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闯关语文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闯关语文试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9 12:43:53

文档简介

园区 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卷一)
(
000
0127
)
分 积累
1. 看拼音,写词语。
lí míng cháo shī bái máng máng
( )时分,我从窗外望向树林。空气( ),林子里( )
sōng shǔ shī qíng huà yì
一片。偶有几只( )在枝间跳跃,打破了宁静。这( )的
xié tiáo ēn huì
景象,有一种充满( )的美感。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 )。
shì xiè mù
发( ) 机( ) ( )色
尝( ) 纸( ) 爱( )
有( )无恐 一( )千里 帷( )
2. 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吩(fēn)咐 承诺(luò ) B.挨(ái)近 暖和(huo)
C.腼腆(tiǎn) 呻吟(shēn) D.木匣(jiá) 酵母(jiào)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齐心协力 众星拱月 心旷神怡
B.不可计数 风景明胜 完好无损
C.相依为命 奇珍异宝 理所当然
D.得意忘形 千真万确 震天动地
本学期我们读了许多民间故事,下列不属于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
A.《田螺姑娘》 B.《八仙过海》 C.《草房子》 D.《梁山伯与祝英台》
(4)下列句子中,俗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你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做法会使你一事无成的。
B.我们班竞选班长,一向默默无闻的她竟然报名了,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
C.他从不拐弯抹角,总是打开天窗说亮话。
D.你已经做得那么好了,他还说这说那的,真是鸡蛋里挑骨头。
(
1
)“绿茶中富含的儿茶酸不仅有益人体健康,还能防癌,但过量摄入会对人体的DNA造成伤害,进而诱发癌症。”对这句话概括恰当的是( )。
A.绿茶有益健康,而且还能防癌。 B.喝绿茶有益健康,但不能过量。
(
2
)C.绿茶中的儿茶酸对DNA有伤害。 D.绿茶中富含儿茶酸。
(6)下面这段文字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是( )。
①我们经常阅读的名著有《鲁滨逊漂流记》《三国演义》等。②通过大量的
课外阅读,使我们认识了鲁滨逊、诸葛亮等人物。③我写的一篇读后感“我想当
(
3

1

)诸葛亮”发布在《新语文学习》上。④我还被评为“阅读小能手”的称号。
A.②删去“使” B.③中的引号改为书名号
C.③中“发布”改为“公布” D.④删去“的称号”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新鲜(形容食物): 。
新鲜(形容事物): 。
(
3

2

)读例句,再写一写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例: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读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画面写具体的,照样子写一写。
(
3

3

)例:鸟儿在林中飞来飞去。
鸟儿在林中快乐地玩耍。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边飞边鸣,和同伴一起唱着欢快的歌。
夏夜,月下的景色真迷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4
)四时景物皆成趣。王维用“ , ”,一静一动,勾勒出一幅雨后秋山美丽的月下秋景图;张继用“ ,
”描绘了深秋夜里江边凄凉的景色。
(2)自然美景令人赏心悦目。“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 ,染上 ,飘着 。
分 阅读理解
(一)熟读精思(节选)
(
阅读一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①看字,子②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注释]:①详缓:仔细从容。 ②子:通“仔”,仔细。下同。 ③牵强暗记:勉强硬记。
1. 文中划线句子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B.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C.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D.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2. “不可牵强暗记”中的“强”字的读音应为( )。
A.qiǎng B.qiáng C.jiàng D.jiāng
3. “自晓其义也”中加点字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破晓 B.知晓 C.报晓 D.揭晓
4.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可以解释为

(
阅读二

1-3

)短文中告诉我们读书要努力做到哪些要求 (用原文回答,写四点)
阅读短文后,你还想到了哪些与读书相关的名言 (至少写出一句)
(二)
①研究蚂蚁的科学家估计,世界上的蚂蚁共有15000种。自古以来,蚂蚁一直被看作是勤劳的“代表”,《伊索寓言》中的《蚂蚁和蚱蜢》故事中讲:夏天,蚂蚁也在不辞辛劳地忙碌着,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不会挨饿……
②蚂蚁给人一种“不知疲倦”“不需休息”的印象,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2015年,科学家们在人造蚁巢中做实验,他们把每一只蚂蚁都做上记号,用摄像机记录蚂蚁的活动情况,最后在分析录像资料时发现,有五分之二的蚂蚁在“闲逛”且无所事事。在一个勤劳的群体中,其他蚂蚁怎么会容忍这种“偷懒”行为呢 于是科学家将实验延续下去,终于弄清事情的真相。实验人员从正在忙碌的蚂蚁中撤走了20%的劳动力,没过几天便发现,那些空出的岗位已由那些原来在自由散漫闲逛的蚂蚁顶替了。科学家们顿时醒悟过来,是他们误解了那些“闲逛蚂蚁”,它们没有“偷懒”,也不是没有事做或不愿做事,因为它们本来就是“替班工蚁”。又有人想了个主意:再将这些“替班工蚁”也撤走。于是,空出的岗位再也没有蚂蚁来替补了。
③有关上述现象,人工智能技术专家做了补充解释:对于蚂蚁王国来讲,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劳动力参加每一次劳务行动,太多的行为反而带来“添堵”风险,通常30%的工蚁就能完成全部“工作定额”的三分之二。
④也许小小蚂蚁的行为和蚂蚁王国的“秘密”还没有完全被人类认识。非洲有一种体长2厘米的蚂蚁,人们发现这种蚂蚁喜欢猎食其他等翅目昆虫,由于对方个头不亚于蚂蚁,且擅长抵抗,所以猎食和反猎食的斗争非常激烈,有时甚至十分残酷。对付猎物,往往会有200至600只“兵蚁”出动,每次战役总有5%左右的蚂蚁受伤。被对方强有力的颌钳折断腿或被咬伤。尽管如此,仅存4条腿或5条腿的蚂蚁仍可以继续战斗,因为蚂蚁群体中的“救护兵”为它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⑤战斗结束后,受伤的蚂蚁用气味向救护蚁发出求救信号,救护蚁便会赶来将它们送回蚁巢,先为受伤的同伴舔伤口——一种消毒手段。有时候,救护蚁甚至会利用已死的等翅目昆虫身体上的某些部分为受伤蚂蚁“施行手术”,手术的成功率颇高。令人惊讶的是,受伤特别严重的蚂蚁最后会拒绝接受救护蚁的帮助,当救护蚁去接近它们时,它们会竭尽余力抵制救护,迫使救护蚁将它们放弃。
⑥看来,世界上有些物种真的还需要好好研究,其中还藏有许多人类没有发现的“秘密”。
1. 给短文加上一个题目,最合适的是( )。
A.不一样的蚂蚁 B.蚂蚁的“世界”
C.勤劳的蚂蚁 D.蚂蚁的“秘密”
2. 下列不是短文中介绍的蚂蚁王国设置“替班工蚁”原因的是( )。
A.对于蚂蚁王国来讲,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劳动力参加每一次劳务行动。
B.太多蚂蚁的行为反而带来“添堵”风险。
C.通常30%的工蚁就能完成全部“工作定额”的三分之二。
D.有五分之二的“闲逛蚂蚁”需要执行救护的任务。
3. 关于第③自然段中“上述现象”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蚂蚁王国”中有五分之二的蚂蚁在“闲逛着”,无所事事。
B.将“替班工蚁”撤走后,空出的岗位再也没有蚂蚁来替补了。
C.“蚂蚁王国”中有五分之二的蚂蚁是“替班工蚁”,随时顶替空出的工作岗位。
D.他们误解了那些“闲逛蚂蚁”,它们没有在“偷懒”,也不是没有事做或不愿做事,因为它们本来就是“替班工蚁”。
园区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卷二)
(
0000
128
)
4.下面对短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介绍了“替班工蚁”的“秘密”后,又介绍非洲体长2厘米蚂蚁,原因是其中的“救护蚁”比较有趣。
B.作者通过本文告诉我们世界上有些物种还有人类并不了解的秘密,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发现更多未知“秘密”。
C.文中介绍的《蚂蚁和蚱蜢》的故事,是证明人们一直认为蚂蚁很勤劳。
D.蚂蚁给人“不知疲倦”“不需休息”的印象,本文中真实情况确实是这样。
第④自然段中加点词“左右”能否去掉 为什么
(三)冻年货
①“上冻了!”当奶奶说这话时,我便知道,哈尔滨的冬天真的来了。看吧,天冻裂了 漏下朵朵晶莹的雪花 地冻厚了 新雪盖着下面的旧雪 松花江冻硬了 流动的水结成了锃亮的冰场。
②这时候,奶奶也要忙着冻年货了。奶奶有七儿一女,一大家人,( )不富裕,( )生活从不单调,( )是什么食材,到了她手里,( )能变成一桌美味。
③“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听到孩子们唱这首童谣,我便想起奶奶的枣馒头。每到过年前,奶奶都会悄悄地早起,把一大盆雪花粉和成面团,再把面盆放在炕头,盖上厚厚的棉被,然后便是静静地等待了。等到面团胀得胖鼓鼓的,便铺开案板,端来洗净的红枣,开始做花馒头。奶奶的手真巧,光滑的面团在她手里揉搓、翻转、按压,一会儿变成美丽的玫瑰花,一会儿变成盘旋的飞龙,一会儿变成层层叠叠的宝塔,一会儿又变身呆萌的小刺猬……让人看了忍不住流口水。当清新的麦香伴着枣子的甜香飘来,我们便知道馒头蒸好了,于是团团地围着奶奶。奶奶拿出一些给我们尝尝鲜,但大部分要端到屋外冻起来,留着过年吃,也取个“蒸蒸日上”的好彩头。
④过去,哈尔滨冬天可以吃的水果很少,再加上交通不便,外地的果蔬运不进来,想要过个丰盛的年,是要动些脑筋的。冻水果,便是简单又实用的法子。瞧吧,不管是梨子、柿子还是海棠果儿,只要天一上冻,奶奶便赶紧去早市买了, (
阅读二

4-5

)一股脑儿地冻上。寒冷的室外,就是我们天然的大冰箱。还别说,当娇嫩的果子经住了冰雪的考验,凝聚了天地的灵气,吃起来味道更鲜美,也更独特了。
⑤当然,冻水果也是有些讲究的,比如冻梨,奶奶首选花盖梨。这是我们当地产的梨子,据说它耐旱又耐寒,开花时花白如雪,很合哈尔滨人的心意。
(
阅读三

1-3

)⑥不知不觉中过了一段时间,某一天出门一看,花盖梨黄色的果皮已经冻得乌黑透亮了,摸上去也是硬邦邦的,这便是冻好了。想吃时,提前拿进屋里,放到凉水盆里解冻,我们称之为“缓”,缓到梨子周遭只剩一层透明的冰壳,敲碎就可以吃了。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
⑦这些冻出来的美味,在别处是吃不到的。我长大后定居北京,也试过用电冰箱做,可怎么也冻不出老家的味道。幸运的是,如今九十多岁的奶奶依然身板硬朗,听说我们过年回家,她又开始张罗冻年货了。 (选自《人民日报》)
(
阅读三

4

)1. 给第①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加上标点。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2. 在短文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3.“更让我难忘的,是冻水果。这可是严冬赐予东北孩子的一道‘特产’。”这是一个过渡句,应该放在第 自然段的开头,起 的作用。
4.“奶奶的手真巧,光滑的面团在她手里揉搓、翻转、按压,一会儿变成美丽的玫瑰花,一会儿变成盘旋的飞龙,一会儿变成层层叠叠的宝塔,一会儿又变身呆萌的小刺猬……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
(
阅读三

5

)默读这段话,用“ ”画出描写花馒头样子的词句,用“ ” 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部分;并请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5.短文围绕“冻年货”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你梳理整合,然后在方框内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
阅读三

6

) 6.奶奶忙于冻年货,甚至九十多岁还张罗冻年货。对奶奶而言,冻年货究竟意味着什么 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
1.记忆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难以忘怀。也许这个人是你的父亲、母亲;也许这个人是你的同学、朋友;也许这个人是你在书籍中结识的人物……请选择一位人物,把你和他(她)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写下来。
2.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许多的两难境地,这就需要你果断选择。在困难面前,你是选择坚持还是逃避?在机会面前,你是选择争取还是放弃?……请根据自己的亲 身经历选择一件事,把经过写具体。
要求:以上主题二选一,题目自拟,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内容具体,不少于 450 字。
(
100

)
(
200

)
(
300

)
(
400

)
(
500

)
(
450
) 选材内容 语言表达 文章结构 文本呈现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双向细目表
第一部分 积累 (40分)
题号 参考答案 评分意见 监测维度

1 黎明、潮湿、白茫茫、松鼠、诗情画意、协调、恩惠 誓、试、恃/械、屑、泻/暮、慕、幕 词语1分一空 同音字0.5分一空,共计11.5分 (词语错一个字全扣) 识记
2 C/B/C/B/B/C 2分一空,共计12分 (1)(2)(3)识记 (4)(5)理解 (6)运用
3(1) 按照相关要求造句,句子通顺,意思正确即可。 1.5分一句,共计3分 理解、运用
3(2) 书籍还可比成“钥匙”“良药”“明灯”“雨露”等,句子表达通顺,比喻恰当即可。 2分 运用
3(3) 要求具体写出夏夜的景物,如“月色”“池塘”“动植物”等,并描写出景物的“迷人”之处,可使用合适的修辞手法。 3.5分 运用
4(1)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分一句,共计8分 (一空错一个字扣0.5分, 错两个字及以上不得分) 识记
4(2) 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泛着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识记
第二部分 阅读 (30分)
题号 参考答案 评分意见 监测维度
(一)1 A 1分 整合解释
(一)2 A 1分 整合解释
(一)3 B 1分 整合解释
(一)4 书读的遍数多了,意思自然就理解了。 1分(千遍、见,每个字义0.5分) 整合解释
(一)5 整顿几案、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 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多诵遍数 0.5分一空,共计2分 (答到其中4点即可,但要用原文语句回答) 整合解释 获取信息
(一)6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2分 (答对1句得1分,答对2句及以上得2分) 识记运用
(二)1 D 1分 整合解释
(二)2 D 2分 整合解释
(二)3 C 2分 整合解释
(二)4 D 2分 整合解释
(二)5 不能去掉。文中所提到的战役中蚂蚁受伤数为5%仅仅是估计,并不是精确数据;如果删掉,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2分 (要联系文中内容说明,表达通顺即可) 欣赏评价
(三)1 ,;,;, 排比;突出哈尔滨的冬天十分寒冷。 2分(标点、修辞各0.5分,表达效果1分) 欣赏评价
(三)2 虽然……但是…… 不管……总……(无论……都……) 2分(1分一组) 识记运用
(三)3 ⑤ 承上启下 1分(0.5分一空) 欣赏评价
(三)4 样子:一会儿变成美丽的玫瑰花,一会儿变成盘旋的飞龙,一会儿变成层层叠叠的宝塔,一会儿又变身呆萌的小刺猬……
感受: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
好处:花馒头形状各不相同,做成的形状很逼真,突出了奶奶的手巧。 2分(0.5分+0.5分+1分) 获取信息 欣赏评价
(三)5 ①过年前,奶奶亲做各种各样的花馒头,并放到室外冻起来,留着过年吃。 ②奶奶制作冻水果,新鲜又美味。 3分 (①和②各得1分,行款布局清楚美观得1分) 获取信息 整合解释
(三)6 ①冻年货是她奶奶幸福的来源,体现了奶奶对家人深深的爱和思念。②冻年货,丰富奶奶的生活,体现了奶奶对生活的热爱。③奶奶年龄虽大,但是她能为家人做事,她是欣慰的,是快乐的。 3分 (答出两点,意思明白,表达通顺即得满分) 整合解释 欣赏评价
第三部分 习作 (30分 )
21 一类文 27-30分 写实习作:能围绕给定的主题,展开叙述,语言通顺,详略得当,感情真实,中心表达清楚,有独特感受。 想象习作:故事主题积极向上,想象丰富合理,情节完整,详略得当。 字迹工整,分段合理,标点规范,错别字较少。
二类文 23-26分 写实习作:语句通顺、连贯。事情叙述完整,有真情实感,详略安排较好。 想象习作:故事想象丰富,情节完整,详略安排较好。 字迹较为工整,分段合理,标点基本规范,有一些错别字,但不影响表达。
三类文 19-22分 写实习作:语句通顺,事情叙述完整,字数400字左右。 想象习作:故事想象丰富,情节叙述完整,字数400字左右。 字迹有些潦草,有分段,部分标点使用不规范,有一些错别字,但不影响表达。
四类文 15-18分 事情叙述较为零乱,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没有形成事情的主要框架;字数不足200字。书写潦草,错别字较多。
五类文 15分以下 没写或字数少于100字,表达混乱,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