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步舞曲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小步舞曲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7-29 13:5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小步舞曲》 执教年级 四年级下册
执教版本 人音版 执教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小步舞曲》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跳起来”这一主题的聆听作品,本课设置在单元主题的第二课时。“小步舞”,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蹈,后流行于 17 世纪法国宫廷之中,因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巴赫的《小步舞曲》是二段体结构,舞曲风格柔和、典雅。速度从容,节奏平稳,乐句规整,具有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学情分析:四年级的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
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的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
心理方面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基于学情,我在教学中更加注
重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勇于探索、自我发现,培养他们的音乐思维。
教学目标审美感知:通过了解“小步舞”、学习宫廷礼仪、哼唱音乐旋律,参与舞蹈体验等活动感受《小步舞曲》的音乐风格和三拍子的韵律美。艺术表现:在聆听中能自信的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有表情的哼唱第一乐段主题旋律;能根据音乐旋律设计自己的舞步动作并舞动起来。创意实践:能根据音乐要素和“同头异尾”的创作手法设计自己的舞步。文化理解:通过了解“小步舞”,和礼仪学习,感受《小步舞曲》宫廷音乐文化;通过拓展欣赏“相和歌”,让学生也能欣赏我国经典宫廷舞蹈音乐文化;在中西经典舞蹈音乐文化的赏析中,拓展音乐文化视野,增强音乐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多种活动中体验到三拍子的韵律美并能感受到典雅柔和的音乐风格2.能用哼唱,舞蹈等不同形式表现音乐旋律教学难点:1.能主动探索旋律的奥秘;2.能根据音乐要素创编动作。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设备,盘鼓等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随琴声调整参加宫廷舞会,学习基本宫廷礼仪观看舞蹈视频,了解“小步舞”的特点介绍作曲家巴赫,导入课题《小步舞曲》 通过学习礼仪动作,欣赏“小步舞”,认识巴赫,这一系列情境创设,学生能初步感知17世纪巴洛克音乐文化,为乐曲欣赏打基础。
情境导入
新课活析 (一)完整聆听乐曲教师范奏,提出聆听要求1.感受音乐速度和节拍2.思考乐曲由几部分组成 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聆听,掌握聆听方法
(二)体验第一乐段1.聆听音乐,感受古钢琴和弦乐队的乐器音色2.哼唱音乐旋律,描划旋律线,发现音乐的创作“奥秘”(1)连线,顿音(2)“同头异尾”3.完整演唱,学生创编简单动作进行表演 引导学生通过哼唱、感受旋律线、观察乐谱等方法,自主发现旋律创作的奥秘,并能根据旋律特点编创合适的动作去表现音乐,展现个性和创意。
(三)体验第二乐段1.聆听音乐,发挥想象,说音乐感受。2.随视频中的小伙伴一起跳一跳吧! 学生通过第一乐段的学习,乐于在第二段音乐中自由舞蹈。
课堂小结 欣赏1000多年前唐朝的经典舞蹈音乐《霓裳羽衣曲》结语:音乐是世界的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让我们学习经典,在经典中汲取能量!创造出属于你们的音乐吧! 在拓展欣赏中,增进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开拓文化视野,培育学生的音乐审美。
板书设计
《小步舞曲》典雅柔和 三拍子
附件1:电子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