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对于化学方程式:2Mg+O22MgO表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
A.镁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B.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C.每2个镁原子和2个氧原子燃烧后生成2个氧化镁分子
D.每2份质量的镁和1份质量的氧气点燃后生成2份质量的氧化镁
2.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反应①:2H2O22H2O+O2↑
反应②:2KMnO4K2MnO4+MnO2+O2↑
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
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
D.反应①比反应②的生成物更环保,且实验更安全
3.(2025宁波江北区期中)如图中四位同学,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
A.C+O2CO2 B.2CO+O2 2CO2
C.2H2+O2 2H2O D.C2H4+3O22H2O+2CO2
4.在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中,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反应中,每 份质量的磷与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Cu+O2CuO2
B.C+O2CO2
C.2H2↑+O2↑2H2O
D.4Fe+3O22Fe2O3
6.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 。
(2)电解水: 。
(3)镁在空气中燃烧: 。
(4)灯泡里放极少量的红磷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
(5)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7.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请将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
(1) Al2O3 Al+ O2↑
(2) CH4+ O2 CO2+ H2O
(3) CO+ Fe2O3 Fe+ CO2
(4)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5) FeS2+ O2 Fe2O3+ SO2
1.(2025天津河北区期中)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 ②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④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⑤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⑥反应中氧气和水的质量比为8∶9。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2.(传统文化)“雨过天晴云破处”是对汝窑瓷器的一种赞美。陶瓷是以黏土等天然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烧成的制品,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4FeS+7O22Fe2O3+4X等反应。其中X的化学式是 ( )
A.FeSO4 B.S4O8 C.SO2 D.SO3
3.化学方程式为aC3H8+bO2cCO2+dH2O,配平后化学计量数之和为 ( )
A.13 B.12 C.11 D.10
4.(2024宜宾中考)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NH3
B.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C.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参加该反应的与的个数比为1∶3
5.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根据信息写出化学方程式。
(1)打火机用的燃料是丁烷(C4H10),丁烷燃烧: 。
(2)为保证长时间潜航,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
(3)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 。
(4)在催化剂作用下,汽车尾气中含有的CO与NO有毒气体,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二氧化碳,另一种是单质气体: 。
6.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有剧毒的气体,易燃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呈弱酸性。硫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含有硫化氢的温泉对皮肤病有一定疗效。
(1)氢硫酸中存在氢离子和硫离子,其中阳离子的符号为 。
(2)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硫化氢气体生成硫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室中还可以用沉淀法除去硫化氢气体,将硫化氢气体通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化铜沉淀和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硫化氢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7.(化学观念)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如图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CH3OH)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内容回答:
(1)保持甲醇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2)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应前 ,反应后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 。
(4)从原子角度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B 2.C 3.B
4.P、O2 P2O5 点燃 124 160 284
5.B
6.(1)S+O2SO2 (2)2H2O2H2↑+O2↑
(3)2Mg+O22MgO (4)4P+5O22P2O5
(5)2KClO32KCl+3O2↑ 分解反应
7.(1)2 4 3 (2)1 2 1 2 (3)3 1 2 3 (4)1 2 1 1 (5)4 11 2 8
能力提升
1.C 解析: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参加反应的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该反应反应前含有氢、氧元素,反应后也只含有氢、氧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微观上,反应前有3个分子,反应后分子个数是2,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改变;反应中氧气和水的质量比为32∶(18×2)=8∶9,正确的有①③④⑥。
2.C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7O22Fe2O3+4X可知,反应前有4个Fe、4个S、14个O,反应后有4个Fe、6个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4X中有4个S和8个O,一个X中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是SO2。
3.A 解析:化学方程式为aC3H8+bO2cCO2+dH2O,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3H8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CO2、H2O的化学计量数为5、3、4,配平后化学计量数之和为1+5+3+4=13。
4.C 解析:根据题图,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对应的物质为氨气,化学式为NH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则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为1个氮分子和3个氢分子,反应后为2个氨分子,则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该反应的(N2)与(H2)的个数比为1∶3。
5.(1)2C4H10+13O28CO2+10H2O (2)2Na2O2+2CO22Na2CO3+O2↑
(3)2Mg+CO22MgO+C
(4)2CO+2NO2CO2+N2
6.(1)H+ (2)2NaOH+H2SNa2S+2H2O CuSO4+H2SCuS↓+H2SO4 (3)2H2S+O22S+2H2O
7.(1)CH3OH(或甲醇分子) (2)0 +1
(3)CO2+3H2CH3OH+H2O 22∶3
(4)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