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质量检测(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质量检测(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31 15: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质量检测
学校组织了“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的综合性活动,让孩子们感受身边的自然之美。
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打动人的宣传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导语。请你读一读,完成练习。(9分)
在忙碌的学习之余,到美丽的大自然中走一走。踏浪海边,感受① zhǎng cháo时的澎湃;漫步公园,享受阳光② zhào yào在身上的温暖,聆听③ shù shāo上传来的啾啾鸟鸣;漂荡湖上,倾听④chuán jiǎng在水中拨动的美妙轻响,欣赏天边红晕悄(qiǎo qiāo)然勾勒的美景……百花齐放、万木葱茏、硕果累(léi lěi)累、白雪皑皑,大自然四季的更(gèng gēng)迭、景色的变换,很是奇妙。置身大自然,你的烦恼⑤ yōu chóu不知不觉就被⑥ pāo dào了九霄云外。
1.根据拼音写词语。(6分)
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
2.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画“√”。(3分)
三、感受细微之处的自然之美。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列生字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暑( ),我终于有闲( )好好享受大自然了。那飘满洁白无( )云朵的天空,令人( )想。
A.假 暇 瑕 遐 B.暇 瑕 假 遐
C.遐 瑕 暇 假 D.瑕 暇 遐 假
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居秋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随意春芳歇(尽)
C.王孙自可留(诗中指贵族子弟)
D.聒碎乡心梦不成(声音嘈杂,词中指风雪声)
3.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浓雾藏起了太阳的利剑,让人们的眼里只有像牛奶样的它,分不清天和地
B.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C.在夏夜的微风中,无数只萤火虫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4.下列句子属于静态描写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C.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诗运用动态描写,展现了山间美好的生活图景。
B.“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把月亮升高的过程写得细腻、动人、有趣。
C.“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句子运用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D.写一处自然景观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如,写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窗外的景物。
6.与“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表达的情感不一样的是( )
A.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四、感受词语中的自然之美。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6分)
①( )( )相觑 ②不( )计( )
③应接( )( ) ④( )边( )际
1.晴朗的夜空下,满天繁星______________。
2.我和弟弟看着突然开始大哭的小朋友,______________。
五、感受句子中的自然之美。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1.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缩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示例,选择其中一个画面写具体。(3分)
例:一只画眉飞来飞去,还唱着歌。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①眼前是一条花红柳绿的荔枝湾涌。
②白鹭在珠江水面上低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之美。根据所学内容填空。(9分)
1.《山居秋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皓月当空、清泉潺潺的画面;《渔歌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秀丽风光;张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江月夜图。
2.《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________和_________(时间)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____________。
七、感受名家笔下的自然之美。阅读文章,完成练习。(26分)
(一)课内阅读。(14分)
①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②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③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_________(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描写第一次经过时侧重于静态描写,主要写_________;选文描写的是第二次,侧重于_________描写,主要写鸟。(3分)
2.照样子从第①自然段中找到关键词句,填写图表。(4分)
3.画线的句子从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感官角度来描写,从侧面表现了作者见到画眉鸟时_________的心情。(3分)
4.选文最后一句加引号的“鸟的天堂”特指_________,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对“我感到一点儿留恋”理解最准确的是( )(2分)
A.作者第一次看见这样大的榕树,想多看一看。
B.作者昨天晚上没看见一只鸟儿,今天见到了这么多的鸟儿,很欣慰。
C.作者欣赏榕树的茂盛、群鸟的热闹,赞美、留恋生命的蓬勃。
(二)课外阅读。(12分)
春天住在我的村庄
①我的故乡在古老的沂蒙山区东部,村庄周围的驼背山、鸡鸣山、柴虎山自然排成弧形扇面。村庄就在三山相倚的一块丘陵之上。
②春天的村庄,隐藏在刚冒芽的树木丛中,从远处看,只觉得像一幅淡淡的水粉画,透出几分朦胧,神秘且素雅。房前屋后,那椿树、槐树、杨树、棟(liàn)树、梧桐树,稀稀疏疏,比赛似的长着。
③无数条小路,蜿蜿蜒蜒地钻进村子。路边是高低、大小不一的田地,茂密的庄稼尽情享受着春风的宠爱。小麦在风中你推我搡,正忙着蹿个儿和灌浆;黄色的油菜花,身披暖洋洋的阳光,携手跳着舞蹈;辛勤的蜜蜂穿行其间,忙着采花酿蜜;田野里草帽或苇笠浮动,乡亲们正忙着间苗或除草;路旁,放羊的老人,坐在树下铺着的蓑衣上,嘴里含着一根长旱烟袋,眯缝着眼,神态自如,悠然自得。
④靠近村庄,路两边是大大小小、方方正正的菜园。各家各户的菜园之间没有篱笆和围墙,菜长得无忧无虑,常常把枝蔓伸到邻家的菜地里。谁家来了贵客,或者是菜接济不上了,只要说一声,就可跑到邻居的菜园里去采摘。
⑤春雨中的村庄异常漂亮。灰蒙蒙的雨雾,隐隐地遮住每一栋房舍,村庄就像披着薄纱、含着几分羞涩的姑娘。走进村庄,那泥土、青草、庄稼味儿混杂在一起,让人特别坦然和舒服。一下雨,路上的人就自然多起来,大人们跑着去田里堵水灌地;放学的孩子顶着书包往家跑,不小心摔个四仰八叉,那黄泥汤溅得满屁股都是,书本也甩了满地。母亲呼喊孩子的声音在湿润的空气中回荡,震落树上的水珠。
⑥雨过天晴。到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把山岭、田园、村庄涂抹得金灿灿的,水库和塘坝里更是金波荡漾。各家屋顶上早已升起了直直的炊烟。熏暖的微风中,一缕缕饭香扑鼻而来。这时喊孩子的声音,鸡鸭“咯咯”“嘎嘎”的叫声,牛羊“哞哞”“咩咩”的叫声,长一声短一声,高一声低一声,响彻村庄。柴门“吱吱”地响着,锅碗瓢盆合奏着。上了年纪的老人,饭前说啥也得品上二两老烧酒,悠然陶醉。
⑦等圆月从山嘴上升起,银色的月光洒满山乡的角角落落,村庄已枕着夜色和湿润的雾气,沉浸在恬静、安谧的梦乡里去了。
⑧故乡虽然土地瘠薄,却是一片知疼知热的土地,村民就是生生不息的庄稼,在一茬一茬、一年一年地生长。那熟悉和气的乡音,那慈善亲切的笑容,会把你带回一种原始且真诚的记忆中去。
⑨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头扎进故乡的怀抱,仔细品味乡村那自然、纯真、素雅的( ),享受山乡那纯洁善良、宽容厚道的( ),便捡回豁达、宽容、淡泊的心境和剪不断、理还乱的( )。
1.把下面词语填入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序号,3分)
①人间真情 ②景色 ③乡村情结
2.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静 动)态描写、使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春天的村庄充满生机与活力,使画面充满了_________(静 动)态美。(4分)
3.文章第④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 ”的这两句话烘托出村庄的_________(人性 景色)之美,能表现出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之情。(3分)
4.下列对文章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第②自然段,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里“我”的村庄美丽如画的田园风光,文笔清新、优美、生动。
B.文末的表述可见作者对故乡的思绪是散乱无序的。
C.作者在“我”的村庄收获了美丽的景色,收获了淳朴的乡情。
D.作者通过对田园风光和淳朴民风的描绘,表达了对乡亲们勤劳朴实品质的赞美。
八、描绘你眼中的自然之美。(30分)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是雨后荷塘的变化,“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傍晚江景的变化。生活处处皆风景,哪处风景的变化让你印象最深刻,请你用笔把它写下来吧。写作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尤其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还可以分享你当时的感受。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示例:走进自然,领略风光,品味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二、1.①涨潮 ②照耀 ③树梢 ④船桨 ⑤忧愁 ⑥抛到
2. qiǎo léi gēng
,1. A 2. C 3. B 4. B 5. C 6. D
四、①面面 ②可 数 ③不暇 ④无 无
1. ② 2.①
五、1.水上没有波浪。
2.示例:数十只白鹭成群结队地在珠江江面上来回盘旋,它们时而结伴滑翔飞行,时而低飞到江面觅食,真是悠闲自在。
六、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2.早晨 傍晚 热爱与赞美
七、(一)1.巴金 榕树 动态
2.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种类多 姿态多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3.视觉 听觉 高兴
4.大榕树 鸟儿生活的美好环境
5. C
(二)1.② ① ③
2.动 拟人 排比 动
3.庄路两边是大大小小、方方正正的菜园人性 故乡的喜爱和赞美
4. B
八、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