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蔡伦
张仲景
华佗
司马迁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程目录
一、造纸术的发明
蔡伦
纸是现在最常见和最普遍的书写材料,那么,在纸被发明之前,人们的书写材料有哪些呢?
原始社会
商朝
西汉
周朝
秦朝
陶器
(刻画符号)
龟甲兽骨
(甲骨文)
青铜器
(金文)
竹简
木牍
白色丝帛
(帛书)
◆用竹木简和丝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
一、造纸术的发明
青铜器、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
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甲骨书写内容太少。
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纸地图
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
说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一、造纸术的发明
缺点:质地粗糙、使用不便。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术的基本方法——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宦者列传》
3、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伦(?-121年)
东汉时期,105年
宦官蔡伦,曾被封“龙亭侯”
质量提高,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
时间
材料
优点
人物
一、造纸术的发明
思考:结合教材与材料,说说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具体情况。
造纸术传播示意图
对中国: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对世界: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一、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程目录
二、医学、数学
与农学的成就
张仲景
华佗
1. 生活时期
2. 重要著作
3. 医学思想
4. 主要贡献
5. 历史地位
◆阅读教材,找出关于张仲景的基本信息。
——东汉末年
——《伤寒杂病论》
—— 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治未病”
——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 “医圣”
张仲景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一)医学成就
◆阅读教材,找出关于华佗的基本信息。
1. 生活时期
2. 重要成就
——东汉末年
——(1)擅长针灸、汤药,能实施外科手术
(2)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外科鼻祖、外科圣手、神医
华佗
(一)医学成就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九章算术》
最晚成书于东汉时期
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术、代数、几何等
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注重实际应用,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特点:
地位:
内容:
时间:
著作:
秦简九九表
简上抄录了较为完整的乘法口诀,反映了秦朝对乘法口诀的推广和应用。
(二)数学成就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里耶秦简中的九九乘法表,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九九乘法表实物
三八廿四
二八十六
七七卌九
六七卌二
五七卅五
四七廿八
三七廿一
(二)数学成就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秦汉时期,农学有较大发展,代表性著作是《氾(fan)胜之书》。这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壤、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
(三)农学成就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氾胜之书》
《齐民要术》
《农书》
《农政全书》
中国古代
四大农书
漏壶
日晷
相关史事
秦朝颁布统一历法,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
两汉时期,已使用漏壶、日晷等计时工具,颁布更完备历法。
东汉张衡改进的浑天仪,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司马迁
学史崇德
从司马迁经历中,你有何感悟?
家学传承
其父曾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和国家典籍
学游天下
父授遗命
十岁诵古文,二十游历天下,搜集历史资料
继承父职后,秉承父志,修撰《史记》
李陵事件
仗义执言而下狱,被处腐刑,身心摧残。出狱后继续著书,用10多年时间终成《史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追求崇高理想、忍辱负重、献身事业的精神
1、司马迁
三、史学成就—— 司马迁与《史记》
通过对作者生平的了解,你认为作者有怎样的优秀精神品质?
《史记》·南宋刻本
阅读教材,完成有关《史记》的基本信息。
《史记》
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的综合性史书体裁
《史记》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地位
内容
评价
体裁
鲁迅将《史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史记》
三、史学成就—— 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的价值
材料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材料2: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材料3: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鲁迅
材料4:朴素凝练、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减一字不能。
—— 柳宗元
史学价值:公正记事,秉笔直书,记录保存了大量史料和史事,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文学价值: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三、史学成就—— 司马迁与《史记》
班固
东汉时期,班固等人撰写了《汉书》。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高祖至王莽统治时期的历史,为东汉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借鉴。《汉书》继承并发展了《史记》的纪传体体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对后世官方史书的编撰有很大影响。
断代体:以朝代为断限
01
通史
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时间跨度非常大。
03
纪传体
史书的常见分类(按记载历史的时间跨度和范围/编写体例)。
02
断代史
04
编年体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专注于特定的一个朝代或某个历史阶段。
以人物为纲,按时间顺序,连贯地记述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体例。
以时间为线索,按年、月、日顺序编排历史事件。
知识拓展
四川成都青城山
阅读教材,梳理有关道教的基本信息。
道教
张角—太平道
张陵—五斗米道
黄老学说与民间巫术、神仙方术的结合
为下层民众所信奉,影响深远。
派别
影响
内容
道教形成于东汉中后期,尊奉黄帝和老子
简介
我国本土宗教
1、道教的兴起
四、宗教的发展—— 道教和佛教
佛教产生
教 义
传 入
影 响
传 播
2、佛教的传入
◎洛阳白马寺
约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
主张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两汉之际
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
◎《西游记》
◎云冈石窟
◎应县木塔
◎敦煌壁画
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东汉明帝时逐步传播开来
四、道教和佛教
四、宗教的发展—— 道教和佛教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道教和佛教在东汉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有哪些?
佛教教义
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解脱
迎合了统治者
迎合贫苦民众
众生平等
道教教义
修身养性、炼丹求仙
修道治病
迎合了统治者
迎合贫苦民众
3、“奇书”--《论衡》
《论衡》书影
相关史事
《论衡》
东汉思想家王充
反对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神,否定天能有意识地创造万物的思想。主张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倾向,被称为“奇书。”
作者
评价
内容
两汉时期,君权神授、神仙方术思想盛行。
背景
四、宗教的发展—— 道教和佛教
“不歌而诵谓之赋。”
---《汉书·艺文志》
西汉的赋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多描写上层社会的繁华,有时也加以讽谏。
东汉时期,描写社会现实的赋增多。
4、两汉文学代表--汉赋和乐府诗
汉赋
乐府诗
“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
---《汉书·艺文志》
乐府诗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感情真挚。
汉乐府诗对后代诗歌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宗教的发展—— 道教和佛教
课堂小结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造纸术的发明
医学数学与农学成就
史学成就
宗教发展
西汉发明造纸术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医学:“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外科圣手”华佗
数学:《九章算术》
农学:《氾胜之书》
司马迁与《史记》
道教产生和佛教传入
对世界文明作出伟大贡献
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对中国文化产生殷影响
思考
合作探究
秦汉
文化
政治
经济
军事
思想
民族关系
对外关系
秦汉文化昌盛的原因
国家的统一,经济发展,各民族和
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中外交流增多;
秦汉时期科学家的刻苦钻研。
新素养命题
1.(新素养·唯物史观)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华佗创编“五禽戏”,这反映出他们的主张( )
A.养生保健,预防疾病 B.诊断疾病,望闻问切
C.针灸疗法,辨证施治 D.药食同源,用药简易
2.(新素养·历史解释)“它给予贫苦人民以一个‘死后天国’之期待”“方士走向民间的时代,正是东汉末季大饥、大疡疫的时代”。这几句话旨在说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
A.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B.体现了专制统治的强化
C.迎合了苦难人民的心理 D.见证了中外交往的成果
A
C
肆
课堂练习
3.(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
A.西汉时人们懂得造纸 B.蔡伦用树皮、麻头等为造纸原料
C.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C
4.(2024·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中医是中国“国粹”之一,中国古代中医学人才辈出。东汉名医张仲景的成就是
①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②发明了“麻沸散”
③总结望、闻、问、切四诊法 ④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C
肆
课堂练习
5.(2024·吉林长春·5)《史记》被后人赞誉:“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这说明历史研究应( )
A.形式创新 B.贯通古今 C.秉笔直书 D.彰显个性
C
6.(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作品,作品中描述了唐僧、孙悟空、如来佛祖等一系列角色,其中与“如来佛祖”有关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