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4- 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4- 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9 09:1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4课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同步练习A卷2024- 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基础知识积累
1. 下列对《有的人》主题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通过对比两种人的不同命运,歌颂鲁迅的伟大精神。
B. 批判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统治者。
C. 表达了对平凡人生的赞美与肯定。
D. 揭示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
2.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
A.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B.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C.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D.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3. 对“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中“野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象征鲁迅坚韧不拔的意志。
B. 比喻鲁迅作品的影响力。
C. 暗指鲁迅甘愿牺牲自我的革命精神。
D. 表现鲁迅对自然的热爱。
4.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鲁迅——原名周作人——代表作《呐喊》
B. 臧克家——现代诗人——代表作《烙印》
C. 《有的人》——抒情诗——选自《鲁迅全集》
D. “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诗句——表达对人民的热爱
5. 对“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揭露反动统治者的自私与残暴。
B. 预示反动势力必然灭亡的命运。
C. 强调人民力量的不可战胜。
D. 表达对鲁迅的深切怀念。
6.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②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③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④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A. ③②④① B. ②④③① C. ③①②④ D. ②①③④
二、基础知识 填空题
1. 文学常识
臧克家,现代诗人,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罪恶的黑手》等。
本文是为纪念鲁迅逝世__________周年而作,鲁迅的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___》《彷徨》,散文集《__________》。
2. 字词注音
臧克家( ) 不朽( ) 摔垮( ) 抬举( )
3. 解释词语
不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抬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诗歌第1 - 4节,回答问题。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1. 选段中运用了哪些对比手法?请列举两组并分析其作用。


2.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中两个“活”和“死”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的讽刺意义。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大医仁心
吴孟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主攻肝脏外科,已主刀完成14000多台肝脏手术。按每天平均两台算,他得连续工作7000多天,相当于20年。
有一天,我跟随吴孟超进入手术室。他身高只有1.62米,站在特制的木台上,老态一扫而光,眼神冷峻严肃。他双手伸进病人腹腔探摸,动作纯熟而精准,仿佛一台精密仪器。器械护士递手术刀时,他伸手一接,刀锋准确切入病灶。
手术间隙,我问他:“您已是90高龄,为何还要坚持手术?”他说:“我是外科医生,手术台是我的岗位。只有在这里,我的心才踏实。再说,和年轻人一起工作,我很开心。还有,病人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他们。”
另一位医生告诉我,吴孟超每天查房时,会亲切地摸病人的脸,轻声安慰:“别害怕!”有位86岁的患者,辗转多家医院无果,吴孟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让他康复出院。10多年来,老人写了20多封感谢信。
吴孟超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大医精诚”。他说:“医道不仅是技术,更是仁心。”
1. 文中哪些细节体现了吴孟超的“仁心”?请简要概括。


2. 赏析句子:“他伸手一接,刀锋准确切入病灶。”


3. 吴孟超的“大医精诚”与鲁迅的精神有何相似之处?


4. 文章以“大医仁心”为题,有什么含义?


五、写作
以“平凡与伟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结合《有的人》中的观点,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A卷)
一、选择题
1. C 2. D 3. C 4. B 5. D 6. A
二、填空题
1. 文学常识
烙印;十三;呐喊;朝花夕拾
2. 字词注音
臧克家(zāng kè jiā);不朽(bù xiǔ);摔垮(shuāi kuǎ);抬举(tái jǔ)
3. 解释词语
不朽:永不磨灭,指长存于世。
抬举:称赞并提拔。
三、课内阅读
1. 对比:① 活着与死了的对比;② 骑在人民头上与给人民作牛马的对比。作用:突出两种人的不同命运,强化主题。
2. 第一个“活”指肉体存活,“死”指灵魂腐朽;第二个“死”指肉体死亡,“活”指精神永存。
3. 讽刺反动统治者妄图用刻名留世来掩盖罪行,实则遗臭万年,与鲁迅的精神形成鲜明对比。
四、课外阅读
1. ① 查房时摸病人的脸,轻声安慰;②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救治高龄患者;③ 坚持手术,不辜负病人信任。
2. 运用动作描写,“伸手一接”“准确切入”表现吴孟超医术精湛,动作娴熟。
3. 都具有奉献精神和对人民的热爱,吴孟超用医术救人,鲁迅用文字唤醒民众。
4. 标题点明主题,“大医”指吴孟超的高超医术,“仁心”指他的仁爱精神,表达对他的赞美。
五、写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