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8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31 15:0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七)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抄写下面的句子,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整洁。(2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根据拼音,结合语境,准确、规范地写出相应的词语。(9分)
转眼间,六年时光匆匆流逝。我从一个měng dǒng( )天真的小男孩成为一个xīn zhì( )成熟的六年级大哥哥,得到了恩师的谆谆jiào huì( )和同学们的无尽帮助。老师的课wéi wéi( )动听、引人入胜;同学们的gǔ lì( )让我从失败中找到yǒng qì( )。如今,我对未来充满着chōng jǐng( ),我要áng shǒu kuò bù( )地奋勇前进。
3.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爸爸出差(chāi)差(chā)不多一个月了,我很想念他。
B.今天我们到达了大兴(xīng)安岭。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大家心里很兴(xīng)奋。
C.恰到好处的威吓(xià)比忠告更有价值。
D.他们的表演精彩极了,台下的喝(hē)彩声接连不断。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稚嫩 忐忑不安 仰暮不已
B.贯切 信手拈来 妙手成章
C.堡垒 喜出望外 欲满天下
D.气馁 语重心长 无怨无悔
5.下列句子中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考古学家的发现,使埋在土里的千年宝物能够重见天日。
B.听了爸爸讲的笑话,我不约而同地大声笑了起来。
C.我和迈克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学习科学知识才坐在了一起。
D.那些作恶多端的坏人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真是死得其所。
6.下列诗词句中与春天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7.下列对课文开头或结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做到了首尾呼应,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B.《藏戏》的开头以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句式,强调了藏戏的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C.《匆匆》以问句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疑惑,以及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慨叹。
D.《那个星期天》随着故事叙述的结束自然结尾,在对景物的描述中,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8.下面成语分别与哪些历史人物有关?选出正确的一项( )。(2分)
明眸善睐 脱颖而出 一鼓作气 指鹿为马
A.西施 毛遂 鲁庄公 秦始皇
B.洛神 诸葛亮 鲁庄公 赵高
C.杨贵妃 诸葛亮 曹刿 秦始皇
D.洛神 毛遂 曹刿 赵高
9.对下列汉字的笔顺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匕”,先写竖弯钩,后写撇;“母”字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B.“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乃”,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
C.“凸”,先写左上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凹”,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折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D.“贯”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撇和捺。
二、古诗、名言默写。(10分)
1.诗中有情。我们感受到《竹石》“ ,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和自信;能感受到《游子吟》“临行密密缝, ”的慈爱;能感受到《宿建德江》“ ,江清月近人”的孤寂、愁闷;能感受到《十五夜望月》中“ , ”的思念之情。
2.诗词如歌。“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是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春风又绿江南岸, ”是包含思念的乡愁之歌;“ ,一枝红杏出墙来”是生机勃勃的春日之歌。
3.“ , 。”趁父母还健在,我们要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
【材料—】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出席,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冬奥会的举办,树立了我国的大国形象,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增强了民族自信。冬奥会期间,无论是运动赛场,还是外交活动现场,都向世界传递出一系列积极信号,展现出中国的大国形象和大国担当。我国通过承办冬奥会,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宣传了中华灿烂文明和优秀文化,展示了大国实力和精神风貌,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材料三】冬奥会在中国举办促进了全民健身,带动了3亿多民众参与冰雪运动。一直以来,冰雪运动被称为“高岭之花”,参与这项运动的仍是少数人群。我国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有助于冬季运动的发展,并激发3亿多国人参与其中,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体会冬季户外运动的益处和乐趣,这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以及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都有重要意义。
【材料四】冬奥会低碳环保措施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的26个场馆全使用“绿电”,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趋近于零。北京冬奥会延庆、张家口赛区造雪基本上来自于地表水,对环境不会造成负担。这些新技术、新科技都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碳中和,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办公等都具有里程碑式的积极意义。
1.【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这三则材料是围绕“北京冬奥会的实际意义”这个中心意思,分别从 、 、 等几个方面来阐述说明的。(3分)
2.【材料四】中,带点的两个词语“趋近于”“基本上”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4分)
3.冬奥会带动了全民健身,对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下来。(至少写出两点)(4分)
四、阅读理解。(24分)
(一)韩非子·说林上(10分)
管仲、隰朋①从桓公伐孤竹②,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③。”乃掘地,遂得水。
【注释】①管仲、隰(xí)朋: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指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③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处便有水。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1)从桓公伐孤竹 (2)蚁冬居山之阳 .
(3)乃掘地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2分)
(1)老马之智可用也 (2)乃放老马而随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4.短文的第一段中含有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这个成语现用来比喻 。(3分)
(二)鞭炮灯笼话过年(14分)
①鞭炮和灯笼,是我童年时代过年时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两样东西。
②每逢过年,孩子们都少不了它。炮仗,是我老家对鞭炮的统称。大人们置办年货归来,我们孩子看见红色蜡光纸包装的小鞭炮,便围前围后,像小猫见鱼一样眼馋。分到几个少得可怜的炮仗,轻易也舍不得放。
③为了细水长流,我们孩子们把整挂的小鞭炮拆成单个的去放。有一次,在县里工作的父亲过年回家,给我带回来一些炮仗,我爱不释手。晚上,父财源广进昌盛家福福亲与他的几个叔叔、大爷围着昏暗的油灯唠嗑。我泰运鸿开兴趴在炕上,在油灯下摆弄一挂小鞭炮,一不小心,灯火点燃了鞭捻,顿时“噼噼啪啪”一阵爆响,炕上火光一片,随后屋子里漆黑一团,充满火药味儿。我不知所措,像犯了错误似的不敢做声。一挂小鞭炮瞬间报销了,我万分沮丧,心疼不已。
④临近春节,家家户户糊灯笼,我们孩子们也来凑热闹。我和叔叔的几个孩子比赛扎灯笼,看谁扎得又快又好。留柱扎个鲤鱼灯,连柱扎个西瓜灯,大丫扎个荷花灯……我冥思苦想,扎了个汽车灯。晚上点上蜡烛,柔和的光透过纸,洁白明亮,新颖别致。我栓根绳子,拉着灯笼在院子里、大街上走来走去,后面跟着不少别的孩子,大家提着各种各样的灯,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好看极了。
⑤立灯笼杆,是孩子们过年的一件大事。小年以后,我和几个孩子就到家门前一条长满杨树的大沟去物色灯笼杆,挑选碗口粗细又高又直的小树砍倒,去掉树的枝枝杈杈,拖回家,绑在我家大门外。除夕之夜,我们像升国旗一样,把灯笼升到灯笼杆的顶端。看着悬在半空、随风摇曳、明亮似星的灯笼,我们兴高采烈,无比惬意。
⑥几十年过去了,这些童年往事,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1.根据下列要求从文中搜集需要的信息,填空。(2分)
(1)“ ”是“我”老家对鞭炮的统称。
(2)留柱扎的是 灯,连柱扎的是 灯,大丫扎的是 灯。
2.结合全文,概括这个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3分)
3.用小标题概括第②③④⑤自然段中的故事场景。(4分)
① ② .
③ ④ .
4.看看图片,读读短文,说一说:过年时还有哪些让人高兴的事儿?(3分)
5.文中有两个省略号,分别表示什么意思?(2分)
第④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第⑥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
五、习作。(30分)
大自然是美妙的,如果你是一种自然景物或现象,如风、云、太阳、月亮、彩虹、朝霞、星星……那么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请以“假如我是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想象合理,书写工整规范;3.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1.工整正确即可
2.懵懂 心智 教诲 娓娓 鼓励 勇气 憧憬 昂首阔步
3.B 4.D 5.A 6.D 7.D 8. D 9. A
二、1.千磨万击还坚劲 意恐迟迟归 野旷天低树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2.休将白发唱黄鸡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色满园关不住
3.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三、树立我国的大国形象 促进全民健身 展示低碳环保新技术、新科技
2.“趋近于”意思是“接近于”的意思。“基本上”是大致;差不多的意思。在文中介绍二氧化碳排放量少和介绍赛区造雪使用水情况时,用上“趋近于”和“基本上”这两个词,使说明更有准确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因此,这两个词不能去掉。
3.①全民健身要人人参与,健康生活要覆盖全民。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就是要覆盖全民、服务全民、造福全民。要从青少年和儿童抓起,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要为老年人、残疾人解决健身难题,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要统筹城乡,结合农村居民的特点,推动全民健身持续向农村覆盖和倾斜,建立完善的农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居民全民健身。②增加健身资源供给,提升更高水平公共服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场地设施是基础。要优化城乡全民健身功能布局,结合城市更新、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增加活动场地,满足城乡居民体育锻炼需求。
四、(一)1.(1)讨伐 (2)居住 (3)挖
2.(1)的 (2)它,指老马。
3.春季出征,冬季返回,在回国途中迷失了方向。
4.老马识途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引导作用。
(二)1.(1)炮仗 (2)鲤鱼 西瓜 荷花
2.示例:鞭炮和灯笼,是“我”童年时代过年时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两样东西。孩子们把整挂的小鞭炮拆成单个的去放。孩子们扎灯笼,然后完成过年的大事——立灯笼杆。童年往事令人难忘。
3.分炮仗 炮仗意外被点燃 扎灯笼 立灯笼杆
4.示例:贴福字、贴春联、置办年货、点灯笼等
5.列举的省略 语意未尽
五、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