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拽住(zhuài) 澄澈(chéng) 爵士(jué) 赫拉(hè)
B. 庇护(pì) 较量(jiào) 喇叭(lǎ) 掺和(chān)
C. 女娲(wā) 踪迹(zōng) 滑稽(jī) 呈报(chéng)
D. 头衔(xián) 凯歌(kǎi) 溉汲(jí) 中伤(zhō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勋章 灵敏 神通广大 兴高彩烈
B. 绵延 寂寞 随声附和 疲卷不堪
C. 御聘 头衔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D. 篷勃 凯歌 眉开眼笑 莽莽榛榛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今后批评人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发脾气批评人。
B. 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C.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D. 这个人整天不言不语,令人不可捉摸。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读了《皇帝的新装》,使我明白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B.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 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B.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C. 《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故事,作者袁珂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人性化的演绎。
D.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6.古诗文默写。(7 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
(4)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5)《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 。
7.名著阅读。(3 分)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 ,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 ,又唤 。
二、阅读理解(45 分)
(一)阅读《小圣施威降大圣》选段,完成 8—11 题。(15 分)
正嚷处,真君到了,问:“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众神道:“才在这里围住,就不见了。”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搜的一翅飞起去,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衔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见他变得低贱,——花鸨乃鸟中至贱至淫之物,不拘鸾、凤、鹰、鸦都与交群——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踵。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8.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 分)
9. 选文中大圣和二郎神的打斗过程中,大圣多次变化,其变化有什么特点?二郎神又是如何应对的?(4 分)
10. 文中描写大圣和二郎神的打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11. 从选文可以看出大圣和二郎神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二)阅读《皇帝的新装》选段,完成 12—15 题。(15 分)
“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他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来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笨,或者有多傻。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说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
12. 皇帝为什么要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布料?(3 分)
13. 老大臣看布料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3 分)
14.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5. 结合全文,说说老大臣是一个怎样的人?(5 分)
(三)阅读《女娲造人》选段,完成 16—19 题。(15 分)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的人类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16. 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3 分)
17. 选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女娲造人的辛苦?(4 分)
18. 女娲想出的“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是什么?(4 分)
19.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女娲具有怎样的品质?(4 分)
三、作文(50 分)
20.本单元的课文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请你以“假如我有七十二变”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要求:①想象合理,内容丰富;②不少于 5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A 项“澄”应读“chèng”;B 项“庇”应读“bì”,“倦”应为“倦”;D 项“中”应读“zhòng”。
2.C
A 项“兴高彩烈”应为“兴高采烈”;B 项“疲卷不堪”应为“疲倦不堪”;D 项“篷勃”应为“蓬勃”。
3.B
“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与“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矛盾。
4.D
A 项缺少主语,删去“使”;B 项两面对一面,在“养成”前加“能否”;C 项“加快”与“质量”搭配不当,删去“和质量”。
5.A
《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作者是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6.(1)何当共剪西窗烛(2)夜阑卧听风吹雨(3)秋风吹散马蹄声(4)自古逢秋悲寂寥(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7.菩提祖师 定海神针 如意金箍棒
二、阅读理解
(一)
8. 大圣与二郎神大战,各自不断变化,互斗本领。
9. 大圣的变化特点:灵活多变、机智。二郎神总能根据大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对策。
10. 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圣和二郎神高超的本领和机智的性格,使情节更加精彩有趣。
11. 大圣:机智灵活、神通广大。二郎神:本领高强、心思缜密。
(二)
12. 皇帝一方面想知道布料的进展,另一方面担心自己看不见布料被认为是愚蠢或不称职的。
13. 从“愿上帝可怜我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的恐慌,到“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的自我怀疑和掩饰,再到“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的虚伪夸赞。
14. 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大臣内心的恐慌和自我掩饰,突出了他的虚伪和自欺欺人。
15. 老大臣是一个虚伪、自欺欺人、愚蠢、阿谀奉承的人。
(三)
16. 她想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
17.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18. 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
19. 女娲具有勤劳、智慧、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品质。
三、作文
20.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