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北师大版语文(选修《唐诗欣赏》)教学课件:《终南山》 (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春高中北师大版语文(选修《唐诗欣赏》)教学课件:《终南山》 (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7 08:3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终南山学习目标知???识:
读懂诗歌,感受诗歌壮阔清远的意境。?
技???能:
了解诗歌所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态???度:
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重难点:
1.了解诗歌所用的艺术表现手法,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诗歌的意境王维《终南山》王维(700——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这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玄宗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获罪,贬济州司仓参军。此后开始亦官亦隐的生涯。先后隐居淇上、嵩山、终南山,历任右拾遗、河西节度判官等职。安史之乱中,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因此被定罪入狱,但终获赦免,官复原职,官至尚书右丞。王维晚年皈依佛教,无意仕途,常焚香独坐诵经。外号“诗佛”。
两次转折,影响了他的一生: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一、盛唐时代所出现的一位艺术全才1、诗歌
2、绘画
3、音乐苏轼: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悠闲的心境与精美的环境融为一体二、宁静的山水诗,是否与盛唐精神相一致?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盛唐时代文化思想全面高涨情况下所出现的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他精通音乐,擅长绘画,在山水田园诗中创造出一种自然之美与心境之美融为一体的纯美诗境,其宁静之美与空明境界是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结晶。终南山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首联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一联是写远景。 “近天都”,极写山峰直刺苍穹,没入云霄,突显太乙峰的巍峨雄姿; “接海隅”, 夸张表现终南岭脉的绵延不绝,东延入海.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真切描写了山中的奇妙境界以少总多意余于象
颔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与“青霭入看无” 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 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例子: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登上中峰之顶,收全景于眼底。以“分野变”极写终南山的阔长绵延。“阴晴殊”是因为阳光的或有或无、或浓或淡带来的山中奇景。此联高度概括,可谓尺幅万里。颈联诗人以画法入诗,写出千山万壑的晦明变化光色变换的万千气象。一峰之隔,分野不同地域各异重峦叠嶂,同一时间阴阳不同。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这两联看上去与前三联写山的高、长、奇关系不大,实则意义相通。既要留宿山中,可见山大;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一问一答之间,也道出了山中峡谷的深长。尾联由写景转入写人.在此实写有人-樵夫,虚写有声-问答之声,砍柴之声,溪流之声.以有人之境反衬无人之境,以声响反衬寂静,含蓄而有韵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首诗用“移步换景”法描绘终南山的磅礴气势和万千气象,在流动中绘制了一幅有山有水有人的立体画面。一、诗中有画物象
线条
构图
色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1、背景的空阔
留白(绘画)
虚化(诗歌)
大笔勾勒、泼墨挥毫(诗歌)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
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白。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汉扬州,地域极广2﹑二元思维:
有/无
大/小
明/暗
动/静3、构图:4、流观:变换视角,从各个角度描写终南山。
总写
分写
远看
近看
高处
低处
二、画中有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思考题: 1、以终南山为例,谈王维山水诗歌的艺术特征
2、谈谈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