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圆的周长 3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圆的周长 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2-23 13: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圆的周长
教学内容:
认识圆的周长,探索圆周率及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并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认识圆的周长,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培养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向学生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经历探索圆周率的历程,了解圆周率的历史,感受到前人在推动数学的发展方面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用数学精神激励学生。
教学重点: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CAI课件一套、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若干个、直尺、软尺、彩带、计算器。
教学过程: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一、创设问题情境:
1.课件出示问题情境:两棵古树
公园的工人叔叔为大树围上栅栏,他们设计了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分别把这两棵树围起来,第二种方案是:把这两棵树一起围起来。
观察比较:你认为哪种方案比较节省材料呢?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2、教师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让生指出圆形物体的周长。
3、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到底哪种方案比较节省材料,明确探究任务:亲历古人的探索之旅,研究圆的周长。
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适当评价,适时讲解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
【评析:】通过比较哪种方案所需的材料比较少这一实际问题,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在交流碰撞中,逐步统一了认识,要寻找一种能够求出圆的周长的普遍方法。在这一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1.猜想:
猜一猜,圆周长的长短可能会和什么有关?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进行猜想,猜想是数学发现的重要前提,也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2.学生活动。
(1)活动要求:
借助手中的材料,在小组内进行研究。可以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要填写好记录单,计算时可以用计算器。
教师巡视。
【评析:】在探究活动中,老师为学生提供的是生活中大小不同的圆形实物,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并且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提高了效率。
3.组织交流:教师适当点评。
4.总结:
通过刚才的交流,无论是大圆,还是小圆,我们都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说,师板书学生的结论。
提问:你觉得这个结论怎么样?
【评析:】学生得出初步结论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你觉得这个结论怎么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周长和直径关系的认识。
三、了解圆周率的历史,认识圆周率。
1.课件播放圆周率的历史。
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录了这样一句话:圆,周三径一,就是说周长是直径的3倍。……1500年前,祖冲之继承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个精密推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15926倍 ——3.1415927倍。而他为了这一结论,要把圆割到了正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八边形,那时阿拉伯数字还没有传到中国,也没有纸和笔,他就是用竹片做的一个个算筹在地上摆出数字算出来的。
2.交流体会:看完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触?
3.认识圆周率。
(1)现在,我们可以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这些倍(课件出示: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97……)一直可以算到小数点后一万多亿位呢!
(2)讲解圆周率
周长和直径的这个倍数,它是一个固定的数,但是它的小数部分却永远也写不完,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人们就把周长和直径的这个倍数叫做圆周率,用圆周率表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为了方便,人们把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
【评析:】在为学生进行圆周率历史的介绍时,没有仅仅停留在祖冲之世界第一的层面上,而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真理的探索历程,感受到科学的探究方法和探索过程的艰辛,受到思想教育。
四、总结公式。
1.归纳总结:C=πd
提问: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字d表示,你能用字母公式表示出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答,师板书。
2.归纳总结:C=2πr
提问:如果知道半径r了,你能用字母公式表示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答,师板书。
3.介绍π在计算时的数值处理。
有人研究过,如果把π的值保留到18位小数,在计算以地球和月球之间距离做半径的圆的周长时,它的误差只有一根头发粗的百分之一。所以我们在计算时,让π约等于3.14就可以了。
【评析:】为学生介绍π在计算时的数值处理时,教师并没有采取简单地告诉,而是举了一个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严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我国刚刚发射了举世瞩目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它最终工作的轨道就是圆形的,这个轨道的直径大约是3900千米。它绕着月球转一圈大约是多少千米呢?
生做,交流。
【评析:】能敏锐地捕捉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时事做为练习的素材,既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件出示祭天台图片:
(1)天坛的祭天台,它上层的半径是15米,它上层的周长是多少呢?
生做。交流。
(2)它下层的周长是219.8米,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提问题,然后解答。
3.解决课始问题:判断出哪种方案比较节省吗?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
【评析:】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运用这个知识再来解决课始的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秘密,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六、全课总结:
1.交流:在这节课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拓展:古今中外很多人都对圆周率π情有独钟,在每年的3月14日,很多人都会聚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圆周率π举办“π”节呢!他们戴着π首饰,吃着π食品,讨论着π的话题。关于圆周率π,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同学们可以课后继续去搜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