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期末检测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数学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期末检测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数学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9 12:0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期末检测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数学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的手机屏幕解锁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2.为了解同学们课外阅读本数的情况,小力需要设计调查表用来收集数据。下面哪一张调查表比较合适?( )
A. B.
C. D.
3.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剪出如图所示的小洞,展开后得到的图形是( )。
A. B. C.
4.三年级学生1分钟内可能完成的项目是( )。
A.跳绳80个 B.跑步1千米 C.写一篇日记。
5.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有( )种不同的摆法。
A.3 B.4 C.5
二、填空题
6.93是( )的3倍;40的7倍是( )。
7.张同和李梦4天共折了196朵小花,照这个速度,两人一周(七天)可以折( )朵小花。
8.全班同学中,和东东一样每天步行上学的一共有12人。他们每天上学途中平均所用到的时间记录如下:
编号 时间/分 编号 时间/分 编号 时间/分
1 30 5 20 9 10
2 35 6 18 10 16
3 15 7 40 11 25
4 44 8 36 12 45
(1)12个同学中,每天上学途中步行时间最长的是( )号同学,最短是( )号同学。
(2)12个同学中,每天上学途中步行时间超过40分钟(包含40分钟)的一共有( )人,少于20分钟的一共有( )人。
(3)按步行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东东排在第3位。如果小学生步行速度大约每分钟75米,东东家离学校大约( )米。
9.如果M×N=720,那么3M×N=( ),M×5N=( ),(M×30)×(N÷30)=( )。
10.小丽练习跳绳( )开始, ( )结束,一共用了( )分钟。
11.2024年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播出时间是9月1日晚上8时,也就是( )时。结束的时间是晚上9时20分,也就是( )时( )分。
12.填一填。
1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0毫米=( )厘米 5千米=( )米
1时15分=( )分 3吨=( )千克
三、判断题
14.秒针从钟面上的数字“2”走到“6”,经过了4秒。( )
15.钟表面上,如果时针转了6圈,分针也转了6圈。( )
16.小亮每天晚上坚持阅读,19:50-20:20是他的阅读时间。小亮每晚阅读70分钟。( )
17.轴对称、平移都是图形的运动。( )
18.△÷☆=21……7,则△最小是175。( )
19.有50位旅客要住宿,每间客房最多住4人,至少需要12间客房。( )
20.61千克>6030克>6300克>6003克。( )
21.小明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 )
四、计算题
22.直接写出得数。


23.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48+297= 48×6= 705×4= △967-359=
五、改错题
24.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六、作图题
25.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上边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
七、解答题
26.一个书架有6层,每层放47本书,能放多少本书?两个这样的书架可以放多少本书?
27.一场电影放映了130分钟后,下午2时结束。这场电影是什么时候开始放映的?(用24时计时法列式计算。)
28.如图是四(2)班各小组庆祝建党100周年做彩旗情况的统计图。
(1)每格代表( )面。
(2)第( )组做的彩旗最多,第( )组做的彩旗最少。
(3)第3组比第4组多做( )面彩旗,比第2组少做( )面彩旗。
(4)第5组做的彩旗数是第4组的( )倍。
(5)四(2)班5个组一共做了多少面彩旗?
29.三(1)班要买一批新书,于是针对同学们最喜欢的课外读物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每位同学只选1种)。
类别 童话类 军事类 科普类 其他类
人数 15 8 9 7
(1)涂一涂。
(2)共调查了( )名同学,喜欢( )类读物的最多。
(3)你认为怎样买书比较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标志或旗帜,它们的图案是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与设计吧!
(1)欣赏:中国香港的区旗是红旗中央配有5颗星的动态紫荆花。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花蕊上的五角星体现了香港人心向祖国。紫荆花红旗体现了香港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________号图案,是将紫荆花瓣进行________(填“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中国红十字会的会徽为金黄色橄榄枝环绕的白底红十字。十字图形是由五个大小相等的红色正方形拼合组成。体现了医疗和救治等人道主义保护。它是________号图案,是将正方形进行_________(填“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设计:学校要为运动会征集独具创意的标志,体现团结协作、勇敢顽强、超越自我的精神。请利用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设计一个吧,并简要介绍这个标志的含义。(无需涂色)
含义介绍:_________________。
31.你能帮我填一填我做这些事情的时间吗?
《三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期末检测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数学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B C A B
1.B
【分析】如果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在这个图形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详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
C.不是轴对称图形。
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故答案为:B
2.B
【分析】根据题意,需要调查的是同学们课外阅读的本数,对选项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A.调查表表示的是读的书的种类。
B.调查表表示的是读的书的数量。
C.调查表表示的是读书的地点。
D.调查表表示的是读书的时长。
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3.C
【分析】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会将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个部分。这4个部分是完全对称的,它们以对折线为对称轴。剪出的小洞在对折后的纸张上,由于纸张对折后是对称的,那么展开后这4个部分上的小洞位置也会关于原来的对折线对称。
【详解】A.图形的形状与对折两次后剪出小洞展开的样子不相符。
B.图形中没有小洞,不符合。
C.图形在正方形纸的四个角附近有相应的形状,符合对折两次后剪出小洞展开的特征。
故答案为:C
4.A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计量较短的时间用分钟(min)作单位,一首歌大约是5分钟,据此分析每个选项, 找出1分钟内可能完成的项目即可。
【详解】A.1分钟可以跳绳80个,符合题意;
B.大操场一圈的长度是400米,1千米=1000米,操场2圈半是1千米,不可能1分钟就跑完,不符合题意;
C.1分钟不可能写一篇日记,不符合题意。
1分钟内可能完成的项目是跳绳80个。
故答案为:A
5.B
【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可以确定底层用了4个小正方体,以及4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根据遮挡关系,最后一个小正方体放在底层任意一个小正方体的上面即可。
【详解】
如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有4种不同的摆法。
故答案为:B
6. 31 280
【分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详解】93÷3=31
40×7=280
93是31的3倍;40的7倍是280。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343
【分析】已知张同和李梦4天共折了196朵小花,用两人一共折小花的总数除以天数,计算出两人一天可以折小花的数量;再乘7,即是两人一周(7天)折小花的数量。
【详解】196÷4×7
=49×7
=343(朵)
照这个速度,两人一周(七天)可以折343朵小花。
8.(1) 12 9
(2) 3 4
(3)3000
【分析】(1)比较各个同学上学所用时间大小解答。
(2)分别数出步行时间超过40分钟以及步行时间少于20分钟的同学人数。
(3)将各个同学上按步行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再找出东东步行的时间。用步行速度乘步行时间,求出东东家离学校多少米。
【详解】(1)10<15<16<18<20<25<30<35<36<40<44<45,则12个同学中,每天上学途中步行时间最长的是12号同学,最短是9号同学。
(2)12个同学中,每天上学途中步行时间超过40分钟的一共有3人,少于20分钟的一共有4人。
(3)按步行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东东排在第3位。则东东步行时间是40分钟。
40×75=3000(米),则如果小学生步行速度大约每分钟75米,东东家离学校大约3000米。
【点睛】本题考查数据分析和整理,关键是将各个同学步行时间排序,再根据问题进行解答。
9. 2160 3600 720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如果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那么积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因数N不变,另一个因数M变为3M是乘3,那么积也要乘3,720×3=2160,所以3M×N=2160;因数M不变,另一个因数N变为5N是乘5,那么积也要乘5,720×5=3600,所以M×5N=3600;因数M乘30,另一个因数N除以30,那么积不变,所以(M×30)×(N÷30)=720。
10. 9:05/9时5分 9:28/9时28分 23
【分析】时间的读法: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分针指着数字几,就表示多了几个5分。由题意得,小丽开始练习跳绳时,时针刚走过数字9,分针指着数字1,此时是9:05;小丽跳绳结束时,时针在数字9和数字10之间,分针在数字5后面第3个小格处,5×5+3=25+3=28,所以此时是9:28。求小丽跳了多长时间,直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小丽9:05开始练习跳绳,9:28结束跳绳。
9:28-9:05=23(分钟)
小丽练习跳绳9:05开始,9:28结束,一共用了23分钟。
11. 20 21 20
【分析】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去掉“早晨、上午”等修饰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加12时,同时去掉“下午、晚上”等修饰词语即可,那么晚上8时就是20时, 晚上9时20分就是21时20分。
【详解】晚上8时=8时+12时=20时
晚上9时20分=9时20分+12时=21时20分
2024年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播出时间是9月1日晚上8时,也就是20时。结束的时间是晚上9时20分,也就是21时20分。
12.7时50分;20;8时10分;50;9时
【分析】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1小时=60分,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第一个表上时间是7时50分,第二个表上时间是8时10分,则需要经过8时10分-7时50分=20分;
第三个表是9时,则需要经过9时-8时10分=50分。
13. 5 5000 75 3000
【分析】根据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时=60分,1吨=1000千克,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50毫米=(5)厘米 5千米=(5000)米
1时15分=(75)分 3吨=(3000)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位之间的换算,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14.×
【分析】秒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为1秒,走1大格为5秒,先用6减去2计算出经过的大格数,再乘5计算出经过的秒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6-2=4(大格)
4×5=20(秒)
所以秒针从钟面上的数字“2”走到“6”,经过了20秒,而不是4秒,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时针转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需要转1圈。时针转一圈是12大格,分针需要转12圈。时针转6圈是72大格,分针需要转72圈。据此判断。
【详解】由分析得:
如果时针转了6圈,分针转了72圈。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钟面上指针的认识,关键是明确时针转一大格时分针转1圈。
16.×
【分析】因为题中说19:50-20:20是他的阅读时间,根据时、分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用20:20-19:50计算出小亮每晚阅读多少分钟。
【详解】20:20-19:50=30(分钟)
所以小亮每晚阅读30分钟。
故答案为:×
17.√
【分析】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
轴对称:指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在这个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了相对的变化,是一种图形运动方式。
【详解】由分析可知,轴对称、平移都是图形的运动,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商和余数已知的情况下,要使被除数最小,那么要找出最小除数即可;根据余数应比除数小,依此确定出最小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当除数最小时,依此计算出被除数即可。
【详解】☆为8时,△最小,
因此,则△最小是175;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题意,用总人数除以每间客房最多住的人数,所得结果的商表示住满了几间客房,余数表示还剩几人没有房间住,剩余的人也需要再安排一间客房,据此计算判断。
【详解】50÷4=12(间)……2(人)
12+1=13(间)
因此,至少需要13间客房。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先把这些名数都化成单位相同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排列。
【详解】61千克=61000克
因为61000克>6300克>6030克>6003克,
所以61千克>6300克>6030克>6003克,故原题排列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此图从前面看,可看到2层,第1层可看到2个小正方形,第2层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左齐,依此判断。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对物体三视图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7;2;10;17
5;630;9;440
【详解】略
23.
645;288;2820;608
【分析】三位数的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结果就和那一位对齐,当乘数末尾有0时,可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
三位数的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起,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验算时,可以用被减数=差+减数,也可以用被减数-差=减数。
【详解】348+297=645 48×6=288

705×4=2820 △967-359=608
验算
24.(1)×;1525
(2)×;14……2
【分析】(1)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计算305×5时,个位上的数相乘,5×5=25,需要向十位进2,原题计算错误。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第一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计算58÷4时,5÷4=1……1,余下的十位上的1需要和个位上的8一起组成18,用18再除以4,原题计算错误。
【详解】
(1)×;改正:
(2)×;改正:
25.见详解
【分析】第一个图形从上面看有2行,下面一行有1个□在最右边,上面一行有3个□;
第二个图形从上面看有2行,下面一行有1个小□在中间,上面一行有3个□;
第三个图形从上面看有2行,下面一行有3个□,上面一行有1个□在最左边。
【详解】据分析作图如下:
26.282本;564本
【分析】用层数乘每层放书的本数,可以计算出一个书架能放多少本书;再乘2,可以计算出两个这样的书架可以放多少本书;据此解答。
【详解】6×47=282(本)
282×2=564(本)
答:能放282本书,两个这样的书架可以放564本书。
27.11时50分
【分析】根据普通计时法和24小时计时法的互换,将下午2时去掉“下午”两个字,再加上12小时即可换算成24小时为单位,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下午2时=2时+12小时=14时
14时-130分钟=14时-2小时10分钟=11时50分
答:这场电影是11时50分开始放映的。
28.(1)2
(2)5;4
(3)4;2
(4)3
(5)60面
【分析】(l)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每一格代表2面;
(2)观察统计图中的直条,根据条的高低填空即可;
(3)用做差法即可解答;
(4)用除法即可求出第5组做的彩旗数是第4组的几倍;
(5)将5个小组每组做的彩旗数相加即可。
【详解】(1)每格代表2面。
(2)第5组做的彩旗最多,第4组做的彩旗最少。
(3)12-8=4(面)
14-12=2(面)
答:第3组比第4组多做4面彩旗,比第2组少做2面彩旗。
(4)16÷8=3
答:第5组做的彩旗数是第4组的3倍。
(5)10+14+12+8+16=60(面)
答:四(2)班5个组一共做了60面彩旗。
【点睛】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9.(1)见详解
(2)39;童话类
(3)多购买童话类读物。
【分析】(1)根据统计表的数据信息,绘制统计图如下。
(2)把喜欢各类读物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调查的总人数,比较喜欢各类读物的人数即可知道喜欢哪类读物的最多。
(3)可根据同学们喜欢的课外读物选择购书类别。
【详解】(1)绘制统计图如下:
(2)15+8+9+7=39(人)
15>9>8>7
所以,共调查了39名同学,喜欢童话类读物的最多。
(3)由统计图可知,同学们喜欢童话类读物的最多,可多购买童话类读物。
30.(1)④;旋转;③;平移
(2)见详解
【分析】(1)旋转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动,移动过程中方向不发生改变,据此解答;
(2)根据旋转和平移的知识进行设计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中国香港的区旗是④号图案,是将紫荆花瓣进行旋转得到的。中国红十字会的会徽是③号图案,是将正方形进行平移得到的。
(2)设计图案如下:
含义介绍:中间的圆表示学校是个团结的大集体,两边的半圆表示团结协作的精神。(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是考查用平移、旋转、轴对称设计图案,根据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特征设计即可。
31.见详解
【分析】都是整时数,分针都是指向12,根据时针的指向确定时刻即可。睡觉时间距离挤牛奶10小时,10:00过10小时是晚上8时,由此确定睡觉时间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
【点睛】熟悉钟面的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