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模拟试卷2(含解析)2024-202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 (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考试模拟试卷2(含解析)2024-202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 (2024)】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29 12:5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考试模拟试卷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本题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具有减小压强功能的是(  )
A.啄木鸟的喙 B.骆驼的脚掌 C.鳄鱼的牙齿 D. 蚊子的口器
2.(本题3分)如图所示,取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块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侧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和,则( )
A. B. C. D.
3.(本题3分)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细线容易分割熟鸡蛋属于增大压强
②堵住茶壶盖的小孔,水不容易被倒出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③软包装饮料的吸管下端被削得很尖是为了减小压强
④教室的门窗打开时,“过堂风”会把门关闭是由于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本题3分)将鸡蛋放入盐水中出现如图所示状态,缓慢向杯中加盐或水使鸡蛋悬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盐可以让鸡蛋悬浮
B. 鸡蛋悬浮时液体密度大
C. 鸡蛋悬浮时浮力大
D. 鸡蛋悬浮时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
5.(本题3分)把一个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将铁锁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稳定后松手,铁锁向前摆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锁摆回时会打到鼻子
B.铁锁在摆动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C.铁锁由高处摆到低处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铁锁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次降低,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6.(本题3分)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1、2、3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放入小球后两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且1、3两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2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沉底。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1、3两球所受的浮力相等
B.甲液体比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
C.三个小球中密度最小的是2球
D.如果把1、3两球对调,1球在乙液体中不会下沉
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用力F1、F2分别作用于A、B两个物体上,A、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力,方向水平向左,力,方向水平向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 和 B 之间摩擦力为 0
B.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2N,方向水平向左
C.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5N,方向水平向左
D.B 对 A 的摩擦力为 5N,方向水平向右
8.(本题3分)如图所示是小红帮妈妈洗水果时的情景,她发现不同的水果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的位置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苹果漂浮在水面上,说明它受到的浮力比它的重力大
B.葡萄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C.葡萄在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
D.葡萄沉底,说明葡萄不受浮力
9.(本题3分)在学习“液体的压强”时,同学们通过活动体验了“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后,物理老师把底部有小孔的空透明矿泉水瓶竖直压入液体中,瓶中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喷泉”。各学习小组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了以下四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其中跟该现象最有关且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 )
A. 水内部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B.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C.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种类是否有关?
D.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10.(本题3分)如图所示,把两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不是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力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 2N,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1N
D.称钩码重力前,需把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还要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11.(本题3分)如图表示跳水运动员从入水到露出水面的过程,其中运动员受到水的浮力不断增大的阶段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2.(本题3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是重的空吊篮,绳子和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和。质量为的小张同学将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上升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①动滑轮的重力为
②内拉力的功率为
③此装置提升货物的最大机械效率约为
④用此装置匀速提升的货物时,小张对地面的压力为
A. ①④ B. ③④ C. ③ D. 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3.(本题4分)联欢会上,小明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左脚和左侧身体紧贴墙面站立静止,如图所示,然后右脚抬离地面,若能使身体仍然保持静止不动者获胜。你认为抬起右脚后,人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不动,原因是 。
14.(本题4分)如图,一长方体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当它漂浮在另一液面上时,浸入液体的体积是总体积的。水和液体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分别为和,则______(填“ ”“”或“ ”)。杯中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物块质量分布均匀,且不吸水和另一液体)
15.(本题4分)如图,小明用滑雪板滑雪,从点C处由静止滑下,经过B点到达最低点O,然后到达另一侧与B点等高的点A时刚好速度为零。则由C 到B点过程中, 能转化为动能,从C到A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本题6分)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2 kg,杆秤自身质量忽略不计。若杆秤水平静止时,被测物体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0.05m和0.2m,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kg,若物体质量增大,则要将秤砣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若长时间使用后秤砣有一点缺损,则测量值比被测物体的真实质量要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7.(本题2分)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物体所受重力G、支持力F及滑动摩擦力f的示意图(O为物体的重心)。
18.(本题2分)一长方体实心木块,随着传送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下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请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9.(本题8分)“领先”科创小组利用一个内、外壁均附有刻度尺,厚度均匀的平底柱形玻璃筒进行如下探究:
(1)将玻璃筒放入大烧杯内的水中,玻璃筒竖直漂浮,如图甲所示。测得玻璃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2) 向玻璃筒中缓慢注水,观察到玻璃筒浸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变大,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进一步分析还可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跟__________有关。当玻璃筒内水柱的高度为时停止注水,此时玻璃筒仍竖直漂浮,测得玻璃筒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了。
(3) 如图乙所示,将一个底部平滑的固体艺术品放在质地均匀的黏土上处;将玻璃筒从水中取出并将外壁及底擦干,然后放在黏土上处,继续向玻璃筒中缓慢注水,发现黏土凹陷程度增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有关。当处与处凹陷程度相同时,停止注水,发现玻璃筒内水柱的高度增加了。
(4) 利用上述方法可粗略测出该艺术品对黏土的压强,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及、表示)。
20.(本题8分)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通过比较图 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图乙和图 ,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选填“>”“<”或“=”)。
21.(本题8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强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测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根据 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
(3)做第1次实验时,小强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8s时的摩擦力为 N;
(4)同组的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22.(本题8分)如图所示,实心均匀圆柱体A、底面积均为的薄壁圆柱形容器B、C,都放置在水平桌面上,A、B、C的高度均为10cm。容器B内装有水,各项参数如表所示。忽略圆柱体A吸附液体等次要因素,g取。
参数 圆柱体A 水 油
质量/g 90 120 81
密度/() 0.6 1 0.9
深度/cm 4 3
(1)求圆柱体A的体积;
(2)将A竖直缓慢放入B中,静止时A漂浮在水面,求此时圆柱体A受到的浮力;
(3)将A竖直缓慢放入C中,待A静止后,求油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3.(本题10分)如图是一种简易温度计(容器内液体密度会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小球浸没在液体中的位置和小球拉起的金属链条长度会发生改变,指针指示相应温度值。已知温度计中小球重为,体积为(小球体积变化可忽略),金属链条受到的浮力忽略不计,时容器内液体密度为,取。
(1) 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 在某一温度时,拉起金属链条的质量为,此时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3) 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时,若金属链条在外力作用下与小球分离,小球静止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未分离前相比变化了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A. 啄木鸟的喙尖又长,是在了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A不符合题意;
B. 骆驼的脚掌宽大,是在了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B符合题意;
C. 鳄鱼的牙齿很尖,是在了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C不符合题意;
D. 蚊子的口器也很有尖细,是在了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重点是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牢记影响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反之减小压强.
2.【答案】A
【解析】根据可得,、、。由图可知,所以。故选A。
3.【答案】D
【详解】①.用细线容易分割熟鸡蛋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正确;
②.堵住茶壶盖的小孔,当壶内的水流出部分后,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里面的水不易流出来.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使内外气压相等,水才容易倒出来;故正确;
③.软包装饮料的吸管下端被削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错误
④.教室的门窗打开“过堂风”经过时,门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门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门被关闭.故正确.
4.【答案】D
【解析】题图中鸡蛋处于漂浮状态,鸡蛋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鸡蛋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加盐会使液体密度变大,鸡蛋会上浮,所以应该加水减小液体的密度,从而使鸡蛋悬浮,悬浮时鸡蛋所受浮力还是等于鸡蛋的重力,鸡蛋重力不变,故所受浮力大小不变,故A、B、C错误;加水后液体的重力变大,题图中是柱形容器,液体对杯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与鸡蛋的重力之和,则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不变,所以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增大,故D正确。
【关键点拨】
(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和物体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2)根据分析鸡蛋从漂浮到悬浮,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变化。
5.【答案】B
【详解】A.铁锁在摆动过程中,不断与空气摩擦,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所以铁锁摆回时不会打到鼻子,A错误;
B.铁锁在摆动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相互转化,同时克服空气阻力做功,转化为内能,B正确;
C.铁锁由高处摆到低处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C错误;
D.铁锁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次降低,是由于受空气阻力的作用,机械能不断减小,高度不断减小,D错误。
6.【答案】B 
【解析】因为2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沉底,则ρ2=ρ甲>ρ乙,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1、3两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1球受到的浮力大,故A错误;已知甲、乙液面高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故B正确;根据小球的浮沉状态可得,2球密度比1球和3球都要大,1球和3球均漂浮且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又因为乙液体密度小于甲液体密度,则3球的重力最小,质量最小,密度最小,故C错误;由于无法判断出1球的密度与乙液体密度的关系,则1球在乙液体中的状态无法判断,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分析】分别对A、B作受力分析
【详解】对A作受力分析,由于A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所受合力为零,又因为拉力F1向左为3N,故B对A必有摩擦,且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对B作受力分析,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所受合力也为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B有水平向左3N的摩擦力,F2对B有5N水平向右的拉力,则地面必对B有摩擦力,且大小为2N水平向左。故B正确,ACD错误。
8.【答案】B
【详解】A.苹果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故A错误;
B.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故B正确;
C.葡萄下沉时,深度增加,由可知,葡萄所受水的压强增加,故C错误;
D.葡萄沉底,说明葡萄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故D错误。
9.【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把底部有小孔的空矿泉水瓶竖直压入液体中的深度不同,且深度越深,液体喷得越高,因此“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跟该现象最有关且最有探究价值。故选B。
10.【答案】A
【详解】A.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不是钩码的重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弹簧测力计的可以测量竖直方向上的力,也可以测水平方向上的力,也可以测倾斜方向上的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N,当钩码静止时,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1N,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测量物体重力前,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测量前应用手来回轻轻拉动几下挂钩,检查指针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是否有摩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1.【答案】A 
【解析】运动员从入水到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水的密度不变;①→②是入水过程,水的密度不变,运动员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可知运动员受到水的浮力不断增大;②→③和③→④,运动员浸没在水中,水的密度不变,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④→⑤是露出水面的过程,水的密度不变,运动员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所受浮力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
12.【答案】C
【解析】①由图丙可知,在内A被匀速提升,由图乙可知此时的拉力,由图甲可知,忽略绳重及摩擦,拉力,则动滑轮重力,故①错误;②由图丙可知,内A上升的速度,拉力端移动速度,内拉力的功率,故②错误;③忽略绳重及摩擦,绳子C上的拉力,则当绳子C上的拉力最大为时,绳子B上的拉力为最大,大于绳子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当绳子B上的拉力为最大拉力时,绳子C上的拉力为,小于绳子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所以要以绳子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准,此时绳子C上的拉力,绳子B上的拉力最大,此装置最大能提升货物的重力最大,此装置提升货物的最大机械效率,故③正确;④小张的重力,因为忽略绳重及摩擦,所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绳子对小张的拉力,因此小张对地面的压力,故④错误。综上可知只有③正确,故选C。
13.【答案】不能;人的重心居中,右脚抬起时,左脚所受支持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无法平衡
【详解】由图,左脚和左侧身体紧贴墙面站立静止,左右脚会受地的支持力,人的重心居中,重力方向与左右脚支持力都不在同一直线上,当右脚抬起时,左脚所受支持力与重力不能成为平衡力,无法保持静止不动。
14.【答案】;
【解析】物块漂浮在水和液体中,则物块在水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而浮力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对它的压力差,物块漂浮时,上表面受到的水和液体的压力均为0,则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根据知,水和液体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相等,即。物块漂浮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受到的浮力,物块漂浮在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物块受到的浮力,则有,解得液体的密度。
15.【答案】重力势能;变小
【详解】由C 到B点过程中,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故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从C点到A点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小。
16.【答案】0.8;右;偏大;
【详解】
被测物体的重力为
故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故被测物体的质量为0.8kg。
若物体质量增大,则物体的重力与力臂的乘积变大,在则要将秤砣重力不变时,需要增大力臂,故将秤砣向右移动。
若秤砣有一点缺损,则力臂变大,那么所测物体的重力变大,即质量偏大。
17.【答案】
【详解】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从重心开始沿各力的方向作各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8.【答案】
【详解】
由题意可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不受作用力,而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如下图所示:
19.【答案】(2) 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深度
(3) 压力大小
(4)
【解析】
(2) 向玻璃筒中缓慢注水,观察到玻璃筒浸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变大,即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玻璃筒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和注入水的总重力,注水过程中玻璃筒和注入水的总重力增大,则玻璃筒受到的浮力增大,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向玻璃筒中缓慢注水时,玻璃筒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大,玻璃筒受到的浮力增大,此过程中玻璃筒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玻璃筒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则玻璃筒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增大,由得,玻璃筒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增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深度有关。
(3) 将玻璃筒从水中取出并将外壁及底擦干,然后放在黏土上处,继续向玻璃筒中缓慢注水,黏土受到的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不变,发现黏土凹陷程度增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
(4) 当玻璃筒内水柱的高度为时,玻璃筒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了,由浮沉条件得,此时玻璃筒中水的重力为;由浮沉条件得,空玻璃筒的重力为,处与处凹陷程度相同时,艺术品对黏土的压强等于玻璃筒对黏土的压强,此时筒内水柱的高度为,则此时玻璃筒内装入的水的重力为,该艺术品对黏土的压强。
20.【答案】 海绵的凹陷程度 ; 甲 丙; =
【详解】
(1 根据海绵的凹陷程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应用了转换法。
(2) 通过比较图甲、乙知,受力面积相同,乙中压力大,压力作用效果明显,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 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通过比较图乙和图丙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 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因受压材料不同,故不能根据材料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由可知,两图中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相同,故压强大小关系为p′=p。
21.【答案】(1)二力平衡 (2)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3 (4)水平向右
【详解】(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由1、2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压力不同,其中第2次实验中压力较大,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说明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较大,由此可得出结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图丙可知,在2~6s时,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为f=F=3N,木块在第8s时处于减速运动状态,与2~6s时相比,压力没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摩擦力没变,所以摩擦力仍为3N。
(4)由图丁知,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其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水平向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2.【答案】(1) (2) (3)
【详解】解:(1)根据题中表格内参数可得圆柱体A的体积。
(2)A漂浮在水面,则所受浮力与A的重力相等,即浮力大小。
(3)油的体积,圆柱体A的密度小于油的密度,假如A放入油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则所受浮力与A的重力相等,由(2)可得浮力大小为0.9N,则排开油的体积,此时圆柱体A浸入油中的深度,所需油的体积,所以A不能漂浮在油中,A在油中沉底,则此时油的深度,油对容器底的压强。
答:(1)圆柱体A的体积;
(2)将A竖直缓慢放入B中,静止时A漂浮在水面,此时圆柱体A受到的浮力;
(3)将A竖直缓慢放入C中,待A静止后,油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23.【答案】(1)
(2)
(3)
【解析】
(1) 时小球受到的浮力。
(2) 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和拉起的金属链条的重力之和,所以拉起金属链条的质量为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此时液体的密度。
(3) 时,小球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于小球自重,金属链条与小球分离后小球将上浮直至漂浮在液面,静止时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自重,此时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球漂浮在液面,静止时容器的液面高度与未分离前相比变化了,压强的变化量。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