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行路难(其一)》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行路难(其一)》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9 08:3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行路难》练习题
一、基础过关
(1)下列加黑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樽(zūn) 珍羞(xiū) 歧路(qǐ) 冰塞川(sè)
B. 投箸(zhù) 茫然(rán) 垂钓(diào) 济沧海(jì)
C. 碧溪(xī) 乘舟(zhōu) 多歧路(qí) 长精神(cháng)
D. 玉盘(pán) 直万钱(zhí) 侧畔(bàn) 闻笛赋(fù)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酒 珍羞 停杯 拔剑四故
B. 冰塞 太行 垂钓 长风破浪
C. 云帆 沧诲 歧路 忽复乘舟
D. 茫然 投箸 济川 直挂云凡
(3)下列加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通 “馐”,美味的食物)
B. 停杯投箸不能食(筷子)
C. 多歧路,今安在(分歧)
D. 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属于七言律诗。
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 “诗仙”,其诗风格豪放飘逸。
C. 诗中 “垂钓碧溪” 引用姜太公典故,“乘舟梦日” 引用伊尹典故。
D. 这首诗写于李白被 “赐金放还” 后,抒发了他在困境中的感慨。
(5)下列诗句默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6)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困境,他总能以 “长风破浪会有时” 的信念激励自己。
B. 考试失利后,他整日 “拔剑四顾心茫然”,一蹶不振。
C. 创业初期的 “冰塞川”“雪满山”,并没有让他放弃理想。
D. 他总说自己 “直挂云帆济沧海”,却从不付出实际行动,令人敬佩。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7)“斗十千”“直万钱” 运用了什么手法?作用是什么?
(8)分析 “停”“投”“拔”“顾” 四个动词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9)诗中 “行路难” 有多层含义,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是千古名句,说说其流传千古的原因。
(三)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材料二:(《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两首诗的结尾句都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但内涵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拓展迁移
(12)班级举办 “逆境中的诗意” 主题演讲,结合《行路难》,写一段 120 字左右的演讲词,要求引用诗中名句。
(13)模仿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的句式,以 “欲______,将______” 为结构,写两句诗,表现学习中的困难。
四、深度探究
(14)结合李白的人生经历,谈谈 “浪漫主义风格” 在《行路难》中的具体体现。
(15)联系现实生活,说说 “长风破浪会有时” 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B(解析:A 项 “歧” 读 qí;C 项 “长” 读 zhǎng;D 项 “畔” 读 pàn)
(2)B(解析:A 项 “拔剑四故” 应为 “拔剑四顾”;C 项 “沧诲” 应为 “沧海”;D 项 “直挂云凡” 应为 “直挂云帆”)
(3)C(解析:“歧” 意为 “岔路”)
(4)A(解析:《行路难》是七言古诗,不是律诗)
(5)D(解析:“苍海” 应为 “沧海”)
(6)D(解析:“令人敬佩” 与语境矛盾,应为 “令人失望”)
二、阅读理解
(7)夸张;突出宴饮的奢华,与 “不能食” 形成对比,反衬诗人内心的苦闷。
(8)四个动词连贯描写,生动刻画了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无心享用的动作神态,准确表现出他抑郁、迷茫的心情。
(9)① 指自然界的道路艰难;② 指人生仕途的坎坷;③ 指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阻碍。
(10)这句诗意境壮阔,通过想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给人以鼓舞,因此流传千古。
(11)《行路难》侧重表达克服困难的决心,《望岳》侧重抒发勇攀高峰的豪情;前者是对未来的展望,后者是对当下的期许。
三、拓展迁移
(12)示例:同学们,人生难免遇到 “冰塞川”“雪满山” 的困境。但李白告诉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份信念,是困境中的光,是迷茫时的指南针。让我们带着这份勇气,直面挑战,让理想的船帆在风雨中远航!
(13)示例:欲攻难题思路塞,将背课文记忆难。
四、深度探究
(14)① 运用夸张和想象(如 “长风破浪”“济沧海”),营造壮阔意境;② 用典灵活,赋予历史故事新的内涵;③ 情感跌宕起伏,从苦闷到豪迈,体现浪漫主义的奔放风格。
(15)启示青少年面对挫折时,要保持乐观自信,像李白一样坚定理想;同时要将信念转化为行动,在 “行路难” 中不断奋进,最终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