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月
日
暑假作业(三)》
温故知新
一、选择题
1.贞观十三年,统计户数是312万;开元十四年,近707万;开元二十年,达786
万。开元中期米价每斗13文,开元后期稳定在20文以下,“天下无贵物”。
社会治安稳定,“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上述材料可用于说明唐朝(
)》
A.达到鼎盛阶段
B.重视选拔人才C.诗坛气象万千D.藩镇割据严重
2.唐玄宗时期,开办了官方最早称为“书院”的机构,为保存和传播文化典籍、开
展学术研究,以及向国家举荐和选拔经世致用之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书院的建立侧面反映出唐政府
A.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B.政局稳定、私学盛行
C.商业繁荣、文化发达
D.经济繁荣、注重文教
3.诗歌既抒发作者情怀,也反映社会现象。下列诗句描写的社会现象反映的是
诗句一: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诗句二: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据学者考证,目前出土的唐代长沙窑瓷器上,有诗作100余首,绝大多数不见
于《全唐诗》。瓷器上还有广告语,如卞家的碗写“卞家小口天下第一”,许家
的瓶写“许家绝上一升茶瓶好”。该研究成果,可以佐证唐朝
()
A.制瓷工艺较为精湛
B.经济繁荣发展
C.文学创作风格多样
D.具有传统审美
5.唐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很大发展,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下
列有关唐朝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唐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
B.唐朝时期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邢窑的青瓷如冰如玉
C.唐朝时期,都城洛阳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D.唐朝时期的棉纺织业十分发达
6.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在唐朝有重要发展,闻名中外的陶器珍品是
(
A.青花瓷
B.冰裂纹瓷器
C.唐三彩
D.白瓷
5
暑假作业天天练七年级历史诵用版
7.《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贸
往还,味旦永日。”材料反映了唐朝
(
A.商品交流繁盛B.城市经济繁荣C.民族交往频繁D.政治制度完善
8,唐都长安约有百万人口,其中有来自中亚、波斯、大食、新罗等地的商人、使
节、留学生数千人。很多外商在西市开设货栈,买卖货物。这反映出()
A.唐朝政治制度完备
B.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
C.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D.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
9.唐都长安城规模宏大,建筑宏伟,布局严谨,规划合理。对长安城内“坊”的解
释正确的是
(
A.办公区
B.手工业作坊
C.商业区
D.居民区
知难而进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
隋朝统一中国后,在经济上采取了一些措施,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到
了唐朝,政府改革税法,农业生产兴盛,纺织业、染色业、采矿业、制瓷业等也很
发达,商业贸易频繁,体现出华夏决泱大国的风范。
据中央政府网《隋唐及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与货币流通》
材料二唐代商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关陇西北商业经济
区,以洛阳、汴州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经济区和以扬州为中心的江南经济区,长
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内有市、有坊,市、坊分开…南方的成都是和扬州
一样齐名的大都市…由于国际贸易的发达,唐政府设各国商馆,接待各国
商人。
一一摘编自童贤彬《唐代商业发展特点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唐朝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成就,并分析取得这
些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商业经济发展的表现。爹考答案
参考答案
暑假作业(一)】
一、1~5 CCAAD6~7BD
二、1.北方民族交融,人民渴望统一。隋文帝励精图治,军事力量强大。陈朝统治腐朽。
2.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杨广滥用民力,是个残暴的皇帝。经济繁荣:隋朝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
性;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暑假作业(二)
一、1~5 CDDAC6-7DD
二、1,唐太宗李世民。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注重减轻人民的负担。贞观之治。
2.措施: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
负担的政策和措施。
影响: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
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
修经籍。
4.任用贤臣;减轻人民的负担:重视发展生产:等等。
暑假作业(三)】
一、1~5 ADCBA6~9CADD
二、1.成就:农业生产兴盛,出现曲辕犁和筒车;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代表性产品有蜀
锦、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以及闻名中外的唐三彩。原因:国家统一;改革税法:发明并
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等。
2.表现:形成了经济区:设立商馆: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暑假作业(四)】
一、1-5 CDCCD6~8CDD
二、1.始于唐朝。自行委派官吏;不向中央缴纳赋税;军队不听中央调遣。唐玄宗时期,节度使
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拥兵自重,并发动叛乱
2.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虚心纳谏,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官员的选拔与考
核,任用姚崇、宋璟等人为相,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后期,任人唯亲,酿成
安史之乱。
3.要任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
暑假作业(五)
一、1~5 AABBA6-8BBC
二、1.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
41
暑假作业天天练七年级历史诵用版
3.唐朝统一强盛,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对外采取较为开明的政策;日本当时落后,政
府、民间都重视向先进国家学习:中日之间海上交通技术的完善。
暑假作业(六)】
一、1~5 BCCBB6~7DB
二、1.诗人多、作品多、各个阶层均有诗人代表、广泛流传。
2.诗化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丰富了中华文化
3.唐朝的统一、繁荣和开放:科举制的推进。
暑假作业(七)】
一、1~5 BBDCB6~8BDC
二、1.安史之乱。朱温。
2.宋太祖。通判。
3.转运使。
4.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回答一点即可)
暑假作业(八)
一、1~5 BBCDB6~8CDC
二、1.辽、西夏。
2.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占据中原后,要想统治稳定、长久,必须实行汉族的统治制度。
3.任用汉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汉族的传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答
出其中两点即可)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暑假作业(九)】
一、1~5 ADDCA6~10 BCDDC
二、1.南宋。杭州:南宋的都城:汴州:北宋的都城。
2.南宋统治者荒淫腐化,只图偏安江南,不思收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
3.抗金将领:岳飞;投降派:秦桧。因为岳飞的抗金斗争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
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4.宋金达成和议。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暑假作业(十)
一、15 ADCAC6~8ACB
二、1.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山东、山西和河北。
2.行省制度。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
的设立,始于元代。
3.西藏、琉球(今台湾)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域。
暑假作业(十一)
一、1~5 BCACC6~8BDC
二、1.由人口稀少、物资贫乏,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
2.北宋时,南方已是国家财赋的主要来源地;太湖流域已是全国重要的粮仓:经济重心已移
到南方。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