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积累
1. 下列词语中,与“全神贯注”意思最接近的是( )
A. 三心二意 B. 聚精会神 C. 心不在焉
2. 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鄙夷不屑 B. 鄙夷不泄 C. 鄙夷不削
3. 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属于( )
A. 科学理论 B. 科幻设定 C. 历史事件
4. 下列句子中,使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 玛琪的学校是机器人老师,而老式学校是真人老师。
B. 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纸质书,封面已经皱皱巴巴。
C. 未来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进度调整教学内容。
5. 课文中,玛琪对老式学校的态度是( )
A. 厌恶 B. 好奇 C. 恐惧
6. 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幻小说特点的是( )
A. 基于现实科技的合理想象 B. 完全脱离现实的奇幻情节 C. 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
二、基础知识
1. 艾萨克·阿西莫夫是______国科幻作家,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科幻小说三巨头”。
2. “憎恶”的读音是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文通过玛琪和托米的对话,对比了____________教育与____________教育的差异。
4. 阿西莫夫的代表作《__________》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被誉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三、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玛琪叹了口气,去上课了。她脑子里还在想着当她爷爷的爷爷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们上的那种老式学校。附近所有的孩子都到一处去上学,他们在校园里笑啊、喊啊,他们一起坐在课堂里上课;上完一天的课,就一块儿回家。他们学的功课都一样,这样,在做作业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互相帮助,有问题还可以互相讨论。”
1. 选段中,玛琪想象中的老式学校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
2. 分析“叹了口气”在文中的作用,体现了玛琪怎样的心理?
3. 结合课文,谈谈作者通过对比两种教育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考?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虚拟教室奇遇记》(节选)
“欢迎来到2145年的虚拟教室!”全息投影的老师微笑着说,“今天我们将通过神经接口体验古埃及的生活。”我戴上脑机接口头盔,眼前突然出现一片金色沙漠,金字塔在远处闪烁着微光。
“同学们,现在我们需要重建胡夫金字塔的内部结构。”老师话音刚落,我的手腕上浮现出虚拟工具。旁边的莉莉兴奋地说:“看!这是最新的3D建模手套!”我们分工合作,用虚拟石块搭建墓室,突然,系统提示:“发现隐藏通道!”
“这不可能!”考古学家出身的老师皱起眉头,“根据历史记录,胡夫金字塔没有隐藏通道。”但我们的虚拟探测器确实扫描到了一条狭窄的隧道。我和莉莉对视一眼,决定冒险进入。隧道尽头是一间密室,墙上刻着奇怪的符号——那是从未被记载过的古埃及文字!
“这是个重大发现!”老师激动地说,“你们的探索精神打破了传统认知!”当我们摘下头盔时,发现现实中的教室已经被记者包围——原来我们的虚拟发现同步传输到了全球教育平台。
1. 文中的“我”在虚拟教室经历了哪些冒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分析虚拟教室与课文中“机器学校”的异同点。
3. 结合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谈谈虚拟教室的“探索精神”有何意义。
4. 如果你是文中的学生,面对未被记载的古埃及文字,你会如何进一步探索?
五、写作
以“未来学校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体现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参考答案
A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3. B 4. A 5. B 6. A
二、填空题
1. 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 2. zēng wù、憎恨厌恶 3. 未来、传统 4. 我,机器人
三、课内阅读
1. 特点:①孩子集中学习;②有真人老师;③同学互动合作。
2. 作用:体现玛琪对现有教育的无奈和对老式学校的向往。
3. 思考:作者通过对比,引发对教育本质的思考——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更需人际交往与情感交流。
四、课外阅读
1. 经历:①体验古埃及生活;②发现隐藏通道;③破译未知文字。
2. 相同:均为科技辅助教育;不同:虚拟教室更注重互动与探索,机器学校机械重复。
3. 意义:探索精神是打破传统认知的关键,与课文中玛琪对老式学校的好奇呼应。
4. (略)
五、写作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