和直径D.
师:明白了圆各部分的名称,下面请小组合作动手玩玩你们手中的圆,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 让学生动手操作去发现去总结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师:把你们的收获告诉大家吧?
生:通过对折我们组发现圆有无数条直径。
通过画一画,我们组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
通过测量,我们组得出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都相等,所有半径都相等。
通过比较我们组得出直径长度等于半径的两倍。
我们组通过对折发现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你们真是太伟大了!发现了这么多真理。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我为自己能多给孩子们一点玩的时间而庆幸。)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基础练习,巩固半径直径关系
师:下面来做一道关于圆的半径和直径关系的题目:
直径(D) 半径(R)
圆形桌面 90 CM
压路机前轮 0.62M
自行车轮 7.1DM
钟面 120MM
1.综合练习,巩固对圆、数对、平移知识的综合应用。
格子纸上给出一个圆,A、用数对表示圆心的位置B、将圆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2格C、以另一点为圆心画一个圆,使其半径使上图中圆的2倍。
2.拓展练习:
师:学校要举行趣味套圈比赛,场地设计如下
1 2 3 4 5 6 7 8
你认为合理吗?不合理该怎样设计场地?把你的设计方案在操场上演示。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圆,你能找找生活中的圆吗?小组合作讨论后交流。
(孩子眼睛是敏锐的,有的看书已经看到了航天飞机用到了圆,建筑物用到了圆,自动喷灌机用到了圆,一棵大树的树干是圆,甚至也想到了石块投入水中激起的涟漪是圆形的,成人不得不佩服孩子惊人的观察力。)
师:是啊,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随处都可见到圆的踪影,感受着圆的魅力,无怪乎希腊数学家称圆为:“完美的图形” 。
师:现在谁能回答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的?
生:这是由圆的特点决定的,车轴相当与圆心,辐条相当与半径,每条半径到圆心的距离都一样,便于车子平稳前行。
圆是完美的曲线图形,没有拐弯处,便于滚动。
五: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的愉快吗?有哪些收获?
回家后用今天学的圆的知识自己设计一副美丽的图案,展示给爸爸妈妈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