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
【课题解说】
1.《我爱这土地》。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
2.?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乡愁的对应物,收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这些意象,形式上看起来是并列的,从感情的抒发来看,则是层层推进的。由乡关之思、怀亲之情、至更为崇高的爱国深情,具有以往乡愁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构思精巧、结构整饬、旋律优美。
【走进诗人】
1.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背景介绍】
《我爱这土地》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重点解说】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应该”前面为什么着一“也”字?“嘶哑”一词换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为什么?回答:“也”一词表明诗人以天下为己任,主动请战于民族解放运动中。“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所以不能换。
2.《乡愁》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少年时?——邮票——母子分离??;?成年后?——船票——夫妻分离?;??后来?……坟墓……母子死别?;????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3.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邮票: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惟有通过那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船票: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外,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的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坟墓: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到后来,时空的阻隔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不管是邮票还是船票,都无法叩开这一小小的坟墓,都无法连接这阻隔的阴阳。诗到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气氛更强,让人唏嘘感叹不已。??海峡:而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一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如瀑布直落心田,横溢四处,又如悲歌吟唱,震撼读者的心肺。诗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这四个对应物,都显示了漂泊、隔离、绝别、可望而不可归的离愁别绪。
【诗歌特色】
1.《我爱这土地》:运用象征的手法,与写实相结合;强烈的抒彩。
2.《乡愁》:托物寄情的手法;形式上的格律美和音韵美。
【诗歌主旨】
1.《我爱这土地》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创造了一系列鲜明意象,抒发了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2.《乡愁》这首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文本链接】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基础知识训练】
1.请指出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D)
A.撕哑?喉咙?汹涌 ?B.温柔?腐烂?深冗
C.邮票?坟墓?海陕 ?D.?激怒?悲愤?黎明
2.《我爱这土地》作者是___艾青__,《乡愁》作者是台湾诗人___余光中____。
3.《乡愁》一诗中有四种物象,其中“邮票”比喻的是母子分离;“船票”比喻的是_夫妻难聚,“坟墓”比喻的是_母亲去世___,“海峡”比喻的是_台湾与大陆的人为隔绝__________。
4.朗读《我爱这土地》,看看下面这些说法那些说法正确,那些说法有问题的是(D)。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提示:《我爱这土地》一诗是艾青在抗战时期的名作,四个选项分别着眼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文字表达技巧等,其中C、D两项,一说“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一说“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构成明显的矛盾项,必有一误。答题时便可从此入手,细作分辨。读诗可知,“我”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形象的特点是“爱这土地”,诗题已很明确。至于诗中写到“鸟”,是对“我”拟物,以丰富“我”的形象,“鸟”不是全诗的形象。再说,这最后两句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是诗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根据这一形象特点,我们就不难判断D项为不恰当的了。)
5.对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与“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形容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是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表现乡愁不是很重。
B.看似一种轻描淡写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重量轻的对象之上,恰好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C.运用反衬,也更引人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渴望与深思。
6.《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7.《乡愁》一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答: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创新能力运用】
(一)阅读《我爱这土地》,完成第8~11题
8.诗歌中的“土地”为什么是“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河流”何以是“悲愤”的,“风”又怎么会“激怒”,而“黎明”怎么又是“无比温柔”的?
答: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9.哪些诗句可看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答: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10.诗歌中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对国家、对土地有着深沉的爱的赤子形象
11.你认为这首诗歌应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进行朗读?
答:激昂悲壮,充满深重的忧患意识,又满怀着对土地、对家乡、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阅读《乡愁》,完成第12~19题
1、B 2、小时侯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12.这首诗属于(??B?)A散文诗???B抒情诗???C叙事诗???D寓言诗
13.诗中表时间的词语是小时侯 、长大后、 后来、 现在?,这四个词语组成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14.设喻联想,化抽象感情为具体形象,是本诗的一大特色,极富感染力,请填空:
把乡愁化作???邮票???,表现对母亲???思念????????;把乡愁化作?船票?????,表现对妻子不舍之意;把乡愁化作??坟墓????,表现对自己孝子之心?;把乡愁化作?海峡?????,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15.从全诗看,诗歌的前3节抒发的是思念??母亲和妻子儿女的儿女之情,最后1节抒发的是思念??????祖国大陆???????????的爱国之情。
16.“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浅”是不深的意思,对其深层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D?)
A、说明台湾与大陆相距并不遥远;?B、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而造成的不统一的状况应该结束;?C、台湾与大陆不能密切往来,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情;?D、诗人伫立台湾,远望大陆,面对“浅浅的海峡”却无可奈何。
17.欣赏优美、精彩的诗句,简答问题
①“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把乡愁比作邮票,能引发什么联想?
答:联想到写信、寄信、倾诉思念之情;联想到诗人对母亲、对家乡的思念;联想到儿子对母亲的牵挂等。
②“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用“浅浅”形容海峡,包含了哪些意味?
答:海峡浅台湾与大陆山水相连;海峡浅浅,隔不断台湾同胞对祖国的思念;海峡不深,然人为阻隔台湾与祖国的血肉联系,实在令人痛心。(说得有道理即对)
18.古人作品中写乡愁的名句有很多,你是否联想到古人以“月”为触发点,写思乡之情的诗句:
19.你能写出两个新鲜的比喻来形容乡愁吗?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