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鲁迅笔下的那些人”主题交流课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鲁迅笔下的那些人”主题交流课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9 10:0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七上第三单元
整本书阅读
善花与恶草,与时显真容
——《朝花夕拾》“鲁迅笔下的那些人”主题交流
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其中总有些对我们的成长影响比较大的人,让我们深刻印象,难以忘怀。你遇到过这样的人吗?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有些在生活上给予他帮助,有些带给他情感的慰藉,有些对他精神的成长产生过影响,还有一些仅是他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却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节课我们围绕鲁迅笔下的“那些人”进行主题阅读与讨论。
情境导入
理解人物对作者成长的影响。
1
能结合相关篇目内容了解人物概况。
2
能通过事件与具体描写分析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
3
这节课我们将达成哪些目标呢?
说出对人物的感受或评价。
4
请同学们根据《朝花夕拾》10篇文章的内容,在表中写出各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找出作者浓墨重彩,着重描写的人物。
篇 名 人 物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长妈妈
郭巨、老莱子
父亲
无常
寿镜吾先生
“名医”陈莲河、名医、衍太太
衍太太
藤野先生
范爱农
任务一:历数《朝花夕拾》中“那些人”
作者在中年时回忆自己过去的岁月,选取几个人进行重点描写,甚至将他们的名字直接作了文章题目,这几个人物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呢?他们是怎样对鲁迅的成长产生影响的呢?我们需要精读相关的内容,来深入了解他们。
任务二:梳理内容,批注分析重点人物
先通读与人物相关的内容,梳理概括人物的信息,每组选择1-2人进行研读交流。
人物 出处 身份(或与鲁迅的关系) 相关内容要点概括

无常
在阴间当差,沟通人间与地府
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那么悲伤,无常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受阎罗王责罚。
《无常》
示例
活动1:结合内容,梳理人物概况
人物 出处 身份(或与鲁迅的关系) 相关内容要点概括

《阿长与〈山海经〉》
讲美女蛇的故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家里女佣人,保姆。
喜欢“切切察察”;
限制“我”的行动;
睡觉占据大半个床,睡相难看;
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如压岁钱、正月初一祝福的话到吃福橘;
讲长毛的故事;
给“我”买《山海经》。
长妈妈
活动1:结合内容,梳理人物概况
交流展示
人物 出处 身份(或与鲁迅的关系) 相关内容要点概括

《琐记》
父亲临终时,让“我”不停地大声呼喊他。
《父亲的病》
邻居
鼓励孩子吃冬天水缸里结的冰;
怂恿别家孩子贪玩,对自己的孩子却严格要求;
用烧酒加水粉让受伤的孩子擦伤口;
教唆“我”偷母亲的首饰卖钱并散布流言;
给孩子看少儿不宜的成人画。
衍太太
活动1:结合内容,梳理人物概况
交流展示
人物 出处 身份(或与鲁迅的关系) 相关内容要点概括

穿衣服不讲究;
添改“我”的讲义;
订正“我”的解剖图;
问“我”关于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临别赠“我”照片,嘱咐“我”寄照片给他,写信告知他近况。
《藤野先生》
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解剖学教授。
活动1:结合内容,梳理人物概况
交流展示
藤野先生
人物 出处 身份(或与鲁迅的关系) 相关内容要点概括

《父亲的病》
拿昂贵的诊金,不负责疗效;
开奇特的药方:第一套是药引,第二套是丸药,第三套是点在舌尖的“神丹”;
以迷信说法为治不好病开脱责任;
四处招摇撞骗。
活动1:结合内容,梳理人物概况
交流展示
陈莲河
中医行医者,父亲的医生
人物 出处 身份(或与鲁迅的关系) 相关内容要点概括

《范爱农》
活动1:结合内容,梳理人物概况
交流展示
范爱农
朋友,同乡,在日本留学时相识。
1.火车接站事件(范爱农等人初到日本,鲁迅陪同接站,因关吏检查行李时翻出绣花鞋,且被接者在火车上让座,鲁迅不满,暗自摇头,范爱农觉得他自大而对他有意见。)
2.徐锡麟事件,同乡会争论是否发电报回国,范爱农作为徐的学生,却反对我们发电回国,与“我”作对。
3.与鲁迅在酒楼里叙旧,冰释前嫌。与鲁迅谈心、喝酒。绍兴光复,与鲁迅共事,很勤快。
4.报馆案风波,支持鲁迅离开。
5.失业,发牢骚,不被人喜欢。一直等鲁迅的电报。
6.酒后在船上落水而死。
活动1:结合内容,梳理人物概况
交流展示
人物 出处 身份(或与鲁迅的关系) 相关内容要点概括

《五猖会》
阻止“我”去看五猖会,让“我”背《鉴略》。
父亲
(周伯宜)
鲁迅的父亲
《父亲的病》
生病后找当地医生来看,换了两个“名医”,最终看明白医生的行骗行为。
选取人物描写典型片段进行精读,抓住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思考他们的内心活动,分析他们的思想性格。对关键内容进行圈点,将你的感受或理解进行批注。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阿长与〈山海经〉》
示例
活动2:精读片段,分析人物特点
语言、动作描写,表现长妈妈的多事,粗俗。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
★品读长妈妈
语言、动作描写,表现长妈妈的多事,粗俗。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 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阿长与〈山海经〉》
★品读长妈妈
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质朴、善良、迷信、勤劳)
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
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品读衍太太
虽然如此,孩子们总还喜欢到她那里去。假如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的时候,去寻母亲去罢,好的是骂一通,再给擦一点药;坏的是没有药擦,还添几个栗凿和一通骂。衍太太却决不埋怨,立刻给你用烧酒调了水粉,擦在疙瘩上,说这不但止痛,将来还没有瘢痕。
奸诈、喜欢使坏、表里不一;自以为是。
我其实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橱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品读衍太太
奸诈、喜欢使坏、表里不一。
这些话我听去似乎很异样,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时又真想去打开大橱,细细地寻一寻。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
——《琐记》
迷信而又自以为是。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父亲的病》
★品读衍太太
★品读陈莲河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 ——《父亲的病》
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 ——《父亲的病》
★品读S城名医
谋财不救命的庸医。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然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
——《父亲的病》
★品读陈莲河
谋财不救命,狡猾、道貌岸然、贪婪,招摇撞骗。
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藤野先生》
★品读藤野先生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品读藤野先生
生活上不拘小节,治学上严谨认真、求实,对待弱国学生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
(徐锡麟被杀后)
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
★品读范爱农
冷静、倔强、孤傲。
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
★品读范爱农
看不到出路的苦闷、失望、困顿。
到冬初,我们的境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给了我校款二百元。爱农做学监,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功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我从南京移到北京的时候,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品读范爱农
受迫害,与世不容。
有爱国热情。
后来我回故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爱农先是什么事也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是朋友请他的。他已经很少和人们来往,常见的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了,然而他们似乎也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以为不如讲笑话有趣。
“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
一天,几个新的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来已过夜半,又是大风雨,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劝阻他,也不听,自己说是不会掉下去的。但他掉下去了,虽然能凫水,却从此不起来。
★品读范爱农
爱发牢骚,怀抱理想,倔强,愤世嫉俗。
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狗·猫·鼠》
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阳间更好的处所:没有“绅士”,也没有流言。——《〈二十四孝图〉》
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无常》
★其他人物——猫
对弱小者残忍、暴虐。
★其他人物——无常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五猖会》
★品读父亲
对孩子要求严厉,旧式的家长制作风,教育思想陈旧,不重视儿童天性。
根据通读与精读所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鲁迅笔下《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制作人物名片。
提示:可包含人物身份、外貌、经历事件、性格特点,另外,可以加上你的概括评价,并用简笔根据人物留给你的印象描绘人物肖像。
任务三:制作人物名片
示例
人 物 身 份 外 貌 长妈妈 文中描述: 皮肤发黄,身材矮胖 简笔画:
事 迹 性格及评价
讲美女蛇的故事;喜欢“切切察察”;限制“我”的行动;睡觉占据大半个床,睡相难看;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如压岁钱、正月初一祝福的话到吃福橘;讲长毛的故事;给“我”买《山海经》。
有趣;多事、絮叨,迷信、重视规矩礼节;朴实,心底善良,真心爱孩子,热心帮助孩子。
鲁迅家里女佣人,保姆。
人 物 身 份 外 貌 衍太太 文中描述: 简笔画:
事 迹 性格及评价
鼓励孩子吃冬天水缸里结的冰;
怂恿别家孩子贪玩,对自己的孩子却严格要求;
用烧酒加水粉让受伤的孩子擦伤口;
给孩子看少儿不宜的成人画;
教唆“我”偷母亲的首饰卖钱并散布流言;
鲁迅父亲临终时,让鲁迅不停地大叫。
多嘴多舌、奸诈、喜欢使坏、表里不一、心术不正、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的市侩。
住在同一台门中的亲属,鲁迅的长辈。
交流展示
还年青,“笑”
人 物 身 份 外 貌 藤野先生 文中描述: 简笔画:
事 迹 性格及评价
穿衣服不讲究;
添改“我”的讲义;
订正“我”的解剖图;
问“我”关于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临别赠“我”照片,嘱咐“我”寄照片给他,写信告知他近况。
生活上不拘小节,治学上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
鲁迅在日本学医时的老师。
交流展示
黑瘦,八字须,戴眼镜
看看星火同学的成果吧!请你来点评一下。
交流展示——星火伴读
有的在生活上给予帮助,有些带给情感慰藉,有些对精神的成长产生影响——认识了人之善恶
长妈妈、衍太太
陈莲河、藤野先生
范爱农
父亲
无常
寿镜吾先生
“猫”
课堂小结
鲁迅笔下“那些人”
1.完成人物卡片整理。
2.研讨教材中的任务三:鲁迅心中的“那些情”。
《朝花夕拾》写人记事,在平淡质朴的笔墨中蕴有深厚的情感,文章也就表现出丰富多样的感彩。如写长妈妈、藤野先生等,笔下常带温情,寄托着对他们的深切怀念;写《〈二十四孝图〉》等,难抑怒,不得不对封建道德作出最猛烈的抨击;写范爱农,则在对故友的缅怀中,又蕴含着社会批判的锋芒。阅读《朝花夕拾》,梳理鲁迅对各种人与事的情感态度,探究他情感背后的思想立场。基于自己的理解,给写作《朝花夕拾》时的鲁迅写一封信,和他交流你对他的理解,以及从书中获得的人生启示。
布置作业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的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藤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