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2024】《体育与健康》第1课《北京双奥“荣耀中华”》课件+教案+素材-七年级全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2024】《体育与健康》第1课《北京双奥“荣耀中华”》课件+教案+素材-七年级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5-07-31 14:11:48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一课《“北京双奥” 荣耀中华》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七年级(全)
课题 第一课《“北京双奥” 荣耀中华》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北京双奥的历史意义与成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学习奥运志愿者的责任担当精神;认识双奥中的科技创新成果;理解奥运对全民健身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教材,围绕北京成功举办 2008 年夏奥会和 2022 年冬奥会这一核心事件,介绍了双奥的发展历程、赛事亮点、核心理念、科技创新、精神价值及对国家和个人的影响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 “北京双奥” 的荣耀所在,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学情分析 1. 认知特点:七年级学生对奥运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媒体报道等方式了解一些赛事和明星运动员,但对双奥的历史背景、深层意义及精神内涵缺乏系统认知。
2. 已有经验: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和信息获取能力,对国家发展的成就有一定感受,部分学生可能观看过双奥赛事或参与过相关活动。
3. 学习难点:理解从 “奥运三问” 到 “双奥之城” 的历史跨越所体现的国家实力提升;将奥运精神内化为自身成长的动力。
核心素养目标 1. 文化自信:了解北京双奥的历史历程和辉煌成就,理解 “双奥之城” 的重大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2. 责任担当:学习奥运志愿者的服务精神,理解主动担当、热情奉献的意义,培养社会责任感。
3. 创新意识:认识双奥中的科技创新成果(如制冰技术、高铁等),感受创新精神,激发探索创新的兴趣。
4. 健康生活:理解双奥对全民健身的推动作用,认同健康生活理念,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教学重点 1. 北京成为 “双奥之城” 的历程(从 “奥运三问” 到 2008 夏奥会、2022 冬奥会)及其重大意义。
2.2008 年夏奥会和 2022 年冬奥会的核心理念、主要成就及亮点(如赛事规模、中国成绩、开闭幕式、科技应用等)。
3. 双奥所展现的精神内涵(如北京冬奥精神)及其对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激励作用。
教学难点 1. 深刻理解 “双奥” 荣耀背后所反映的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2. 将 “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 的北京冬奥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成长动力。
课前准备 1. 教具:北京双奥相关视频资料(开闭幕式片段、赛事精彩瞬间、科技应用介绍等)、图片(历史事件、场馆、运动员、志愿者等)、PPT 课件、拓展练习题库。
2. 学具:学生课前搜集的关于北京双奥的小故事或人物事迹(可选)、笔记本。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播放北京 2008 年夏奥会和 2022 年冬奥会的精彩集锦视频(包含开闭幕式亮点、赛事瞬间、场馆风貌等)。
2. 提问:“同学们,视频中展示的是哪两项国际盛事?北京因为这两项盛事获得了一个特别的称号,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学习《“北京双奥” 荣耀中华》,了解这一荣耀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1. 观看视频,感受双奥的精彩与震撼。
2. 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明确 “双奥之城” 的概念。 通过视觉冲击力强的视频导入,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对双奥的已有认知,自然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探究新知 模块 1:“双奥” 历程与荣耀
1. 讲解 “奥运三问”:1908 年《天津青年》提出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其背后中国人民对奥运的向往。
2. 介绍中国奥运关键历史事件:1932 年刘长春首参赛、1952 年新中国首秀、1979 年恢复席位、1980 年冬奥首秀、2008 年夏奥举办、2022 年冬奥举办,展示中国从追随者到举办者的角色转变。
3. 重点介绍 2008 年夏奥会:赛事规模、口号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国金牌榜首位的成就、三大理念(绿色、科技、人文)及水立方等场馆特色。
4. 重点介绍 2022 年冬奥会:申办与举办、赛事规模、中国历史最佳成绩(9 金 15 奖牌)、四大理念(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及开闭幕式亮点。
5. 互动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奥运故事和人物?请与同学分享。”(如邓亚萍、刘翔等)
模块 2:“双奥” 理念与科技
1. 对比分析双奥理念的传承与发展:2008 年 “绿色、科技、人文” 到 2022 年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强调可持续发展和 “一起向未来” 的愿景。
2. 介绍双奥中的科技创新:如 2022 年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京张高铁时速提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等,展示 “中国方案” 和创新能力。
3. 互动实践:“对比 2008 与 2022 年,中国在交通、能源、产业等方面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如何支撑了双奥的成功举办?”(引导学生从京张交通、能源结构、冰雪产业等方面思考)
模块 3:“双奥” 精神与影响
1. 阐释双奥的精神价值:从 “奥运三问” 到双奥举办,映射国家发展,塑造 “自强不息、开放包容” 的国家形象。
2. 讲解北京冬奥精神: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
3. 介绍双奥志愿者:服务领域、精神特质(责任意识、热情服务、迎难而上)、国际形象(“鸟巢一代”“最美雪花”),引导学生学习志愿精神。
4. 分析双奥的综合影响:国家层面(提升国际影响力)、体育层面(推动竞技与全民健身)、文化层面(促进文明交流)。
5. 互动交流:展示护旗兵落泪等感人场景,引导学生感受 “个人与国家” 的联系,激发爱国情怀。 1. 认真聆听教师讲解,观看图片和资料,了解双奥的历史脉络和辉煌成就。
2. 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分享所知的奥运故事和人物,深化对奥运精神的理解。
3. 对比理解双奥理念的演变,认识科技创新在双奥中的重要作用。
4. 参与互动实践,思考国家发展与双奥成功的关系,提升分析能力。
5. 学习并理解北京冬奥精神的内涵,感受志愿者的奉献精神。
6. 在互动交流中,体会个人情感与国家荣誉的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分模块系统讲解和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双奥的历程、成就、理念、科技和精神,引导学生从历史、科技、文化、精神等多个维度深入理解 “双奥” 荣耀的内涵,激发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
课堂练习 1. 开展 “快问快答” 活动:运用拓展练习中的题库,如:
(1)北京冬奥会实现 “全绿电” 供应的关键技术是?→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
(2)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灵感源自?→ 敦煌飞天飘带。
(3)2008 与 2022 奥运奖牌镶嵌材质的区别?→ 08 年:昆仑玉;22 年:和田青玉。
(4)冬奥志愿者昵称 “最美雪花” 源于哪个仪式环节?→ 开幕式雪花火炬台构建。
2. 组织学生对答案并进行简要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实践活动 (一)布置 “校园迷你冬奥会” 设计任务:“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结合个人和学校条件,共同设计一项校园迷你冬奥会比赛项目,包括比赛器材、规则,并思考如何体现奥运精神(如公平竞争、友谊第一等)。”
2.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在设计中融入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邀请部分小组分享设计思路。
(二)、 “传承奥运文化” 实践:假设你是一名冬奥志愿者,要向外国运动员介绍一项蕴含中华文化的冬奥元素(如 “中国结” 顶棚、“同心” 奖牌、《立春》舞蹈、折柳寄情等),请小组合作设计介绍方案(可包含解说词、展示形式等)。
总结提升 1. 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核心内容:北京双奥的历程与荣耀、理念与科技、精神与影响。
2. 强调:“从‘奥运三问’到‘双奥之城’,是国家实力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彰显。‘胸怀大局、追求卓越’等冬奥精神不仅是运动员的准则,也应成为我们成长的动力。”
3. 鼓励学生:“要将奥运精神融入学习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勇于担当,积极创新,健康成长,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作业布置 1. 搜集更多关于北京双奥的志愿者事迹或中外运动员的感人评价,写一篇不少于 300 字的感悟,谈谈这些故事带给你的启示。
2. 结合本节课所学和个人兴趣,完善课堂上设计的 “校园迷你冬奥会” 项目方案或 “文化介绍方案”,下节课进行展示交流。
3. 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坚持锻炼一周,体会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成长,践行健康生活理念。
板书设计 第 1 课《“北京双奥” 荣耀中华》
1. 历程与荣耀:
奥运三问 → 双奥之城(2008 夏奥、2022 冬奥)。
成就辉煌,意义重大。
2. 理念与科技:
绿色、科技、人文 →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
创新驱动(制冰、高铁等)。
3. 精神与影响:
北京冬奥精神(胸怀大局、追求卓越……)。
激励成长,提升国力,促进交流。
教学反思 1. 需关注学生对 “双奥历程与国家发展关系” 的理解深度,可在讲解中增加更多具体数据和案例,帮助学生建立更直观的认知。
2. 情景演练 / 实践活动环节,可给予学生更充分的展示和交流时间,鼓励更多创意的迸发,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3.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特别是感悟类和实践类作业,可作为了解学生情感内化和能力提升的重要依据,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调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第一课“北京双奥”荣耀中华
(人教版)七年级
学习目标
1
视频导入
2
”一起向未来“冬奥会
4
双奥激励成长
5
传承奥运文化
6
体育节活动
7
“双奥”何以耀中华
3
学习目标
文化自信 :通过奥运故事增强民族认同感。
责任担当 :学习志愿者服务精神。
创新意识 :了解奥运科技突破。
健康生活 :理解奥运对全民健身的推动。
视频导入
▲北京因成功举办 2008年夏奥会 和 2022年冬奥会
视频导入
▲北京因成功举办 2008年夏奥会 和 2022年冬奥会 成为全球首个 "双奥之城" 。
▲中国角色转变:从奥运 追随者、参与者 到 举办者 。
▲那么,这一成就是如何实现的
▲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和启示
“双奥”何以荣耀中华
探索新知
"奥运三问" (1908年《天津青年》提出):
1.中国何时能派运动员参赛?
2.何时能获奥运金牌?
3.何时能举办奥运会?
表达了中国人民向往和参与奥运的强烈愿望。
古代体育组织探索
关键历史事件 :
1932年:刘长春单人参战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奥运首秀)。
1952年:新中国首次参赛(赫尔辛基奥运会)。
1979年: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
1980年:中国首次参加冬奥会(普莱西德湖)。
关键节点 如下:
1952(新中国首秀)
03
1980(冬奥首秀)
05
06
2008(夏奥举办)
1932(首参赛)
1908(三问)
01
02
1979(恢复席位)
04
07
2022(冬奥举办)
“双奥”何以荣耀中华
知识链接:
冬季奥运发展史:
1908年:伦敦奥运会首次纳入冬季项目。
1924年:冬季项目独立为 冬奥会 。
“双奥”何以荣耀中华
中国体育发展综述:
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推动中国成为 世界体育大国 。
奥运成就 :运动员在奥运赛场 摘金夺银 ,为申奥奠定基础。
里程碑事件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 实现百年奥运梦 。
“双奥”何以荣耀中华
2008北京奥运会详情
赛事规模 :
28个大项、302个小项。
204个代表团参赛,10942名运动员。
核心亮点 :
口号: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设施与服务保障优质。
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和奥运纪录。
中国成就 :金牌总数 排名第一 。
“双奥”何以荣耀中华
奥运金牌里程碑:
1984年 :许海峰获中国 首枚夏季奥运金牌 (洛杉矶奥运会)。
2002年 :杨扬获中国 首枚冬奥会金牌 (盐湖城冬奥会)。
2022年 :北京冬奥会中国 首次全项参赛。
“双奥”何以荣耀中华
申奥历程:
1991年 :北京首次申奥(未成功)。
2022年 :举办北京冬奥会(成为 "双奥之城" )。
2008年 :成功举办夏奥会。
2001年 :成功获得 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
“双奥”何以荣耀中华
互动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奥运故事和人物 请与同学交流分享。
邓亚萍、刘翔。
“双奥”何以荣耀中华
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
绿色奥运 :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落实。
科技奥运 :科技创新助力奥运赛事,推动城市发展。
人文奥运 :
提升全民健身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开幕式展现中华五千年文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双奥”何以荣耀中华
互动交流:
2008年创新举措 :首次由同一组委会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
核心理念 :体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精神。
思考问题 :如何学习残奥运动员拼搏精神,并在学习生活中践行。
“双奥”何以荣耀中华
知识链接(水立方介绍) :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
采用独特 膜结构外观 ,兼具美观与功能性。
赛后实现 可持续利用 ,体现绿色奥运理念。
“双奥”何以荣耀中华
"一起向未来“冬奥会
冬奥会概况
核心内容 :
申办与举办 :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2022年成功举办。
赛事规模 :
设7个大项、109个小项(历届最多)。
91个代表团参赛,2834名运动员。

中国成绩 :
首次全项参赛。
获9金15枚奖牌(历史最佳)。
冬奥理念与影响 核心内容 :
四大理念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
文化展示 :
开闭幕式融合中华文化与冰雪元素。
马兰村儿童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颂》。
社会效应 :
开幕式收视率创历届新高。
展现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国际形象。
"一起向未来“冬奥会
知识链接:
冰雪运动普及 :
建设冰雪场地设施。
开展群众性冰雪活动。
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
开幕式亮点 :
《立春》舞蹈(绿色动态"小草")。
儿童合唱团(红衣金饰,希腊语演唱)。
场馆特色 :
依山而建的古典建筑。
绿色环保设计理念。
"一起向未来“冬奥会
互动交流
理念演进 :
2008年"绿色奥运" → 2022年"绿色办奥+可持续,向未来"愿景。
实践要求 :
收集双奥会生态优先案例(如水立方改造、首钢园区转型)。
开展可持续管理经验分享。
"一起向未来“冬奥会
双奥综合影响
多维成效 :
国家层面:提升国际影响力,展示改革开放成果。
体育层面:推动竞技水平提升与全民健身普及。
文化层面: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贡献 :提供奥运遗产传承的"中国方案"。
"一起向未来“冬奥会
双奥激励成长
精神价值 :
从"奥运三问"到双奥举办,映射国家发展历程。
塑造"自强不息、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
个人启示 :
学习"一起向未来"的协同精神。
践行胸怀大局、追求卓越的成长路径。
北京冬奥精神 :
胸怀大局; 自信开放;
迎难而上 ; 追求卓越;
共创未来。
时代机遇 :
通过申办、筹办、举办全过程锤炼精神品质。
互动交流
情感共鸣 :
护旗兵落泪场景:"升起的不只是旗帜,更是国家尊严与民族骄傲"。
传递国旗与护旗入场图片强化仪式感。
价值引导 :
强调个人理想与国家富强的紧密联系。
通过真实案例激发爱国情怀。
双奥激励成长
科技创新板块
科技突破 :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中国方案")。
京张铁路35km/h→京张高铁350km/h的时速飞跃。
平台价值 :
"双奥"作为科技与体育融合平台。
推动国家发展并彰显自主创新能力。

敢于创新
互动实践
对比2008夏奥会与2022冬奥会期间中国的变化
分析变化对办奥的支撑作用。
1.京张交通升级。
2.能源结构优化。
3.冰雪产业爆发 。
敢于创新
实践运用:
与同学一起,在老师指导下,根据个人和学校的条件,共同设计一项“校园迷你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并制作比赛器材,明确比赛规则,在不断完善规则后开展全员比赛。
敢于创新
"北京双奥"青年志愿者
为国尽力有担当
服务领域 :覆盖赛事全流程(交通、场馆、接待等)。
精神特质 :
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
耐心/宽容/热情的服务态度。
迎难而上的行动力。
国际形象 :
北京夏奥会"鸟巢一代"。
北京冬奥会"最美雪花"。
展现中国青年蓬勃形象。
传承奥运文化
一位外国运动员在参加完北京冬奥会回国时恋恋不舍地说:“我会在飞机上哭的,我要哽咽了,爱你们!”请收集更多志愿者的事迹和中外运动员的评价,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想一想:如果你是一名志愿者,要向外国运动员介绍中华文化,你将如何完成这个任务
实践运用:
体育节活动
必选项目 设计要点
①体育节理念 融合校训、个人期待与奥林匹克精神(如"卓越·友谊·尊重")。
自选项目 设计要点
②体育节口号 朗朗上口,体现积极向上(需中英双语,可请教语文/英语老师)。
③体育节会徽 结合运动项目图形+校园符号(如跑道+校徽变形)。
④体育节吉祥物 动物/物体载体+会徽融合(如熊猫造型融入"冰墩墩"设计元素)。
⑤比赛项目图标 突出运动特征+校园文化(如用书本图案设计知识竞答项目图标)。
⑥体育节奖牌 参考"双奥"奖牌(如"同心"玉璧造型),结合校训与会徽。
拓展练习
快问快答题库 :
1.北京冬奥会实现"全绿电"供应的关键技术是?→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
2.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灵感源自?→ 敦煌飞天飘带。
3.2008与2022奥运奖牌镶嵌材质的区别?→ 08年:昆仑玉;22年:和田青玉。
4.冬奥志愿者昵称"最美雪花"源于哪个仪式环节?→ 开幕式雪花火炬台构建。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