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月 日
1.写汉字或拼音
zhì( )序 平庸( ) 粗 cāo( ) 蒙 mèi( )
轩 ánɡ( ) shuò 果( ) 抱歉( ) 胆 qiè(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 ):指巨大而汹涌的波浪 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也可
用来比喻剧烈的社会变动或大的动乱
(2)( ):感到惊奇或奇怪
(3)( ):生活艰难 四处流浪
(4)( ):指不辞辛苦 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 一直到死为止
3.对邓稼先“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一句分析不当的是 ( )
A.邓稼先一生光明磊落 真诚坦白
B.邓稼先从不骄傲 没有私心 一心为公
C.邓稼先性格单纯 不考虑个人得失 思想单纯
D.邓稼先心中只有一个目标 就是要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贡献
4.选出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 ( )
①尽管在山上、树林里、田野中 甚至在水里 都能看到它
②蛇是很有诱惑力的动物
③可见 在人们心目中 对蛇总还有几分害怕 也难免对它有些神秘之感
④而且 不仅喜欢蛇的人要饱览一番 怕蛇的人也常常带着恐惧的心情远远地瞧
着它
⑤但不论在哪里 只要有蛇出现 就会吸引着一大群人 老的小的都会围上来看
尤其是小孩子们 更是兴奋万分
A.②③①④⑤ B.②①⑤④③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⑤③
5
暑假作业天天练 七年级语文 人教版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我校七年级举办了一次爱国专题展览 请根据
要求 完成任务
5.以下是小梦为专题展览写的解说词 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 爱国主义精神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发展
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无数志士仁人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 书写了一部可歌可①
(泣 弃)的英雄史诗 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之后 都掩藏着许多鲜为
人知的苦痛和艰辛 在“现当代功勋人物”展中 既有鲁迅弃医从文 以笔代刀
为唤醒国民不断呐喊 也有邓稼先二十八载披星戴月 穷尽终身鞠躬尽②
(瘁 悴) 为中华民族崛起做出了卓越贡献 还有钱七虎用毕生心血 锲而不
舍地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 为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 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鲜( )为人知 功勋( )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 请工整书写
6.小语作了一篇赞美邓稼先心系祖国、为国奉献精神的文章 她的文章里引用了以
下名句 你认为其中对邓稼先的人物特点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忧国忘家 捐躯济难
B.辜负胸中十万兵 百无聊赖以诗鸣
C.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D.苟利社稷 死生以之
7.小文写了一段话对爱国故事分享活动进行总结 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 请你
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 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
作为青少年 我们要扛“担当”之鼎 用“忠诚实干、务实肯干”诠释爱国情怀
: 因此 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 以“干”
字打头阵 兢兢业业干事 勤勤恳恳为民 把每一滴奋斗的汗水、每一步奋进的足
迹都留在脚下这方爱得深沉的土地上
①都在用实际行动给出对“爱国三问”的回答
②“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 辛勤耕耘三十载 万亩林场献
国家的杨善洲 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 把青春奉献在基层的黄文秀同志等
③“你是中国人吗 你爱中国吗 你愿意中国好吗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
到过的“爱国三问”
④实干担当是爱国情怀最生动的注脚
6部分参考答案
部分参考答案
第 1、2 页
2.(1)卓越 (2)当之无愧 (3)锲而不舍 3.杨振宁 物理 物理 回忆性 人生经历 伟大贡
献 4.(1)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军中多务 乃始就学 (2)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3)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A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 使人感动得流泪 指
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用在这里属于大词小用 故选 A 6.D A 项句式杂糅 应删除
“的原因” B 项“整整两个小时”和“左右”前后矛盾 应删除“左右” C 项缺少主语 应删除“通
过”或“使” 故选 D 7.(1)示例:举行以“说和做”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举行以“说和做”为主
题的诗歌朗诵会(符合内容即可) (2)示例:他 是音乐的先锋 他 是灵魂的先驱 (贝多芬)
第 3、4 页
1.①中学时 她在高难度综合素质挑战赛中脱颖而出 ②她洪亮的口令带领全班获得初中部第
一名 (意思对即可) 2.①“女汉子”主要表现了她“肯吃苦““有毅力”的性格特点 例如 3
公里越野赛跑中 她的成绩甚至超越了大部分男同志 她长时间在高空、高压、高温、声音嘈杂的
环境里埋头干了整整 60 天 ②“花木兰”主要侧重表现她的智慧、专业、胆大心细、勇敢 例
如 她每天在现场协调、指导解决各种问题 最终团队提前圆满完成任务
3.相同点:①都能担当大任、都充满了智慧 ② 乐府诗集 中的花木兰毅然替父从军 女扮男装
征战多年 最后胜利归来 周承钰不负众望 指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第 5、6 页
2.(1)狂澜 (2)诧异 (3)颠沛流离 (4)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3.C 4.B 5.(1)xiǎn xūn
(2)①泣 ②瘁 6.B 7.③②①④
第 7、8 页
2.(1)挚诚 (2)嗥鸣 (3)盎然 (4)沥尽心血 3.B 4.(1) (2)√ (3)√ 6.(1)心理
描写 (2)动作描写 (3)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4)心理描写
第 9、10 页
1.①闻一多先生从昆明乡下步行到西南联大给学生上课 ③上课时用充满激情的调子讲杜甫
的“三吏”“三别” 并联系现实批评国民党军队拉壮丁的行为 2.标题的含义是 闻一多先生
不仅是一位学者 更是一位激励人们关注现实、参与社会变革的鼓动者 通过诗歌与现实相结
合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3.我选 A 理由:句子 A 中的“连窗外也站了一些人”表
达了教室内外都挤满了人的情景 强调了闻一多先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他是一位有修
养、充满智慧和激情的学者 他在课堂上用诗意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讲述古代文学 同时联系现
实 批评社会不公 他在生死关头也能挺身而出 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言行一致 是一位坚定
的知识分子和爱国者
第 11、12 页
6.A 7.C 8.(1)千古风流人物 永恒的精神领袖! (2)郑成功 收复台湾失地 赶走荷兰入
侵者 维护国土的完整 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3)诸葛亮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
间 (4)小组长要加强分工协调 活动策划者要在活动前统筹 监督各环节负责人准备情况
第 13、14 页
2.(1)浩浩荡荡 (2)不以为然 (3)慷慨淋漓 3.D 5.B 7.(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
流到海不复回 (2)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3)大漠孤烟
直 长河落日圆 8.俗语、谚语:跳到黄河洗不清 成语:泾渭分明 9.黄河不再咆哮 黄河在
呻吟 (九曲黄河一份情 两岸绿林四季青 )
第 15、16 页
1.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 怒放的芦花 发怒的黄河 2.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通过百花凋零
与芦花怒放的对比 突出芦花不畏环境的恶劣 顽强倔强的形象 表达了作者对芦花的喜爱与赞
美之情 3.运用一连串的叠词 强调了黄河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势 表达了作者对怒吼的
黄河的赞美之情 4.不能删 结构上 为下文解释不遗憾的原因和点明主旨做铺垫 表达效
果上 增加行文的波折和趣味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意近即可)
第 17、18 页
2.(1)咀嚼 (2)苛捐杂税 (3)酣然入梦 4.C 5.A 6.B 7.短小 真实 即时 方便
第 19、20 页
1.pú jié zhì zhàn wù sǒnɡ zhuō kǎn 4.A 5.C 6.(1)肖像描写 (2)动作描写
45
暑假作业天天练 七年级语文 人教版
(3)语言描写 7.(1)可以使读者了解“我”和阿长的特殊关系 体现了儿童率真、纯朴的心理
特点 (2)真实 因为作者是以儿童的眼光来写的 (3)用意是提醒阿长睡觉要多注意 别太挤
着“我”了 (4)长舌 是真心讨厌 正因为写出了人物实实在在的缺点 人物才显得更真实
更生动 表面上与后文矛盾 实际上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普通妇女的形象 8.抒发了作者对
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阿长对童年时的作者关怀备至 虽然有时显得烦琐 但只有她才愿意为作
者做别人不愿甚至不能的事 使作者感到温暖 因此令作者怀念
第 21、22 页
2.A 3.C 4.C 6.C 7.(1)【示例一】走进小说天地 领略人间万象 (2)B.讲述故事 畅谈
独特感受 C.评说人物 神游人物画廊 (3)漫画的左边吊着几本书 书上写着“优秀传统文
化”六个字 漫画的右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树干上写着“学生成长”四个字 书本和大树
之间有一个细管相连 寓意: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营养 帮助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第 23、24 页
1.老师像妈妈 2.美丽 纯洁 3.爱
第 25、26 页
1.C 2.B 3.C 4.(1)这 (2)弹奏 (3)少 (4)应当 5.(1)苔痕碧绿 长到台阶上 草色青葱
映入眼帘 (2)对莲花的喜爱 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6.C 7. 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
意合即可) 8.甲文有“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乙文有“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
乎众矣”
第 27、28 页
2.D 3.D 4.D 5.【示例】选图 4 理由:这是楷书 横平竖直 端端正正 更能体现军人的凛然
正气以及其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第 29、30 页
2.B 3.D 4.【示例】小溪: 清凉的小溪穿过高山流淌而来 叮咚的歌声在山谷里回荡
5.(1)B 故事:示例:爱迪生为了寻找做灯丝的材料 曾经做了无数次实验 可都失败 有些
人因此嗤笑爱迪生 但他坦然面对 最终获得了成功 (2)示例:同学 别灰心 俗话说:“谁
笑到最后 谁才是胜利者 ”叔叔阿姨心急 那正是关心你的表现啊 在他们的关爱下 只要你相
信自己 一定会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的 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3)A.画线句用词不当 应把
“散布”改为“焕发” B.画线句标点有误 可以去掉省略号后面的句号 C.画线句表意不
准确 应改为:谁能否认 人生需要微笑呢
第 31、32 页
1.①20 岁“我”与朋友同行 夜上九寨沟 ②25 岁“我”和妹妹一起出行 去中哈边境 ③27 岁
“我”赴尼泊尔徒步旅行 2.①我们得到的和失去的 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失衡太多 有
失去就会有得到 不计较失去的 才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反映出当时
“我”内心的成就感和轻松感 也说明经历艰难 人生境界才会升华 3.在旅途中 我学会了低
头时的坚持 抬头时的自信 回头时的自省 4.热爱生活 勇敢自信 敢于探索世界 敢于迎接
挑战 有一双善于欣赏美景的眼睛 有一颗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
第 33、34 页
2.(1)忍俊不禁 (2)孱头 (3)猥琐 (4)祸不单行 (5)垂垂暮老 (6)灼灼 3.B 4.D 5.C
第 35、36 页
1.①翱翔蓝天 ③太空漫步 ④隔空对话 2.A 3.选 B 叶光富从小树立翱翔蓝天的梦想 从
高三报读空军学校 到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成为飞行员 再到加入航天员队伍 他克服了重重
困难 正正如诗句所表达出的那样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 就必须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理念
第 37、38 页
2.C 3.D 4.D 5.(1)①静—净 ②提—题 (2)甲尽快转让经营的店铺 乙想把店铺尽快而
顺利地转让出去 (3)B (4)示例:小明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是文化遗产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 我们有义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第 39、40 页
2.(1)据理臆断 (2)心有灵犀 (3)屏息凝神 (4)怆然泪下 3.A 4.B 5.C 6.D
第 41、42 页
1.B 2.C 3.(1)拟人 (2)拟人 (3)比喻 (4)比喻 5.(2)中国学生对父母的尊敬程度远远不如
日本和美国
第 43、44 页
2.(1)萋萋 (2)毛骨悚然 (3)怏怏不乐 (4)告罄 5.D 8.(3)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