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华特卧龙学校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第3节《细胞呼吸》课件(25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第3节《细胞呼吸》课件(25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7-16 16:51:10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教材分析
初中学习了细胞呼吸的一些内容,细胞呼吸为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第三章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的主动运输和本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四节的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了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 人体内的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等基础知识;学生在本模块的学习中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了线粒体、尝试过建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学习了有关糖 类和脂质等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细胞的主动运输等基础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 ②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③??? 掌握有氧呼吸中物质及能量变化的特点
2、能力目标
①??? 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③??? 学会用化学反应式表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领会细胞呼吸的实质。
3、情感目标
①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②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奥秘。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要想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主动积极,注重对学 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学呈现方式的转变,注重信息技术与其它各学科的 整合,为学生学习搭建快捷、高效、大容量的信息高速公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自身生活经验????
参与思考
多媒体
实践探究
讲解实验注意问题、实验条件、检验实验结果、设计对照实验
分组探究实验
多媒体、投影仪
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探究实验的成果
?
启发、引导、修改
交流、展示、补充、修改
多媒体、投影仪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有氧和无氧呼吸过程
?
展示、讲解
梳理、巩固
多媒体
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
小组合作设计表格、归纳总结
启发、引导、小结
小组合作设计表格、归纳总结、展示、矫正
投影仪
联系生活巩固知识
?
展示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资料
参与分析
多媒体
当堂检测
启发学生分析
分析作答
多媒体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给学生自由的展现空间,注重学生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提高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这样,从感性认识入手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课件25张PPT。课前提问
1. ATP的结构简式是什么?其中有几个高能磷酸键?
2.不同化合物中“A”的含义
下列A代表含义的区别为:A-P~P~P2个腺苷腺嘌呤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细 胞 呼 吸学习目标
1.说出无氧呼吸的过程。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 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产生 或其它产物释放出 并生成 过程。
2.实验原理解读
(1)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也可使 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 。
(2)橙色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 。
3.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 的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 ,还产生少量的 。
4.对比实验是指设置 实验组,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来探究 。细胞内CO2能量ATP混浊 溴麝香草酚蓝 黄灰绿色有氧和无氧 CO2和水酒精、CO2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能量5.有氧呼吸是指 在 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 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 释放 生成许多 的过程。
6.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线粒体具有 ,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 ,它使 大大增加,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 。
线粒体的 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8.有氧呼吸总的反应式是 细胞O2葡萄糖CO2和水能量ATP线粒体内、外两层膜 嵴 内膜的表面积 基质 内膜上和基质中 (3) C6H12O6 + 6H2O + 6O2? ? 6CO2 + 12H2O + 能量 酶7.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比较探究主题一:探究酵母细胞呼吸的方式
(1)哪个用来探究有氧呼吸、哪个用来探究无氧呼吸?
(2)A瓶的作用是什么?C、E瓶的作用是什么
(3)CO2的鉴定还有什么方法?其颜色变化是什么?
怎样鉴定酒精的产生?其颜色变化呢?
(4)乙装置是否一开始就进行无氧呼吸?
甲探究有氧呼吸、乙探究无氧呼吸A瓶用来除去空气中的CO2,C、E用来鉴定产生的CO2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由蓝变绿再变黄酸性重铬酸钾 橙色变成灰绿色 不是。瓶中残存一定的氧气,待氧气耗光后才进行无氧呼吸〖归纳总结〗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大量的CO2,在进行无氧呼吸时能产生酒精和CO2。产生的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了解)
2.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记忆)〖典例1〗利用酵母菌制酒时,一开始便持续通入空气,其结果是
A. 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 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增产
C. 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增产
D. 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D探究主题二:有氧呼吸的过程
1.有氧呼吸的过程(观看下列各步骤)C6H12O6 2丙酮酸[H]少量能量第一阶段:酶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2C3H4O3) 2丙酮酸H2O 酶CO2 少量能量[H]第二阶段:
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2C3H4O3) [H]1[H]2O2 H2O 大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酶C6H12O6有氧呼吸的过程6CO212H2O线粒体细胞质基质②①③酶酶酶2.有氧呼吸是否完全在线粒体内进行?没有线粒体的生物是不是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3.真核生物有氧呼吸过程能产[H]的过程有几个?其发生部位在哪呢?
4.通过有氧呼吸过程分析:葡萄糖有没有进入线粒体发生反应?进入线粒体的是什么?不是,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有
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很多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醋
酸菌能进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两个。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能产[H]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没有。 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所以线粒体内没有葡萄糖分解酶5.写出有氧呼吸反应式,通过有氧呼吸过程分析:O2参与有氧呼吸那个过程?最终O2中的氧到哪里去了?CO2中的O来自于哪里?
6.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是不是都成生成了ATP?其去向有哪些?大多数能量去向是什么?
7.通过有氧呼吸反应式分析,有氧呼吸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有无变化?不是。大多数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少数
能量生成了ATP没有。O2的消耗与CO2的生成一样多归纳总结:
1.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三阶段与O2结合生成水。
2.有氧呼吸中H2O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自O2。
3.有氧呼吸中各元素来源去路
4.1摩尔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总能量是2870kJ,其中只有1161kJ转移到ATP中(生成38摩尔ATP),其余的1709kJ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典例2〗如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②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
C.产生①③的场所是线粒体
D.原核生物中也能完成图示全过程能量水能量O2能量水D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
粒体,但很多原核生
物细胞内具有有氧呼
吸有关的各种酶细胞质基质少量线粒体基质少量线粒体内膜大量随堂测评1.A 2.B 3.C
4.(1)B、D? C、E? A? 吸收二氧化碳
(2)D? 灰绿色 (3) C6H12O6 + 6H2O + 6O2? ? 6CO2 + 12H2O + 能量
(4)消耗氧,形成无氧环境酶课后提升 A组: 1.D 2.C 3.A 4.C 5.C
6.(1)CO2和H2O CO2和酒精 (3)葡萄糖 能量
(4)①澄清的石灰水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 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②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变成灰绿色
(5)探究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的呼吸情况 探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情况
(6)②A、B   D、E “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③澄清的石灰水均变浑浊 (7)B 灰绿
(9)①先做探究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的呼吸情况,实验装置、方法和步骤不用更改。②做探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情况之前,将C瓶的进气管塞住,将D瓶拆下,倒出瓶内的已变浑浊的石灰水,换上澄清的右灰水。③A瓶密封一段时间后,再连通D瓶。④观察D瓶中现象(10)让酵母菌耗尽氧气,造成瓶内的无氧环境 (11)除去空气中CO2
B组:
1.D 2.C 3.C
4(1)丙酮酸 H2O CO2 (2)少量能量 少量能量 大量能量 (3)线粒体 丙酮酸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4)三 线粒体内膜 二 线粒体基质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内膜上 (5)少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