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时间的脚印》
作业练习
一年一度的浙江省读书节活动到了,在众多读书节展位中,展位是否精美将直接决定了展位的热度。八年级同学决定推荐陶世龙《时间的脚印》,让我们一起来打造本年度读书节展位! 作业一:“我为海报拟标题” 一个醒目夺人眼球的海报标题对展位热度影响巨大,请结合课文内容,为海报拟一个准确生动的标题吧! 我拟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二:“我是最佳讲解员” (1)为更好向大家介绍班级展位,小组同学决定用思维导图方式,将文章的推理说明的内容跟思路表现出来,并尝试以不同的视角进行介绍。请任选一种方式(或其他)介绍给你的同桌听。 要求: 形式(思维导图/融合绘画展示等)不限; 思路清晰,推理过程完整; 语言简洁,表达清楚。 (2)展位的内容丰富又烧脑,赢得了读书节的第一波热度。但是语言苍白平实,缺少美感。请通过分析独具特色的陶世龙语言,来为读书节游园会增添一些有味道的文字! 要求: 提炼语言特色,并结合具体语言进行阐释 以三句半或两句半的形式形成语言特色卡 小组展示朗读、分析和呈现小组合作得当,表达清晰 作业三:“我来拟写推荐语” 请结合下列资料,为本文或者本书籍拟写一则推荐语。(1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做)作业四:“我来写篇说明文” 浙江省地质博物馆犹如一座时光机,静静地坐落在杭州这座繁华都市的一隅,引领人们踏上一段探索地球奥秘的非凡之旅。这里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每一位游客都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球亿万年的沧桑巨变。请你回顾在浙江省地质博物馆的游览经历,结合课堂所学和搜集资料,写一篇属于你自己的地质说明文吧! 评价标准: 参考答案: 作业一:“我为海报拟标题” 例:触摸历史的脉搏、倾听时间的自述…… 作业二:“我是最佳讲解员” 略。形式不限,要求能按照逻辑顺序说清楚课文内容即可。 典型语言:①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②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③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语言特色:以科学语言为主、以文学语言为辅 三句半例: 岩石破解成砂砾, 狂风携手去旅行, 重新重生成新岩, 时间——定! 作业三:“我来拟写推荐语” 例:触摸历史的脉搏,倾听时代的跃步。钟表记录时间的流逝,岩石记载时间的脚印。在春去秋来间,岩的此消彼长镌刻下时代的沟壑;在花开花落时,自然的石烂与新生叙说朝代的兴衰。跟着岩石一起,静静看这世界的变化,随着变化成长、思考,在消逝中行走、前进…… (选做)作业四:“我来写篇说明文” 略(共42张PPT)
时间的脚印
年 级:八年级
学 科:初中语文(统编版)
你们好!
《时间的脚印》
浙江省地质博物馆
学习环节一
科学宝匣:地质奥秘的术语解读
学习环节一
科学宝匣:地质奥秘的术语解读
你们是否已悄然捕捉到了那些古老生物的呼吸,感受到了它们曾在这片大地上留下的坚韧与希望?
地质科学术语卡片
沉积岩,水成岩之一种,由风化碎屑及溶解物质经搬运、沉积、固结而成,记录地球历史,富含矿产。
学习环节一
科学宝匣:地质奥秘的术语解读
地质科学术语卡片
砾岩,粗粒碎屑沉积岩,砾石含量超30%,粒径大,成分多样,反映古环境变迁,常含贵重矿产。
学习环节一
科学宝匣:地质奥秘的术语解读
地质科学术语卡片
化石,古生物遗骸或遗迹,封存于沉积岩中,记录生物演化,揭示地球历史,古生物学研究基石。
学习环节一
科学宝匣:地质奥秘的术语解读
学习环节一
科学宝匣:地质奥秘的术语解读
学习环节一
科学宝匣:地质奥秘的术语解读
沉积岩
沉积岩作为地球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其每一层都蕴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
砾 岩
砾岩,则以它那独特的粗犷风貌,诉说着远古环境的沧桑巨变。
化 石
化石,更是时间的信使,让我们得
以窥见那些早已逝去的生命形态。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语文并没有白学,老师教给我的严谨务实的文风和准确简洁的文字表达能力,对学习科学,认识和正确表现自然,都很有用,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教学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眼到、心到,手到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利用关键
信息
分析课文结构
理清作者思路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我们之前学过哪些这样的方法呢?
筛选信息的方法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寻找段落
中的中心句
寻找设问
的语句
寻找过渡
性语句
它们往往像灯塔一样照亮整段的主旨。
这些问题就像是作者故意留下的线索,引导我们深入思考。
它们像桥梁一样连接着文章的各个部分,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总领下文—-
岩石被自然界中各种因素改变
启下——岩石毁灭的过程
4 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5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6 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7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 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山崖也已经有了裂缝。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启下——具体阐述水跟空
气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启下——具体阐述生物
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11 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12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13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14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①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15 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承上——总结上文岩石
新生的历史
17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堆得厚了,对下层泥沙的压力也逐渐加重,泥沙中的水分被压出了许多,颗粒与颗粒之间压得很紧,甚至可以有分子间的引力。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
18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19 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22
23
24
25
承上启下——承上总结了岩石记录时
间方式之一:毁灭与新生;
启下谈岩石记载历史痕迹
承上——总结“砾石”能
够记载地壳的活动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启下——列举事例说明化石记录
地质时期
26 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①、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作“化石”。
27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28 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②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作“石炭纪③”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为什么要独立成段呢?
强调作用
有提示重点内容、标示层次
结构等作用,使文章脉络清
晰,便于阅读理解。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记录时间的方法:钟表、日历、铜壶滴漏、岩石等
岩石
阳光、 、 、
、人的作用等。
分离、破解
被狂风、冰河、洪水带着,开始
新的旅程,经过 ,
形成新的岩石。
砂砾、碎
石、泥土
因此,岩石记
录了:极多的
历史痕迹、
、
、
等。
水
空气
各种生物
长期的重压和胶结
地壳的活动
古老生物的状况
地球历史的发展
过程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各类作用
分离破解
砂砾、碎石
泥土
形成新岩石
各种方式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条理清楚
“严谨务实的文风”
“准确简洁的文字”
思维缜密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面对这些繁杂的信息,作者又是如何将其有序地铺陈开呢?
逻辑顺序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27
28
从概括到具体、从事理到现象、从主要到次要的说明顺序
从“很多”到“许多”再到“还有一些”,是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
事理
现象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课文第23-24自然段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23
24
基础
会打破这种由具体到概括、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
不能互换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本单元的核心——科学思考方法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以科学语言为主、
以文学语言为辅的语体”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16
拟人的手法
生动形象地表述出了二者不同的状态
16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在山麓、沟壑、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淀下来的结果。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能够体现趣味生动的特点呢?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提醒读者注意岩石的破坏与重新生成的过程
学习环节二
时光织锦:岁月流转的地质手记
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好多的记录。
交流行为,意在提醒读者注意本文
所阐述的主要内容。
瞬间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学习环节三
文趣横生:说明文写作的优化秘籍
请各位对比这两篇关于课前地质博物馆之旅的说明文(节选),根据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评点一下文章这么改的理由是什么。
学习环节三
文趣横生:说明文写作的优化秘籍
说明文节选(改前):
浙江省地质博物馆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金山路128号,展陈面积很大,馆外科普园亦规模不小。
博物馆里面分了好几个厅,能够让大家看到浙江的地质历史——从二十亿年前到现在的变化。馆里有讲地质历史的,有介绍矿产资源的,还有关于地质环境、土地资源、地学文化的。甚至还有科普课堂和多媒体放映厅。这地方功能多着呢,既能收藏保护东西,又能搞科学研究,还能教大家科学知识,顺便还能供游客游览,拥有“山海浙江二十亿”的名号。
……
现在的浙江都是山,但在元古时候浙江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里还有好多神奇的生物。博物馆里用油画,将元古代、古生代时期浙江大地画得栩栩如生。
说明文节选(改后):
浙江省地质博物馆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金山路128号,展陈面积很大,馆外科普园2000平方米。
馆内设有地质历史厅、矿产资源厅、地质环境厅海洋地质厅、土地资源厅、地学文化廊、主题科普教室、多媒体放映厅等。集收藏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致力于打造以“山海浙江二十亿"为主题的专业地质博物馆。从二十亿年前浙江陆块的首现到新生代人类的繁盛,浙江的地质历史被浓缩在一本书中翻看一页页的地质故事,真的是“一眼亿年”。
……
现在的浙江大都是山,但在元古时候浙江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海洋生物的天堂,生活着鼎鼎大名的三叶虫、笔石、菊石……一幅幅大型的手绘油画,将元古代、古生代时期浙江大地的精彩瞬间展现在我们面前。
学习环节三
文趣横生:说明文写作的优化秘籍
精准的数字
清晰的逻辑顺序(从概括到具体)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学习环节三
文趣横生:说明文写作的优化秘籍
1.表达贴士:
(1)数字为钥:精准无误的数字是说明文准确性的直接体现。
(2)限词锁真:表限制的词(如“仅”、“只”、“最”、“至少”等)在说明文中限定了范围、程度或条件,确保信息的精确传达。
(3)约数适度:合理使用约数(如“大约”、“左右”、“近”等)既保持了信息的相对准确,又体现了科学探索的严谨态度,避免了绝对化的表述。
2.顺序指南:
(1)逻辑顺序
(2)时间顺序
(3)空间顺序
3.优化语言
(1)巧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设问等)
(2)读者视角(对于不同身份的读者采用不同表达方式,拉近与读者距离)
学习环节三
文趣横生:说明文写作的优化秘籍
岩石记录时间的科学奥秘
深入阅读理解文章的逻辑顺序
领悟到准确生动的语言在说明文中的独特魅力
学习环节三
文趣横生:说明文写作的优化秘籍
《时间的脚印》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