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执教学科 数 学 课时安排 1 备课教师 王
课 题 25.1.1 随机事件
教学准备 绳子,多媒体课件,骰子,教案,畅言智慧课堂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研究事件的分类。作为“概率初步”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内容,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的预备知识,本节课掌握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概率”整个知识体系的“坚实”性。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对随机事件以及概率的学习,从小学的感性认识,到初中的初步定义和定量分析,再到高中的集合计算,再到大学对概率论的深入研究,要经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对随机观念的培养和概率意义的理解是个长期过程,需要贯穿统计与概率教学的始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重点,控制难度。另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奇异美和应用美,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和情感的熏陶上,这节课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会根据经验判断一个简单事件是属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特点,并会判断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2.经历活动体验、操作、观察、讨论、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数学游戏及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乐于亲近数学,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难点:理解随机事件的特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激趣设疑引出课题 活动一:系绳子游戏准备两根长短、颜色相同的绳子,请一名同学手握绳子,另一名同学将绳子露出的两个头、两个尾分别系上。1.观察能得到哪些结果?2.事先能否预料出现哪种结果?3.系绳子游戏中“系出环”这件事会发生吗?4.系出一个环这件事会发生吗?5.系出两个环呢?6.系出三个环呢?7.如果规定系成一个环则系绳子的同学获胜,否则握绳子的同学获胜,谁获胜的可能性大? 师生活动: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教师以问题串的方式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感到困惑时引出课题。设计意图:从游戏入手,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导入新课,并通过问题逐步引导,让学生对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有初步的感知,并引出课题。
师生交流感悟新知 活动二:师生交流,感悟新知 老师列举身边发生的事,与同学们交流探讨:1.昨天上午,查看了一下南陵今天的天气,显示70%有雨。2.打开高德地图查看到学校路线,结果发现有一段拥堵。3.今天老师开车过来,一路畅通无阻,经过的路口都是绿灯,心情很好。4.朋友说我今天运气挺好的,要我去买一张彩票。这些事情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现象生活中大量存在,你怎么看待这些现象呢?5.阅读本章节引言,分享感想。 师生活动:老师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阅读引言,分享感受,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概念。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事情入手,发展学生从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试验探究生成概念 活动三:试验探究,生成概念问题1:五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为了抽签,我们在盒中放五个看上去完全一样的纸团,每个纸团里面分别写着表示出场顺序的数字 1,2,3,4,5。把纸团充分搅拌后,小军先抽,他任意(随机)从盒中抽取一个纸团。思考下列问题:(1〕抽到的数字有几种可能的结果?(2)抽到的数字小于6吗?(3)抽到的数字会是0吗?(4)抽到的数字会是1吗?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问题2:小伟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別刻有 1到6的点数。请思考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 (2)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 (3) 出现的点数会是7吗 (4) 出现的点数会是4吗 学生动手实验,初步感受概率。 师生活动:先创设开放性的情境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在一步一步引导,形成概念。设计意图:在学生的自己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学生的表达,帮助学生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试验,并在试验结束后回答四个问题,初步感受概率。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经历试验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随机观念,感受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确定性。
情境模拟深化理解 活动四:情境模拟,深化理解故事背景:相传古代有个王国,由于崇尚迷信,世代沿袭着一条奇特的法规:凡是死囚,在临刑前都要抽一次“生死签”。即在两张小纸片上分别写着“生”和“死”字样,由执法官监督,让犯人当众抽签。如果抽到“死”字的签,则立即处刑;如果抽到“活”字的签,则被认为这是神的旨意,应予当场赦免。有一次国王决定处死一名大臣,这名大臣因不满国王的残暴统治而替老百姓讲了几句公道话,为此国王震怒不已。他决心不让这名敢于“犯上”的臣下,得到半点获赦的机会。于是,他与几名心腹密谋暗议,终于想出了一条狠毒的计策:暗嘱执法官,把“生死签”的两张签纸都写成“死”。1.在国家法规规定的条件下,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2.在国王设定的阴谋下,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3.在大臣想好的计策条件下,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 师生活动:老师扮演国王,学生扮演大臣,让大家进入故事情境,更加切身的感受到条件的变化对结局的影响。设计意图:用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故事的结尾设置悬念,让学生自己设想结局,并进行引导。感受概念中“在一定的条件下”的重要性。
目标检测精准定位 活动五:目标检测,精准定位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1)扔一个实心铁球到水中,下沉;(2)从装有红、白球的不透明袋子中任意选出一个球,该球是黑球;(3)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一页,这页的页码是奇数;(4)任意面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为180°;(5)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6)广州南到重庆北的G1312次高铁明天正点到达重庆北站。 师生活动:学生利用畅言智慧课堂pk作答。设计意图:采用pk作答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答题热情,巩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总结归纳共同提升 课堂小结:小结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心得? 师生活动:学生分享收获和心得,老师分享概率的起源。
板书设计
25.1.1 随机事件随机事件: 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