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月 日
1.给加点字注音
懊悔( ) 字帖( ) 气氛( )
目不窥园( ) 心不在焉( ) 大无畏(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 ):诚恳而深切
(2)( ):(野兽)大声嚎叫
(3)( ):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4)( ):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多形容为事业、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 或
耗尽心思和精力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我如果公开反抗 保卫自己的权利 我父亲就软了下来 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
服 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B.这时我联想起许多事情:我似乎见到父亲每星期一拐一拐地走上足球场 膝盖
肿得像西瓜那么大
C.教师们嫌他“生性孤僻 智力迟钝” 责备他不守纪律、想入非非
D.它使我卸下了一个思想包袱———从此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件更重要的
事———即将来临的 1970 年世界杯赛
4.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不动不响 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 默默无闻 不问世
事 与世无争 ( )
(2)“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实干精神和谦虚
美德 ( )
(3)“他 是口的巨人 他 是行的高标”赞扬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言行高
度统一的美德 ( )
7
暑假作业天天练 七年级语文 人教版
5.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下面的句子中
A.忽闪 B.闪烁 C.担心 D.担忧
(1)这还不算 他还有一种令父母( )的毛病 就是说话特别晚 到四五岁时还
不会说话 他的家族都认为这个孩子一生算完了
(2)他们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从孩子那双( )的棕色大眼睛里 流露出
多么明亮的光彩啊!
6.为了更有力地表现人物 作者在写作时会用很多描写方法 如:外貌描写、语言描
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你能判断出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
法吗
(1)我想起了很久以前在一次少年队比赛中我没有踢进罚球 我又克制自己不去
想它 我告诉自己站得越久 失球的机会越大 要是踢不进 那也无所谓 还
会有别的机会嘛! ( )
(2)他爱不释手 把盘子转过来调过去 可那根针仍然指北 ( )
(3)我把半截烟往地上一按 脸都吓白了:“天呀! 回家后够我受的了!”
( )
(4)他独自关在屋子里 双手支在桌子上 在琢磨:这是为什么 怎么证明呢
( )
7.续写下面这个寓言故事 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 不少于 15 字
狐狸看见藤上已熟的葡萄 用尽办法也弄不到嘴里 只好放弃
8
年 月 日
一个时代的鼓手
马识途
①我如今已逾百岁 但闻一多先生的音容形貌却还那么鲜活地留在我脑子里
那些过往 仿佛就在昨天
②闻一多先生风尘仆仆地从老远的昆明乡下步行进城 到西南联大来给我们
中国文学系的学生上“唐诗”课来了
③他的个儿不是很高 有几分清瘦的身子装在那宽大的褪了色的蓝布大褂里
潇洒自如 他的脸说不上红润 可也并不显得阴暗晦气 像当时在落难中的许多知
识分子那样 他那过早脱去头发的脑门在阳光下闪亮 配上深邃而充满智慧的眼
神 一望而知是一个很有修养的学者 他的胡子不茂密 可是长得很长 大概留的
年代不短了
④他的手里攥着一个特大的蓝布口袋 这个口袋似乎和他在这个世界上是同
时存在的 那里面藏着他多年的心血和打开中国古代文化的钥匙 他从容不迫地
向新校舍东南角上一间破旧的泥坯草房走去 他抬头望着人 却并不和人打招呼
或者他还在梦幻中和庄子、屈原、杜甫这些古人一起神游吧
⑤他走进教室 在小讲桌前坐下来 他把老怀表摸出来放在桌上 时间还不
到 他摸出他黑亮的烟斗来点上 吸起烟来 选“唐诗”这门课的本来只有十来个学
生 可是现在教室里早已座无虚席 我是选“唐诗”的 来迟了
一步 也只好站在后边了
⑥上课的钟声响了 他立刻从大书袋里摸出讲稿来 开始讲课 其实他并不
照本宣科 往往是不看稿子 越讲越远 越讲越自在 用那充满激情的调子 诗意般
的言语 给我们讲杜甫的“三吏”“三别” 将生动的形象展示在你的眼前 把你带到
古代的社会里让你去看看石壕吏怎样夜晚捉人 让你看看新婚的丈夫来不及和妻
子告别就被拉上战场
⑦但是他并不是想把我们拉回古代 把我们带进故纸堆里去 他用历代人民的
悲惨命运引出我们对于今天现实的留心 他愤愤地说:“杜甫描写的是一千多年前
的事 你们仔细张开眼看看 这却是写的眼前抗战时期的事 比唐肃宗那时更卑鄙
更无耻 ”于是他讲一件国民党军队拉壮丁的事 他说着说着站起来叫:“这样无法
无天 还成什么国家 这是什么‘国军’ 这是土匪 比土匪还土匪!”
⑧这是在讲唐诗吗 有的教授也许认为不是的 但在这教室里听讲的学生却
认为是讲了最好的唐诗 听的人越来越多 窗户外都挤不下了 他说过:“我不能
想象一个人在历史里看不出诗来 而还能懂诗 ”
⑨他说他在编一本 现代诗抄 朱自清教授给他一本田间作的诗 就是田间在
抗战初期和在解放区写的那些激昂的诗 他说几年没有看新诗了 乍一看 吓了一
跳 他想 这叫诗吗 再看 才恍然大悟 他说:“这不仅是诗 而且是擂鼓的声音 ”
9
暑假作业天天练 七年级语文 人教版
⑩于是他擂起鼓来 他亲自朗诵一首田间的长诗 多一些 他朗诵得真好
那么激昂而有节拍 就像一声声的鼓点 就像为配合解放区军民英勇前进的步伐而
敲的鼓点 念到后来 他更激昂了 像一头雄狮抖动着头发和胡子 大声地吼了起
来:“呵枪! 呵刀! 呵祖国! 呵人民!”
他极力称赞这样的诗 他说这样的诗是时代的鼓声 这样的诗人是时代的鼓
手 他兴奋地用一连串的形容词来赞美这样的诗:“沉着的” “庄严的” “雄壮的”
“勇敢的”“浑厚的”“猛烈的”“刚毅的”“激动的”“粗犷的”“急躁的”“横蛮的”“倔
强的”“男性的”
然后他慨乎言之:“我们的民族正走到我们历史的转折点 我们要一鼓作气
渡过这个危机 完成独立建国的大业 ”他大声呼吁:“这是一个多么需要鼓手的时
代呀! 我们要有更多的这样的时代的鼓手!”
我们听他朗诵田间的诗 也跟着激动起来 在我们的面前 分明站着一个兴
奋得面孔发红 每一根头发、胡子的末梢都在战斗的鼓手 在奋力地擂着战鼓 鼓舞
着人们踏着他敲起的鼓点子前进 他的每一句朗诵的诗 他的每一句激昂的话 才
真正都是沉着、庄严、雄壮、勇敢、浑厚、猛烈、刚毅、激动、粗犷、倔强、男性的 他才
真正是一个鼓手 一个时代的鼓手!
1.文章回忆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上课的过程 叙写了哪四件事 请补充完整
①
②提前进教室后坐在小讲桌前摸出烟斗等待
③
④课上亲自朗诵田间的长诗 多一些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 一个时代的鼓手 的含义
3.下列两句话填入第⑤段的画线处 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说说你的理由
A.有的就坐在窗台上 有的站在后边 连窗外也站了一些人 旁听的比选课的多了
几倍
B.有的就坐在窗台上 有的站在后边 有的站在窗外 旁听的比选课的多了几倍
我选( ) 理由:
4.闻一多先生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请根据文中具体内容和链接材料简要说明
【链接材料】
他“做”了 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 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 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 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臧克家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
10部分参考答案
部分参考答案
第 1、2 页
2.(1)卓越 (2)当之无愧 (3)锲而不舍 3.杨振宁 物理 物理 回忆性 人生经历 伟大贡
献 4.(1)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军中多务 乃始就学 (2)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3)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A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 使人感动得流泪 指
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用在这里属于大词小用 故选 A 6.D A 项句式杂糅 应删除
“的原因” B 项“整整两个小时”和“左右”前后矛盾 应删除“左右” C 项缺少主语 应删除“通
过”或“使” 故选 D 7.(1)示例:举行以“说和做”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举行以“说和做”为主
题的诗歌朗诵会(符合内容即可) (2)示例:他 是音乐的先锋 他 是灵魂的先驱 (贝多芬)
第 3、4 页
1.①中学时 她在高难度综合素质挑战赛中脱颖而出 ②她洪亮的口令带领全班获得初中部第
一名 (意思对即可) 2.①“女汉子”主要表现了她“肯吃苦““有毅力”的性格特点 例如 3
公里越野赛跑中 她的成绩甚至超越了大部分男同志 她长时间在高空、高压、高温、声音嘈杂的
环境里埋头干了整整 60 天 ②“花木兰”主要侧重表现她的智慧、专业、胆大心细、勇敢 例
如 她每天在现场协调、指导解决各种问题 最终团队提前圆满完成任务
3.相同点:①都能担当大任、都充满了智慧 ② 乐府诗集 中的花木兰毅然替父从军 女扮男装
征战多年 最后胜利归来 周承钰不负众望 指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第 5、6 页
2.(1)狂澜 (2)诧异 (3)颠沛流离 (4)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3.C 4.B 5.(1)xiǎn xūn
(2)①泣 ②瘁 6.B 7.③②①④
第 7、8 页
2.(1)挚诚 (2)嗥鸣 (3)盎然 (4)沥尽心血 3.B 4.(1) (2)√ (3)√ 6.(1)心理
描写 (2)动作描写 (3)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4)心理描写
第 9、10 页
1.①闻一多先生从昆明乡下步行到西南联大给学生上课 ③上课时用充满激情的调子讲杜甫
的“三吏”“三别” 并联系现实批评国民党军队拉壮丁的行为 2.标题的含义是 闻一多先生
不仅是一位学者 更是一位激励人们关注现实、参与社会变革的鼓动者 通过诗歌与现实相结
合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3.我选 A 理由:句子 A 中的“连窗外也站了一些人”表
达了教室内外都挤满了人的情景 强调了闻一多先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他是一位有修
养、充满智慧和激情的学者 他在课堂上用诗意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讲述古代文学 同时联系现
实 批评社会不公 他在生死关头也能挺身而出 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言行一致 是一位坚定
的知识分子和爱国者
第 11、12 页
6.A 7.C 8.(1)千古风流人物 永恒的精神领袖! (2)郑成功 收复台湾失地 赶走荷兰入
侵者 维护国土的完整 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3)诸葛亮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
间 (4)小组长要加强分工协调 活动策划者要在活动前统筹 监督各环节负责人准备情况
第 13、14 页
2.(1)浩浩荡荡 (2)不以为然 (3)慷慨淋漓 3.D 5.B 7.(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
流到海不复回 (2)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3)大漠孤烟
直 长河落日圆 8.俗语、谚语:跳到黄河洗不清 成语:泾渭分明 9.黄河不再咆哮 黄河在
呻吟 (九曲黄河一份情 两岸绿林四季青 )
第 15、16 页
1.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 怒放的芦花 发怒的黄河 2.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通过百花凋零
与芦花怒放的对比 突出芦花不畏环境的恶劣 顽强倔强的形象 表达了作者对芦花的喜爱与赞
美之情 3.运用一连串的叠词 强调了黄河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势 表达了作者对怒吼的
黄河的赞美之情 4.不能删 结构上 为下文解释不遗憾的原因和点明主旨做铺垫 表达效
果上 增加行文的波折和趣味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意近即可)
第 17、18 页
2.(1)咀嚼 (2)苛捐杂税 (3)酣然入梦 4.C 5.A 6.B 7.短小 真实 即时 方便
第 19、20 页
1.pú jié zhì zhàn wù sǒnɡ zhuō kǎn 4.A 5.C 6.(1)肖像描写 (2)动作描写
45
暑假作业天天练 七年级语文 人教版
(3)语言描写 7.(1)可以使读者了解“我”和阿长的特殊关系 体现了儿童率真、纯朴的心理
特点 (2)真实 因为作者是以儿童的眼光来写的 (3)用意是提醒阿长睡觉要多注意 别太挤
着“我”了 (4)长舌 是真心讨厌 正因为写出了人物实实在在的缺点 人物才显得更真实
更生动 表面上与后文矛盾 实际上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普通妇女的形象 8.抒发了作者对
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阿长对童年时的作者关怀备至 虽然有时显得烦琐 但只有她才愿意为作
者做别人不愿甚至不能的事 使作者感到温暖 因此令作者怀念
第 21、22 页
2.A 3.C 4.C 6.C 7.(1)【示例一】走进小说天地 领略人间万象 (2)B.讲述故事 畅谈
独特感受 C.评说人物 神游人物画廊 (3)漫画的左边吊着几本书 书上写着“优秀传统文
化”六个字 漫画的右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树干上写着“学生成长”四个字 书本和大树
之间有一个细管相连 寓意: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营养 帮助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第 23、24 页
1.老师像妈妈 2.美丽 纯洁 3.爱
第 25、26 页
1.C 2.B 3.C 4.(1)这 (2)弹奏 (3)少 (4)应当 5.(1)苔痕碧绿 长到台阶上 草色青葱
映入眼帘 (2)对莲花的喜爱 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6.C 7. 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
意合即可) 8.甲文有“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乙文有“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
乎众矣”
第 27、28 页
2.D 3.D 4.D 5.【示例】选图 4 理由:这是楷书 横平竖直 端端正正 更能体现军人的凛然
正气以及其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第 29、30 页
2.B 3.D 4.【示例】小溪: 清凉的小溪穿过高山流淌而来 叮咚的歌声在山谷里回荡
5.(1)B 故事:示例:爱迪生为了寻找做灯丝的材料 曾经做了无数次实验 可都失败 有些
人因此嗤笑爱迪生 但他坦然面对 最终获得了成功 (2)示例:同学 别灰心 俗话说:“谁
笑到最后 谁才是胜利者 ”叔叔阿姨心急 那正是关心你的表现啊 在他们的关爱下 只要你相
信自己 一定会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的 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3)A.画线句用词不当 应把
“散布”改为“焕发” B.画线句标点有误 可以去掉省略号后面的句号 C.画线句表意不
准确 应改为:谁能否认 人生需要微笑呢
第 31、32 页
1.①20 岁“我”与朋友同行 夜上九寨沟 ②25 岁“我”和妹妹一起出行 去中哈边境 ③27 岁
“我”赴尼泊尔徒步旅行 2.①我们得到的和失去的 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失衡太多 有
失去就会有得到 不计较失去的 才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反映出当时
“我”内心的成就感和轻松感 也说明经历艰难 人生境界才会升华 3.在旅途中 我学会了低
头时的坚持 抬头时的自信 回头时的自省 4.热爱生活 勇敢自信 敢于探索世界 敢于迎接
挑战 有一双善于欣赏美景的眼睛 有一颗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
第 33、34 页
2.(1)忍俊不禁 (2)孱头 (3)猥琐 (4)祸不单行 (5)垂垂暮老 (6)灼灼 3.B 4.D 5.C
第 35、36 页
1.①翱翔蓝天 ③太空漫步 ④隔空对话 2.A 3.选 B 叶光富从小树立翱翔蓝天的梦想 从
高三报读空军学校 到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成为飞行员 再到加入航天员队伍 他克服了重重
困难 正正如诗句所表达出的那样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 就必须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理念
第 37、38 页
2.C 3.D 4.D 5.(1)①静—净 ②提—题 (2)甲尽快转让经营的店铺 乙想把店铺尽快而
顺利地转让出去 (3)B (4)示例:小明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是文化遗产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 我们有义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第 39、40 页
2.(1)据理臆断 (2)心有灵犀 (3)屏息凝神 (4)怆然泪下 3.A 4.B 5.C 6.D
第 41、42 页
1.B 2.C 3.(1)拟人 (2)拟人 (3)比喻 (4)比喻 5.(2)中国学生对父母的尊敬程度远远不如
日本和美国
第 43、44 页
2.(1)萋萋 (2)毛骨悚然 (3)怏怏不乐 (4)告罄 5.D 8.(3)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