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微生物与健康》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7《微生物与健康》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08 14:1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微生物与健康》练习(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
A. 细菌
B. 病毒
C. 霉菌
D. 蚂蚁
下列选项中,对人类有益的是( )。
A. 导致感冒的病毒
B. 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C. 引起肺炎的细菌
D. 导致脚气的真菌
下列选项中,利用了微生物发酵作用的是( )。
A. 冷冻食品
B. 腌制咸菜
C. 制作面包
D. 晾晒衣服
关于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病毒非常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B.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C. 所有病毒都会使人患病
D.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下列选项中,预防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勤洗手
B. 经常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C. 生吃未洗净的蔬菜
D. 接种疫苗
制作泡菜时,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 )。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霉菌
D. 病毒
由细菌引起的是( )。
A. 流感
B. 艾滋病
C. 肺炎
D. 手足口病
关于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B. 微生物都是有益的
C. 微生物对人类既有益也有害
D. 微生物对人类没有影响
下列选项中,不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是( )。
A. 冷藏食物
B. 食物煮熟后食用
C. 食物敞口放在空气中
D. 用盐腌制食品
酵母菌在制作面包时的作用是( )。
A. 杀死细菌
B. 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蓬松
C. 增加面包的甜味
D. 使面包颜色更好看
二、判断题(对的填 “T”、错的填 “F”)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
所有的细菌都会使人患病。( )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
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疗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
冷藏食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
微生物只存在于土壤和水中,空气中没有微生物。( )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
霉菌会使食物发霉变质,对人类只有害处。( )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用盐腌制食品可以杀死所有的微生物。( )
三、填空题
微生物包括( )、( )、( )等,它们个体微小,分布广泛。
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有益,如( )可以用来制作酸奶,( )可以用来制作面包。
预防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我们可以采取( )、( )、( )等措施。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 )、( )和( )等条件。
食品腐败变质主要是由( )引起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 )、( )等方法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四、简答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请至少写出三种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五、连线题
将下列微生物与对应的作用或现象进行连线。
乳酸菌 引起流感
霉菌 制作酸奶
流感病毒 导致食物发霉
大肠杆菌(有益) 制作面包、酿酒
酵母菌 帮助人体消化食物
六、实验题
实验名称:观察食物上的微生物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了解食物上微生物的存在及生长情况。
实验材料:面包片 2 片、培养皿 2 个、滴管、水、放大镜。
实验步骤:
(1)将一片面包片用滴管滴上少量水,放入一个培养皿中,标记为 A;另一片面包片不滴水,放入另一个培养皿中,标记为 B。
(2)将两个培养皿放在温暖、阴暗的地方。
(3)每天观察面包片的变化,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记录现象。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 A、B 两组的变量是什么?这样设置有什么目的?
(2)预测几天后 A、B 两组面包片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3)该实验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D 解析:蚂蚁是多细胞动物,不属于微生物;A、B、C 都属于微生物,个体微小,所以选 D。
B 解析:制作酸奶的乳酸菌对人类有益,能帮助消化;A、C、D 会导致人生病,对人类有害,所以选 B。
C 解析:制作面包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蓬松;A 是低温抑制微生物生长,B 是高盐抑制微生物生长,D 是去除水分,所以选 C。
C 解析:有些病毒对人类无害,甚至可用于疫苗研制,C 说法错误;A、B、D 说法正确,所以选 C。
C 解析:生吃未洗净的蔬菜可能摄入微生物,引发疾病,不利于预防;A、B、D 是正确的预防做法,所以选 C。
B 解析:制作泡菜主要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A 用于面包发酵,C 属于真菌,D 是病毒,所以选 B。
C 解析:肺炎多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引起;A、D 由病毒引起,B 由艾滋病病毒引起,所以选 C。
C 解析:微生物对人类既有益(如发酵食品)也有害(如引发疾病),A、B、D 说法片面,所以选 C。
C 解析:食物敞口放在空气中,微生物易进入并繁殖,不能抑制其生长;A、B、D 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所以选 C。
B 解析: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内部形成气孔,变得蓬松;A、C、D 不是酵母菌在制作面包时的主要作用,所以选 B。
二、判断题
F 解析:有些微生物(如大型真菌)肉眼可见,该说法错误。
F 解析:许多细菌对人类有益,如肠道中的益生菌,该说法错误。
T 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如酿酒过程,该说法正确。
F 解析: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不能治疗病毒引起的疾病,该说法错误。
T 解析:冷藏降低温度,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延长食物保质期,该说法正确。
F 解析:空气中也存在大量微生物,该说法错误。
T 解析:接种疫苗可使人体产生抗体,有效预防传染病,该说法正确。
F 解析:有些霉菌可用于制作腐乳、酱油等,对人类有益,该说法错误。
T 解析: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物,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该说法正确。
F 解析:盐腌制只能抑制微生物生长,不能杀死所有微生物,该说法错误。
三、填空题
细菌;真菌;病毒 解析:微生物的主要类别,涵盖了常见的微小生物类型。
乳酸菌;酵母菌 解析:列举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体现微生物的有益作用。
勤洗手;戴口罩;接种疫苗 解析:预防微生物引起疾病的常见措施,具有实际意义。
温度;水分;营养物质 解析: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条件,是控制微生物的关键。
微生物;冷藏;腌制(或高温灭菌等) 解析:食品腐败的原因及常见的食品保存方法,原理是抑制或杀死微生物。
四、简答题
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方法及原理:(1)冷藏法:将食物放在冰箱中,低温环境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缓食物腐败速度,如冷藏水果、蔬菜。(2)腌制法:用盐或糖腌制食品,高浓度的盐或糖能使微生物细胞失水,抑制其生长,如腌咸菜、蜜饯。(3)高温灭菌法:通过高温加热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如罐头食品经高温灭菌后密封保存,防止微生物再次进入。(4)脱水法:去除食物中的水分,微生物因缺乏水分无法生长繁殖,如干香菇、葡萄干。
解析:列举三种以上方法,说明每种方法的原理,体现对微生物生长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五、连线题
乳酸菌 ——制作酸奶
霉菌 ——导致食物发霉
流感病毒 ——引起流感
大肠杆菌(有益)——帮助人体消化食物
酵母菌 ——制作面包、酿酒
解析: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可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用于制作酸奶;霉菌会分解食物中的有机物,导致食物发霉;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有益的大肠杆菌能帮助人体消化肠道内的食物;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可用于制作面包和酿酒。
六、实验题
(1)变量是水分。设置对照实验,通过对比 A、B 两组的变化,探究水分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解析:A 组面包滴水,B 组不滴水,唯一不同的条件是水分,对照实验能明确单一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预测 A 组面包片会先出现霉斑(如黑色、绿色斑点),且霉斑会逐渐扩大;B 组面包片可能出现少量霉斑或较晚出现霉斑。因为 A 组面包有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微生物(如霉菌)的生长繁殖;B 组面包水分少,微生物生长较慢。
解析:微生物生长需要水分,A 组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快,容易发霉;B 组水分不足,抑制微生物生长。
(3)该实验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分,此外结合实验环境(温暖、阴暗),还说明微生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阴暗的环境。
解析:实验中除水分外,两组均处于温暖、阴暗环境,因此可推断微生物生长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阴暗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